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国;熊礼宽;王晓红;李凌云;周亚红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微量元素对家兔外周血白细胞(WBC)浓度及死亡的影响,以期为严重创伤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建立家兔严重肢体创伤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重伤组、TE治疗组,重伤组中死亡家兔12只归为死亡组(死亡率40%),检测伤前及伤后6h和1、3、6、9、14d血常规.结果 重伤组与TE治疗组比较,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家兔伤后1~14d外周血WBC浓度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C%)均高于伤前(P<0.05),死亡组的家兔伤后3~9d的NEC%高于治疗组(P<0.05),重伤组伤后3d亦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严重创伤后,适量补充多种TE能抑制外周血WBC过度升高,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静华;刘福其;于晓军;赖小平;蔡应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患者(透析龄>3个月),肾性贫血程度血红蛋白(HB<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0%,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及口服富马酸亚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血清铁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以显著提高铁缺乏CAPD患者的Hb、HCt、TSAT、SE效果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组,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CAPD患者铁缺乏,改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云曼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单克隆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脂多糖抗原.结果 3018例育龄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5.9%,以中青年女性感染率高.结论 应加强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作者:段纯;郑峥;王俊玲;李素丽;龙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评估效果,以选择佳方法.方法 常规组器械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试验组器械先用1:200多酶浸泡5min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 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不加多酶清洗剂浸泡的清洗方法.结论 加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方法是供应室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作者:吴文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伤寒抗体((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上述三种方法同时检测152例临床诊断伤寒患者和对照组16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伤寒患者中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0.9%、51.3%和42.1%,对照组中St-Ab和肥达反应假阳性性率分别为4.4%和15.6%,而细菌培养无假阳性.结论 细菌培养特异性高,但灵敏度偏低;肥达反应特异性较差:St-Ab虽早期快速诊断伤寒可靠性较好,但仍存在假阳性.
作者:丁华;刘和录;何玥;徐志康;梁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炼前后心理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380名二炮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3个月中,对心理干预组200名新兵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新兵新训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训练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新兵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新兵CD3*、CD3+CD4+、淋巴细胞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3+CD8+和CD3-CD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纪平;王小海;黄绍兵;黄文;朱伟;李兆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05-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7年福建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5~2007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76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665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为流腮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学生和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5%,5-9岁组发病数高,计7042例,占发病总数的39.85%.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占全省丙类传染病的70.45%,暴发总病例数的55.45%.暴发地区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所有暴发均发生在中小学. 结论腮腺炎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把腮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能有效控制流腮的流行.
作者:潘伟毅;蔡志坤;张冬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检测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多糖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将制备的脑膜炎奈瑟菌相应群免抗血清加入熔化的琼脂糖凝胶,待冷却后于凝胶板上打孔,再将菌苗进行一定梯度稀释后加样于凝胶孔,在电场作用下,多糖抗原与抗血清形成的结合物在凝胶内泳动形成火箭状.通过不同多糖含量梯度的迁移距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对菌苗多糖含量进行计算.结果 将抗原稀释到一定浓度后进行火箭免疫电泳,电泳形成的火箭峰高度与抗原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运用火箭免疫电泳可以有效地测定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中的多糖含量.
作者:陈梦佳;陈艺林;金伟平;谭建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集中式宣传教育干预对服务娱乐场所外来流动青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干预的策略及措施.方法 在宣传干预的所有服务娱乐场所中,按分层整群抽取南宁市2家娱乐会所、2家KTV、2家酒巴、2家星级宾馆从业流动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在宣传干预前后分别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研究对象对性病知识、性病就医行为、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预防措施等的正确认知均有显著提高(P<0.01);集中式宣传教育干预总得分由干预前17.93分上升为干预后的19.63分(P<0.01).结论服务娱乐场所流动青年艾滋病集中式宣传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林新勤;农全兴;徐永芳;梁飞凡;韦娜;周吉;莫秀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广西右江区全球基金疟疾监测项目实施5年的防控措施,评价监测效果.方法 收集2003~2007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报告、发热病人血栓资料、IFAT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右江区血检当地发热病人70 116人次.仅检出2例阳性病人,阳性率为0.0003%;血检流动人口13 095人次,检出27例间El疟病例.阳性率为0.21%.结论 右江区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感染病例少,疟疾发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效可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作者:郭传坤;许广保;李锦辉;覃业新;林珍;杜进发;尹进禄;江超穗;林永健;蒙礼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2007年诊断为CVST的3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CVST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肢体无力、抽搐.1例为孕妇,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2例患者合并脑出血,仅给予抗血小板和对症治疗.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自理. 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颅高压征,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应注意CVST,及时行头颅MRI和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即使合并脑出血,应坚持长期抗凝治疗.
作者:郑俩燕;陈志斌;蔡美华;袁昆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一起农村腹泻病暴发的成因,探讨减少农村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对策.方法 对腹泻病人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登记,并现场调查与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本起腹泻暴发调查显示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源井受到污染源污染,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群、粪大肠菌群均超过标,并检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结论 此为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事件.
作者:杨来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06~2007年老年伤害流行特征,为控制老年伤害的发生,制定老年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深圳市医院老年急诊伤害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07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系统共登记老年伤害患者3 169名,占监测总数的2.99%;老年人伤害发生以意外伤害为主(97.00%).多发生在休闲和家务劳动时(84.61%),发生原因以跌坠落为主(53.50%),多为轻伤(80.95%). 结论跌倒为老年人群伤害防治的优先问题,在老年人中应积极开展跌落等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以及伤害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作贡献.
作者:熊静帆;周海滨;杨力;彭绩;刘小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3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分析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病年龄多在6~12岁,平均在(8.4+3.1)岁.双下肢紫癜是常见的临床表现(96.9%).胃肠道、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是57%、46.1%,55_3%出现尿检查异常,多出现在起病3个月以内,临床上蛋白尿、血尿为常见.发病年龄超过10岁、反复出现紫癜超过1个月是肾脏受累的易感因素.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在学龄期儿童常见症状分别是双下肢紫癜、胃肠道症状、肾脏受累表现、关节炎症状.皮疹反复出现超过1个月是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海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真菌感染已成为院内血源性感染的重要致病原,而且其临床表现无特殊,确诊依靠血培养,早期诊断困难,海南省人民医院综合性ICU 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27例(41次)院内感染真菌败血症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义;谢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体外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K,为制备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反应及基因重组技术,扩增重复蛋白K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b(+)/TprK,IPTG诱导表达.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1350bp的目的 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8b(+)/TprK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gbank上公布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人pET28b(+)grprK原核表达载体,并能高效表达TprK蛋白,为梅毒的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作者:向华国;熊礼宽;王晓红;李凌云;周亚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疟疾发病和流行程度越来越低,三日疟病例在全国已经非常罕见[1],2007年10月云南中缅边境地区的缅甸勐冒县发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用氯喹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李春富;聂仁华;孙院红;李贵深;沈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E14小鼠ESCs诱导发育为拟胚体,再逐步添加促甲状腺素(aSH)、胰岛素(insulin)、KI等共培养.观察细胞分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并以体外培养的成年小鼠甲状腺细胞为阳性对照;RT-PCR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相关基因TSHR、PAX8、NIS、TPO、TS等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色荧光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标记物PAX8和TTF-1的共表达;在荧光检测得甲状腺细胞分化率的基础上.送检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诱导培养第6d分化细胞中有甲状腺细胞特有基因PAX8、NIS、TPO、TS、TSHR的表达;第8d检测到分化细胞中甲状腺细胞标记物物TSHR、TTF-1、PAx8、TTF-2的表达;细胞形态类似对照甲状腺细胞. 结论ESCs经胚胎体发育阶段,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甲状腺细胞.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刘雄英;胡莹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广西南部某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粪样经水醚沉淀法和蔗糖离心浮聚法处理,涂片后用改良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 在7个奶牛场中检查了429头奶牛,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16%,1~4月龄犊牛和1岁龄以上奶牛感染率分别为7.69%(5/65)和8.24%(30/364). 结论广西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常见,居民可因摄入受病牛粪便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受感染.控制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十分重要.
作者:江河;张鸿满;罗丹;王俊宁;谭裕光;阮廷清;黄福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孕产妇梅毒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石岩人民医院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孕产妇梅毒监测资料、阳性登记随访表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25 912名孕产妇进行免费血清检测,共发现梅毒阳性孕产妇94例,阳性率为362.75/10万.在梅毒阳性孕产妇中,年龄小的为18岁,大的43岁.各年龄组孕产妇梅毒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梅毒阳性率高的是35岁以上组,梅毒阳性率低的为20岁以下年龄组;各职业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人孕产妇梅毒阳性率高,干部职员发病率低;各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及以下梅毒阳性率高,大专及以上低;不同户籍类别的梅毒孕产妇梅毒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高为暂住,其次是流动和常住. 结论深圳市石岩街道孕产妇梅毒略低于深圳市平均阳性率,应加强宣教,大力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和综合性干预工作.
作者:廖辉陵;张永雄;陈倩盈;王进娣;陈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