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ELSD法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

颜彦;王康俊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1%三氟醋酸水溶液-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 ℃,载气压力3.5 Bar.结果 妥布霉素在0.4~1.6 mg/ml的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9.8%,RSD=0.46%;系统精密度RSD=0.51%.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以及精密度、准确性、重现性均能很好地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溪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掌握玉溪法定传染病的真实发病和网络直报情况,切实做好报告与管理,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于2006年11月对玉溪市32个医疗单位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强;李六九;杨汝松;王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淄博市空气中致敏花粉调查与哮喘病防治

    目的 探明空气中常见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季节分布,指导哮喘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方法 应用重力测量法,对淄博市空气中致敏花粉进行了1年调查,全年曝片365张.结果 共检出花粉10 898粒,36科属;全年均可见到花粉飘散,并出现两次花粉飘散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7~9月.淄博市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大麻律草属、悬铃木属和扬属等.结论 花粉的飘散高峰期与花粉性哮喘病人的发病季节相一致.

    作者:李春兰;冯明礼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sICAM-1和IFN-γ的水平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和γ干扰素(IFN-γ)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冠心病人(急性心梗14例,不稳定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20例)和30例正常人血浆中sICAM-1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sICAM-1和IFN-γ的水平分别为(344.25±70.55)ng/ml和(1.877±0.104)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6.35±32.69)ng/ml和(0.072±0.014)pg/ml(P<0.05);急性心梗组二者的水平分别为(453.54±83.92)ng/ml和(2.316±0.129)pg/ml,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9.96±55.74)ng/ml和(1.722±0.047)pg/ml]和稳定型心绞痛组[(244.37±60.23)ng/ml和(1.223±0.132)pg/ml](P<0.05).结论 血浆sCAM-1和IFN-γ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二者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胜伟;李清贤;王雪楠;郭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

    目的 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规格为4.6×250 mm,粒度为5μ,以甲醇-缓冲液(21∶215),调节pH至1.4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 ℃.结果 乙酰半胱氨酸峰与各辅料、已知杂质及其它降解杂质峰达到有效分离.结论 选择条件显示HPLC法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有关物质.

    作者:王芳侠;徐创莉;陈赞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拉氧头孢钠中残留有机溶剂的检测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拉氧头孢钠中残留有机溶剂,并利用GC-MS对残留有机溶剂色谱峰进行确认.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FID和MS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柱温:40℃,顶空温度:80℃.结果 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甲醇、二氯甲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拉氧头孢钠中2个残留有机溶剂的色谱峰,经GC-MS分别确认为甲醇和二氯甲烷色谱峰.结论 建立的方法更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拉氧头孢钠中残留有机溶剂.

    作者:蔡姗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罕见猫抓病致死亡1例报告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认识距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1],是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2,3].临床较少见,在骨科更为少见.2005年2月收治了1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腰痛,外院疑为结核的患者,经过全身仔细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猫抓病,于2005年3月突发呼吸衰竭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邝继文;潘伟;黄琼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在海南省3所医院实习的300名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1)医学生艾滋病的基本常识掌握较好,正确率在60%~85%,但较专业的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2)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相对较高,知晓者均超过80%,但非传播途径、非正确预防方法掌握较差;(3)医学生中仍存在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结论 调查的医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张瑞莲;史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陕西省调查处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报告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以东南亚国家为严重.本文搜集陕西从2005年9月到2007年6月先后三批赴东南亚从事野外作业的劳务返回共86人,回国后8人被确认为登革热,9人被确定为登革热隐性感染,在采取隔离传染源和防蚊灭蚊等措施后,没有二代病例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军;王丽;邓勇;余鹏搏;王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6年海南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分析

    目的 评价海南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其整体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对早期成立(两年以上)12家和近期(两年内)的15家筛查实验室,通过发放质控品和质量考评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两部分各占50%,总分为100分,92分以上、81~92、71~80、60~70及60分以下者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和不合格.结果 早期成立的12家和近期的15家实验室酶联法(ELISA)试验结果符合率为100%和93.33%,规范化管理工作平均得分为80分和74.5分.结论 海南省艾滋病网络早期实验室比近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要好,质控品考评符合率达100%,但是在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面两类实验室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符鹏;邝继深;张帆;王召乾;胡玉銮;何启亚;邢文革;龙小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广州管圆线虫对淡水螺感染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广州管圆线虫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三种食用淡水螺感染性.方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三种螺2、4、8、12及24 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 ℃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 d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 三种螺感染后均有死亡,第5 d死亡数达高峰.三种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福寿螺感染8、12及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2 h(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2、4、8及12 h的(P值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2、4、8、12及24 h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褐云玛瑙螺感染8、12及24 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P值均<0.05).结论 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对广州管圆线虫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褐云玛瑙螺的相容性较强.

    作者:刘义;高世同;耿艺介;黄达娜;张仁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骨髓活组织检查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评价骨髓活检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42例CMML病人的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并做出比较和分析.结果 骨髓涂片与切片相互结合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 骨髓切片与涂片结合起来更能提高CMML的检出率.

    作者:廉水清;陶英;耿真美;刘薏芝;浦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流式细胞术和SSP-PCR法检测HLA-B27抗原的比较

    目的 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用于强宜性脊柱炎(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表达情况的测定效果,同时以药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 P-PCR)进行对照.方法 采用FCM法检测74例临床疑似AS患者的HLA-B27,将二者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9%,经Kappa值评价有很强的一致性(K=0.95),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CM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黄河;孙燕燕;眭维国;陈洁晶;蓝慧娟;戴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及形态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及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ASA系统对200例男性不育症精液标本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其中30例同时与人工分析对照.结果 CASA系统检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且方便、快捷;200例精液检测发现:精子活力低下率占本组的82.5%,远远高于其它各项因素.结论 精子质量及形态学是婚前检查必要项目,精子质量及形态学严重影响着生育能力.

    作者:李光庭;袁汉尧;黄汉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基层卫生社区实施艾滋病GAP项目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社区实施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对艾滋病防治效果.方法 根据GAP项目设计的内容和要求,首先进行社区基本情况摸底、人员统一规范培训、宣教材料撰写和制订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VCT)以及采取其他高危行为的外展干预措施等,并分析项目实施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自2004~2006年底,辖区居民参与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从项目实施前的0提高到2005年的228人和2006年的333人,并于2006年发现1例阳性感染者.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认识率和高危行为改变率明显提高,分别从起始的68.4%和61.1%提高到86.7%和84.3%.结论 基层社区参与艾滋病干预控制,可直接持续、有效推行和落实各种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对象人群行为具体变化情况,具有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基层优势.

    作者:李燕妮;廖碧霞;古东冬;黄晓慧;许燕边;程白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宫颈癌的成因、检测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第二大癌症,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达47万,其中23.3万人病死[1].然而,宫颈癌又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特别是HPV16/18型的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现就对于宫颈癌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的HPV16/18型的致癌机理,宫颈癌和HPV的检测及预防展开讨论.

    作者:郭洁;朱中元;王海波;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 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 268).2005年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刘爱红;黎景全;杨华可;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6年吉林市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船营区位于吉林地区中部,辖区内的大绥河镇和搜登站镇的部分边远山区为历史上的大骨节病病区.根据《2006年吉林省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实施方案》,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3~6月份开展了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哲;翟宏;麻莎;夏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长沙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中学腹泻爆发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该起腹泻病爆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3月6~3月16日,该中学有160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随机采集19名病人粪便或肛拭子作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其中阳性14份,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排除了食物中毒等因素,确定为一起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结论 经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所有患者全部痊愈,无后遗症、无死亡,成功地控制了这起疫情.

    作者:黄竹林;王晓之;刘如春;胡伟红;张劲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6例脊柱结核外科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结合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6年2月间对36例脊柱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以后路T形切口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填充钛网椎间植入、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经1~3年随访,平均15个月,结核无复发,Cobb角术前平均32°,术后平均8°.随访期间矫正无丢失.结论 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洪潮;孟志斌;符国良;黎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口服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强化抗痨治疗2个月,之后改为INH、RFP,总疗程6个月.治疗组增加左氧氟沙星(优普罗康)0.4 g/次,1次/d,起初给予静脉点滴7~15 d,出院后改为口服共4个月.结果 治疗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治疗组58例(96.67%),对照组50例(83.33%).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76.67%)和31例(51.67%);治疗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57例(95.0%)和49例(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

    作者:王贤杰;冯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