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炜钢;吴丹红;邵国祥
目的 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V感染模式分析.方法 乙肝5项指标检测用酶标法.结果 1 000例 HBsAg 阳性者 HBV 感染模式共出现 11 种,其中 HBsAg、HBeAb、HBcAb 感染模式为 34.0%,其次 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g 感染模式分别为30.1%和 10.0%.结论 HBsAg、HBeAg、HBcAb及 HBsAg、HBeAg 感染模式阳性率高,该群体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孙定国;麦世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并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06例老年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交替静脉滴注,对照组51例单独应用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结果 治疗组第1周、第2周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肺结核并咯血采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交替静脉漓注止血效果较好.
作者:王成存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分布范围及流行趋势,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滕厚涂片(Kato-Katz)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收集既往资料与现场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 1987年前全省107个县有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受威胁的县为77%(107/139).人群平均感染率 1.5%,感染人数约113万.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至2003年华支睾吸虫人群平均感染率下降为 0.06%,下降了 96.0%.流行县由原来的 107 降为51个,受威胁的县下降为 36.7%,较前下降了 52.3%.感染者由113万下降为5万人左右.轻度感染者由原来的63.7%上升为 88.2%.结论 山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呈逐渐缩小,受威胁人口数逐年下降;人群平均感染率降到历史低水平,88.2%的感染者为轻度感染,基本达到控制传播流行.
作者:万功群;刘新;王亚琴;王利磊;赵长磊;陈锡欣;魏庆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伴有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谷氨酰胺(Cln)组和对照组,将用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Gln 组用药后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IgG、IgA、IgM、C3、CD3、CD4、CD4/CD8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IL6、TNF较前明显下降.结论 谷氨酰胺对COPD呼吸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有显著改善.
作者:欧宗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全球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脂质代谢紊乱在CHD独立危险因素中居首要地位,防治脂质代谢紊乱是防治CHD的重要措施[1].既往认为高脂血症等对健康的危害很少发生于儿童时期,而目前认为一些在成人期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在儿童期同样危害儿童的健康[2-3].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生物分类学、血清学调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2 237只,平均鼠密度6.26%,鼠染蚤率33.11%,黄胸鼠构成比24.38%,印鼠客蚤构成比82.83%,总蚤指数1.16,印鼠客蚤指数1.13,鼠疫实验室检测用4种方法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泉州市鼠间出现临界线的危险信息和指征,必须引起重视,加强监测,采取防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李锋平;杨德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云南省血吸虫病曾流行于4个州(市)、18个县(市).经过多年防治,已有2个州及12个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个县(市)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仅3个县尚未控制流行.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曾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9个县(市、区)钉螺面积大幅度回升,曾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3个县(市)病情回升严重.2004年国家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以来,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上升态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2006年云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熊孟韬;冯锡光;董毅;江华;沈美芬;张云;邵宗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 HSV-2 PCR 及 HSV-2抗体(包括 IgG、IgM)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 对182例生殖器部位有皮损的现症GH患者检测 HSV-2 PCR及 HSV-2抗体(包括 IgG、IgM).结果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90.6%(165/182),明显高于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 68.7%(125/182)和 HSV- 2IgM 阳性检测率为 14.3%(26/128);初发患者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89.7%(61/68) 明显高于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 39.7%(27/68)和 HSV- 2IgM 阳性检测率 25%(17/68);复发患者 HSV-2 PCR 阳性检测率为 95.6%(109/114),HSV- 2IgG 阳性检测率为 100%(114/114),两者几无差别,而HSV- 2IgM 阳性检测率为 0;23 例皮损不明显患者 HSV- 2IgG 阳性检测率为 78.3%(18/23),明显高于 HSV- 2 PCR 阳性检测率 26%(6/23)和 HSV-2IgM 阳性检测率 13%(3/23).结论 HSV-2 PCR 检测法对有典型临床症状如水疱和糜烂的 GH 阳性率高、诊断价值大,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阳性丰低;HSV-2IgG 检测对无皮损和无症状的患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HSV- 2IgM 对诊断GH 感染的价值不大.
作者:张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1].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40岁以下年轻人占30%以上[2,3],直肠癌根治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90%[4].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即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仍然是当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作者:庄华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农村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广西临桂县2所乡镇卫生院,并将于2007年1~6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 361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875名(64.29%),女性486名(35.71%).性别比1.8∶1;平均年龄为(28.7±11.6)岁;伤害多发生于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占57.24%,时间呈现出两个高峰,分别为11:00~13:00和17:00~18:00;前5位伤害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碰伤(28.36%)、跌伤(27.55%)、刀割伤(12.78%)、交通伤(7.49%)和中毒(6.69%);对受伤原因、部位、性质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结论 农村居民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张建明;秦凤才;谭盛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临沂市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VHH)污染水平.方法 于2001~2007年采集市政供水和自备集中式供水样560份,以气相色谱法分析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CCl4)含量.结果 全部水样均检出CHCl3(0.061~24.21μg/L)和CCl4(0.020~2.5μg/L).管网水VHH(4.37tμg/L)为源水(2.33μg/L)的1.9倍,地面水(3.78μg/L)为地下水(2.96μg/L)的1.3倍,出厂水(3.78μg/L)为地面水(2.3μg/L)的1.6倍.自备供水(5.0μg/L)为市政供水(1.29μg/L)的3.9倍.自来水丰水期(3.81μg/L)为枯水期(3.23μg/L)的1.2倍.结论 与国内和其它国家、地区的检测结果相比,该市饮用水中CHCl3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李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 (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和多药耐药基因(Muhidrug resistance,MDR1) 的 mRNA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NSCLC)中共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RT-PCR 检测 NSCLC冰冻组织中上述耐药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 LRP、MRP、MDR1mRNA阳性率分别为 71.2%、81.8%和37.9%;MRP 与、MDB1、MRP 与 LRP、LRPYU MDR1 及 MRP、LBPYU MDR1 共表达者分别为 16.7%(11/66)、53.0%(35/66)、19.7%(13/66) 及 12.1%(8/66).LRP 与 MRP 阳性相关(r=0.47,P=0.001),LRP、MRP 与 MDR1 无相关性(r=0.98,P=0.077;r=0.25,P=0.053).3种耐药基因表达在 NSCLC 各期、各分化组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腺癌换了有效组 LRP、MRPmRNA(0.53±0.08;0.41±0.01)及鳞癌化疗有效组 LRPmRNA 表达(0.42±0.03)明显低于换了无效组(1.14±0.3,0.82±0.04,0.97±0.01,P<0.05);LRP 与 MBP、LRP、MBP 与 MDR1 共表达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仅 LRP+MRP、LRP+MRP+MDR1 共表达有预后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耐药与 LRP、MRP、MDR1 共同作用有关.
作者:王燕;张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妈咪爱与思密迭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8b 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治疗组接受妈咪爱加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蓝光加鲁米那、可拉明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40.1)μmol/L与(44.3μmol/L),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分别为(4.8±1.2)d 与(4.3±1.1)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均 >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妈咪爱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治疗方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费用低.
作者:徐应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吸毒人群HIV感染争高危行为状况及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PSS 8.0统计软件对材料进行人口学、行为学特征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785人,HIV抗体阳性19人,阳性率2.4%,2003年、2005年、2006年阳性率分别为3.7%、2.0%、1.5%,个别农村地区阳性率较高;吸毒人群注射率、共针率、性乱率、性乱者未用安全套率显下降趋势.结论 三亚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减少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起重要作用,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林竹良;刘武汉;徐大修;黄周珠;周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三亚市在实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五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方法按照全国统一要求的检查评估办法,对三亚市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实施五年来的总体情况,从专项防治经费的投入、健康促进、结核病人发现登记和督导管理.以及病人的治疗转归等几方面,全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评价五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效果.结果三亚市自2001年来已全面执行现代结核痛控制策略(DPTS策略),2001~2005 年市财政共投入结防专项经费19万元,按照规划的预算比例总体到位率已达 100%;人均年结防经费投入有 0.076 元.2001~2005 年市结防机构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病人 7 659 例,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 080例.其中登记1 636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传染性病人),2001~2005 年发现的涂阳病人完成<规划>五年工作指标数的 123.1%.2001~2005年登记涂阳病人1 636 例.疗程结束治愈1 589倒,总治愈率达 97.1%,达到<规划>要求.结论三亚市在实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中,市政府加强承诺,在经费上、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强了健康促进工作,结防机构发现了大量的肺结核病人,并取得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显著效果.今后应继续认真组织实施<规划>,不断探讨和研究在防治工作中存在和出现的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三亚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作者:林常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疾病对凝血机制和纤溶活化功能的影响,分析糖尿疾病患者与凝血机制和纤溶活化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妊娠糖尿病组、特异性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D-二聚体(D2)检测,水平统计学方法用t检验.结果 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妊娠糖尿病组和特异性糖尿者组PT、APTT、TT都明显延长,FIB、PLT下降,D2水平增高,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1型糖尿病组变化更明显.结论 凝血因子及纤溶功能的检测对动态观察糖尿疾病的病情变化、预后估计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振亚;郑定容;杨庆珣;周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戊型肝炎发病的平均年龄正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增多,发病有老年化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人口老年化,老年人户外活动增多,导致与感染源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卫生习惯及某些流行因素等相关[1].为了探讨老年性戊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对平阳县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42例老年性戊型肝炎和42例非老年性戊型肝炎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李节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资料.结果 12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2例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近段结肠造口.2 例行姑息切除一期吻合,1 例行单纯造口术.1 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后.应争取行一期手术治疗.
作者:吴惠慈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公明地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新区政府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公明地区1994~2006年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疟疾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淋病、肺结核、痢痰、病毒性肝炎发病丰较高,梅毒、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较本地常住人口高,主要与流动人口存在高危行为有关.结论 外来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是当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多项综合防治手段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詹劲基;王铁强;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起伐木工地疟疾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61.29%,病例均有隔日发冷、发热、出汗、头痛等症状,病例较为集中,全部为来自外地民工.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定为一起由输入性疟疾引起的同日疟局部爆发.
作者:张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