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3~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性病疫情分析

张惠玲;黄志平;王金明

关键词:女性, 性病, 流行,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女性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女性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07年女性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 2003~2007年报告女性性病585例.而男性为919例.为女性的1.57倍;性病构成比中梅毒高,占41.37%;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74.36%.女性性病发病数占同期传染病总数的28.40%.结论 应加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普及孕产妇产前性病体检.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咽结膜热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咽结膜热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初诊和复查时均用裂隙灯检查患眼角膜,未合并角膜炎或角膜上皮下浸润者,采用全身静滴病毒唑,肌注聚肌胞,局部无环鸟苷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加配适量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点眼.结果 采用全身+局部联合用药治疗咽结膜热.总有效率为97.9%.结论 发热、咽炎和单眼或双眼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三联症是咽结膜热的临床特征.加强公共场所、游泳池的卫生监管,能够防止其爆发流行.

    作者:蒙跃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上海市某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IV/AIDS行为学调查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IV/AIDS的KABP现状,探索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访谈和自主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匿名的方式对两家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女性服务者采血进行HIV、RPR检测.结果 目前娱乐场所的女性从业人员对与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使用安全套多数均持认同态度;对于HIV/AIDS的态度较宽容. 结论上海某区艾滋病的防治条件有一定的优势,但尚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是预防控制HIv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有力时机.

    作者:杨怀霞;倪莹青;高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HOP方案治疗NHL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损害的探讨

    目的 观察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HBV携带者肝功能损害及肝炎病毒活化的情况.方法 62例入选患者按HBV携带与否分为HBV携带组及非HBV携带组,两组患者均以CHOP方案正规化疗,3周重复.至少2周期.第一个周期化疗前及每次化疗后第3周末检测肝功能全套,HBV携带患者于第一个周期化疗前及每2周期化疗后第3周末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肝功能损害后依病情加用非特异性保肝药物.结果 化疗4及6周期后HBV携带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HBV携带患者(P<0.05),而且HBV携带组患者中肝损害发生率随治疗时间推移有上升趋势,化疗6周期后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2周期后(P<0.05);化疗后血清HBVDNA阳性率有所升高,化疗6周期后血清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2周期化疗后(P<0.01),与4周期化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HBV携带患者,易发生肝功能损害,HBV复燃几率增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必不可少.

    作者:王琳;谢贤和;麦泽锋;王蔚;邢雪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的变化.结果 50例川崎病患儿中17例有冠状动脉扩张.其中冠状动脉扩张≥4mm的12例,>4mm的5例;2例合并管壁增厚,3例合并少量心包积液,5例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另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中有3例单纯二尖瓣轻度反流. 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文津;景香香;杨炳昂;林凌;王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氯喹治疗三日疟1例

    随着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疟疾发病和流行程度越来越低,三日疟病例在全国已经非常罕见[1],2007年10月云南中缅边境地区的缅甸勐冒县发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用氯喹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李春富;聂仁华;孙院红;李贵深;沈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VAP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综合ICU 152例机械通气(MV)>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0岁)、昏迷、慢性肺部疾病、MV时间≥5d、留置胃管、抑酸刺及皮质激素应用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肠内营养和镇静剂应用对VAP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刘先福;王晓川;曹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海南省2006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病人发现工作进展情况.方法 利用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资料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海南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90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为58.8/10万,发现率为78%.男性患者登记数和登记率均高于女性,登记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黎族人群发病登记率高于汉族人群.农民登记数占82.0%.18个市、县登记率波动在34.1/10万~92.4/10万之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与初诊病人占全人口比例成正相关(r=0.705).结论 2006年海南省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了既定目标,但海南省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罗兴雄;林峰;张广恩;陈成江;李善文;陈马秀;林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空间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为区域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分析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结果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孳生地在空间上呈集聚模式,空间自相关性比较强,相关程度受离群值的影响大,变化以指数形式衰减,并存在空间方向性.结论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在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人类的各项活动应遵循这些规律,从而达到减少和灭绝钉螺,进而达到防治血吸虫的目的 .

    作者:秦建新;谭子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10 86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55%.感染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265株,以革兰阴性为主占53.03%. 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特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郭建华;李红民;胡柏林;江梅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长期抗疟治疗引起恶性疟原虫对氟喹等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抗药性产生之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有研究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抗性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产生及传播,对其抗性机制研究迫在眉睫.目前的研究发现,除pfatp6,tctp等,疟原虫的电子传递链也可能是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而恶性疟原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与pfmdrl,pfcrt pfatp6,tctp,cg10等基因及其突变有关,但至今尚未明确真正的抗性相关基因.

    作者:李雪平;杨亚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照射加192Ir腔内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目的 比较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和单纯外照射对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1996年11月采用60Co外照射加高剂量率192Ir腔内后装治疗(治疗组)120例,单纯60Co.外照射(对照组)123例.治疗组鼻咽外照射荆量为60~78Gy/30-39次/6.0~7.8周,中位剂量68Gy.后装腔内剂量8~24Gy/1~3次,每周1次.对照组鼻咽外照射剂量为70-7SGy/35-39次,7~8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1-2期的5、10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1%、77.84%和82.23%、7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71.2%、59.13%和67.72%、57.18%,差异无统计学意z(P>0.05).T3-4期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72%、54.38%和58.38%、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57.16%、49.1%和53.99%、4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咽复发22例,远处转移28例,原发性肺癌1例,脑血管意外1例.对照组鼻咽复发30例,远处转移20例,食管癌1例,喉癌1例.晚期放射并发症,治疗组后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例,鼻咽腔干痂18例,张口困难10例.对照组张口困难28例,下颌骨坏死1例.结论 单纯外照射或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鼻咽癌,后者的5、10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前者略高,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外照射加腔内近距离治疗降低外照射剂量的同时,不降低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且减少晚期放射并发症.

    作者:林少民;蔡白振;陈显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枫蓼肠胃康颗粒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枫蓼肠胃康颗粒后芦丁等黄酮类成分在血浆、肝、肾、小肠及小肠内容物中的分布.方法 大鼠灌胃枫蓼肠胃康颗粒溶液(0.9g·100g-1)按时间取血、肝、肾、小肠等组织及小肠内容物,血浆及组织酶水解样品及小肠内容物样品用二极管阵列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测定.结果 式大鼠血浆中被检测到至少3个代谢产物,其中之一是槲皮素,未知物没有鉴定.小肠组织有芦丁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肝中发现未知化合物而肾中则未发现.结论 枫蓼肠胃康颗粒可能起靶向治疗作用.

    作者:陈峰;符乃光;刘明生;任守忠;张俊清;郭佳亮;高靖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学内容的正确表达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结果科学性、可靠性的有力保障.而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通过论文可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也便于查阅者的了解、评价和引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和比值(CD3+CD4+/CD3+CD8+)水平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ITP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55例ITP患者(ITP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3L其亚群(CD3+CD4+,CD3+CD8+)的水平.并比较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而CD3+CD8+细胞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 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在T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静华;蔡应木;陈彦融;焦晓阳;方琳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报道

    目的 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2007年诊断为CVST的3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CVST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肢体无力、抽搐.1例为孕妇,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2例患者合并脑出血,仅给予抗血小板和对症治疗.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生活自理. 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颅高压征,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应注意CVST,及时行头颅MRI和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即使合并脑出血,应坚持长期抗凝治疗.

    作者:郑俩燕;陈志斌;蔡美华;袁昆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的概况、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药物.方法 利用湖南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391株铜绿假单胞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分布情况.结果 391株铜绿假单胞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2.8%、美洛西林81.1%、氯霉素83.0%、复方新诺明76.0%、头孢曲松84.9%、头孢噻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2%、头孢哌酮66.2%、庆大霉素69.6%、妥布霉素66.8%、阿米卡星64.7%、左氟沙星40.4%、氨曲南59.3%、环丙沙星45.0%、头孢他啶54.0%、头孢吡肟50.4%、美洛培南23.3%. 结论铜绿假单胞院内感染情况严重,以ICU病区、呼吸内科病区和神经外科病区为严重,美洛培南可作为治疗的首选,其次为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因此,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以降低其耐药性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院内感染扩散.

    作者:李文广;陈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误区调查

    目的 为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误区,对今后干预患者胰岛素治疗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使用胰岛素前的心理及治疗状况,填写自行设计的问卷,整理并综合分析误区.结果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误区归纳为4种心态,其中有49.26%的患者有疑虑心理;有29.07%的患者有恐惧心理;有22.09%的患者怕受到歧视心理;有37.21%的患者有悲观失望心态.胰岛素治疗误区归纳为5种.有29.41%的患者不轻易接受胰岛素;有44.19%的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有37.21%的患者担心用量大;有38.23%的患者担心副作用;有33.09%的患者担心治疗费用昂贵.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存在的各种误区,应以健康教育为手段,接受正规化治疗,早期正确使用胰岛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红卫;孔繁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康妇特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妇特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女性非淋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每日静脉点滴乳糖酸阿奇霉素0.5g,d,同时使用康妇特栓1剂/d;对照组单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注射0.5g/s.连续治疗7d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衣原体和支原体转阴率.结果 联合用药对单纯性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支原体混合感染都有很好的转阴效果,转阴率分别达到92.3%、90.1%和83.3%,能有效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P<0.05). 结论康妇特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女性非淋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海波;何娅绒;李爱莉;任菊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动脉栓塞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鼻咽血管纤维瘤术前栓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治疗效果,其中鼻内镜手术16例,经腭进路21例,鼻侧切开5例,面中部掀翻入路联合鼻内镜下手术2例.其中23例行术前栓塞.结果 术前栓塞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0~870ml,平均485ml,未栓塞组出血量500~3500ml,平均16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P<0.05),栓塞组一次复发率明显低于明显低于未栓塞组(P<0.05). 结论术前行血管造影及血管栓塞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肿物的切除率.

    作者:李中华;于兆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为甲状腺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E14小鼠ESCs诱导发育为拟胚体,再逐步添加促甲状腺素(aSH)、胰岛素(insulin)、KI等共培养.观察细胞分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并以体外培养的成年小鼠甲状腺细胞为阳性对照;RT-PCR法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相关基因TSHR、PAX8、NIS、TPO、TS等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色荧光检测甲状腺细胞分化标记物PAX8和TTF-1的共表达;在荧光检测得甲状腺细胞分化率的基础上.送检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诱导培养第6d分化细胞中有甲状腺细胞特有基因PAX8、NIS、TPO、TS、TSHR的表达;第8d检测到分化细胞中甲状腺细胞标记物物TSHR、TTF-1、PAx8、TTF-2的表达;细胞形态类似对照甲状腺细胞. 结论ESCs经胚胎体发育阶段,在特定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甲状腺细胞.

    作者:张弘;蒋宁一;刘生;刘雄英;胡莹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