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给予CO2激光治疗后,予伐昔洛韦口服、a-2b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同时皮损处予中药外洗;B组(48例)给予CO2激光治疗后,予a-2b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同时皮损处予中药外洗;C组(38例)给予CO2激光治疗后,予伐昔洛韦口服,皮损处予中药外洗,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3组的疗效.结果 A、B、C 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4%、81.25%、60.53%,A组与B、C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好,可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作者:李书考;胡素叶;李领娥;宋丽;张国锋;周雷贵;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液中棘形红细胞检出率在肾小球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血尿病例尿沉渣标本离心,运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的形态,寻找棘形红细胞,并计算棘形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113例血尿疾病患者,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血尿中的比率为5.97%,而在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比率仅0.15%.如以棘形红细胞≥5%为界,在58例肾小球病变的血尿标本中共有46例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其敏感性达79.31%(46,58);而在55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仅有8例观察到有棘形红细胞存在,且这8例棘形红细胞比率均<5%,故棘形红细胞在诊断肾小球性血尿中的特异性为100%(χ2=73.57,P<0.01).结论 棘形红细胞在肾小球性血尿中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表明棘形红细胞百分率,可以作为肾小球疾病与非肾小球疾病鉴别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作者:蒋翡翎;李国栋;陈彬;韩永;邱梅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α-地中海贫血患者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率,以预防地中海贫血重症患儿的出生.方法 采用α-地中海贫血检测试剂盒对88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SEA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52例占59.09%,未检测到-α3.7、-α4.和-αSEA缺失型31例占35.23%,-α3.7缺失型杂合子(αα/α3.7)2例占2.27%,Bart's水肿胎2例占2.27%.HbH(-SEA/-α3.7)1例占1.14%.结论 基因诊断对优生优育、干预地贫儿出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坚;徐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eyelooxygenase-2,COX-2)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16E6 protein,HPV16-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上皮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COX-2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或脉管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HPV16-E6与年龄、病理类型、宫旁或脉管浸润呈显著性相关(JP<0.05).COX-2和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呈正相关(rs=0.6014,P<0.01).结论 COX-2和HPV16-E6在宫颈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联合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HPV疫苗是宫颈癌防治中的一个新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莉华;田芬;辛华栋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CpG佐剂对以PfCP-2.9/ISA720佐剂为基础的联合疟疾抗原的免疫原性.方法 使用ISA720及ISA720+CpG佐剂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制备制剂,免疫BALB/c小鼠,考察不同佐剂增强免疫的效果.通过检测免疫血清中特异性IgG的水平、识别天然抗原的能力、分析特异性IgG的亚类分布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CpG佐剂显著提升了联合疟疾抗原在BALB/c小鼠中产生特异性抗体的量(P<0.01),免疫血清能有效识别红内期疟原虫天然抗原,IFA滴度显著提高(P<0.01),IgG亚类分析显示该佐剂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针时PfCP-2.9和Pfelet-3的多种IgG亚类抗体.结论 CpG显著提高了联合疟疾抗原的免疫原性.
作者:彭恒;王颖玉;周爱国;张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警察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培训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警察对艾滋病相关的政策性知识知晓程度不高,对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母婴阻断、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入学的知晓率分别为53.7%、52.7%和49.7%,分别有81.2%和69.9%的警察表示电视和报刊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结论 应充分利用电视和报刊等传播媒介向警察传递更丰富、准确的丈滋病防治的知识和信息,尤其要加强政策信息的传递.
作者:石健;林新勤;陈世海;刘昊辉;孟宪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宣武区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宣武区6 950名15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及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全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为23.7%.结论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高血压防治干预,并加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曹建芬;李宁燕;王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D)对复杂先心病术后急性肾衰(ARF)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时5例复杂先心痛术后出现ARF患儿实施PD,观察治疗前后K+、肌苷(Cr)、尿素氮(BUN)及HCO3-等的变化.结果 经PD治疗2~10d患儿全部存活,PD48h后与PD前相比,各项观察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D结束后除BUN和平均动脉压(MAP)外,其他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效果优于Cr和BUN的清除.结论 PD是治疗小儿复杂先心病术后ARF有效方法,尽早PD是治疗成功关键.
作者:赵玉石;陈建新;张智杰;马丽娟;卢红光;董晟;李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华法林抗凝及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1例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华法林治疗组40例,INR(国际标准比值)2.0~2.5,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组41例,比较两组均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栓塞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出血、大出血、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华法林抗凝及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低卒中危险因素房颤均为有效和安全.
作者:郑银坤;邢崇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PCR对71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a、AZFb、AZFc和AZFd基因的18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228例特发性无精症患者中有4例缺失,占1.7%;20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有17例缺失,占8.1%;其余281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中有8例缺失,占2.8%.结论 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是男性不育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检测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毛记龙;金应霞;马宁;陈雪银;麦杨青;陈竞西;王梅红;黎明红;黄元华;徐雯;卢伟英;李崎;马燕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199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经济有效的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0~2008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0~2008年共报告乙脑病例7 973例,死亡608例,年均发病率为0.93,10万,年均病死率为7.63%;乙脑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波动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河池、玉林、百色、贵港、钦州等市,发病季节性明显,5~8月份为流行季节,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无向大年龄移位趋势.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个别年份发病率波动较大,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今后几年应采取疫苗取常规免疫和季节性突击接种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谢艺红;谭毅;莫兆军;周开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EGFR是一种转膜糖蛋白,广泛分布在许多正常和恶性上皮细胞中,其过度表达和自我激活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为湿疹样癌,分乳房Paget病(Mammary Paget disease,MPD)和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EPD)两型.免疫组化研究表明Paget细胞表达癌胚抗原(CEA)[1]、癌基因蛋白(CD44)[1-3]和低分子细胞角蛋白(CK7)[4],而不表达高分子角蛋白(34beta E12)和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1].为了探讨EGFR和CK7在Paget病和外阴癌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对Paget病和外阴鳞癌等几种皮肤病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鸿;刘少璇;林宇静;郑燕璇;陆东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状况,为开展科学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南宁市南、北2大奶场的饲养员、挤奶工和农贸市场的生畜肉的销售员进行3年的布鲁菌抗体血清学跟踪检测.结果 636人份血清中检出阳性37份,阳性率为5.81%,南边奶场和农贸市场畜肉类销售员均为阴性.阳性感染者集中在北边奶场,且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检测和回访中发现阳性感染者血清抗体滴度以1:100~200者占97.30%(36/37),达到1:400仅1份,感染者未见有临床症状或有不适.结论 本市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者的抗体阳性滴度不高,几乎均无临床症状.控制家畜布鲁菌痛的流行是降低人群布鲁菌感染率的关键,同时应继续关注并跟踪隐性感染者的健康状况.
作者:尹俐;冯景强;何冰;潘海西;吴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全面考核、评估惠阳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达标)落实情况,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 按卫生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关于<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简称评估方案)[1]的要求随机抽查的淡水、秋长、新圩、沙田、镇隆5个镇(街道)进行评估.结果 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防治和健康教育4项综合指标得分为91.8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0%;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82.5μg/L,且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3.63%.结论 惠阳区已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黄坤辉;杨维占;罗卓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甘利欣在药物性肝功能异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91例药物性肝功异常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口服护肝片肌苷和肝泰乐及静滴能量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静滴.结果 肝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治疗组为(6.38±3.77)d,对照组为(11.25±5.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TB恢复正常平均天数,治疗组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 甘利欣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使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作者:温英梅;孙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种类,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5~2008年南宁市各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南宁市2005~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08‰,4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前6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总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外)翻、外耳畸形.孕母年龄大于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婴,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产前诊断率为36.81%.结论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宣教、婚检和孕期监测,及早明确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从而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龙忆琴;周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0例,其中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惠儿21例为观察对象.结果 21例惠儿中男/女=1.63,中位年龄为11个月;除麻疹、乙肝、水痘等疫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观察到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脏器出血患儿少见;治疗主要以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为主,90.48%患儿可在2~4周内恢复正常,9.52%患儿病情反复.结论 疫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数急性起病,男性患儿占62%,预后良好;疫苗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果关系不能肯定,尚需进一步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短期复发危险低;加强疫苗接种后检测,降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海霞;吴秉毅;封志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为今后带状疱疹的治疗和预防后遗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硬膜外置管连接注药泵,有病人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给药.结果 56例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干燥,愈合好,无疱疹后神经痛.结论 硬膜外配合全身治疗是目前带状疱疹病人比较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琼宝;梁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样将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创+INH+RFP外敷;对照组采用清创+RFP外敷.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伤口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5~70d和17~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口的愈合与清创是否彻底关系密切,不受局部单用RFP或联合用药的影响.
作者:梁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自1997年卫生部将肺结核列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后.永胜县肺结核疫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永胜县肺结核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兹对永胜县2000~2009年肺结核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