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静帆;周海滨;杨力;彭绩;刘小立
目的 比较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伤寒抗体((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上述三种方法同时检测152例临床诊断伤寒患者和对照组16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伤寒患者中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0.9%、51.3%和42.1%,对照组中St-Ab和肥达反应假阳性性率分别为4.4%和15.6%,而细菌培养无假阳性.结论 细菌培养特异性高,但灵敏度偏低;肥达反应特异性较差:St-Ab虽早期快速诊断伤寒可靠性较好,但仍存在假阳性.
作者:丁华;刘和录;何玥;徐志康;梁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从众多近视的诱发因素中找出关键的一些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诱发小学生近视的关联因素.结果 看书写字时间、营养、遗传因素、看电视时间、书眼距离等关联度比较高.分别为0.94、0.85、0.83、0.83、0.80. 结论看书写字时间、营养、遗传因素、看电视时间是诱发近视的高危因素.
作者:李天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和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癌症患者的医院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将133人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两组之间的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拥有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关行为和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健康教育、并发症、体质指数、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生存质量.结论 应该加强对鼻咽癌症患者的医院健康教育,同时要更加重视那些文化水平低的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家儒;林志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与PcR检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治的效果.方法 将妇科门诊328例初诊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142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诊46例支原体感染;B组186例通过支原体培养确诊48例支原体感染并做药敏试验.A组46例凭临床经验首选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药物治疗7~14d一个疗程.B组48例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首选敏感药物治疗7~14d一个疗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分离的支原体菌株对3大类9种药物的耐药性: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无明显差异,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药性明显增高.A组无按药物敏感试验治疗一个疗程,A组46例患者中,痊愈率65.2%,显效率82.6%;B组48例患者中,痊愈率89.6%,显效率95.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单纯以支原体感染情况按临床经验用药可能导致支原体耐药率上升,而且疗效差;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治疗支原体感染疗效好,疗程短,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赵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0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22.4%)、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占(75.5%);恶性胸腔积液中超过60岁患者居多,占52.8%,两种病因所致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中年患者比例较大,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占中年患者的31.2%.450例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均为P<0.01), 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泽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本院2006~2007流感监测结果,为制定控制流感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儿科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人的咽拭子标本,送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流感实验室检验并对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410份,流感病毒阳性61株,分离率为14.88%,其中,A1型(H1N1)17例、A3型(H3N2)10例、B型34例,分别占总分离数的7.87%,16.40%,55.74%;2006年流感病毒优势株是A1(H1N1)型,2007年是B型;流行高峰期是3~9月. 结论感染人群中流感病毒株A1型、A3型、B型活动交替应加强人群的流感监测.
作者:祝朝勇;王丽萍;林尤斌;陈媛;余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用于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测定分析78例胰腺癌患者、31例胰腺炎患者和37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多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rriting、β-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含量.结果 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胰腺癌组的阳性率为91.3%,炎症组阳性率为19.4%,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8.5%,胰腺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应用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吴爱祝;梁茱;王海枫;符生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淫羊藿和人参须组成的羊参1:2服液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睾丸的影响.方法 33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羊参口服液用药组.模型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100 mg/kg/d,共90d)造成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羊参口服液用药组用D-半乳糖同样方法造模后,灌胃给予羊参口服液(1ml/100g,共90d).实验结束后计算睾丸脏器系数,检测睾丸组织中SOD的含量、MDA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果 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大鼠相比较P<0.05),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变狭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细胞稀疏.羊参口服液组可明显抑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并能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 结论羊参口服液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的功能,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李彬;吴铁;张新乐;张益嘉;吴光樑;戴娟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241例居住在广州的2型糖尿病人群(正常对照114例,2型糖尿病127例)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脂联素、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a、载脂蛋白A1及裁脂蛋白B.结果 与CON组比较,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T2DM组中腰臀比、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长高(P<0.01);载脂蛋白B升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的载脂蛋白A1、脂蛋白-a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系数为0.791. 结论 T2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CON组,并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脂联素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脂联素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的指标.
作者:罗淼珊;周强;斯健;吕家春;吴晓蔓;郑小玲;关管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体外克隆并表达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K,为制备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反应及基因重组技术,扩增重复蛋白K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b(+)/TprK,IPTG诱导表达.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1350bp的目的 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8b(+)/TprK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gbank上公布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人pET28b(+)grprK原核表达载体,并能高效表达TprK蛋白,为梅毒的预防性疫苗的制备以及进一步研究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作者:向华国;熊礼宽;王晓红;李凌云;周亚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患者(透析龄>3个月),肾性贫血程度血红蛋白(HB<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30%,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及口服富马酸亚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血清铁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以显著提高铁缺乏CAPD患者的Hb、HCt、TSAT、SE效果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组,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CAPD患者铁缺乏,改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作者:云曼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各组血清ha-CRP水平,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4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血清ha-CRP水平分别为(3.95±2.89)mg/L、(2.38+1.5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2±0.53)mg/L,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MS组TC、TG、LDL-C水平比非MS组及对照组高(P<0.05).T2DM患者hs-CRP浓度与体重指数、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4、0.415、0.41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1.618,P<0.01). 结论 T2DM患者ha-CRP升高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MS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周秀琴;王欢;杨彩娴;李绍清;黄启亚;钟国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和单纯外照射对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1996年11月采用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192Ir腔内后装治疗(治疗组)120例,单纯60Co.外照射(对照组)123例.治疗组鼻咽外照射荆量为60~78Gy/30-39次/6.0~7.8周,中位剂量68Gy.后装腔内剂量8~24Gy/1~3次,每周1次.对照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70-7SGy/35-39次,7~8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1-2期的5、10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1%、77.84%和82.23%、7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71.2%、59.13%和67.72%、57.18%,差异无统计学意z(P>0.05).T3-4期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72%、54.38%和58.38%、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57.16%、49.1%和53.99%、4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咽复发22例,远处转移28例,原发性肺癌1例,脑血管意外1例.对照组鼻咽复发30例,远处转移20例,食管癌1例,喉癌1例.晚期放射并发症,治疗组后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鼻咽腔干痂18例,张口困难10例.对照组张口困难28例,下颌骨坏死1例.结论 单纯外照射或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鼻咽癌,后者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前者略高,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降低外照射剂量的同时,不降低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且减少晚期放射并发症.
作者:林少民;蔡白振;陈显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IV/AIDS的KABP现状,探索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访谈和自主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匿名的方式对两家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女性服务者采血进行HIV、RPR检测.结果 目前娱乐场所的女性从业人员对与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使用安全套多数均持认同态度;对于HIV/AIDS的态度较宽容. 结论上海某区艾滋病的防治条件有一定的优势,但尚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是预防控制HIv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有力时机.
作者:杨怀霞;倪莹青;高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6±3.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2.0%、72.0%及98.8%.结论 磁共振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袁利;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殊区2004~2007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为制定食物中毒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海珠区2004~2007年食物中毒资料,对海珠区食物中毒的流行趋势、中毒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海珠区共发生食物中毒49起,中毒人数582人,发生时间以第二、三季度为主,占81.63%,致病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占77.55%,发生地点以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占42.86%.结论 提高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及加大对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督监测力度,加强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是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措施.
作者:苏峰;栾玉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潼南县自来水厂水质情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县自来水厂及农民自打井水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自来水厂水质良好,处理到位,所有指标均符合国标.农民自打井和某些镇乡水厂水样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群、铁、锰超标,合格率分别为55.2%、92.2%. 结论潼南县县级水厂水质较好,农民自打井和某些镇乡水厂水质甚忧,需要进一步加强净化消毒等处理.
作者:刘志德;邓钦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曹县感染者中配偶感染状况,在配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曹县HIV感染者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2例感染者中.已婚者中41名感染者的配偶做了检测.感染16例,配偶感染率为39%.阳性外来妇女通过性途径传给配偶的几率为50%.结论 曹县在2003年9月前安全套使用率低,配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经性途径传播,曹县配偶间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成为曹县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100%安全套的推广活动,对预防艾滋病夫妻间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春云;张瑞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女性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07年女性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 2003~2007年报告女性性病585例.而男性为919例.为女性的1.57倍;性病构成比中梅毒高,占41.37%;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74.36%.女性性病发病数占同期传染病总数的28.40%.结论 应加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普及孕产妇产前性病体检.
作者:张惠玲;黄志平;王金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涂片法或Sabouraud培养基培养法结合,临床表现对134例患者进行口腔念珠病的诊断、鉴别,采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同时进行真菌学涂片镜检,了解所用药物时白色念珠菌的清除情况.结果 治愈率为54.48%(73/134),好转率41.79%(561134),无效3.73%(5/134));白色念珠菌清除率为80.59%.结论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氟康唑等药物能有效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作者:邱勋定;廖天安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