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ALR205基因治疗大鼠急性肝损伤研究

陈罡;孔祥平;佟明华;游松

关键词: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质粒, 肝, 大鼠
摘要:目的 研究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205基因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μg/kg重组质粒PCDNA3.1(+)-ALa205尾静脉注射给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并对照ALR125基因治疗来观察ALR205基因对急性肝损伤的疗效.RT-PCR检测肝组织ALR205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重组质粒用于急性肝损伤大鼠后,血清酶学检查结果 表明外周血AST、ALT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病理损害情况大幅度减轻.治疗组肝PCNA指数均明显高于其它组且ALR205比ALR125在促肝细胞增殖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ALR205基因体内表达产物通过促进肝细胞增殖.降低血清AST、ALT水平发挥抗急性肝损伤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岳阳市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对策

    目的 探讨市县区域食品安全的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 ,对2001~2007年岳阳市食品安全的现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近7年,岳阳市农产品源头污染、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违法违规、食物中毒等现象仍然存在、食品安全情况仍较严峻.结论加大执法力度,健全落实从农田到餐桌法律法规覆盖系统,是维护食品安全根本对策和措施.

    作者:杨传印;汤君燕;韩大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深圳市公共场所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Mip序列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深圳市公共场所冷却塔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用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力增强因子基因(Macrophage Infectivity Potenfiator,mip)分型方法 .提取深圳市51株嗜肺军团菌菌株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mip基因,并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每菌株测序后,序列与European Working Group for Legiondla Infections(E.W.G.L.I)组织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比对.51株嗜肺军团菌分为5种型别,分别为Lpnuemophile-phil-1、L. pnuemophile-sg3、Lpnuemophih-D-15、L.pnuemophile-sgl0与L.pnuemophile-97-2898.结论mip分型方法 可用于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分型.深圳各区不同场所冷却塔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株之间存在差异,L.pnuemophile-phil-1型别为优势型别占60.8%.

    作者:袁梦;袁月明;俞慕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PDA液对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MUC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CDPA液保存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对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影响.方法 3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各同时留两份骨髓标本,一份立即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一份注入CDPA液血袋4℃保存48h后再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分别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表达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标本提取的总RNA OD260/280都大于1.8;两组标本的MUCI基因检测结果 完全一致. 结论4℃下CDPA液保存骨髓48h对采用RT-PCR方法 检测MUC1基因的结果 无影响,基层医院可用此法保存骨髓送上级医院行基因检测.

    作者:黎国伟;王东宁;罗耀光;许先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OX40/OX40L在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炎症反应参与了在AS的发生发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所有阶段.T细胞的激活是AS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炎性致病因素[2].体内存在多种激活T细胞的受体一配体信号通路,近年来OX40/OX40L受体一配体途径与AS的发生、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张浩;王翠平;严金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因重组卡介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以卡介苗为载体的基因重组卡介苗因其具有集疫苗与佐剂于一体的特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重组卡介苗在免疫功能的研究、传染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李瑾;黄炳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18株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07年我院血培养分离菌株的构成比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BacT 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 216份血标本中,检出细菌318株,检出率为9.89%,革兰阳性菌占56.6%;革兰阴性菌占37.1%;念珠菌属占6.3%.甲氧西林耐药株和甲氧西林敏感株对抗生素的耐药谱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为本院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在本单位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板(ID32GN)对检出疑似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作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2005年7月~2007年7月二年间,在分离出的167株不动杆菌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94株,占56.3%.药敏结果 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3.2%),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2.7%)和阿米卡星(13.9%);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813%、33.0%和26.6%.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且有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一旦发现感染耐药株,必须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

    作者:汪圣强;杭莉虹;李小喜;谢平;穆会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肾强身丸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补肾强身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部分药材粉碎,部分药材煎煮水提取,水泛丸法制丸,以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法进行质量控制,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 阳痿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67%;早泄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0%.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 准确,临床上对肾虚所致的阳萎、早泄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臻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幼女阴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 研究引起幼女阴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感染频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7岁阴道炎患儿137例,收集阴道分泌物,涂片观察检查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并进行培养后检查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衣原体;做普通细菌培养检查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针对性治疗或对症治疗.结果 病原体检出率为37.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多,占检出病原体的25.0%;其他依次为加德纳菌感染占17.3%,淋球菌感染占11.5%,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占9.6%.其他病原体有少量检出.结论幼女阴道感染以非特异性感染为主,在病原体导致的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多,其次为加德纳菌.根据发病原因针对性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海波;何娅绒;李爱莉;任菊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九江市儿童伤害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 统一抽样,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抽取的10 804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 结果 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病率为6 332.6/10万,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2 014.1/10万)、动物致伤(1 836.1/10万)、交通伤害(777.5/10万),分别占伤害发病总数的31.8%、29.0%和12.3%;伤害发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溺水、跌伤、道路交通伤是伤害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层次儿童伤害发病的类型各有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伤害发病类型也有所不同.结论伤害已成为威胁九江市儿童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应把伤害的预防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范畴,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综合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计划,使九江市儿童伤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何峰宁;朱仲江;余英琴;黄宏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海口市5起群体昆虫性皮炎的调查

    目的 对海口市2003~2008年发生的5起群体性隐翅虫皮炎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对患者按临床表现,生活习惯以及周围环境等内容进行现场调查,探讨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5起隐翅虫皮炎发病852例,罹惠率为32.1%,患者经外用止痒消炎洗剂和内服抗过敏等药物及防治毒隐翅虫等措施后,发病态势迅速得到控制,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结论海口市5起群体性昆虫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与毒隐翅虫致病高度相关.

    作者:杨来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CV和RDW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IDA)与地中海贫血(地贫)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55例IDA、15例地贫和95例正常人的MCV和RDW. 结果 与正常组比,IDA和地贫组MCV降低,IDA组的RDW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贫组RDW与正常组比(P>0.05),但与IDA组比(P<0.01). 结论MCV和RDW可作为IDA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RDW对IDA与地贫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静华;陈鑑强;焦晓阳;吴映娥;王雪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杭州市93株O139群霍乱弧菌携带毒力基因及药敏研究

    目的 研究2004-2007年杭州市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 方法 分别采用PCR法和K-B法,检测分离得到的93株O139群霍乱弧菌株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并测定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所检菌株中,91.40%的菌株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所有菌株均对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并且携带毒力基因的菌株耐药率均高于未携带毒力基因菌株.结论携带ctxA、tcpA毒力基因的O139群霍乱弧菌致病性与耐药性更强,提示多重耐药现象与毒力基因相关.

    作者:陈彬彬;孙昼;汪皓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假性胸主动脉瘤1例

    1 病侧资料患者男性,79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性质描述不清,伴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量不多.

    作者:张泽灵;陈漠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脑萎缩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31名经CT证实为没有脑萎缩的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和60例脑萎缩老年患者血清hs-CRP值.结果 患有脑萎缩(cerebral atmphy)的老年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可以作为评价老年患者脑萎缩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吴多智;李伟;张旭日;李唐瑛;孙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为了控制疟疾,我们需要DDT!

    一位疟疾控制专家解释,为什么房屋喷洒DDT是今天与疟疾斗争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开琛;邓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8 101例老年住院患者病例分析

    目的 调查老年患者住院情况,探讨老年患者住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一些相关情况.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病案统计室2003~2007年5年间的出院情况为依据,采用回顾性分析兼统计. 结果 在我院8 101例老年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为33.79%.其他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和营养、损伤和中毒、眼和附属器疾病以及肿瘤.结论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以预防为主,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延长寿命的目的 .

    作者:林桂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川地震灾后1起输入疟疾病例调查

    目的 对震灾后发生的输入疟疾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 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结果 在灾后同一时段,分别在汉源县、三台县和中江县发生5例从缅甸感染的输入疟疾病例,其中阃日疟1例,恶性疟4例,恶性疟中有2例未得到及时诊治而死亡.结论本起输入疟疾病例后果严重,应引起相关卫生部门重视、加强和提高相关单位的诊疗水平.

    作者:许国君;徐亮;罗赫;周启富;梁锋;康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危重症患者血糖规范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强化治疗期间的血糖规范监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白2003年1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两阶段实施危重症患者血糖异常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管理情况.结果 75例血糖监测没有规范管理的危重症患者中,13例血糖未能有效控制,5例出现低血糖反应,3例出现低血糖昏迷,血糖控制不良(包括血糖过高、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昏迷)发生率为28.0%;82例血糖监测规范管理的危重症患者中,1例血糖未控制,2例出现低血糖反应,无低血糖昏迷,血糖控制不良发生率为3.65%.结论危重症患者应实施规范血糖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监测记录,以减少血糖控制不良发生.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海口市龙华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35例确诊及疑似病例追踪

    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EV71、柯萨奇病毒,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