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红;李铁菊;邓秀红;罗选红;谢晓花
目的 了解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候机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状况,为提高和改善候机厅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创建和巩固国际卫生机场的要求.方法 从2001~2006年对海口美兰机场候机厅进行为期6年的空气质量、微小气候监测分析.结果 共检测390份样品,空气细菌总数的超标率为3.3%,噪声的超标率为3.6%,照度的不达标率为4.9%,其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公共交通等候室空气质量、微小气候卫生标准.结论 海口美兰机场候机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检测有部分指标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杨居亮;吴晓青;王康清;何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地产食品中镉的污染情况,探讨污染来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按照统一的方法,2004~2006年每年夏秋季在主要农贸市场及超市随机抽样检测,共采集了16类食品178份食品,进行镉的监测检验.结果 监测发现5份猪肾、2份海产品(虾蟹)、2份食用菌、1份大米、1份贝类的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超标倍数高达到8倍.结论 汕头市部分食品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镉污染,尤其是猪肾中的镉污染严重.污染来源可能与工业三废排放和饲料添加剂的滥用等有关.因此,应加大对食品中镉污染的监测力度,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作者:江素红;王普生;吴耀波;蔡亚军;洪祥奇;马秋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白介素-6在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的作用.方法 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将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术前组6只,肝切除术后1 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肠内营养(EN)5 d组6只,肝切除术后行EN+IL-6 5 d组6只.测定大鼠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结果 与EN 5 d组比较,EN+IL-6 5 d组血清ALB、IGF-1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显著下降(P<0.05),血清IFN-γ、TNF-α、MDA显著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EN+IL-6可以加快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减轻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包品红;罗时敏;李旺林;罗建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由奥沙利铂(OXA)、亚叶酸钙(CF)和氟尿嘧啶(5-Fu)组成的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证实,TNM均为Ⅳ期,接受奥沙利铂100 mg/m2和亚叶酸钙400/m2(2 h静脉注射),而后5-Fu 400 mg/m2(10 min静脉推注)及5-Fu 2400 mg/m2(46 h持续静脉输注),每14 d重复1次.结果 45例患者共完成236个周期化疗,平均5.2个周期,CR2例,PR17例,总有效率(CR+PR)42.2%(19/45).中位随访期、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分别为12.0、5.6、9.3个月,1年生存率36.5%,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8.9%、8.4%、1.7%,没有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7.7%.结论 由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组成的FOLFOX6方案对于晚期胃癌疗效好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积极应用.
作者:饶爱华;孙密芬;褚斌斌;赵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海口和三亚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戊肝防制策略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海口和三亚的18个养猪场的190只成年猪进行了HEV血清学调查.结果 在海口和三亚地区18个猪场的190只猪中,抗-HEV抗体阳性猪176只,总阳性率92.6%.在18个猪场中,有13个猪场的HEV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11个猪场的阳性率为100%.低的阳性率为60%.结论 在海口和三亚两地区商品猪中,HEV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且感染率较高,应予关注.
作者:王凤阳;李布勇;王轶;廖起志;杜丽;李笑春;申明霞;成鹰;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西替利嗪配合自血疗法,对照组30例单独用西替利嗪,疗程28 d.结果 治疗组痊愈30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3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3,P<0.05);3个月后追踪随访,治疗组复发15例,复发率26.0%,对照组17例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67,P<0.01).结论 西替利嗪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并能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雄安;邓斌;汪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 采集食物中毒样品:患者肛拭17份、加工、销售人员肛拭5份、佐料4份、食物中毒患者吃剩的炒田螺3份、外环境涂抹标本6份,共35份样品.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进行检测.结果 在一份肛拭和一份田螺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26:K60(B6),在一份肛拭和一份加工煲盖涂抹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B12).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两种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
作者:龙彩云;许铭清;廖国东;邓绍甫;黄土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复方感冒冲剂体外对流感病毒(H3N2)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将病毒与药物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通过细胞病变法观察复方感冒冲剂对流感病毒的抑制及对被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复方感冒冲剂在感染病毒同时加药方式下对流感病毒(H3N)感染的MDCK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先给药再感染病毒的方式下对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较弱;在先加病毒后加药的方式下,复方感冒冲剂对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 复方感冒冲剂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其药效发挥可能依赖机体的代谢并与给药方式有关.
作者:陈景毅;汤媛媛;宋德志;赖振屏;黄企光;樊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点滴型与斑块型、进展期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调查肇庆市皮肤病医院自2003年1月~2006年8月应用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滕多甙片治疗的56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例.结果 治疗4 wk后,按皮疹形态比较,点滴状与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7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情分期比较,进展期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55.6%,两组比较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点滴状与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相当,而治疗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
作者:马福生;谭以和;刘显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蝇Attacin mRNA在幼虫各个时期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家蝇的免疫防御打下基础.方法 对家蝇三龄幼虫进行诱导,分别取诱导前0 h和诱导后2 h、4 h、8 h、12 h、16 h、24 h、36 h、48 h的家蝇mRNA,进行RT-PCR,分析attacin基因在家蝇体内的时间表达模式.结果 家蝇三龄幼虫体内的attacin基因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诱导后表达增强16 h达到相对高水平,维持约24 h,而后开始下降.结论 Attacin基因在家蝇三龄幼虫中是组成性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其在家蝇免疫系统,丰富对昆虫天然免疫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艳;金小宝;朱家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暴发原因.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疫情有关资料.结果 全学校发病267例,其中学生病例255例,罹惠率22.97%,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发热、头痛、头晕.结论 自备水源受污染及学生喝生水是引起本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杰;龚健;王鸣柳;邓曼玲;吴国祯;徐红;梁未丽;张颖;杨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正常对照、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并取对数作为复制水平的指标,总胆红素(T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检测按照常规检测.均数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两组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自正常对照组到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清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且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TB、PT显著升高,但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差异;外周血清TNF-α水平与TB及PT呈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血清HBVDNA对数值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TNF-α可以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
作者:尉秀清;文卓夫;郑丰平;姚集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为脂肪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体检B超检出的106例脂肪肝患者及10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测定,并采用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不仅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并且其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相关,且相互影响.
作者:袁红梅;黄胜起;王培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保持气道通畅,进行正确的气道建立是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时的首要措施,1986年Frass设计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并将其应用于急救中,目前ETC在急救紧急建立气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01年在急救中增加使用ETC紧急建立气道,明显缩短了插管时间[2],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2],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宁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1岁以内脑损伤高危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接受定期随访和系统的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定期门诊随访及指导家庭训练,在确诊为脑瘫后才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惠儿的随访及智能测定由专人进行.结果 无论6个月龄还是1岁时MDI、PDI平均值干预组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儿童MDI和PDI于6个月、1岁时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听觉障碍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脑损伤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降低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有效地改善预后.
作者:黄鹦;李瑞花;阙利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通过临床路径对高血压患者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72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有效控制率,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控制效果和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谢小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医疗服务质量效果影响.方法 随机分别抽查2006年8~10月和2006年12月~2007年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运行护理病历各8 1本,比较两组治疗措施执行病历的各项记录质量.结果 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后在体温单描绘、医嘱单、一般医疗服务记录、危重病医疗服务记录等的质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提高.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
作者:黄玉青;秦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蝉龙止嗽散对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前来就诊的298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人分蝉龙止嗽散治疗组150例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1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7.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4.9%,总有效率83.8%.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蝉龙止嗽散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明显.
作者:毛新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云浮市2006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特点,探索流感流行的规律.方法 采集监测哨点医院、学校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6年共采集标本91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4株,分离率3.72%,其中H1N1亚型16株;B型(Victoria系)18株.结论 2006年云浮市有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流行,上半年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但下半年B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
作者:张华;崔楚平;欧庆华;姚伟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手段.方法 将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倍美力、安宫黄体酮和钙剂;干预组:采用以上治疗手段并增加物理疗法、营养疗法及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测量骨密度,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结果 干预组在治疗后骨矿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骨密度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良好办法.
作者:许青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