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nRHa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潘永苗;石一复

关键词:超排卵, 子宫内膜, 组织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GnRHa长周期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和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2组给GnRHa+hMG+hCG为用药组,另2组为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在促排卵和排卵后24、48 h利用多功能图象分析仪定量测定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和腺腔面积、周长、大直径、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和平均高度;SP免疫组化法定量测定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1)用药组在注hCG后24、48 h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用药组在注hCG后此两时段腺体和腺腔面积、周长、大直径以及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用药组部分内膜间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3)用药组在注hCG后两时段内膜腺上皮细胞ER、PR免疫组化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均<0.05).结论:GnRHa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ER、PR表达有不利影响,提示该方案并不能完全促进生理状态的子宫内膜形成,可能为低妊娠率原因之一.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相关文献
  • 助孕技术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附23例分析

    目的:探讨助孕术后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1)助孕术后总计62例3胎或以上多胎妊娠(59例3胎,3例4胎),对其中符合减胎术者23例进行了减胎术.(2)59例3胎妊娠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分成2组,A组(46例)3个胚胎发育均正常,B组(13例)1个或2个胚胎生长异常;并对此二组测血β-hCG.(3)23例选择性减胎术中,9例为机械损伤法,14例为药物注射法.结果:(1)β-hCG值A组为1 006.9±432.3 mIU/mL,B组为733.8±419.5 mIU/mL.两组有显著差别(P=0.035).(2)机械损伤法胚胎丢失率为35.7%,明显高于药物注射法(7.1%).结论:(1)β-hCG值>1 000 mIU/mL,且胚胎发育正常者是选择性减胎术的指征.(2)选择性减胎术时,药物注射明显优于机械损伤.

    作者:王诚;韩金兰;彭献东;严敬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支原体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卵管不孕患者中宫颈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于1999年3月~2000年1月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进行常规IVF-ET治疗的患者,据宫颈分泌物UU培养的结果及药物治疗后的结果分为:257周期的UU阴性组(A组)、36周期的UU治疗后转阴组(B组)和50周期UU治疗后仍阳性组(C组).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发生率和流产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异位妊娠发生率较A和B组高(P<0.05).结论:IVF-ET中,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宫颈分泌物UU阳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对胚胎发育、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无显著影响,经药物治疗UU转阴后则对IVF的结局无影响.

    作者:李予;周灿权;庄广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作黄体晚期生育调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黄体晚期用作生育调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预期月经来潮前5日~月经来潮当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25 mg,q12 h×4次,并于首次用药后4 8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结果:共接纳了61名对象,服药周期为267个.共有13个周期妊娠,其中7个周期完全流产,6个周期继续妊娠,故总妊娠率为4.87%(13/267),服药后继续妊娠率为2.25%(6/267),妊娠周期的服药失败率为46.15%(6/13).用药期间,月经周期与经期长度均无明显变化.267个服药周期中有194个周期按照科研设计服药,占72.66%.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黄体晚期用作生育调节有一定效果,但有效性、依从性与可接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婕;桂幼伦;郑娥香;贺昌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婚前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婚前体检的女青年婚前避孕措施的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年至1996年到上海市5所妇幼保健所进行婚前体检的2 580对未婚男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9.34%的女青年有过婚前性行为,其中68.75%使用过避孕措施.首次性行为时使用避孕措施的仅21.80%.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妇女中,39.80%至少怀孕过一次,且主要原因为未采用避孕措施(占80.34%).居住在市区、考虑过性行为的后果、知晓人工流产对今后生育的危害、了解避孕药具的价格和来源、认为避孕药具容易获得、父亲管教较严的女性首次性行为时使用避孕措施的比例较高.此外,还对婚前避孕药具的来源、婚前停用避孕方法的原因等进行了分析.结论:加强对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危害性的宣传及提高避孕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有助于增加婚前避孕措施的使用.

    作者:楼超华;彭猛业;涂晓雯;高尔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NO对抗精子抗体阳性大鼠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NO对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大鼠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AsAb阳性大鼠动物模型;浅盘凝集实验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sAb;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进行精子顶体染色,以观察大鼠自发精子顶体反应率.结果:AsAb阳性大鼠精子自发AR%下降,且内源性NO含量、精子内SOD和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NO(SNP10-9~10-8mol/L)可提高AsAb阳性大鼠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SOD活性,但对Na+-K+ATP酶活性无影响(P>0.05).高剂量NO(SNP10-6~10-4mol/L)则进一步降低上述三项指标.结论:AsAb阳性大鼠自发顶体反应率降低可能与精子内NO生成减少、O2-@产生增多(SOD活性降低)有关.低浓度NO可以灭活过量的超氧化物而提高AsAb阳性大鼠精子自发顶体反应率;但过高浓度NO则损害精子的功能.

    作者:张威;张玮;倪江;朱辉;边淑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标准剂量和半量缓释型达必佳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索一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排卵方案中既能使垂体降调节又不至于过度抑制卵巢功能的达必佳有效剂量.方法:比较24位接受IVF-ET助孕者的治疗效果,一组14例(A组)皮下注射半支(1.88 mg)达必佳缓释型;一组10例(B组)接受缓释型达必佳标准剂量3.75 mg/支.结果:B组在使用促性腺激素(Gn)前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低于A组(1.16±0.45 IU/L vs 2.38±0.79 IU/L,P<0.01;0.84±0.60 IU/L vs 2.14±0.71 IU/L,P<0.01).Gn用量及用药时间大于A组(40.9±12.7支vs 30.9±4.2支,P<0.05;14.2±3.0 d vs 11.4±1.6 d,P<0.01),二组的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均无内源性LH峰出现.结论:半量达必佳能获得与全量达必佳相同的治疗结果、且能减少Gn用量及缩短疗程.

    作者:赵晓明;陈珠萍;林其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对溴隐亭致流产模型血清PRL的影响

    目的:探讨PRL在流产过程中的影响及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按Gafveis法改良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于孕d6~d8皮下注射溴隐亭0.125 mg/d.随机分为两组:A组(中药组),B组(模型组),分别于孕d1~d12灌服中药及水,另设C组(正常妊娠组),D组(酒精溶剂组),E组(非妊娠组).A~D组均于孕d12处死,比较胚胎数,以放免法测各组不同时期血清PRL浓度.结果:A组流产率低于B组(22.22%vs 70.83%,P<0.05),妊娠成功率高于B组;A组胎仔数显著多于B组(114 vs 25,P<0.01).各孕日龄血清PRL水平较动情期明显升高(P<0.05,0.01),A组PRL在妊娠后呈上升趋势,与C组、D组比较不明显,B组呈持平或下降趋势.结论:该模型具有低PRL致流产的特征,补肾益气中药可通过妊娠生理性高PRL维持妊娠.

    作者:蒋立辉;归绥琪;李昆明;刘承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GnRHa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GnRHa长周期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和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2组给GnRHa+hMG+hCG为用药组,另2组为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在促排卵和排卵后24、48 h利用多功能图象分析仪定量测定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和腺腔面积、周长、大直径、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和平均高度;SP免疫组化法定量测定腺上皮细胞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结果:(1)用药组在注hCG后24、48 h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用药组在注hCG后此两时段腺体和腺腔面积、周长、大直径以及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用药组部分内膜间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3)用药组在注hCG后两时段内膜腺上皮细胞ER、PR免疫组化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值(P均<0.05).结论:GnRHa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ER、PR表达有不利影响,提示该方案并不能完全促进生理状态的子宫内膜形成,可能为低妊娠率原因之一.

    作者:潘永苗;石一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期妊娠的免疫耐受机制

    胚胎对于母体来说是半异己的移植物,其表达部分父系抗原.孕早期母体免疫系统,尤其是子宫内膜局部的NK细胞、巨噬细胞、TCR(γ+δ+)T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否识别并耐受胚胎抗原,直接影响妊娠结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母体免疫系统在受到体内高浓度性激素水平抑制的基础上,通过子宫内膜局部EAIF、HLA-G等分子产生免疫抑制;R80K、BP和PIBF等封闭因子产生免疫封闭;FasL和RCAS1诱导免疫清除;降调CD1、CD80、CD86及增强IL-10表达以诱导克隆无能和/或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等机制共同作用,产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种机制失调即引致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可导致妊娠失败.

    作者:谭宗建;李尚为;曹泽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附睾降解性不活动精子症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子不活动是否由附睾降解引起.方法:本文选择5例精液中无活动精子的不育患者,应用睾丸精子活力检测、精子头-尾膜完整性结合试验和透射电镜观察,探讨其精子不活动的原因.结果:5例患者睾丸活检组织所分离的睾丸精子,经孵育后的活动率为2%~11%.睾丸精子组中头膜-尾膜均完整的精子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组(P<0.01).睾丸精子未见明显的降解,但透射电镜显示射出精子的浆膜、核等结构表现显著的降解变化.结论:本组患者的精子可能经历了病理性附睾降解,引致精子丧失活动性,对这类患者采用活动的睾丸精子作辅助生育治疗有可能改善成功率.

    作者:朱伟杰;P.Tzvetkova;D.Tzvetkov;李菁;梁蔚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滋养层细胞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滋养层细胞在胚胎的植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增殖、功能调节失常与多种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滋养层细胞的培养是进行这些相关实验的基础.然而,目前正被应用的滋养层细胞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原代培养的滋养层细胞存在产率低、杂细胞污染等方面的缺憾,而滋养层细胞又在细胞特性上发生了变化.此外,目前在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否就是滋养层细胞这一关键问题上尚无统一标准.

    作者:庞战军;邢福祺;周君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天花粉蛋白在治疗植入性胎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天花粉蛋白在临床上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作用.方法:对1970~1998年间21例经病理证实的植入性胎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使用天花粉治疗全部治愈,产后8.3±0.4 dihCG转为阴性,阴道出血少,体温上升平均38.3±0.5℃,持续4.2±1.6 d,无严重不良反应;其余10例急诊手术治疗.结论:小面积植入性胎盘使用天花粉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薛梅;刘晓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