李治;汪长岭;朱兴喜
目的: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理论,探讨肺部CT图像感兴趣区域(ROI)特征提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肺部疾病患者的200幅CT影像资料,应用FCM算法进行ROI的特征提取,依据CT图像处理前后的评价数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处理前图像为对照组,处理后图像为观察组.主观评价的观测指标为影像诊断准确率,客观评价的观测指标为对比噪声比(CNR),通过诊断准确率和CNR等两项指标评估图像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一致性诊断正确率和独立性诊断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83,x2=5.696;P<0.05);观察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信噪比(SNRROI)和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t=2.612;P<0.05).结论:FCM算法适用于肺部CT图像ROI特征提取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古新展;陈文天;战跃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弹性成像技术无创鉴别急性、慢性胰腺炎及胰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90例胰腺患者的ARFI弹性成像资料,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急性胰腺炎组(30例)、慢性胰腺炎组(30例)及胰腺癌组(30例);另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与3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4组胰腺剪切波速度(SWV)值,将ARFI技术无创鉴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ARFI的SWV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314,t=4.690,t=6.850;P<0.05);胰腺癌组中胰腺癌变组织SWV值显著高于周围薄壁组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87,P<0.05).结论:ARFI的SWV值在不同病理的胰腺中存在差异,急性和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肿瘤均显示出较高的ARFI的SWV值,故弹性值越高潜在的胰腺恶性病变风险越大.
作者:王一;张彤迪;王文刚;杜建文;李凤娟;晋秀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基于野战药材车建立模块化箱组规范,构建多模块化野战药材车,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高效快捷的医药物资保障.方法:分析遂行多样化任务中药材保障特点,确定药材目录与数量,将模块化原理应用于野战药材车设计,合理划分箱组模块,建立模块化野战药材车药材保障体系和模块划分规范.结果:建立的野战车模块化箱组规范应用于野战药材车可减少常规药材装载时间,物资装载由原来的25 min缩减至8 min,实测高原模块转换地震模块所用时间由原来的40 min缩短为8 min;取药时间由原来2人10 min左右缩减为1人3 min即可完成;车厢内温湿度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保证药材效用和安全.结论:模块化箱组规范应用于野战药材车使药材车具有高效、灵活和节省人力等优点,打破传统基数保障模式的局限,较好地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中的药材需求.
作者:李治;汪长岭;朱兴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运用椎间盘镜后路摘除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镜后路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的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2,t=45.052,t=7.613,t=6.307;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6、t=0.979、t=0.547;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神经损伤率和椎间隙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052,x2=0.339,x2=2.021;P>0.05).结论:椎间盘镜后路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间短,但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较快,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刘美霞;于英楠;聂晓英;翟田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Excel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VBA)在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医用耗材精准高效管理.方法:采用Excel VBA编程方法,在权限管理方面,通过对不同用户权限分级,分别赋予各自用户查看、编辑等不同的权限,科学管理登录权限;在数据处理中对多重(≥2行/列)数据自动一一比对,对相同的行和(或)列的数据进行标记,进一步通过Excel的筛选功能实现数据的遴选.结果:不同权限的用户,实现了分级登录管理;对海量数据,准确实现精准的数据比对和筛选,极大地减少人工核对,降低失误率,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增强了数据统计的可靠性,改善了数据统计质量.结论:Excel VBA对医院耗材的科学精准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朱俊;冯锦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可以精准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作为临床医学工程师,应积极培训和辅助诊疗医生和操作技师,对内窥镜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进行预防性维护,规范消毒供应.以BF-P60纤维支气管镜(日本OLYMPUS公司)和GIF-XQ260电子胃镜(日本OLYMPUS公司)为例,针对软式内镜的检测与消毒、常见故障和维护保养进行总结,共同行参考.
作者:房琦;仇保跃;蒋勇;侯羿;许敏光;占盛鹤;贾仁杰;周紫阳;马乐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为适应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构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化.方法:运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校院交互平台、多媒体发布平台、仪器管理平台、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准入系统.结果: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状态、年终实验统计、效益分析、设备的流向、维护和耗材的使用等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结论: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可提高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孟令军;刘艳;李臣亮;姜丹;孟庆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自动静脉穿刺器,以实现临床静脉穿刺操作自动化.方法:自动静脉穿刺器由简易B超机、图像采集系统和驱动系统3部分组成.采用B超机引导,在识别静脉血管后将数据传送至图像采集系统,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识别定位目标血管,并将目标血管的深度和直径信息转换为进针深度和角度信息,驱动穿刺系统,完成静脉穿刺.选取56例癌症复发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分为仪器穿刺组和人工穿刺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应用预试验.结果:完成了自动静脉穿刺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样机研制,仪器穿刺组采用自动静脉穿刺器的穿刺成功率为92.8%(26/28),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自动静脉穿刺器可解决凭经验盲穿的弊端,克服由于操作者心理状态、患者下意识抖动的人为因素及视野差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穿刺困难问题.
作者:张鹏飞;张硌;张鹏;王燕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 True 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和3D True FISP序列扫描,对所得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结果:臂丛神经节前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神经根的缺损或者断裂,间接征象主要为硬膜囊的撕裂或形变、脊膜囊水肿或膨出;臂丛神经节后病变的主要征象有臂丛神经膨大或水肿、软组织撕裂或水肿.臂丛神经损伤共56例,患侧臂丛神经根为230根,经计算MR的3D成像技术在诊断节前神经损伤中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4%、91.4%和88.7%;经计算MR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0%、42.9%和73.9%;3D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0%、87.0%和84.8%.结论: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且简便、无创,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莉蓉;赵希鹏;高志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党建标准化研究现状及对卫生机构党建工作的启示.方法:检索2008-2017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图形聚类工具(gCluto)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检出文献517篇,刊登在262种刊物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关键词双聚类分析为3类.结论:党建标准化研究的关注热点集中在党支部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标准化管理研究、企业党建标准化的实践与探索、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应用等方面.
作者:缪莲英;郑鹏;安燕;刘嘉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及与其临床病理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7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33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91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组(46例).分析3组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以及DR特征.结果:3组间相比,TNBC组和HER2阳性组肿块较大,ER阳性组较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7,P<0.05);TNBC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ER阳性组和HER2阳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1,P<0.05);ER阳性组患者肿瘤边缘毛刺数多于TNBC组和HER2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2,P<0.05);HER2阳性组和ER阳性组患者肿瘤内部微钙化灶数高于TNB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32,P<0.05).结论:采用DR检查能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证据.
作者:胡幸;丁义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LD-MSCT)检查肺结构、肺气肿指数(E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确诊的150例稳定期COPD患者资料,采用LD-MSCT检查患者的肺结构指标、肺气肿定量分析采用低密度衰减区体积(LAA)占全肺体积百分比、支气管壁厚度WT))、支气管壁增厚(BWT)以及全肺大呼气与大吸气肺气肿指数(EI),对COPD患者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AT进行评估,并按照COPD全球倡议(GOLD)标准进行分级比较.结果:不同GOLD分级的COPD患者LAA、大呼气和大吸气EI值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542,F=33.964,F=42.528;P<0.05);而WT、BW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CAT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184,P<0.05);COPD患者LAA、大吸气和大呼气EI与CAT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88,r=0.593,r=0.674;P<0.05).结论:LD-MSCT检查肺结构指标、EI指数与稳定期COPD患者的CAT评分具有严格的相关性,LD-MSCT检测可以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评估.
作者:冯光;刘树芳;纪俊雨;白洪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全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择取在医院接受乳腺、甲状腺全麻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和疼痛的发生率、血流峰值速率大值(Vmax)和血流峰值速率平均值(Vmean)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术后观察组DVT、下肢肿胀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13%、4.26%和2.13%,而对照组分别为14.89%、14.89%和17.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456,x2=6.525,x2=8.562;P<0.05);术后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下肢Vmax和Vmean速率比较无差异,经过7 d不同方式的干预,两组下肢Vmax、Vmean数值较术后1 d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4,t=6.718;P<0.05);且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8,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有效预防DVT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桃;马玉华;吕荣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方便的全自动化生产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Tau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的显像剂18F-3-(6-[18F]氟吡啶基)-5氢-吡啶并[4,3-b]吲哚(18F-T807)合成方法,满足临床应用需要.方法:使用TRACERLAB FXFN合成器进行PET显像剂18F-T807合成,采用1 mg18F-FPPI前体与18F离子在1.5 mg碳酸钾催化下,130℃恒温反应10 min,反应混合液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半制备分离后,通过Sep-Pak C18分离柱进行固相萃取得到注射液,随后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合成及分离产物时间从加速器轰击结束开始共(63±5)min,放射化学产率经过衰减校正后为(15±5)%(n=20),化学纯度>95%,放射化学纯度>99%,产品的无菌及无热原要求均符合规定.结论:合成18F-T807注射液的方法能够实现其全自动生产,提高标记率,保证生产的可行性和重现性,可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作者:王治国;左峰;张国旭;石庆学;张宗鹏;吴锐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设计医疗设备位置信息管理的追踪定位仪,以解决医疗设备管理中设备位置的监测问题,提高医疗设备位置信息的精准管理.方法: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以固定式射频识别(RFID)读取终端、手持式RFID信息分析终端和RIFD桌面发卡终端为辅助工具,构成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医疗设备追踪仪终端集成室内外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RFID技术采集医疗设备位置及状态信息,实时发送到计算机系统.结果:追踪定位仪的应用,使设备管理科室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位置状态信息,北斗定位导航技术结合RFID技术,可追踪定位终端精度为1 m,实现了实时采集医疗设备状态和位置信息数据.结论:医疗设备安装追踪定位仪后,可实时掌握医疗设备的位置及使用情况,监测急救设备的使用状态和位置,且外观小巧便于安装,方便急救.
作者:张永寿;赵晓辰;朱传玉;阎洪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国内医疗器械的采购现状及特点,探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在大型综合医院医疗器械采购中的优势,以及具体实施方式.方法:分析竞争性磋商采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从编制磋商文件及磋商文件发售、征集供应商、磋商文件的澄清或修改、成立磋商小组、磋商与响应文件评审等方面,结合医疗器械在采购工作中的实践,评估其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可行性以及规范化流程.结果:医疗器械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在采购流程、供应商来源、专家抽取以及评审方式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结论:医疗机构采用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在技术复杂、竞争性不强等为特点的医疗器械设备货物采购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作者:曹扬;霍刚;邹庆辉;周泉志;陆建雄;严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四腔心切面法和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1848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查的1952例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情况,并以产后新生儿查体或引产后尸检畸形种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918例(占98.26%),对照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785例(占96.59%).两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共41例(占1.07%),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21/22);对照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16/19);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8,P<0.05).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可以对四腔心、左室流出道以及右室流出道切面3个基本切面同时进行检查,可获得更优的心脏切面图像,克服单独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不足,具有快速、安全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提高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王杏;司徒莹;谢家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JAK2 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MPN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标本,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中度风险组(22例)及不良风险组(22例).所有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MPN发病相关的JAK2 V617F、DNMT3A、NPM1及FLT3-ITD等基因.对患者均随访3年,统计其生存期,分析JAK2 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MPN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MPN患者中有73例(占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JAK2 V617F在MPN亚型PV、ET及PMF中阳性突变率分别为89.47%、74.19%和50%;DNMT3A、NPM1和FLT3-ITD存在很低突变率,但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存在较高阳性突变率.CML中仅检测到1例JAK2 V617F基因突变.JAK2 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期比较均无差异,与MPN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MPN亚型病例中,JAK2 V617F阳性PMF患者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比较,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86,P<0.05);CML中度风险组中,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7,P<0.05).结论:JAK2 V617F突变在MPN患者中存在较高突变率,但与预后无关;在JAK2 V617F阳性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PMF患者中,转为白血病存在较高概率,且预后不良.DNMT3A、NPM1和FLT3-ITD在MPN患者PV、ET及PMF亚型中突变率低,但在CML患者中NPM1和FLT3-ITD存在较高突变率;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且预后不良.在中度风险组患者中可产生预后效应.
作者:张叶华;郭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将研制的BCcare 86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与国内外3种同类仪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使用国内外3种人体成分分析仪,对选取的66名志愿者体重、总水分、蛋白质和体脂肪率4个测试项目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通过比较测试数据,可分析出4个品牌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于总水分、蛋白质及体脂肪的测试数据均存在差异,但是各个仪器的测试数据均在各自的均值中心线附近波动.结论:使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的BCcare 86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测量人体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可对人体的肥胖程度、基础代谢率、内脏脂肪水平及骨质疏松程度等项目进行评价.
作者:苏本华;苏春英;孙仲轩;冯念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头颅模体在不同CT扫描条件下模拟定位图像对射波刀(CK)G4系统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相同图像引导条件下头部体位系统误差的影响.方法:使用头颅模体(Lucy)模拟患者,将CT的X射线管不同管电压分为80 kV组、100 kV组、120 kV组及140 kV组,在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440 mAs)下,模体相同扫描层厚1 mm,分别获取CT模拟定位(CT-sim)图像.通过MultiPlan计划系统分别生成相应的两幅正交定位数字重建图像(DRR).将头颅模体置于治疗床面,按照CT-sim中心点摆位,采用CK图像引导系统的两个正交X射线管同时曝光与分别曝光方式,且曝光参数相同,记录每组、每种曝光方式各采集100份的3个线性方向(X轴、Y轴和Z轴)和3个旋转方向(L-R旋转、UP-DOWN旋转和CW-CCW旋转)6个方向的体位误差数据.根据公式M=2.5∑+0.7δ计算X轴、Y轴和Z轴3个线性方向的外扩边界.结果:每种图像引导曝光方式相同方向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33,F=235.431,F=234.349,F=31.638,F=289.814,F=515.825;P<0.01).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组头部体位误差数据以120 kV组头部体位误差绝对值数据分析中的标准差较小,头部体位误差较稳定.计算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3个线性方向中各类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外放范围大值为0.402 mm,小值为0.009 mm,95%置信区间(95%CI)为0.17~0.27 mm.结论:CT不同X射线管电压条件模拟定位图像,对相同条件图像引导产生的头部体位系统误差是有一定影响.在电压120 kV,440 mAs下的模拟定位图像对CK-G4系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头部体位系统误差影响较小、系统误差的稳定性好,可提高CK-G4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的精准度.
作者:牛保龙;戴相昆;张宏;陈辉;王小深;付春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