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猴耳环水提取物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张中贤;黄剑臻;李沛波

关键词:猴耳环, 水提取物, 抗流感病毒
摘要:目的 研究猴耳环水提取物体内外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方法 体外抗病毒试验采用 CPE 法,按 Reed-Muench 方法计算 TC50、IC50和 TI,观察猴耳环水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的影响争在体内采用小鼠经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造成肺炎模型,以肺部炎症、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为指标,观察猴耳环水提取物体内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结果 猴耳环水提取物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明显抑制作用,其 IC50生药为 3.33mg/ml,TI 为7.48;在给生药药剂量为 8~20g/kg 时,对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和延长其存活时间.结论 猴耳环水提取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例输入性登革热调查报告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热病毒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温岭市不是登革热历史疫区,但随着本地居民出国经商、旅游、务工机会的增多,发生输入性传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007 年 2月与8月全市各发生 1 例均由境外输入的登革热病例,经及时控制处理后无续发病例出现,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炜钢;吴丹红;邵国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深圳市 2005~2006 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调查

    目的 了解 2005~2006 年深圳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的带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将健康人群分为 0~、5~、10~、15~、25~、35~争45~岁以上7个年龄组.采集咽拭子.进行 Nm 培养分离和鉴定,用血清学诊断和 PCR 方法分群.结果 2005~2006 年深圳市健康人群 Nm 带菌率为 4.4%(55/1255).其中 B 群49株(89.1%).C拜4株(7.3%),29E 2株(3.6%).在两次流脑疫情中各分离到1株B群 Nm.结论 2005~2006 年深圳市健康人群主要携带B群Nm,未捡出A群 Nm,A群流脑传染源较少.

    作者:鞠长燕;黄文繁;俞慕华;刘鸿钧;段永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湖南省丝虫病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对湖南省丝虫病防治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获取样本.通过查阅文献、档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进行调查.用直线回归法推导微丝蚴率与慢性丝虫病患病率、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与急性淋巴管/结炎(Adenolymphangitis,ADL)的关系.结果 按不同的防治方案进行分期分析,反复查治时期、普服乙胺嗪药盐时期及丝虫痛防治工作全期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每降低1%微丝蚴率需投入经费(以人民币元计算)44.97、268.04 和 161.41 万元,平均每 100 人微丝蚴率降低1%需投入25.14、136.70 和、86.10元.每减少 1 例 ADL 发病的成本为 17.78、267.27、93.16元,每减少 1 例晚期丝虫病人需要 38.25、559.54、198.77元.结论 湖南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导,采用普查普治和普服乙胺嗪药盐等技术方案防治丝虫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体现了一定的成本效果.

    作者:邓艳霞;段绩辉;王乐三;伍卫平;谭勇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西发现输入黑热病1例

    1 病例一般情况患者,吕××,男,27 岁,广西陆川县人.2007年11月1日在广州首次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出汗、头晕、咳嗽等症状,曾在当地某家医院就诊(诊断和治疗情况不详).因病情反复,12月6日回到原籍的一家诊所输液治疗3d,12月9日到南宁就医,人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

    作者:李锦辉;杜进发;毛玮;林珍;林康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殖器疱疹患者HSV-2和anti-HSV-2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 HSV-2 PCR 及 HSV-2抗体(包括 IgG、IgM)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182例生殖器部位有皮损的现症GH患者检测 HSV-2 PCR及 HSV-2抗体(包括 IgG、IgM).结果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90.6%(165/182),明显高于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 68.7%(125/182)和 HSV- 2IgM 阳性检测率为 14.3%(26/128);初发患者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89.7%(61/68) 明显高于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 39.7%(27/68)和 HSV- 2IgM 阳性检测率 25%(17/68);复发患者 HSV-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95.6%(109/114),HSV- 2IgG 阳性检测率为 100%(114/114),两者几无差别,而HSV- 2IgM 阳性检测率为 0;23 例皮损不明显患者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为 78.3%(18/23),明显高于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 26%(6/23)和 HSV-2IgM 阳性检测率 13%(3/23).结论 HSV-2 PCR 检测法对有典型临床症状如水疱和糜烂的 GH 阳性率高、诊断价值大,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阳性丰低;HSV-2IgG 检测对无皮损和无症状的患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HSV- 2IgM 对诊断GH 感染的价值不大.

    作者: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从井水中检出0139群霍乱弧菌非流行株报告

    目的 通过对江阴市外环境水体进行霍乱弧菌检测,了解霍乱弧菌在其中的存活及菌型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外环境监测点水样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按国标法进行系统菌株鉴定.结果 从井水中检出1株0139群霍乱孤菌非流行株,检出率为0.81%.结论 江阴市自然水体中存在有0139群霍乱弧菌,提示在今后的霍乱监测中,这些环境应作为监测重点.

    作者:马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两种药物伍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脑苷肌肤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3例 ACI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 120mg+ 生理盐水 250ml,1 次/d;同时给予脑苷肌肽12ml+ 生理盐水 250ml,1次/d;静滴,连用 14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奥扎格雷.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 评分在治疗后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 BI 分值在治疗后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争脑苷肌肤联合治疗 ACI 患者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谢屏东;杨红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深圳市公明地区1994~2006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公明地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新区政府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公明地区1994~2006年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疟疾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淋病、肺结核、痢痰、病毒性肝炎发病丰较高,梅毒、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较本地常住人口高,主要与流动人口存在高危行为有关.结论 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是当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多项综合防治手段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詹劲基;王铁强;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ROC曲线选择肾衰竭患者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的临界值

    目的 应用 ROC 工作曲线选择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的临界值,探讨其在CRF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血液透析中心 2001 年6月~2006年6月间开始第一次血液透析的所有146例 CRF 患者资料,同期获得血清 C 反应蛋白(SCRP)和肾功能检查等实验室数据.采用 ROC 工作曲线选择佳临界值.结果 SCRP 浓度和肾功能水平之间呈负的直线相关关系.选择 GFR 8.5ml/min 时.诊断的灵敏度为 88.9%,特异性为 89.5%.准确性为 88.3%.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SCRP水平增高;当肾功能水平下降到一定水平以后会引起 SCRP 的明显升高,选择 GFR 8.5ml/min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对制定科学的开始血液透析时的肾功能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敏;刘俊峰;杨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肉苁蓉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抗疲劳抗辐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软胶囊抗疲劳和抗辐射作用.方法 设立3个实验组,每天分别以 0.18、0.36 和 1.08g/kg·bw 剂量的软肢囊给小鼠灌胃一次,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以测定其抗疲劳作用;每天以上述剂量给小鼠灌胃.同时设立一个辐射对照组,连续灌胃 21d 后,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各组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一次,照射后继续给予样品.照射前、后第 3d 和第 14d 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辐照后第3d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第 7d 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第14d测定血清溶血素,以测定其抗辐射作用.结果 0.36和 1.08g/kg·bw 剂量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1.08g/kg·bw 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明显降低小鼠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以 3GY 荆量照射后第3d和第14d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辐射模型对照组;第 3d,高剂量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 6GY 荆量照射后第 7d,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具有抗疲劳、抗辐射作用.

    作者:周月婵;易传祝;胡怡秀;胡余明;陈炜林;邓彬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恙虫病40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临床特征有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白云区中医医院地处广州城乡结合部,周围有大量的农田及建筑工地,是恙虫病的疫源地.1996年~2006年10年间收治了 40 例恙虫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某医院住院患者交通伤害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道路交通伤住院病人的伤害分布特征,探讨交通伤的发生规律、变化趋势及疾病负担,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分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因交通伤害住院的929例病人的住院病案,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交通伤害发生的外部原因、死亡情况、医疗结局、经济花费等情况,分析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结果 交通伤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5~44岁年龄组的伤害患者多;摩托车事故是主要的伤害原因;城市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及乡镇;受伤部位多的是头颈部;交通伤耗费了大量的卫生资源.结论 青壮年为伤害防治的重点人群,应从政府和个人等多方面共同采取干预措施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作者:梁冰;杨莉;王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1,1-二氯-1-氟乙烷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中1,1-二氯-1-氟乙烷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FFAP,25m×0.2mm×0.33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空气中的1,1-二氯-1-氟乙烷,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1,1-二氯-1-氟乙烷浓度在61.8~309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227089C+0.781703.相关系数r=0.99999;方法检出限为1.4μg/ml.以750ml的采样量计算对应于空气中的浓度为1.9mg/m3.溶液和空气中的定量检出限分别为4.8μg/ml和6.4mg/m3.碳管的解吸效率范围为98.7%~102.3%,重复测定和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结论 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以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1-二氧-1-氟乙烷的测定.

    作者:尹江伟;徐小作;王晖;全德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海南保亭县饮食行业(餐)饮具卫生抽检结果分析

    餐(饮)具消毒是饮食行业卫生监督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解保亭县饮食业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为今后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现将保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12月对县内180家饮食店餐(饮)具卫生抽检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冠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输入性间日疟局部爆发调查分析

    目的 对一起伐木工地疟疾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61.29%,病例均有隔日发冷、发热、出汗、头痛等症状,病例较为集中,全部为来自外地民工.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定为一起由输入性疟疾引起的同日疟局部爆发.

    作者:张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吉林地区136名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抗原表型分布

    Rh 系统是一极为复杂的血型系统,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Rh系统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D抗原为重要.根据红细胞D抗原的有无,可分类红细胞为Rh阳性或Rh阴性.Rh系统的其他主要抗原有C,c,E及e.

    作者:李亚冬;张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53例作为肝硬化组,并以同期门诊体检无肝硬化患者 843 例作为参照组.分析指标包括肝硬化惠者与非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性别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18.2%)明显高于参照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5.3%),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肝硬化 Child- PughA 级(5.98%)、Child-PughB 级(20.7%)、Child-PughC 级(4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肝硬化胆囊结石发病率男性(17.9%)与女性(18%)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为胆囊结石患病的高危人群,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惠病率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鼠干细胞移植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移植对四氯化碳诱导所致的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首先行大鼠 MSCs 的分离、纯化及扩增.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硬化组采用60%的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8周.然后肝硬化组再随机分成 MSCs 对照组和 MSCs 移植组及8周肝硬化组.MSCs 移植组经门静脉注射 MSCs 入大鼠肝内,4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行肝功能检测、肝脏免疫组化检查和 HE 染色的病理检测.结果 MSCs 经门静脉移植肝硬化大鼠后,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P)含量明显下降及血清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含量明显升高.病理检查结果示 MSCs 移植组肝内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尽管假小叶仍然存在,但小叶周围和小叶内的肢原纤维明显减少.小叶中还出现了较多形态正常的肝细胞.结论 MSCs 可能在肝硬化大鼠体内分化成为具有肝样细胞的功能,并改善了肝硬化大鼠的部分肝功能及肝脏的部分病理结构,为今后临床行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献忠;陈斌;倪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12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2例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近段结肠造口.2 例行姑息切除一期吻合,1 例行单纯造口术.1 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后.应争取行一期手术治疗.

    作者:吴惠慈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海拔登山运动对人体血清尿酸的影响

    目的 探究高海拔登山运动对人体尿酸的影响,以及不同有氧适应,体脂肪含量和性别在登山过程中对尿ò酸浓度的影响.方法 30名自愿受试者,从事3d高海拔的登山运动,测身高、体重、体脂能代谢,进行尿酸浓度分析.结果 (1)高海拔登山运动,使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2)体脂肪含量的高低不影响高海拔登山运动过程中血清尿酸浓度.(3)高海拔登山运动过程血清尿酸浓度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5).(4)有氧适应的好坏对高海拔登山运动血清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海拔登山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降低.

    作者:谢新民;谢黎;赵芳玲;文亚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