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军;付维婵;张碧霞;任渝江;曹雁;毛跃;杨围;解放军
云南省血吸虫病曾流行于4个州(市)、18个县(市).经过多年防治,已有2个州及12个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个县(市)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仅3个县尚未控制流行.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曾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9个县(市、区)钉螺面积大幅度回升,曾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3个县(市)病情回升严重.2004年国家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实施以来,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上升态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2006年云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熊孟韬;冯锡光;董毅;江华;沈美芬;张云;邵宗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中缅边境境外疟疾突发疫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遏止其向我国边境蔓延.方法 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2006年1~6月疟疾发病人数为14 564人,死亡180人.8月5~13日现场调查,在1 578发热病人发现疟疾感染病人433人,阳性率 27.44%,其中恶性疟238人(7人为混合感染),占54.97%,间日疟195人,占 45.03%.结论 中缅边境缅甸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疟疾易于爆发性流行,经常波及我国边境地区.因此边境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
作者:范建华;郭卫真;郭卫中;李鸿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IL-23是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细胞因子热点,为不断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遗传基础,IL-23R的遗传特性又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 IL-23R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歆;徐沪济;吴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吸毒人群HIV感染争高危行为状况及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PSS 8.0统计软件对材料进行人口学、行为学特征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785人,HIV抗体阳性19人,阳性率2.4%,2003年、2005年、2006年阳性率分别为3.7%、2.0%、1.5%,个别农村地区阳性率较高;吸毒人群注射率、共针率、性乱率、性乱者未用安全套率显下降趋势.结论 三亚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减少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起重要作用,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林竹良;刘武汉;徐大修;黄周珠;周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58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本辖区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接触粉尘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工种、接尘工龄、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尘肺病、肺结核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尘组肺功能异常率(26.03%)高于对照组(7.50%),有显著性差异;肺功能的改变较X线表现早;女工肺功能异常率(39.24%)高于男工(23.90%);粉尘作业工作肺功能改变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等有一定联系.结论 部分企业不够注重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护工作,缺乏防护设施或设施不全,同时作业工人的防护意识较薄弱.为此,用人单位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以及企业是做好职业卫生防护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对职业病防护工作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陈维力;冯杰;赖浪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常规肺癌手术的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 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农垦三亚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前外侧切口(A)组与后外侧切口(B)组,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 A组病人平均开胸时间(12.1±3.8)min,平均关胸时间(19.5±2.2)min,分别较B组缩短约8min和7min(P<0.05);A组病人术后病人疼痛 VAS 评分 5.5±3.1.明显低于B组病人 (P<0.05);A组病人术侧肩关节乃至上肢活动基本不受影响.B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阻明显.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伤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胸部前外侧切口在常规的肺癌手术中较传统的后外侧切口优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方式,是微创手术概念的延伸.
作者:朱勇德;罗红鹤;雷艺炎;田作春;陈振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奥美拉唑自 1982 年首次报道及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国内外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疗效显著.但经过治疗后2年随访发现复发者仍过半数,究其原因与幽门螺杆菌的消除率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联合予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羟氨苄青霉素及具有双重作用(即溃疡修复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呋喃唑酮即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用奥美拉唑对照,随访2年,近期疗效相仿,而远期疗效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53例作为肝硬化组,并以同期门诊体检无肝硬化患者 843 例作为参照组.分析指标包括肝硬化惠者与非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差异.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性别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18.2%)明显高于参照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5.3%),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肝硬化 Child- PughA 级(5.98%)、Child-PughB 级(20.7%)、Child-PughC 级(4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肝硬化胆囊结石发病率男性(17.9%)与女性(18%)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为胆囊结石患病的高危人群,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惠病率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脑型疟疾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疟原虫经血流侵入人体内肝细胞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疟原虫侵入脑内毛细血管引起脑型疟疾,是疟疾严重的类型之一,主要发生于恶性疟疾,偶见于间日疟和三日疟.脑型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畏寒、呕吐、谵妄、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而死亡.东方市人民医院从1998年1月~2007年1月联用大剂量青蒿琥酯+大剂量蒿甲醚治疗脑型疟疾36例,并与另单用蒿甲醚常规量治疗36例作比较,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冠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阳江市区 6 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方法 抽检生肉类、熟肉制品类、奶类、水产品类、冷饮类、蔬菜类共 6 类食品 370 份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并参照广东省 2006 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方案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离、鉴定.结果 370 份样品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4株,总阳性检出率为 3.78%,其中生羊肉中检出 2 株,生鸡肉中检出 5 株,熟肉中检出 7 株,检出率分别为8.00%(2/25)、10.00%(5/50)和15.56%(7/45),其它类中均未检出.结论 阳江市区 6 类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应加强相关的食品监督管理.
作者:林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起伐木工地疟疾局部爆发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61.29%,病例均有隔日发冷、发热、出汗、头痛等症状,病例较为集中,全部为来自外地民工.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定为一起由输入性疟疾引起的同日疟局部爆发.
作者:张杰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诱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6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8.18%.致病菌以G-菌多见.结论 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呈不典型表现,腹水进行性增加、腹水细胞数和/或细菌培养是SBP的诊断依据,综合支持治疗、三代头孢和腹腔灌洗为有效治疗.预防性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防止SBP的发生.
作者:唐伯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软胶囊抗疲劳和抗辐射作用.方法 设立3个实验组,每天分别以 0.18、0.36 和 1.08g/kg·bw 剂量的软肢囊给小鼠灌胃一次,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30d后,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等指标,以测定其抗疲劳作用;每天以上述剂量给小鼠灌胃.同时设立一个辐射对照组,连续灌胃 21d 后,不同指标选择不同的照射剂量,各组均以同一剂量γ射线全身照射一次,照射后继续给予样品.照射前、后第 3d 和第 14d 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辐照后第3d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第 7d 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第14d测定血清溶血素,以测定其抗辐射作用.结果 0.36和 1.08g/kg·bw 剂量能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1.08g/kg·bw 剂量能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明显降低小鼠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以 3GY 荆量照射后第3d和第14d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辐射模型对照组;第 3d,高剂量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 6GY 荆量照射后第 7d,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以内苁蓉、刺五加、大枣为主要原料的软胶囊具有抗疲劳、抗辐射作用.
作者:周月婵;易传祝;胡怡秀;胡余明;陈炜林;邓彬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椎管硬膜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 年10月~2006年10月25例腰椎管硬膜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 25例为良性肿瘤,23例完整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随访时间1~8年,术后25例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满意;6例会阴部和下肢轻度麻木.结论 腰椎管硬膜内肿瘤早期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MRI所见为诊断主要依据,可作为首选.肿瘤完整切除率高,诊断一旦确立,应尽早手术,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汤晨逢;李国新;袁忠治;温健;杨昀焯;李继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 C-反应蛋白(CRP)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忠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 对86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58例有绒毛膜羊膜炎)血中IL-6、IL-8、TNF-α和CBP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58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 IL-6,IL-8 和 CBP 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 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 IL-8,CRP,TNF-α水平与IL-6 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孕妇血中IL-6,IL-8 和 CRP 的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张树荣;陈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解甲乙类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规律,现对宜春市 1950~2006 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钊;徐宜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先扩增出 apoE 基因第4外豆子内的 227bp 片段.继以限制性内切酶 CfoI 酶解消化,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显带判定基因型,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共检测了52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和 110 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早发冠心痛患者 apoE ε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痛的发生有关.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分辨率高.
作者:丁福祥;刘华欣;刘同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17例拟诊为NGU的门诊病人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教试验.结果 817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者369例,感染率为45.2%;其中单一解脲脲原体(Uu)感染259例,感染率为31.7%;单一人型支原体(Mh)感染106例,感染率为13%,Uu和Mh合并感染4例.支原体对美满霉素敏感率高,为84.3%,其次为克拉霉素,为82.9%;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高,为93.5%.结论 Uu的感染率较Mh高,美满霉素可做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
作者:许邦发;赵英;符生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及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 对40例临床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进行CT检查及分度,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分度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 脑水肿低密度区的形态、大小、范围更具有诊断价值,也是预后评估的基础之一.
作者:关策;马群星;庄继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了解湖州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现状,我们对2001~2004年度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和年份,血型,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小狮;陈义柱;汪峰;杨迪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