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朱中元;王海波;王莉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加善宁组(治疗组)和单用泮托拉唑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淀粉酶、ALT和血清钙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平;周朝虹;吴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图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周艳玲;逯军;陈英;林则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330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耐药率较低,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到48.16%,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的耐药率基本上超过60%;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为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前三位.结论 病原菌谱及耐药率在发生变化,须注意做尿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以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范丽梅;徐力堃;林常青;何柳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妈富隆联合延长氯米芬(CC)服药时间或妈富隆联合低剂量FSH-HP开始促排卵方案治疗耐CC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耐CC的PCOS伴不孕的患者32例,73个治疗周期,随机分为2组.A组:妈富隆+CC组,16例,38个周期;B组:妈富隆+FSH-HP组,16例,35个周期.全部患者先用妈富隆治疗2个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卵巢体积和窦卵泡数.然后连续促排卵治疗3个周期,停药后比较A组和B组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多胎率以及流产率.结果 妈富隆治疗后血清LH、FSH、LH/FSH、T、E2、PRL水平,双侧卵巢体积、窦卵泡个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组和B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1.6%和91.4%、周期妊娠率分别为31.6%和42.9%、周期OHSS发生率分别为7.9%和2.9%、流产率分别为16.7%和13.4%、多胎率分别为16.7%和6.7%,A组和B组各相应的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对耐CC的PCOS不孕患者,先行妈富隆前期治疗再用延长CC服药时间或低剂量FSH-HP开始促排卵治疗均能提高卵巢对促排卵的反应性,可以获得较高排卵率、妊娠率和较低OHSS、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均是有效的促排卵方案.
作者:孙静;齐国华;熊晓英;王颖;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汉坦病毒所引起的出血热肾综合征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损害或肺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疫源地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严重的国家,在我国流行的主要为HTN和SEO两型.目前对该病毒所致疾病仍无特效疗法,因此及时发现和诊断汉坦病毒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汉坦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陆祥彬;诸葛洪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情况,拟定预防、保健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运输生产的正常运转.方法 用HBsAg全血金标(ELISA)法检测.结果 总体阳性率8.91%,其阳性率在性别、年龄中有显著意义(x2=9.14,P<0.01;x2=21.43,P<0.01).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40~岁年龄段比其他的高.结论 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率高,应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李作周;李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在2002~2006年期间对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个市县开展调查,采集鼠型动物的肝脾和血清、指示动物血清、人血清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杆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 在调查市县发现啮齿动物隶属2目2科4属9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食虫目动物1科1属1种;梳检鼠体检获鼠体蚤3科4属4种,以印鼠蚤为绝对优势蚤种;未发现自毙鼠;未分离出鼠疫杆菌及未检测出F1抗体阳性血清.结论 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等8市县鼠疫仍处于静息期,目前未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却广泛存在.
作者:劳世军;黄昌和;王家豪;贾鹏本;金玉明;黎正伦;甘保吉;吴捷;邝继深;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纳米中药对大鼠急性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方法 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用肉眼观察整段结肠的黏膜改变情况;梯度稀释法行粪便菌群分析,了解几种代表性的菌群的改变;一般病理切片,行染色,观察镜下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动物的体重、肠道内优势菌群双歧杆菌(BS)和乳酸杆菌(LBS)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0.05),且伴随相关体征.结肠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检查的恶性改变.中药通过扶植肠道优势菌群缓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常态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纳米中药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纳米中药可以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即从调整肠道微生态失衡角度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曲颖;胡大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对江苏省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方法 收集1997~2006年江苏省各市(县)疟疾发病率资料,在ArcGIS8.3软件支持下建立各县(市、区)疟疾病情数据库,疟疾分布图重叠获完整的各年度全省疟疾流行图.结果 江苏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显示,单一中华按蚊区发病数占全省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0.15/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997年的0.02/万(P<0.01);2006年苏南的苏州、无锡和常州3市外来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例为141例,占总数的84.94%,是本地病例的5.64倍.结论 在北纬32°以北的单一中华按蚊地区陆续出现小暴发点或局部暴发流行,并有继续向北扩散蔓延的趋势.苏南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病上升趋势较明显,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作者:王伟明;杨坤;金小林;周华云;曹俊;高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居民的寿命状况与死亡原因,为制订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4~2005年福田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福田区居民死亡人数为1 002例,死亡率113.5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8.29/10万,0岁组预期寿命为76.93.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为主,且恶性肿瘤是潜在减寿年数(YPLL)多的死因.结论 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使人们更长寿、更健康.
作者:刘莹;司徒潮满;黄慈林;石向辉;方良;范苏芸;段利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骨髓活检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42例CMML病人的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并做出比较和分析.结果 骨髓涂片与切片相互结合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 骨髓切片与涂片结合起来更能提高CMML的检出率.
作者:廉水清;陶英;耿真美;刘薏芝;浦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0.3%盐酸聚六亚甲基胍(PHMB)的消毒洗手液进行了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毒性试验,以研究消毒剂多次接触对实验动物的蓄积毒性作用及其靶器官,并为亚慢性、慢性毒性或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依据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第2002版)消毒产品毒理实验规范[1],选用SPF级的SD大鼠,进行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 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对大鼠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血常规指标无异常,生化指标无异常,脏体系数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0.3%盐酸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洗手液为实际无毒级,亚急性试验各指标无异常.
作者:胡永成;谭剑斌;李志;张紫虹;杨美玲;陈瑞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中医理论,将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分成温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共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结果 温热蕴结型痊愈率为51.5%,有效率为90.9%;气滞血瘀型痊愈率为48.0%,有效率为92.0%;脾肾两虚型治愈率为44.4%,有效率为88.8%;阴虚内热型痊愈率为50.0%,有效率为90.0%.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扁桃体周围炎13例,扁周脓肿84例.扁周脓肿患者采用穿刺抽脓、切开排脓或脓肿扁桃体摘除术并配合适当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扁周炎只需单纯抗生素治疗.结果 完成治疗疗程患者的治愈率(93.8%),显著高于未完成治疗疗程的患者(40.6%)(P<0.005).脓肿较大的患者,切开排脓的疗效与脓肿扁桃体摘除术的疗效无差别(P>0.05).结论 临床诊断配合穿刺抽脓对扁周脓肿进行诊断能满足临床实残的需要,穿刺抽脓、切开排脓配合适当抗生素治疗扁周脓肿或单纯抗生素治疗扁周炎是适当的治疗方法,完成治疗疗程对获得佳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辉;陈群蓉;徐惠莲;王华;黄西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拉氧头孢钠中残留有机溶剂,并利用GC-MS对残留有机溶剂色谱峰进行确认.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FID和MS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柱温:40℃,顶空温度:80℃.结果 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甲醇、二氯甲烷、异丙醇和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拉氧头孢钠中2个残留有机溶剂的色谱峰,经GC-MS分别确认为甲醇和二氯甲烷色谱峰.结论 建立的方法更能有效、准确地检测拉氧头孢钠中残留有机溶剂.
作者:蔡姗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存在状况,给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Neg Combo Panel Type 21阴性复合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及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结果 20株菌均呈严重多重耐药,仅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5.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50.0%,对包括3、4代头孢在内的其他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90.0%~100.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100%;20株菌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未检出aac(3)-Ⅲ和aac(3)-Ⅳ基因;19株(95.0%)菌检出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TEM和DHA基因阳性率均为70%,9株菌(45.0%)同时检出TEM和DHA基因,未检出SHV、OXA、PER、VEB和GES基因.结论 广州地区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DHA型质粒AmpC酶基因和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高,在介导细菌耐药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植志全;江广添;许海鸥;邹惠锋;江鹏;何志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口服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强化抗痨治疗2个月,之后改为INH、RFP,总疗程6个月.治疗组增加左氧氟沙星(优普罗康)0.4 g/次,1次/d,起初给予静脉点滴7~15 d,出院后改为口服共4个月.结果 治疗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治疗组58例(96.67%),对照组50例(83.33%).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76.67%)和31例(51.67%);治疗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57例(95.0%)和49例(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
作者:王贤杰;冯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居室环境中尘螨孳生状况.方法 2006年10~11月用吸尘器采集、毛刷扫取、甩抖等方法收集大学生宿舍、幼儿园寝室和居民卧室三类床尘、地面尘、物尘和绒毛玩具尘,共采集尘样406份,经网筛过滤、称重后,在连续变倍显微镜下检查并计数尘螨.结果 三类居室环境尘螨总检出率为60.10%,其中大学生宿舍为75.95%、幼儿园寝室为57.69%、居民卧室为44.44%,三类居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2,P<0.0001);三类居室环境阳性尘样中尘螨平均密度为134.52只/g,三类居室环境阳性尘样中尘螨平均密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56,0.25<P<0.50).结论 三类居室中均有尘螨孳生.
作者:蒋启发;陈雄新;伍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以微生物限度检查常规法评价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法对不同浓度的苯甲酸钠人工污染5种代表菌株,测定回收率,分析苯甲酸钠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确定0.3%的苯甲酸钠对菌落的回收率均高于70%,符合验证的要求;并通过测定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的罗汉果止咳糖浆证实,0.3%的苯甲酸钠无抑菌作用.结论 以常规法能测苯甲酸钠的低抑菌浓度.
作者:王妤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