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炎临床观察

张晓民

关键词: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甘利欣
摘要:目的 现察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用拉米夫定给与100 mg/d,疗程52周以上,B组联合使用甘利欣300 mg/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联合甘利欣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降低ALT,增加HBeAg阴转例数,与单用拉米夫定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防止和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三维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血流三维成像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健康体检或临床怀疑宫颈癌、宫颈活检病理确诊宫颈癌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经阴道以及启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三维成像检查.结果 诊断宫颈癌61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以及CT、MR证实,误诊7例,诊断符合率达88.5%.61例病例,30例经手术治疗,31例采取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及药物、介入化疗等治疗方式.结论 经阴道切面超声与三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成像结合,CDE三维成像检查对宫颈癌尤其是临床分期Ib以上病灶者诊断准确率较高,操作方便、快捷,可作为诊断宫颈癌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徐世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溯源

    2006年9月,市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在常规培养的同时,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了溯源检测.先运用小型VIDAS设备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证实样品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存在,进一步用PCR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的生产厂家的两名工人咽拭子中分离检测到与病人同一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由此对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了一个较圆满的解释.

    作者:章乐怡;蒋德媚;李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海南省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疫情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监测方案建立乙脑专病监测系统,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既往乙脑高发的东方市作为乙脑宿主、媒介监测点,在全省范围内监测乙脑病例,采集疑似病例和宿主血清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抗体,用Excel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2006年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83例,确诊16例,发病率为0.19/10万,病死2例,病死率为12.5%,确诊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无临床确诊.全年发病高峰为双峰.病例均为12岁以下儿童,小2岁,男女之比为4.3∶1.病例中有乙脑免疫史仅占6.25%,乙脑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6.4%,IgM抗体阳性16例,阳性率为21.05%,发病5~8 d后阳性率高,为46.4%,双份血阳性率为显著高于单份标本(x2=136.9,P<0.01);捕捉蚊媒,三带喙库蚊占64.62%,平均密度为16.79只/人工小时,宿主猪总感染率为67.95%,人群发病曲线与媒介密度相一致,发病高峰较媒介密度高峰后推半个月.结论 海南省存在乙脑高流行的自然环境,乙脑疫苗免疫是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措施,开展监测能及时提出乙脑流行趋势.

    作者:孙莲英;闫秀娟;曾祥洁;曾定豪;陈太英;赵伟;李丹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4~2005年海口市企业人群HBV感染现状分析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的指标,也是乙肝诊断治疗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在临床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是判断患者病情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制定企业人群的乙肝控制策略和免疫方案提供参考,现将2004~2005年海口市企业职工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专;罗莹;黄小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妈富隆治疗耐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妈富隆联合延长氯米芬(CC)服药时间或妈富隆联合低剂量FSH-HP开始促排卵方案治疗耐CC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耐CC的PCOS伴不孕的患者32例,73个治疗周期,随机分为2组.A组:妈富隆+CC组,16例,38个周期;B组:妈富隆+FSH-HP组,16例,35个周期.全部患者先用妈富隆治疗2个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然后连续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停药后比较A组和B组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多胎率以及流产率.结果 妈富隆治疗后血清LH、FSH、LH/FSH、T、E2、PRL水平,双侧卵巢体积、窦卵泡个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组和B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1.6%和91.4%、周期妊娠率分别为31.6%和42.9%、周期OHSS发生率分别为7.9%和2.9%、流产率分别为16.7%和13.4%、多胎率分别为16.7%和6.7%,A组和B组各相应的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对耐CC的PCOS不孕患者,先行妈富隆前期治疗再用延长CC服药时间或低剂量FSH-HP开始促排卵治疗均能提高卵巢对促排卵的反应性,可以获得较高排卵率、妊娠率和较低OHSS、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均是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作者:孙静;齐国华;熊晓英;王颖;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几种诊断方法对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32例病期大于1年的潜伏梅毒、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的无神经症状的梅毒患者抽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CFS)白细胞和蛋白常规和梅毒实验室试验(VDRL)、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RPR)、荧光密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梅毒患者CFS五项检测,有21例出现阳性,其中5项全部阳性有1例,3项阳性4例,2项阳性4例,1项阳性12例;常规检测发现7例异常(21.88%),其中3例(9%)蛋白和5例(16%)白细胞升高,5例(16%)VDRL阳性患者同时出现RPR和TPPA阳性,7例(22%)RPR阳性患者同时出现TPPA阳性,17例(53%)TPPA阳性有10例其它4项皆为阴性.结论 病期大于1年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患者其脑脊液存在异常,可能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应及早采取神经梅治疗.

    作者:何雯;宦秉瑜;翁翊;柴宝;陆原;徐大云;李清;熊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ELSD法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1%三氟醋酸水溶液-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 ℃,载气压力3.5 Bar.结果 妥布霉素在0.4~1.6 mg/ml的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9.8%,RSD=0.46%;系统精密度RSD=0.51%.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以及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均能很好地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作者:颜彦;王康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两种分离人血清蛋白质电泳技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双向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效果.方法 双向电泳直接分离人血清中的蛋白质;采用改进后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去除白蛋白的人血清样品. 结果双向电泳图谱显示,样品在分子量为10 k~20 kDa可以分离出较清晰的蛋白质点,但在8 000 Da以下没有分离出清晰的蛋白质点,且在20 kDa以上的蛋白质点,凝胶背景模糊不清.而采用改进后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可有效分离10 kDa以下的小分子蛋白质.结论 两种电泳技术各有所长,需根据目的蛋白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作者:韦霄;张志勇;何敏;蒋智华;农炳金;覃健;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玉溪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掌握玉溪法定传染病的真实发病和网络直报情况,切实做好报告与管理,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于2006年11月对玉溪市32个医疗单位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强;李六九;杨汝松;王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TP-ELISA与其它梅毒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目的 寻找一种更有效准确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 应用梅毒免疫吸收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同时检测82例梅毒患者和60例其它疾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人血清,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P-ELIS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分别为93.1%,98.1%,5%.5%,98.3%,97.4%,与TPHA接近,均优于TRUST;TP-ELISA和TPHA总符合率(97.4%)大于TRUST和TPHA总符合率(85.4%).结论 TP-ELISA应作为目前梅毒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巫翠云;邱梅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产前焦虑对产妇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前焦虑对产妇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与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02例无焦虑产妇、焦虑组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产妇产后血清催产素、催乳素含量,调查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住院、产后1个月母乳量.结果 分娩后焦虑组平均血清激素水平为,催产素(23.14±6.08)ng/ml,催乳素(110.15±14.46)ng/ml;无焦虑组平均血清激素水平为,催产素(64.39±29.81)ng/ml,催乳素(178.22±20.38)ng/ml,两组激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产后住院时乳量情况为:多48.4%,中35.5%,少6.5%,无9.7%;无焦虑组为:多73.5%,中21.6%,少2.9%,无2.0%,两组泌乳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产妇产后血清催产素、催乳素水平低,泌乳始动时间晚,产后1年内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高.

    作者:何英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辽宁绥中县1995~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绥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以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 对1995~2006年绥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县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686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9.26/10万,病死率1.31%.病例分布于全县各乡镇,但有明显的地区性、边缘性;全年均可发病,3~4月份为发病的高峰季节,占总病例教的34.55%;15~59岁青壮年发病较多,占总病例数的87.46%,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2.52∶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2.30%.结论 应采取灭鼠及疫苗接种的综合防制措施,防制重点地区为沿六股河分布及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庄子镇、绥中镇等9个乡镇和加碑岩乡,重点人群为青壮年农民.

    作者:李东春;范佑丽;夏云忠;姚丽杰;朱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 180名中专生龋病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海南某中专学校2 180名男女学生第一恒磨牙龋蚀状况,探讨预防和治疗第一恒磨牙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80名中专学生第一恒磨牙总体患龋率为11.79%,总体缺失率为0.30%,总体充填率为18.51%.结论 应重视口腔疾病防治,加强对学生的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第一恒磨牙等口腔疾病.

    作者:卢明智;钟伟;王彬娉;毛小泉;徐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初治涂阴肺结核间歇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初治涂阴肺结核间歇化疗疗效方法将596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每日服药化疗方案,即其两组化疗方案在强化期及继续期采用同样的化疗药物,所不同是治疗组采用间歇性化疗,对照组采用每日化疗.结果 X线胸片病变吸收好转率;治疗组98.6%,对照组99.3%;空洞闭合率;治疗组99%;对照组100%;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级涂阴肺结核间歇化疗方案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忠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并发心脑血管和微血管病理改变较普遍.现对8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InS)和C-肽(C-P)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DM发展与并发症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

    作者:刘刚;苗庄;张慧;刘瑞明;杨晓艳;张洪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分析

    目的 探索HPI毒力岛阳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使用PCR和杂交技术对152株HPI毒力岛阳性的大肠杆菌进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在152株携带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中,基本上未检出常见的5类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但是部分菌株检出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PAI毒力岛基因yc73和prrA以及RTX毒力岛基因rtx615.结论 这些大肠杆菌和已知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有明显不同,携带HPI毒力岛的大肠杆菌可能包括几个不同的群,可能存在其它的尚未发现的毒力因子,有必要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小平;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1例

    新生儿的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较为常见,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较为少见,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2006年3月收治了1例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通过换血治疗,疗效显著,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彦;林翀;许丹妮;何长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

    目的 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规格为4.6×250 mm,粒度为5μ,以甲醇-缓冲液(21∶215),调节pH至1.4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 ℃.结果 乙酰半胱氨酸峰与各辅料、已知杂质及其它降解杂质峰达到有效分离.结论 选择条件显示HPLC法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

    作者:王芳侠;徐创莉;陈赞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海南省鼠疫疫源地调查

    目的 了解海南省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在2002~2006年期间对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个市县开展调查,采集鼠型动物的肝脾和血清、指示动物血清、人血清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杆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 在调查市县发现啮齿动物隶属2目2科4属9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食虫目动物1科1属1种;梳检鼠体检获鼠体蚤3科4属4种,以印鼠蚤为绝对优势蚤种;未发现自毙鼠;未分离出鼠疫杆菌及未检测出F1抗体阳性血清.结论 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市县鼠疫仍处于静息期,目前未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却广泛存在.

    作者:劳世军;黄昌和;王家豪;贾鹏本;金玉明;黎正伦;甘保吉;吴捷;邝继深;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加善宁组(治疗组)和单用泮托拉唑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淀粉酶、ALT和血清钙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平;周朝虹;吴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