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7年网上)

关键词:中国
摘要: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临床细菌检验是对人体的各种物质进行细菌学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整个过程包括病人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样品中致病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出具检验报告[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包括采取标本的时机和方法、标本运送及保存、分离培养方法和鉴定手段等.

    作者:马红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抗生素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应用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生物现象,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滥用加速了耐药性过程.现就抗生素的耐药机理进行讨论,期望有助于进一步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贾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溯源

    2006年9月,市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们在常规培养的同时,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了溯源检测.先运用小型VIDAS设备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证实样品中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存在,进一步用PCR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的生产厂家的两名工人咽拭子中分离检测到与病人同一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由此对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了一个较圆满的解释.

    作者:章乐怡;蒋德媚;李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危心血管疾病检测研究进展

    该文阐述了如何检测高危冠心病(CHD)、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首先是高危诊断基于危险因素的评估,通过对CHD等危症(CHD risk equivalent)、一个或多个严重的危险因素的测定,或对无症状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综合多因素评分建立高危诊断.第二步高危诊断不考虑通过危险因子评估,基于亚临床动脉硬化症的无侵害检测,通过广泛的多种多样的结构或功能的动脉标记物建立高危诊断.第三步集中在心肌缺血的检测,这样可能增加高危CHD个体诊断和预兆信息.高危策略的实施尽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预计会明显增进心血管(尤其是无症状个体)预防的成本效益.

    作者:赵本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型脑损伤后AQP4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

    目的 观察重型脑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损伤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创伤性脑损伤(TBI)组和各假手术(SO)组.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致重度脑创伤模型.于伤后4h、8h、12h、1d、3d、5d、7d取出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IHC)和原位杂交(ISH)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干温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IHC和ISH显示,脑损伤后AQP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上调,1 d达高峰,持续至3 d后下降,7 d接近SO组水平.与SO组相比,除7d亚组外,TBI其余各亚组中AQP4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后4h脑组织含水量即比SO组增加(P<0.05),随时间延长,脑组织含水量亦逐渐增加,伤后1~3 d达高峰.AQP4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 脑损伤后,随着脑水肿加重,AQP4表达上调.提示脑损伤后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AQP4在损伤后脑水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俊驹;王宇田;黄垂学;赵建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早期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个月干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hs-CRP和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治疗前血浆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血浆hs-CRP降低(P<0.05);血浆NO升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

    作者:董宝林;赖泽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明原因发热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8月期间诊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患者107例.结果 102例患者终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5.33%.病因分布:感染性疾病61例(59.80%),自身免疫性疾病23例(22.55%),肿瘤性疾病13例(12.75%),其他疾病5例(4.90%).结论 感染性疾病是FUO患者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绝大多数FUO经过缜密的临床检查是可以确诊的.

    作者:周彦峰;张立群;潘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广西钦州市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

    钦州市1985年曾发生过登革热爆发疫情,发病179人,随后静息了近20年,没有疫情再发生.根据资料报道[1],一个地方经过登革热流行后极易形成地方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一些人为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国内沿海沿边的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不断出现登革热疫情,因此,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探讨钦州市是否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莹莹;黄秀清;庞耀;林兆森;颜景德;于建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三种方法单用或联用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评价

    手术室空气的污染程度与手术室感染密切相关,为解决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防止因手术等医疗措施引发的院内感染,现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法、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法、静电消毒机消毒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消毒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汕头市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HIV/AIDS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获得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在汕头市随机选取2所城市中学和2所农村中学,每校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形式的HIV/AIDS宣传教育,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教育干预前HIV/AIDS知识均分分别为13.63分和13.6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3,P>0.05);教育干预后知识均分分别为18.40分和13.05分,干预组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前后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9.875,P<0.01).干预组教育前城乡知识综合平均得分分别为14.29分和12.99分,教育干预后分别为17.98分和19.12分;城区、乡镇学生健教干预后HIV/AIDS知识的掌握都有明显提高,两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别(t=10.543,P<0.01;t=19.156,P<0.01);干预组各题答对率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制定长期规划,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持续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作者:陈丽玉;王普生;许汉忠;姚远航;叶保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株对含氯消毒剂的抗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株与消毒标准株对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抗性差异.方法 以悬液定量杀灭试验观察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对2株不同来源的分支杆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4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5、10和20 min对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株的杀灭率分别为85.13%、98.86%、99.96%和100%;对消毒标准株的杀灭率分别为84.97%、98.83%、99.92%和99.9999%.结论 分支杆菌医院感染株和消毒标准株对4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抗性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林爱红;叶宝英;梁焯南;秦彦珉;张朝武;饶健;张顺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图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周艳玲;逯军;陈英;林则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及形态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质量及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ASA系统对200例男性不育症精液标本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其中30例同时与人工分析对照.结果 CASA系统检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且方便、快捷;200例精液检测发现:精子活力低下率占本组的82.5%,远远高于其它各项因素.结论 精子质量及形态学是婚前检查必要项目,精子质量及形态学严重影响着生育能力.

    作者:李光庭;袁汉尧;黄汉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几种诊断方法对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32例病期大于1年的潜伏梅毒、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的无神经症状的梅毒患者抽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CFS)白细胞和蛋白常规和梅毒实验室试验(VDRL)、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RPR)、荧光密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梅毒患者CFS五项检测,有21例出现阳性,其中5项全部阳性有1例,3项阳性4例,2项阳性4例,1项阳性12例;常规检测发现7例异常(21.88%),其中3例(9%)蛋白和5例(16%)白细胞升高,5例(16%)VDRL阳性患者同时出现RPR和TPPA阳性,7例(22%)RPR阳性患者同时出现TPPA阳性,17例(53%)TPPA阳性有10例其它4项皆为阴性.结论 病期大于1年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患者其脑脊液存在异常,可能存在无症状神经梅毒,应及早采取神经梅治疗.

    作者:何雯;宦秉瑜;翁翊;柴宝;陆原;徐大云;李清;熊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粤海铁路运输企业员工2004~2006年HBsAg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情况,拟定预防、保健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运输生产的正常运转.方法 用HBsAg全血金标(ELISA)法检测.结果 总体阳性率8.91%,其阳性率在性别、年龄中有显著意义(x2=9.14,P<0.01;x2=21.43,P<0.01).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40~岁年龄段比其他的高.结论 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率高,应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李作周;李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真菌性角膜溃疡68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菊;欧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学统计学方法基本概念与正确选择

    科学性是衡量文章提出的结论是否成立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的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又是保证科学性的主要环节.本文试图针对当前医学论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谈认识.

    作者:崔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6年吉林市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船营区位于吉林地区中部,辖区内的大绥河镇和搜登站镇的部分边远山区为历史上的大骨节病病区.根据《2006年吉林省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实施方案》,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3~6月份开展了船营区大骨节病现患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哲;翟宏;麻莎;夏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及其抗病毒免疫机制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NKR)是自然杀伤(NK)细胞发挥功能的分子基础,多种NKR可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或非MHC类配体结合,传递激活或抑制信号,调节NK细胞活性.近年来NKR在抗病毒免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甄琳;钱起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7年网上)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