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的检测

林惠玲;龚海涛;林连成

关键词:过敏原, IgE抗体, 酶联免疫分析法
摘要:目的 为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 方法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0例10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 结果 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以尘螨为高,其次为蟑螂和牛奶,且病患血清中总Ig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狂犬病毒P基因和M基因分子遗传特征

    目的 了解湖南省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其与疫苗株的差异. 方法 对4株湖南狂犬病病毒P和M基因同时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 结果 同源性分析表明,4株湖南街毒P和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3%~99.4%和98.4%~99.8%;与其它I型狂犬病病毒和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比较.P基因分别为78.4%~90.2%和81.8%~86.8%;M基因的分别为81.8%~92.1%和84.7%~90.6%.4株野毒P和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99.3%和98.5%~99.0%. 结论 4株病毒P基因和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我国现用的人用及兽用疫苗株存在一定差异.进化关系表明,4株病毒均为基因I型狂犬病毒;与我国宁夏分离株近;与其它I型毒株分离自菲律宾和泰国等东南亚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翼手目的 毒株关系远.

    作者:谢新遥;张永振;李明慧;祝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起麻疹点状爆发调查

    2005年1月以来,云南江川县的几个乡镇相继出现麻疹疑似病例的点状爆发流行.截止2005年2月28日,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5例,发病率为9.4/10万.为全面了解麻疹发病原因,将此次爆发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江伟;罗绍德;李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淄博市农村流行性出血热鼠间带毒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淄博市农村鼠密度、鼠间带毒率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情况,以制定有效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较高的淄川区、沂源县和博山区为调查点.各调查点同时用标准鼠夹,晚放晨收.记录有效鼠夹数、捕获鼠数并分类.采集样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抗原. 结果 2004-2007年三区县调查点平均鼠密度为2.81%,其中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2.38%和3.27%,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平均鼠间带毒率为8.05%. 结论 淄博市流行性出血热鼠间带毒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有效综合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灭鼠重点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

    作者:杜俊;唐学慧;石志恺;李源;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6年南宁市市辖区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目的 为检查了解全市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保证疫情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及时有效. 方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对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省、市、乡三级医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医院的漏报率为1.8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9.85%.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为91.34%,准确率为92.6l%,一致率为95.54%. 结论 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南宁市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

    作者:徐斌;唐莉;黄夏萍;覃曲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南乐东县一起麻疹爆发流行调查报告

    2006年1O月8-28日,乐东县县城发生一起麻疹爆发,发病18例,无死亡病例.通过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MV)应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发生继发病例.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血清LDL-C均相酶法测定与Friedewald估算比较

    目的 比较均相酶法直接测定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估算2型糖尿病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异性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方法 分别用均相酶法直接测定和F公式计算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清LDL-C含量,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两种方法 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别. 结果 在糖尿病人中,当1.8mmol/L≤TG<5.81mmol/L时两种方法 有显著差异(P<0.001),当TG<1.8时,两种方法 所得LDL-C值差异无显著性(P=0.203).健康人群中当1.80mmol/L≤TG<5.03mmol/L时,两种方法 无显著性差异(P=0.844),TG≤1.8mmol/L时,两种方法 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在健康人群和糖尿病人LDL-C测定时应用条件不同,建议用均相酶法直接测定LDL-C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凌利芬;余楠;黄晓丽;韦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57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组织病理学诊断时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ASC)病变的价值. 方法 对45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患者,做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IBS(2001)分级报告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对照分析. 结果 45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结果 显示:ASC-US组CINⅡ以上者34例,占8.15%;ASC-H组CINⅡ以上者14例,占3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7,P<0.01). 结论 重视液基细胞学检查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病变患者准确掌握TBS分级诊断标准,提高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浩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纸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卫生学调查

    我国近几年食品用容器与包装材料大多采用各种塑料制成,由于塑料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用后易造成环境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塑料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禁止使用塑料发泡餐盒.

    作者:董晓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沙培林联合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 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治疗组胸腔穿刺注入顺铂和沙培林治疗;对照组仅用顺铂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54.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率为4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国栋;刘国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 方法 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 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 结果 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88.3%,平均阴转时间9.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和P<0.001) 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高并能显著缩短梅毒血清阴转时间.

    作者:邹循辉;宗国勇;吴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室温下24h内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采用四苯硼钠沉淀剩余滴定法.在室温下24h内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含量测定. 结果 在室温下24h内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在6h、8h、24h含量有轻微下降. 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配伍后24h内基本稳定,建议临时床配伍好在6h内使用.

    作者:罗敏;刘海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 健康医护人员10例,乙肝病毒携带11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CD3+CD4+、CD3++CD8+、CD3+检测. 结果 CD3+CD4+/CD3+CD8+比值、CD3+CD8+百分率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D3+CD4+百分率,CD3+百分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外周血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无CD3+CD4+百分率变化,可能与其功能变化有关.

    作者:吴晓枫;秦浩歌;辛晓丽;刘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果糖溶液通便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乳果糖溶液的通便功能. 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127例受试者按其便秘症状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样品组服用受试样品,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连续服用7d后,观察两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试食前后排便次数均为0.3次/d,排便状况积分均为1.7分/便次,粪便性状积分均为1.1分/便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食样品组试食前后排便次数分别为0.3次/d和0.7次/d,排便状况积分分别为1.7和0.5分/便次,粪便性状积分分别为1.1和0.4分/便次,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食后试食样品组与对照组的排便次数、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乳果糖溶液对人体具有明显通便功能.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燕俊;韩春卉;江涛;赵熙;钟凯;张宏元;张靖;计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磷酸哌喹用于人群疟疾预防服药的副反应调查

    目的 分析服用磷酸哌喹人群中预防疟疾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减少服药后副反应的措施,为今后调整改进磷酸哌喹使用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2007年7-9月在安徽省蒙城县对240名服用磷酸哌喹预防疟疾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3次在每月的预防服药结束后两日内进行. 结果 调查对象中副反应发生率为43.3%(103/238),以轻微头晕、恶心和口周脸颊发麻的表现为主;其中,90.2%的人在服药后2h内出现症状(体征),有90.3%的人在24h以内消退;发生副反应的人群中,不同年龄组无差别.女性高于男性.空腹服药者高于非空腹服药者. 结论 磷酸哌喹的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均轻微,持续时间短,对生活生产不构成影响,餐后服药利于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苟锦博;冯子键;李华忠;郑灿军;葛军;朱刚;尤芳红;朱东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海市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临海市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临海市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治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2007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A.32例.年发病率为2.81/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24:8),多见于青壮年,占87.50%,农民多见,占78.13%, 结论 采取疫苗接种、灭鼠和环境整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其流行.

    作者:许敏凤;徐建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多糖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

    环磷酰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脘化剂类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其对机体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常选用一些免疫调节荆进行辅助治疗.近几年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多糖都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协同环磷酰胺治疗肿瘤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抗肿瘤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达到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NK/T细胞对肺腺癌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NK/T细胞在肺腺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及对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CD8作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标记物,CD56作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特异性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中NK/T细胞的分布和浸润情况. 结果 48例肺癌中,CTL无-轻度浸润的29例,5年生存率为20%;显著浸润的19例.5年生存率为57%;NK细胞无-轻度浸润的34例,5年生存率为23%,显著浸润的14例,5年生存率为64%;NK/T均显无-轻度浸润的36例,5年生存率为25%,显著浸润的12例,5年生存率为66%.经Log-rank检验.Nk/T显著浸润组和无-轻度浸润组二者的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NK/T细胞显著浸润组的预后和生存时间明显好于轻度浸润组.其机理与机体细胞免疫有关.

    作者:李妹;龚选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检出231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0-2005年医院感染病例中所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茵231株的分布及药敏情况. 结果 检出的231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茵50株,肺炎克雷伯茵23株,阴沟杆菌28株,铜绿假单胞茵105株,不动杆菌25株.检出茵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尚有一定敏感性. 结论 与我院1996-1997年的资料比较革兰阴性茵的检出构成比已发生了改变.检出茵对大部分常用抗茵药物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杨雪英;陈华;郑慧琼;冯佩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IH质量控制体系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质量控制体系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610例644周期夫精人工授精者质量控制前后妊娠结局及随访情况. 结果 644周期总共妊娠99例,妊娠率15.37%;妊娠成功率与病例选择、手术时机、精液质量有关(P<0.01);与病因无关(P>0.05).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妊娠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 结论 AIH中进行质量控制对提高妊娠成功率至关重要;不孕患者的病例选择,AJH洗涤后精子密度和活力与妊娠成正相关.

    作者:黄舒娥;陈志恒;刘萍;喻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L-6及其受体与炎症性疾病关系的新进展

    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L-6的生物学功能只有通过和其受体形成IL-6/IL-6R/gp130复合体才能进行信号转导从而发挥作用.随着其受体信号传递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IL-6受体有望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在炎症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其在炎症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林丽艳;张慧云;何韶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