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酮钠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王康俊

关键词:头孢西酮钠, HPLC法, 含量, 有关物质
摘要:目的 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脏TNF-α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脏的变化和意义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SO组)、地塞米松处理组(DXM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TNF-α蛋白的表达,并测定PaO2、肺湿/干重(W/D)、血清淀粉酶(AMS)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现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 ANT组PaO2下降,W/D、AMS及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肺脏TNF-α蛋白表达上调,光镜下胰腺和肺脏明显损伤,地塞米松组INF-α蛋白在肺脏的表达和IL-6的产生以及组织的损伤程度均低于其他组,而PaO2高于其他组.结论 TNF-α参与了大鼠ANP时肺组织的损伤,地塞米松对ANP时肺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下调的TNF-α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作者:赵光荣;雷明盛;高绪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外科治疗小儿结直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经肛局部切除治疗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氯胺酮基础麻醉或硬外麻醉下对65例小儿结直肠息肉患者借助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牵拉至肛处或其附近予以全瘤切除.结果 术后57例幼儿息肉患者均获治愈,8例腺瘤患儿7例一次治愈,另1例复发后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经肛局部切除术适宜于小儿直肠乙状结肠息内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胡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市三种血清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登革热Ⅰ型(DEV-Ⅰ)、Ⅱ型(DEV-Ⅱ)与Ⅳ型(DEV-Ⅳ)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间收治的5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一般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等无明显差异;DEV-Ⅰ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肝损害发生率高;DEV-Ⅱ型患者的器官损害多见,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皮疹及腔道出血,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比率高;DEV-Ⅳ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器官损害少见.结论 DEV-Ⅱ型患者的病情重,DEV-Ⅰ型次之,DEV-Ⅳ型轻.

    作者:王建;洪文昕;张复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常合并有低钠血症,严重的低钠血症不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可加重肾脏的损害.现就2001~2005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进行分析.

    作者:梁海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余姚市2000~2006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余姚市2000~2006年麻疹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2000~2006年头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49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11例,阳性率42.37%.冬春季阳性率高,麻疹IgM抗体阳性小年龄为3个月12d,大为42岁,主要集中在小于8月龄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病例的快速确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建议重点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适时开展流动儿童的强化免疫.

    作者:黄大利;胡向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面神经F波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面神经F波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d内)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结果 其中37例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菠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16例轻至中度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存在,但患侧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潜伏期小值及潜伏期大值和健侧相比明显延长,患侧F波出现率和健侧相比明显减少.所有53例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F波健侧与患侧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 面神经F波作为一种能准确评价面神经颅内段功能的简单、敏感的客观方法,为一种早期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客观指标,将在面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冰雁;吴小丽;邢贻刚;廖小平;文国强;龙志刚;欧阳锋;高允锁;黄仕雄;吴宏胜;邓益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物咨询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经药物咨询进行治疗患者(观察组)和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组)各80例,3个月后考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纳入研究前现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者分别为20%及21.2%,两组无明显差异,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佳者分别上升至42.5%及57.6%,对照组分别为22.5%及23.7%,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1个月及3个月时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开展包括药物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让药师成为药物治疗的服务主体,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蕾;崔颖鹏;胡俊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免费救治4 201例晚期血吸虫病人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荆州市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免费救治后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分年度输入晚期血吸虫病人档案,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4~2006年度经湖北省累计核定晚期血吸虫病人8 292人(含复治病人),实际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4 201人,临床分型以腹水型多,连续3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平均受治率为96.43%,人均复治2.04人次,临床好转和临床治愈率为91.58%.结论 在疲区实施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时,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救治效果,保持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董娟;彭孝武;王加松;袁梅枝;何亮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种,治疗手段多样化,没有特异性.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82%.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本文特对窄谱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成国;樊翌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对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1,2],现对十堰市2006年确诊的2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玉;郭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3名健康体检者的高血压认知情况、知识的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563名中有58.7%了解高血压知识及危险因素;有55.9%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采取预防措施的只有33.2%;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占41.6%,医务人员只占15.8%;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需求中,预防措施、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占前三位;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发放宣传资料.结论 体检人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不足,有待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体检人员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王海花;李红姗;符策玉;符颖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9例女患者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是外阴和尿道临近肛门,常受粪便、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同时女性尿道短而直,易致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尿感反复发作对病人影响很大,为了解尿感反复发作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他病因,指导以后的诊治,现对49例做过尿离心镜检、细菌培养、抗酸菌检查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莲;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类分析在艾滋病中医望诊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艾滋病中医望诊检查分类中的应用,为艾滋病的中医诊断和筛检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驻马店市、开封市、南阳市及商丘4个地区抽取艾滋病服药病人550名及对照454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艾滋病的中医望诊主要症状可以聚为四类,第一类主要有姿态、舌病、舌态等;第二类为舌下脉络;第三类为舌形;第四类为牙齿.结论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望诊信息进行较好的中医证型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艳丽;孙长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湖北省2001~2005年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正确评价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今后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湖北省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配置现状以及与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的关系分析.结果 随着结核痛专职人员数量、综合业务素质的逐年增加,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也相应提高;山区、丘陵、平原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依次由高至低,与其每50万人口中、高级职称人数多少顺序一致;目前湖北省结核病专职人员数量基本符合要求,但综合业务素质、专业配置比例尚有待进一步加强与优化.结论 为确保湖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专职人员数量、中高级职称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或充实病人督导管理、健康促进专业的工作人员,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

    作者:杨成凤;侯双翼;赵丁源;谌启芳;罗军民;刘勋;王小靖;肖爱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卵巢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初铂类抗癌药问世以来,卵巢癌的疗效,尤其是近期效果,有较明显的改观.

    作者:陈瑾;张树荣;乐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集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和鉴定,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发生食物中毒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及患病学生肛拭子64份、食堂制作的食品34份和食堂用水1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进行致病菌检测,食堂用水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3份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3份患病学生肛拭子和4份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副溶血性孤菌污杂食物而引起.

    作者:苏华瑜;陈雅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献血者的调查

    目的 对6种不同类型献血者人数和血液检测情况作比较,探讨安全的献血类型.方法 对31 129名献血者血液五项指标作检测,把献血者分为三组六种类型,对每组献血者的人数和检测指标不合格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六种类型的献血者中,固定献血者的血液五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低(1.5%).结论 自愿的、无偿的、固定的献血者是安全的献血者,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从而满足临床用血和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作者:孙家志;陈辉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南宁市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 根据工作职责和单位优势,分别评价疾控机构组织发动、制定计划和培训人员、检查以及医疗机构发现、治疗和管理病人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在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查痰率和治愈率上,共同实施项目高于独立完成项目的疾控机构.结论 共同实施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葛利辉;赵亚玲;邓其军;黄家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3D法)对临床送检的加2份标本(其中结核病患者标本330份,非结核病患者标本72份)进行结棱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与BACTE TB 460系统(Bactec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L-J法)进行比较.结果 330份结核病患者标本中,3D法、Bactec法和L-J法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42.1%、43.9%和31.2%;初分离平均阳性时间为16.1d、12.8d和25.6d,平均药敏时间12.9d、12.4d和22.4d,总报告时间分别为29d、25.2d和48d.3D法在阳性分离率和平均报告时间均明显优于改良罗氏法(P<0.05)、与Bactec法相近(P>0.05).3种方法污染率分别为4.0%、6.2%和3.5%;3D法低于Bactec法(P<0.05)、与L-J法相近(P>0.05).3D法与Bactec法和L-J法药敏总符合率分别为97.28%和94.79%.在72份非结核病人标本中,3种方法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具有阳性分离率高、快速、污染率低、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方法.

    作者:廖光付;蓝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阳江市某城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城区的女性性工作者(FSW)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行为危险水平和梅毒、艾滋痛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FSW分布的场所类型和地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场所和街道内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样检测梅毒和HIV.结果 87.4%访谈对象的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在近1个月有39.57%的FSW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7.72%的FSW梅毒抗体TRUST阳性;35.79%的FSW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只有84.21%的FSW发现自己染上性病后会停止接待客人.结论 阳江市城区的FSW性病感粢率较高,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行为普遍;在性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应是我们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