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丽梅;木崇仙;王耶盈;陈莹
目的 了解普宁市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麻风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当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1999~2008年普宁市新登记管理的麻风病人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发现麻风发病以多菌型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以皮肤科门诊发现为主,联合化疗方案(MBT)治疗麻风病可收到较好效果,而多联药物联合化疗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 普宁市虽然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但麻风病在各个自然村仍有散在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管治,防止再次扩散漫延.
作者:邱木雄;赖庆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筛查对检出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1680例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free-β-_HCF)二项指标检测,筛查结果应用Miulticalc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风险切割值为1/275,当≥1/275时为DS高危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产前诊断.追踪胎儿和孕妇的情况.结果 产前筛查1 680例,筛查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124例,阳性率为7.4%.有109例自愿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脐血穿刺,检查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例,其中2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 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是筛查胎儿神经管缺陷,染色体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产前诊断对防止胎儿先天缺陷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薇;王勇强;张蒂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典型心绞痛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典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和单用丹参组,分别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注射液,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及单用丹参治疗并对治疗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组及丹参组(70%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联合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少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组织P53、VEGF的表达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6例不同分期结肠癌及1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水平及组织P53、VEGF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IGF-1含量中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P53、VEGF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O.01).不同IGF-1水平VEGF、P53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IGF-I水平与癌组织P53、VEGF表达密切相关,提示IGF-I和P53、VEGF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望作为结肠癌诊治的重要捡测指标之一.
作者:张军;吴毅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所致组胺中毒的诊治体会,总结时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与急救措施.方法 采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辅以采取一般支持疗法进行紧急处置.结果 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或留有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58例扁舵鲣鱼中毒患者的急救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扁舵鲣鱼中毒的认识,从而提高此病的救治水平,减少本病对人群的危害.
作者:曾艳;周朝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3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F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分别观察三种不同的酶消化时间及重复使用变性液对实验的影响.结果 酶消化15min提示消化时间不足,30min提示消化过度,消化21min癌细胞杂交成功率大于75%,实验稳定;变性液重复使用会导致杂交信号减弱或消失. 结论在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时每次需新配制变性液,酶消化21min,杂交成功率高,且实验稳定.
作者:赵继红;卢义生;王晓文;尹有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胃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远癌正常胃组织,70例胃癌(48例有淋巴结转移)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B-cat的表达. 结果 70例胃癌组织中β-cat表达率为68.6%,远低于正常胃组织的阳性率(92.9%)(P<0.05).β-catenin在48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均表达占41.1%,两者均不表达占25%).β-cat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在胃癌原发灶与其淋巴结转移癌中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0.317,P<0.05).结论 β-cat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陈明净;翁阳;罗志飞;杨丞;丁莉利;李学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及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纽观察比较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与单用0.1%他扎罗汀乳膏或单用丹参酮胶囊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单用0.1%他扎罗汀乳膏及单用丹参酮胶囊后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1.3%、61.9%及55.O%,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疗效显著优于其它两组(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耐受性.
作者:何金锡;蔡志凌;解士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宾阳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和危害情况.方法 根据行政区划和地理特征,随机选取调查点.用醛醚集卵法粪检、用问诊和体检了解华支睾吸虫对人群感染和危害情况;用压碎法、直接压片或人工消化法检查中间宿主螺、鱼类的自然感染情况;用粪检虫卵或剖检动物肝、胆查找成虫的方法了解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11个乡镇3个农场共调查14 448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4.73%,感染率成人高于儿童,男性高于女性(P<0.01),干部高于农民和学生(P<0.01),有35.14%的感染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第一中同宿主3种,第二中间宿主7种;保虫宿主以家犬和猫为主.结论 县境内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人群感染的主要方式是吃生鱼,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
作者:梁海;屈锦秀;李伟;黄国旺;马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贵州水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 2C19(CYP 2C19)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贵州水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进行扩增.并以SmaⅠ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结果 96份贵州水族人群血样中47份为CYP 2C19野生型纯合子(wt/wt),36份为CYP 2C19杂合子(ml/wt),13份为CYP 2C19突变型纯合子(ml/ml);结论贵州水族人群中的CYP 2C19基因多态性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徐晓青;谢渊;莫开勇;刘晓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在发生突发化学事故时,通过突发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迅速提供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指导有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方法 通过收集分析佛山市危险化学源资料,建立各种毒物扩散的计算机模型.结果 通过对以往发生的突发化学事故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的评估结果和人工实际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较小.结论 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可以对突发化学中毒事故进行定量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采取的毒物应急救援方法措施,为事故现场指挥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和系统的依据.
作者:谢迎庆;卢厚汉;黄流宽;梁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2月21日上午,海南省人民医院电话报告了1例疑似登革热病人在该院就诊,由于无相关检测试剂,请求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调查诊断.省疾控中心立即电话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后,要求省医院对该病人就地隔离治疗并采样送检;省医院认为患者已基本痊愈,要求患者直接到省疾控中心接受调查、检测和诊断.患者于当日中午到达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对患者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经省疾控中心调查、组织专家会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1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
作者:吴维学;金玉明;苏新元;贾鹏本;劳世军;李臻;孙莲英;曾昭长;韦茂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的基于磁珠的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在玻璃芯片上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作为标记物,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核酸为样品,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的亲和作用,进行核酸杂交检测,杂交结果以肉眼或通过普通显微镜观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 结果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为50ng,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对20份临床粪便样本分别进行PCR和芯片检测,芯片检测结果与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20份临床样本中,6份阳性,其中1份为诺如病毒Ⅰ型、5份为诺如病毒Ⅱ型,14份阴性. 结论方法显示具有高效、实用和可视化的特点,可同时检测样品中含有的诺如病毒Ⅰ型、诺如病毒Ⅱ型;检测时间短,能够满足口岸诺如病毒的快速检测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对于进一步开发更多指标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史蕾;顾大勇;徐云庆;吕志平;黄彤文;赵纯中;臧庆伟;张亮;冬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低聚果糖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方法 分别以400.0、800.0、1600.0 mg/kg BW剂量的低聚果糖(以纯的低聚果糖含量计)连续给小鼠灌胃14d,并于第十五天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的测定.结果 受试样品各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和粪便粒数明显高于便秘模型对照组、而首次黑便时间则明显短于便秘模型对照组. 结论低聚果糖具有明显的促进肠道蠕动增强通便作用.
作者:韩彦彬;姚思宇;李彬;李凤文;王彦武;赵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和G6PD缺乏联合检测在婚前、产前检查的意义和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发病率.方法 收集3 326例孕妇产前血样标本和276例新生儿溶血患者血样标本,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血红蛋白、比值检测G6PD.结果 3 326例孕妇产前血样标本检测中,地中海贫血HBA2<2.5%有335例、检出率占10.07%,HBA2>3.5%有258例、占7.76%,,HBA2>4.0%有167例、占5.02%,异常血蛋白17例.G6PD缺乏89例、占2.7%.276例新生儿溶血患者血样标本有Hb Bart's带79例、占28.62%.C6PD缺乏22例占7.91%.结论 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联合检测在产前检查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引起新生儿溶血的比例较高.因此两种方法在婚前、产前检查中可以相互补充,避免了单项检测时可能造成的遗漏现象,而且操作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张苏坚;潘丽晖;张春生;邓思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中华菊头蝠体内扩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跨种属传播机制. 方法 利用基因的种属保守性分别设计用于扩增5'未端和3'端cDNA的引物,从中华菊头蝠小肠组织中提取总RNA,在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cDNA 5'端和3'端序列基础上,进一步PCR扩增ACE2开放阅读框并克隆到pcDNA3.1.结果 成功获得了中华菊头蝠的ACE2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R-ACE2.结论 利用RACE技术扩增并构建了中华菊头蝙蝠的ACE2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俊;徐霞;肖洪广;谢天赐;林勇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乙脑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学方法,对22年乙脑发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三门峡市1986-2007报告乙脑1 673例,死亡124例,高发病率为1988年,19.98/10万,低2005年,0.17/7万,年均发病率4.37/10万,整体疫情趋势在波动中下降.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为每年7~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农村高于市区,2003年后乙脑发病大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 乙脑的防治在农村地区采取以加强免疫接种、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要加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接种,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乙脑发病.
作者:崔法曾;郭振平;张可斌;安勇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乙肝疫苗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疫苗,很少有严重的异常反应发生.自2004年以来,海南省连续出现3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曾雪霞;孙莲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深圳市龙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龙岗区2003~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状况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以春季发病为主,发病高峰在3~5月份.成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成年患者.结论 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主动对易感者接种流行巨腮腺炎疫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维力;卢若翩;赖浪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霍乱孤菌(VC)0139群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共存新类型的结构研究. 方法 分别扩增CTXψ或nct-CTXψ基因组串联体的第一个基因组末端和第二个起始端之间的基因,扩增片段再经RsaI和BgⅢ酶切、型特异引物PCR方法,区分rstR-ig2类型;扩增TLC和RS区之间片段并区分rstR-ig2类型;扩增RTX与CTXψ或nct-CTXψ核心区之间片段.结果 O139群VC代表菌株及CTXψ和/或nct-CTXψ的rstR-ig2类型(以上标表示)如下,FJ9510株CTX ETψ、FJ98352株CTXETψ+nct-CTX calcψ、FJ99364株CTXETψ+nct-CTX newO139ψ+nct-CTX calcψ、JS9803株CTXETψ+nct-CTX newO139ψ、JX94484株CTXETψ+nct-CTX newETψ;不同rstR-ig2类型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zot基因3'末端46bp序列中20个位点不同,推测的15个氨基酸序列中11个位点不同;O139群VC CTXψ基因组附近序列均为TLC和RTX基因簇,而nct-CTXψ基因组附近均为未知或新类型序列.结论 阐明O139群VC CTXψ和nct-CTXψ基因组共存新类型主要变异区及染色体插入位点附近结构.
作者:芮勇宇;阚飙;高守一;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