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27
  • 国内刊号:46-1064/R
  • 影响因子:0.72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海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84-20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2007年10期文献
  •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艾滋病人CD4+ T淋巴细胞Th1/Th2漂移

    目的 建立CD4+ 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研究艾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Th1/Th2平衡漂移.方法 胞外CD分子染色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相结合,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 T淋巴细胞的Th1/Th2亚群百分比.结果 艾滋病人Th1型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阶梯状上升趋势,其与治疗时间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741.但无统计学意义(r=0.741,P=0.057);Th2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与治疗时同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847,有统计学意义(r=0.847,P=0.016).结论 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能监测CD4+ 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漂移,对了解艾滋病人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晓辉;冯铁建;石向东;陈琳;罗贤如;柯跃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HBsAg-PLGA缓释疫苗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目的 研制PLGA为栽体的一针剂免疫乙肝疫苗,观察该疫苗的注射部位炎症及分析使用者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复乳溶荆法制备乙型肝炎疫苗微球,单剂注射到实验兔后腿肌肉内观察病理学反应,井随机调查100人对一针免疫乙肝疫苗的使用看法.结果 HBsAg-PLGA微球包裹率达55%以上且制备工艺稳定,荆型生物兼容性及注射人群依从性表现良好.结论 HBsAg-PLGA缓释疫苗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尹文国;徐万国;李宇辉;苏畅;韩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多态性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SA)的基因多态性分型特征,为控制感染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利用一条10bp随机引物,建立随机引物多态性(RAPD)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44株MRSA进行基因分型的研究.结果 44株MRSA中有30株产生RAPD指纹图谱,经电泳得到2~8条片段,可分为5个型,其中Ⅲ型菌株占50%.结论 通过RAPD分型研究,可了解MRSA的基因型流行特征,为控制感染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崔颖鹏;徐鸿绪;唐蕾;肖明锋;姜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GDM 56例(GDM组)、GIGT 34例(GIGT组)和9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 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及GIGT组孕妇孕次、既往产次及不良孕产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GDM组及GIGT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 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多次妊娠、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和GIGT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作者:赖丽萍;邵豪;陆泽元;庄荀芳;李翠吟;邹钢;尤晓玲;陈春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镉对大鼠肾细胞毒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化镉对NRK大鼠肾细胞毒性作用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CdCl2对NRK细胞染毒后,用MTT方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镉的细胞毒性和对脂质过氧化影响.结果 MIT实验显示CdCl2对NRK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CdCl2染毒后使细胞培养液中LDH、MDA浓度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CdCl2对NRK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对NRK肾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影响.

    作者:刘德坚;马忠元;梁敬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湖北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梁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 确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死亡.患者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有健康禽接触史.实验室检测鼻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灌洗物均分离出禽流感病毒H5N1,下呼吸道灌洗物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结论 存在感染来源不明的人禽流感病例,需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和进一步研究人禽流感有关危险因素.

    作者:官旭华;张险峰;张瑜;刘公平;袁方玉;霍细香;邢学森;彭延;向妮娟;余宏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钠的氨解研究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的氨解机理和产物.方法 运用半制备型HPLC分离提纯降解产物,以波谱方法(UV,IR,HRFABMS,EIMS,ESIMS,1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对其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得到头孢呋辛钠的氨解产物并推测了降解机理.结论 该氨解产物为首次得到.

    作者:陈兆坤;胡昌勤;沈永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食品中氯霉素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ELISA检测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ELISA检测法和酶标读数仪定量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结果 氯霉素含量为0.05~0.20μg/kg之间,CV%为2.5%~5%,回收率为85.0%~110.0%,标准曲线r=-0.992~-0.999.结论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柳其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内皮素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内皮素对肾血流及蛋白尿的影响,探讨内皮素、肾血流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性肾病模型,动态观察不同病期大鼠血压、肾皮质血流、肾内皮素及24h尿蛋白量的变化,并将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肾皮质内皮素升高发生在尿蛋白升高之前,随内皮素的升高,尿蛋白漏出量也随之增高,两者显著相关.内皮素可导致肾皮质血流的减少,在蛋白尿高峰期及高峰期后,减少的肾皮质血流可加重尿蛋白的发展,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肾皮质ET的异常增加是导致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一,肾血流量减少可加重蛋白尿的产生.

    作者:宋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SYBR Green I荧光PCR检测登革热病毒基因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SYBR Green I荧光PCR快速检测登革热病毒的方法.方法 以通用引物对标准株提取物和血清样本进行耵-PCR扩增,同时以SYBR Green I标记进行实时PCR扩增,分析其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 标准毒株的扩增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测序结果显示实验结果序列与标准株序列一致.实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都较高.结论 SYBR Green I荧光PCR检测登革热病毒的方法是一个快速、准确检测登革热的方法,但它更适用于早期传染病监测.

    作者:王佃鹏;朱玉兰;吴兵;金玉娟;黄宗炎;徐云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云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云南省啮齿动物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为制定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鼠笼和鼠夹在云南省11个县(市)进行捕鼠,捕获的啮齿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解剖取肺脏组织和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结果 在调查的11个县(市)共捕获5属8种啮齿动物1 303只,黄胸鼠和褐家鼠为居民区优势种,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野外优势种.调查县(市)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率范围为2.5%~7.1%;居民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和大足鼠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率分别为3.8%(24/637)、5.5%(15/274)、4.2%(2/47)和3.0%(3/100);野外高山姬鼠、大绒鼠、中华姬鼠和臭鼩鼱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率分别为2.2%(3/139)、1.8%(3/163)、0(0/4)和14.3%(1/7).结论 云南省啮齿动物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普遍,存在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汉城型病毒的循环形式和以高山姬鼠-大绒鼠为主要宿主的汉滩型病毒的循环形式.

    作者:张云智;张海林;杨卫红;亚红祥;袁庆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类分析在艾滋病中医望诊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艾滋病中医望诊检查分类中的应用,为艾滋病的中医诊断和筛检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驻马店市、开封市、南阳市及商丘4个地区抽取艾滋病服药病人550名及对照454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艾滋病的中医望诊主要症状可以聚为四类,第一类主要有姿态、舌病、舌态等;第二类为舌下脉络;第三类为舌形;第四类为牙齿.结论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望诊信息进行较好的中医证型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艳丽;孙长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脏TNF-α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脏的变化和意义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SO组)、地塞米松处理组(DXM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TNF-α蛋白的表达,并测定PaO2、肺湿/干重(W/D)、血清淀粉酶(AMS)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现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 ANT组PaO2下降,W/D、AMS及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肺脏TNF-α蛋白表达上调,光镜下胰腺和肺脏明显损伤,地塞米松组INF-α蛋白在肺脏的表达和IL-6的产生以及组织的损伤程度均低于其他组,而PaO2高于其他组.结论 TNF-α参与了大鼠ANP时肺组织的损伤,地塞米松对ANP时肺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下调的TNF-α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作者:赵光荣;雷明盛;高绪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市2006年登革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基因分析

    目的 对广州地区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5'末端非缟码区的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针对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设计引物,进行RT-PCR反应,将阳性结果测序并绘制基因树.结果 在检测的78份血清中,检测出阳性血清23份,共获得4个代表性序列.结论 通过绘制基因树分析,不支持登革病毒已本地化.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力云;伍业健;刘远;鲁恩洁;李向忠;董智强;狄飙;王鸣;杨智聪;吴新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国南方地区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地区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方法 从Genebank中下载中国南方地区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16株代表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5.0进行核酸同源性分析,用MEGA 3.1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链区和轻键区连接肤的序列为LRERRR-KR,与动物分离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和东南亚地区人禽流感病毒的连接肽相比,减少1个碱性氨基酸;共有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抗原决定簇位点有其独特的特征.基因进化树表明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位于单一的进化簇,与动物来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同源性高.结论 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分子特征一致,有其显著的独有特点.提示候鸟或其他扩散因素在高致病性H5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配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房师松;何建凡;程小雯;吕星;逯建华;张顺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AML-M5b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特点

    目的 研究AML-M5b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特点,并分析分选的患者T细胞经体外诱导、活化及短期培养后其TCR Vβ亚家族的利用及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 运用RT-PCR-基因扫描技术分析初治AML-M5b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 Vβ亚家族利用和克隆性增殖,免疫磁珠分选患者T淋巴细胞,体外利用自体白血病DC细胞联合CD3单抗、CD28对T细胞进行诱导、活化,并对诱导后T细胞进行TCR Vβ亚家族表达和克隆性增殖分析.结果 9例患者T细胞在体外获得增殖,TCR Vβ分析显示患者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部分Vβ亚家族,体外诱导前后的T细胞TCR Vβ亚家族表达和克隆性增殖特点不完全相同,有部分出现新的Vβ亚家族表达及克隆性增殖,有部分Vβ亚家族在诱导前后始终表现为克隆性增殖,体外杀伤性分析发现诱导后的T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具有一定的识别作用.结论 AML-M5患者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倾斜性分布和克隆性增殖,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在诱导前后始终保持克隆性增殖状态,可能是机体针对白血病相关抗原的特异性CTL,体外诱导活化及短期培养后患者T细胞TCR、Vβ亚家族表达数量增加,并出现新的克隆性增殖Vβ亚家族T细胞,提示体外诱导活化能够产生白血病患者自体的白血病特异性CTL.

    作者:张玉平;王彩霞;许艳丽;王汉平;王顺清;杜庆华;莫文健;陈小卫;李庆山;毛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服务模式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免疫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不同的免疫服务模式.分别由不同的接种人员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不同的接种对象提供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服务,分析比较不同服务模式对提高贫困地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的效果.结果 项目实施后,预充疫苗组和常规疫苗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丰较项目前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16.03,P<0.01);在家分娩新生儿由村医接种者及时接种率高于乡级防保员接种者,使用预充疫苗者高于常规疫苗者(χ2=20.09,P<0.01;χ2=16.03;P<0.01);筛查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4%,远高于未筛查组(χ2=26.51,P<0.01).结论 采用自毁型预充式乙肝疫苗.并且在冷链外存放,由村医负责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是提高在家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佳服务模式.开展孕妇筛查对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能阻断母婴传播和减少接种后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作者:孙莲英;曾昭长;符振旺;莫永强;蔡开宁;李文师;邓海英;曾雪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深圳白领女性HPV感染调查及其亚型分布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特殊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厦其亚型分布,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技术对深圳某银行系统1 276名女性员工进行HPV检查,并对HPV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276名女性员工共检出HPV阳性者94例,阳性率为7.37%,在被测的23个HPV亚型中,18个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高危亚型HPV阳性率为6.35%,5个低危亚型HPV阳性率为1.02%;高危型中16型多,占2.74%,其次为33型,占1.18%;94例HPV阳性者中,发生Ⅱ度或Ⅱ度以上宫颈糜烂者有8例,均为HPV高危型感染,无低危型感染者.结论 调查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由于高危型与宫颈糜烂发病关系密切,加强HPV检查对有效降低该人群宫颈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广洲;姜萍;张冰凌;曹明清;鲁晓欢;杨树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市三种血清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登革热Ⅰ型(DEV-Ⅰ)、Ⅱ型(DEV-Ⅱ)与Ⅳ型(DEV-Ⅳ)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间收治的5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一般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等无明显差异;DEV-Ⅰ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肝损害发生率高;DEV-Ⅱ型患者的器官损害多见,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皮疹及腔道出血,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比率高;DEV-Ⅳ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器官损害少见.结论 DEV-Ⅱ型患者的病情重,DEV-Ⅰ型次之,DEV-Ⅳ型轻.

    作者:王建;洪文昕;张复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副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抗病毒治疗所出现的副反应及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住院和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1例病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并全程临床观察和定期抽血复查监控,总结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所致副作用.结果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其副作用以流感样征候群常见,其次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等.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可引起多种副反应,应针对所出现的副作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使病人减轻不适症状,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何秀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瞢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沙眼衣原体(CT)或和解脲脲原体(Uu)所感粢的非淋菌性尿道(官颈)炎患者162例采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每次0.4g,连续14d,总结其疗效.结果 162例患者痊愈率为69.1%,总有效率为84%,CT和Uu的病原体感染清除率分别为83.5%和8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结论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安全性好.

    作者:林雁嘉;林雯;李勇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褥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是产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高,产褥感染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作者:龙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和产科处理.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AST、ALT值均>500U/L,AST/ALT比值>1,血清总胆红素均TBIL>171μmol/L,疑血酶原活度PTA<40%,逐渐出现肝性脑病.经皮肝穿刺病理诊断4例.抢救成功13例,孕产妇死亡9例.死亡率40.9%,死因为产后出血、DIC、产褥感染、肝性脑病.剖宫产17例(外院术后转入2例),顺产4例(外院产后转入1例),死胎1例.新生儿窒息率50%(9/18).结论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死亡率高,在孕前、孕期应检查并治疗病毒性肝炎,避免诱因,及早识别并诊断,行人工肝系统等综合治疗并及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映桃;刘益芬;王晓仪;陈敦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EP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无明显症状的早期异位妊娠(EP)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要点,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从超声检查680例EP中,选出经腹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检出早期EP99例,对其超声表现为附件区EP囊样结构及微小结构(直径≤3.5cm,多教直径<2.5cm)及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重点分折未破裂的早期EP声像图特征.结果 经腹或经阴道CDFI检查99例早期EP,经手术病理证实,84例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其中3例合并卵巢畸胎瘤;3例为破裂输卵管妊娠;4例宫角妊娠.8例非手术治疗过程动态监测HCG定量并追踪复查超声.结论 超声所见早期EP不同类型的声像图,可分为稍强回声Ⅰ型、妊娠囊Ⅱ型、包块Ⅲ型,尤其是稍强回声Ⅰ型,为附件区微小光团尚未形成清晰的囊样无回声,体积小(直径约≤1.5cm),是超声诊断EP的难点.经腹部结合阴道超声检查,确能提高未破裂EP的早期确诊丰.

    作者:邢秋;黄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02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症状.患儿气道对刺激物有高反应性.

    作者:常惠玲;吴沛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研究

    目的 探讨一般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免疫效应.方法 对高校4 630名男女大学新生随机分为人数不等的A、B、C三组作为接种对象,观测接种乙肝疫苗对保护性抗体产生的阳性反应、无弱应答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无弱应答者占17.64%;B组无弱应答者占15.07%;C组无弱应答者占14.9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抗-HBs与接种者的年龄、接种次数、接种部位、是否输过血制品,HBsAg阳性者接触等因素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接种时年龄大、乙肝疫苗针次少、未接种在三角肌为YDV接种后产生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结论 YDV免疫后的免疲应答与疫苗因素、饮食因素、机体发育诸因素有关.

    作者:谢新民;谢黎;赵芳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外科治疗小儿结直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经肛局部切除治疗小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氯胺酮基础麻醉或硬外麻醉下对65例小儿结直肠息肉患者借助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牵拉至肛处或其附近予以全瘤切除.结果 术后57例幼儿息肉患者均获治愈,8例腺瘤患儿7例一次治愈,另1例复发后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经肛局部切除术适宜于小儿直肠乙状结肠息内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胡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常合并有低钠血症,严重的低钠血症不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可加重肾脏的损害.现就2001~2005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进行分析.

    作者:梁海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面神经F波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面神经F波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d内)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结果 其中37例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菠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16例轻至中度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存在,但患侧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潜伏期小值及潜伏期大值和健侧相比明显延长,患侧F波出现率和健侧相比明显减少.所有53例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F波健侧与患侧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健侧明显高于患侧.结论 面神经F波作为一种能准确评价面神经颅内段功能的简单、敏感的客观方法,为一种早期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客观指标,将在面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冰雁;吴小丽;邢贻刚;廖小平;文国强;龙志刚;欧阳锋;高允锁;黄仕雄;吴宏胜;邓益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对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1,2],现对十堰市2006年确诊的2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玉;郭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通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脑血栓形成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也是中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的不断普及,使得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及时和有效.本文对16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给予血通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卢艳;刘龙;李秀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肢原(PCⅢ)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HA、LN、Ⅳ-C、PCⅢ的含量.结果 慢性乙肝病患者轻、中、重度病人血清中HA、LN、Ⅳ-C、PCⅢ4项指标含量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肝硬化病人的4项指标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结论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上述4项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作者:林英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31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原因包括外源的继发性因素为特征.

    作者:符祥俊;姚红霞;林丽娥;王述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第1周20mg/d,餐中服,第2周30mg/d,对皮损无好转的患者第3周以后40mg/d,病情痊愈或明显好转后,每周减10mg/d,维持量10mg/d,维持2~4周.同时外用迪银霜,每日2~3次.对照组服用郁金银屑片,4片/次,3次/d,连服8周,外用药同治疗组.用药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疗效指导用药,并记录不良反应,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8用后,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56%和51.1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用药后早1周见效,第4周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时照组用药后早3周见效,第6周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有效、安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军秀;韩杰;陈艳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脂蛋白(a)的变化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0例原发性NS患者与2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脂及脂蛋白a,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NS患者血清TC、TG、LDL-c、LP(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N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代谢紊乱.

    作者:王海安;董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分析(附12例报告)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应用庆大霉素溶液缓慢灌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全身用药.结果 随访3个月~10年,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仅1例植骨术后近期复发,后经灌洗,骨髓炎被控制,1例内踝骨髓炎分泌物时间较长,经清创钻孔、换药治愈.结论 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措施.消除死腔,引流通畅,保持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保持局部成骨活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军;刘玉光;曾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并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以依普黄酮+补钙疗法;对照组52倒,以单纯补钙疗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88.2%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对照组51.9%怠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普黄酮能有效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作者:李治敏;张立群;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3例(12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药四子补益胶囊,观察治疗后患者视力、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造影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眼底好转改变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治疗后单纯型视力提高比增殖型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较西医单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优越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

    作者:杨新岩;谢静华;赵艳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分高压氧(HBO)组62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HBO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有效率7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9,P<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作者:苏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临床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PC-Ⅲ、Ⅳ-C、LN及HA,并按Child-Pugh方法将肝功能分为A、B、C三级.结果 随着肝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逐渐增高,甲状腺素呈下降趋势,同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肝硬化的低蛋白血症、腹水及凝血酶原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紊乱程度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FT3、FT4、PC-Ⅲ、Ⅳ-C、LN及HA对估计肝硬化病变程度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伟;刘建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在中毒急救中的应用

    药物、毒物中毒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往往伴有休克、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和肾脏功能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佳.血液灌流(HP)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较为理想的有效手段之一.1996年10月~2007年5月,我们应用血液灌流技术在急诊科抢救药物、毒物中毒者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氟康唑与酮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氟康唑与酮康唑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口腔念珠菌的感染用药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共有86例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氟康唑与酮康唑进行治疗,现其疗效.结果 氟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78.43%,酮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51.43%,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6.89,P<0.01).结论 氟康唑对口腔念珠菌感染疗效优于酮康唑.

    作者:聂海燕;陈从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联合治疗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胃窦粘膜TNF-α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胃窦粘膜肿瘤坏死因忆(TNF-α)含量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RLA)检查117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TNF-α含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结果 117例受检者中,Hp感染者64例(54.7%),GCa患者胃窦粘膜TNF-α明显高于CG组、DU组及组织正常胃粘膜组(P<0.05),GCa争CG组中Hp感染者胃粘膜TNF-α高于非Hp感染者(P<0.05).结论 TNF-α在Hp感染过程中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梁谷;陈振侬;洪瑞香;韦宗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成人及小儿心脏检查时多切面仔细观察心室腔和心包腔内有无肿块及检测肿块所致的血流梗阻和病理变化.结果 超声诊断心脏肿瘤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6例,其中左房粘液瘤13例、右房粘液瘤1例、右室横纹肌瘤1例、右房淋巴瘤1例.声像图特征:在心房、心室腔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或中强回声肿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肿瘤的可靠方法,对于肿瘤定位,评估继发性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世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为指导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413例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4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者占首位,共145例(35.1%);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共107例(25.9%);高血压肾病78例(18.9%);梗阻性肾痛44例(10.7%);慢性肾盂肾炎8例(1.9%);先天遗传性肾病6例(1.5%);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病等25例(6.1%).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的构成比例与现有的文献资料有差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明显上升.梗阻性肾病在海南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

    作者:叶凤;梁海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3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5~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列表登记的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局部点眼、有伪膜者去除伪膜,全身用药等积极有效的抗痛素、抗炎、营养角膜等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328例患者经治疗5~14d治愈320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97.6%.结论 采用抗病素药物局部点眼,或全身用药,局部点抗生素眼水及营养角膜眼水等是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的佳方法.

    作者:邢清曼;毛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膏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科自2001~2005年12月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中药内服和外熏洗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2年5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骨折愈合,3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肯定.结论 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美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杏丁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杏丁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杏丁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组和福辛普利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4周后,联合组24b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Ib)水平升高(P<0.01),疗效优于福辛普利组;4周后,联舍组BUN有一定程度下降(P<0.01),疗效优于福辛普利组,联合组和单用福辛普利组治疗后,SCr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福辛普利组(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的患者,可以减轻尿蛋白,改善和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福辛普利者.

    作者:韩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肾微血管病变糖尿病HbA1c与mALR水平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73例经临床确诊为有早期肾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及数据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成正比.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栾静;金海甲;刘飞;杨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目的 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2月,23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舍手术.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得到随诊,时间9个月~8年,平均5年,20例脊柱背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消失,1例残留有腰5神经根性疼痛,优良率95%.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酮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杆菌2例,其它混合感染者2例,普通培养无菌者5例.X光片检查提示:20例骨性融合,1倒假关节形成,融合率95%.术后ESR平均23mm/h(术前60mm/h),C-反应蛋白降致正常.结论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可通过敏感药物治疗加前或后路病灶清徐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科;沈宁江;林明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住院286例肺结核略血患者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钠血症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30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8±3)mmol/L,22倒出现临床症状,血清为(116±8)mmol/L;恶心、呕吐12例,肌无力8例,肌痉挛7例,精神错乱6例,嗜睡6例,抽搐5例,昏迷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论 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应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变化,注意低钠血症发生,以便及时纠正,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笃运;苏林光;贾杰;吴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囊虫病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选择抗囊药物治疗佳的疗效模式.方法 采用3种药物,6种疗法对脑囊虫病1 146例进行分析.结果 吡喹酮杀虫效果可靠,但在体内产生强烈的反应.阿苯达唑使囊尾蚴在脑组织内缓慢死亡,不引起强烈反应,联合用药效果佳.结论 增加药物剂量和延长疗程,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是提高治愈率的佳选择.

    作者:王维真;王琳;杨淑芳;毛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地区溃疡性结肠炎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病例特点.方法 调查1996年1月~2006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UC的海南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 筛选出UC患者共105例.其中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为8~83岁(平均48±15.2)岁.患者以轻度(47.62%),中度(39.05%)为主.临床类型主要为初发型(40.00%),慢性复发型(47.62%).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治疗以SASP/5-ASA为主.内科治疗有效(90.48%),外科手术治疗(2.86%),死亡(0.95%).结论 海南UC老年患者较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均多,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病情轻,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见,以SASP/5-ASA治疗为主.

    作者:陈益耀;吴克利;陈轶;符思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常导致基本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

    作者:龙艳;朱国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1例不同程度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9名健康对照者的尿液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痛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没有同步尿肌酐校正的1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存在高度的相关性(r=0.783,r2=0.613,P<0.01).结论 UAER<20μg/min不能排除2型糖尿病肾损伤,检测尿微量蛋白可提示T2DM患者是否存在肾损伤,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潘旭枫;罗晓红;段朝晖;丁鹤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3~2006年临沂市正常人群百白破免疫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临沂市正常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下简称百白破)免疫水平,评价临沂市的百白破免疫效果,制定有效免疫规划.方法 根据临沂市区域划分特点,选取兰山、郯城、沂水、莒南、平邑、蒙阴6个县区作为采血点,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测定.结果 白喉抗体阳性率6个县区均在90%以上,抗体阳性率在6个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T均明显高于保护水平;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在6个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百日咳免疫GMT<1:320,低于保护水平,保护率仅为20.26%;破伤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6地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破伤风抗体CMT均明显高于保护水平.结论 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均已达到可控制发病水平.百日咳免疫效果不甚理想.

    作者:夏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加强监狱结核病防治工作探讨

    目的 通过琼山监狱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探讨在监狱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意义.方法 利用X光和痰检等手段对所有服刑人员进行结核病普查,对肺结核病人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和实施督导化疗管理.结果 琼山监狱活动性肺结核患病丰为2 031/10万,涂阳患病率为160/10万,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和1.8倍.通过对所有肺结核病人实施隔离和短程督导化疗,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100%,涂阴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1.2%.结论 琼山监狱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一年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体现党和政府对服刑人员的关心、减少结核病的传播、有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奕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胃的了解化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病例60例,病例以低年龄组为主,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病例的63.3%.结论 化州市麻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强2岁和4岁适龄儿童麻疹的复种工作,提高麻疹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作者:黄玉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学校内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某小学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水痘在学校内爆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茂名市区某小学2006年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11月24日~12月6日茂名市区低埒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流疫情,共发生病例29例,罹患率2.27%;病例呈明显聚集在学前1班,所有病例均未接种水痘疫苗,并且明显集中在某个预防接种工作薄弱的居委,该居委儿童持证率仅17.4%,接种水痘接种率仅8.7%.结论 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低,免疫空白儿童聚集和传染源的引入是学校内易发生水痘爆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玉;方正杰;吴晓英;陈慧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宁波市2006年江北区不同年龄段百白破抗体水平分析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严重危害人群,尤其是儿童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没有疫苗预防的年代,全世界每年约有6 000万儿童患百日咳,每年死亡人数50~100万人,白喉和破伤风的危害更为严重.

    作者:赵凤敏;吴锋;刘庆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4年某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流感病毒的流行和菌株变化情况,为流感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和送检标本检测结果.结果 2004年海南省人民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197份,阳性29例,阳性率14.72%,其中H3型13例,B型16例.结论 2004年海南省流感流行高峰可能在4~9月份,流行菌株为H3型和B型.

    作者:祝朝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省2006年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的种群分布、密度及带毒情况,为制定登革热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在既往登革热流行区的儋州市、临高县、陵水县设立监测点,全年每月定时定点定人监测媒介幼虫密度和成蚊种群、密度;6~10月份监测雌性伊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结果 各监测点全年均有媒介伊蚊活动,布雷图指数每月均高于5,儋州市2个哨点全年有11个月指数均≥20,其中港口村8月达168为高指数;除儋州市港口村、临高县宫花村有明显4~8月季节高峰外,其他各点无明显季节高峰.各监测点伊蚊幼虫孳生环境也有所不同,儋州市以永久性容器孳生为主,临高县和陵水县以暂时性容器孳生占多数.三个监测点全年捕获的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总数的种群分布比,儋州市为138:15,临高县为0:64,陵水县为42:113,存在明显的种群分布差异.对188只雌性伊蚊进行登革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海南省既往登革热流行区广泛存在传播媒介,全年活动,且密度均较高,存在发生登革热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作者:吴维学;金玉明;孙莲英;曾祥洁;苏新元;贾鹏本;李臻;劳世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3~2006年海盐县部分人群HIV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3~2006年海盐倒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自愿检测者、强制检测者、羁押人员、公共场所人业人员血样标本开展HIV抗体检测.结果 4年间共检测血样4 853份,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6人),其中2003年检出HIV抗体阳性例数0,2004年阳性例数1,2005年阳性例数为1(该例与2004年阳性例为同一人).2006年阳性例数为5.其中自愿检测者阳性人数为3人,强制检测者阳性人数为2人,羁押人员阳性人数为1人,公共场所人业人员阳性人数为0.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为主(66.7%),外省流动人口居多(83.3%).结论 近4年海盐县HIV感染者正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和人群监测力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上升蔓延势头.

    作者:周晓红;陈鸣芳;沈珠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地区2 400例孕妇夫妇G6PD缺乏症筛查分析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孕妇夫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C06PD定量比值法,对门诊产检的孕妇及其配偶各1 200例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检测结果应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 200例孕妇和1 200例丈夫中G6PD缺乏症检出率分别为5.58%和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孕妇和本地孕妇中G6PD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5.17%,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丈夫和本地丈夫中G6PD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3.67%和2.83%,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地区夫妇中,孕妇和丈夫中C6PD缺乏症发生率差异显著;在性别相同的情况下,G6PD缺乏症在外来人群与本地人群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樊瑜;李广华;毕燕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余姚市2000~2006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余姚市2000~2006年麻疹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2000~2006年头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49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11例,阳性率42.37%.冬春季阳性率高,麻疹IgM抗体阳性小年龄为3个月12d,大为42岁,主要集中在小于8月龄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病例的快速确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建议重点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适时开展流动儿童的强化免疫.

    作者:黄大利;胡向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5~2006年包头市成人麻疹病例临床分析

    2005~2006年包头市麻疹散发流行,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皮肤科共收治成人麻疹87例.现将这些麻疹病例发病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高全山;林爱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玉溪市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溪市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评价接种质量,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3~2005年分别对1、4和7岁3个年龄组儿童采用PPS法,随机抽取了应完成相应免疫剂次的目标儿童1 972名,进行白喉抗毒素、麻疹抗体IgG、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白喉免疫抗体总阳性率94.84%;保护率90.76%;几何平均滴度(CMT)1:52.23,各年龄组儿童白喉免疫水平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免疫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9、χ22=27.1、F=7.32,P均<0.05).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7%,保护率76.97%,抗体GMT为1:706.78;三个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有差异,几何平均滴度GMT无统计学意义(χ2=6.07、P<0.05,F=1.66、P>0.05).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63%、97.87%、99.7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87.99、1:503.54、1:838.03,不同年龄组脊灰血清抗体阳性率除Ⅰ型、GMTⅠ、Ⅱ型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型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统计学意义(Ⅰ型χ2=10.26、F=4.73,P均<0.01;Ⅱ型χ2=0.61、P>0.05,F=3.68、P<0.05;Ⅲ型χ2=0.42、F=2.26,P均>0.05).结论 玉溪市常规免疫后1~7岁儿童的白喉、麻疹、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作者:李廷学;马运葵;杨玉仙;余庆福;祁昆;张耀喜;吴丽清;任志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各乡镇场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进行登记、血检、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乐东县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病例从2003年的467例上升至2004年的530例,升幅为13.49%.流动人口疟疾感染主要分布于乐中、尖峰、千家、抱由、保国、保显等乡镇场,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区).疟痰感染呈季节性和职业分布.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是乐东县疟防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垂波;吉文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昌江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昌江县女性性工作者(CSW)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分布在该县城乡娱乐场所的CSW运一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和分析.结果 共调查378名CSW,AIDS传播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0%,MDS三条传播途径都答对占43.1%.商业性行为时近一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7.5%,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为54.5%.结论 CSW对AIDS传播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坚持使用率都比较低,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部门联合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作者:吉金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6年慈溪市疟疾监测分析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慈溪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1989年全市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每年均有外源性病例发生,且发病率有回升现象,现将2006年疟疾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杭鹤云;范飞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免费救治4 201例晚期血吸虫病人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荆州市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免费救治后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分年度输入晚期血吸虫病人档案,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4~2006年度经湖北省累计核定晚期血吸虫病人8 292人(含复治病人),实际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4 201人,临床分型以腹水型多,连续3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平均受治率为96.43%,人均复治2.04人次,临床好转和临床治愈率为91.58%.结论 在疲区实施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时,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救治效果,保持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董娟;彭孝武;王加松;袁梅枝;何亮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季节性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性腹泻发病的季节性.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小榄某医院2003~2006年轮状病毒性腹泻病人入院住院时间.结果 456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人入院高峰时点为12月11日,高峰期为11月8日一次年1月24日.男女性入院高峰时点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榄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年龄分布为0~6岁.其中6~36个月占82.5%,为高发年龄段.

    作者:麦毅忠;王小群;杨德恒;麦泳贤;何翠玲;黄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许昌市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许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死亡或病人为儿童时,由了解情况的病人家属代答.结果 2006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4例,发病率为0.31/10万,所有狂犬病例均为犬伤引起,农民和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比例低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犬只管理争对犬只的免疫;促进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疫苗的接种以及抗血清的使用;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科学防治狂犬病.

    作者:张巧红;尧怀志;谢云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南宁市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 根据工作职责和单位优势,分别评价疾控机构组织发动、制定计划和培训人员、检查以及医疗机构发现、治疗和管理病人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在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查痰率和治愈率上,共同实施项目高于独立完成项目的疾控机构.结论 共同实施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葛利辉;赵亚玲;邓其军;黄家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云南龙陵县1991~2005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龙陵县1991~2005年疟疾监测责料.结果 1991~2005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3 1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14/75;发热病人年平均血检率4.59%、血检阳性率1.75%;监测流动人口疟痰病例2 661例,占疟疾总数的84.50%;居民平均带虫率为0.8%.结论 龙陵县仍是输入性间日疟为主的混合流行区,应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抗疟措施.

    作者:杨富贤;孙晓东;郑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泌尿生殖遣非淋菌性尿道炎者(NGU)支原体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厂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638份男性泌尿生殖道NGU标本中共检出253株支原体,阳性丰39.7%,其中解脲脲原体(Uu)205株,占81.0%,人型支原体(Mh)8株,占3.2%,UU合并Mh阳性40株(份),占15.8%.检出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丰低,均为10.8%.对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53.0%、52.6%和50.6%.结论 支原体已成为男性NGU的主要病原体并以Uu为主,已有多重耐药株的出现,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文广;陈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口市514例中学生营养状况与血脂水平关系的调查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海口市514例12~15岁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1及B100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者共143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为83例、57例和3例;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为58例和45例.营养不良者血清脂质变化不显著,超重儿和肥胖儿血清脂质各成份含量均发生明显改变,与正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异常检出率也高于正常者的两倍以上.结论 超重者和肥胖者与高脂蛋白血症发生存在相互关系.

    作者:邱辅佑;冯学冠;黄慈花;李巍景;陈广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北京市医务人员对登革热认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现状,为加强登革热专业培训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6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登革热防治知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医院和科室的医务人员其登革热知识掌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特剐是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登革热认知水平.

    作者:关静;张震;乔富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环酯红霉素原料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及其意义

    目的 消除环酯红霉素原料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抑菌作用.方法 细菌采用薄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用平皿法进行试验,加试验菌回收并且计算回收率.结果 菌回收率迭到70%以上,控制菌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才达到要求.结论 薄膜过滤法可消除药品中抑菌物质的干扰.

    作者:陈爱青;李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以指导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32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70,其中分量表以营养得分高,其次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和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得分低;(2)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1)老年人整体的健康行为水平处于中等;老年人在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处理方面的健康行为水平较高,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水平较低.(2)应加强老年人在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行为教育,重视文化翟度低,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

    作者:毛晓群;尤黎明;黄惠芬;古素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阳江市某城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城区的女性性工作者(FSW)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行为危险水平和梅毒、艾滋痛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FSW分布的场所类型和地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场所和街道内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样检测梅毒和HIV.结果 87.4%访谈对象的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在近1个月有39.57%的FSW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7.72%的FSW梅毒抗体TRUST阳性;35.79%的FSW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只有84.21%的FSW发现自己染上性病后会停止接待客人.结论 阳江市城区的FSW性病感粢率较高,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行为普遍;在性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应是我们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细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院重症监护中心(ICU)细菌检出率、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在254份检出细菌阳性标本中共培养出28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25株(78.4%),革兰阳性球菌41株(14.3%),念珠菌21株(7.3%),检出菌来自呼吸道标本占63.4%,其他标本各占5%左右;细菌检出占构成比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9.5%、肺炎克雷伯菌16.7%、大肠埃希菌1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88.2%、70.0%和11.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6%和65.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2%;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81.3%,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为3.2%.结论 ICU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主导地位,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嗜麦牙窄食单胞菌除外),产ESBLS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阿齐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

    作者:吴多荣;韩小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9例女患者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是外阴和尿道临近肛门,常受粪便、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同时女性尿道短而直,易致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尿感反复发作对病人影响很大,为了解尿感反复发作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他病因,指导以后的诊治,现对49例做过尿离心镜检、细菌培养、抗酸菌检查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莲;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口市琼山区二次供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二次供水卫生情况,探讨改进对策,保护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状况、水质检测采用指标综合评估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 2005年琼山区二次供水、供术设施、卫生状况等情况均较2004年明显好转,二次供水水质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四项指标全年合格率平均值也明显上升,兰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二次供水卫生情况虽有好转,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宝进一步加强卫生监测力度和监督管理,减少水质二次污梁.

    作者:梁安锦;吴燕;蔡笃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口市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海口市青年大学生中有关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青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口市某大学的918名青年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行为同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输血或输入血制品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等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是94.55%、90.41%、85.72%和91.83%;而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是72.11%、87.04%、68.08%;有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人存在歧视现象;在性行为现念方面,赞成婚前性行为35.37%,赞成有多个性伴侣13.61%;获得艾滋病知识来源前三位是电视广播72.32%、杂志书刊52.23%和医务人员宣传48.24%.结论 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掌握还不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教育、性道德教育,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冯福;林志文;朱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红岭农场中小学生氟斑牙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红岭农场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为改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调查红岭农场1 200名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28.6%.调查22个饮用水源,有3个水源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0.6倍.其中饮用三口高氟井水单位的学生患病率(59.6%)明显高于其它单位的学生患病率(17.0%),说明学生患氟斑牙与饮用这三口高氛井水密切相关.接触高氟水时间越长,氟斑牙患病率越高.结论 红岭农场中小学生发生氟斑牙的病因主要是长期饮用高氟水所致,应重视饮水安全,加强监管,提高防范意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徐德洲;郑期优;杨建立;赵永兴;王秋英;周国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MRSA医院感染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3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中,111例为MRSA感染,占8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92.79%;MRSA感染者病死率迭14.41%.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相对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有较强耐药性.结论 严密监控神经外科MRSA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来;练丽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mii,Aba)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住院病人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按当年度CLSI的标准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分离出161株Aba,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泌物及血,分别占68.9%(111/161)、10.6%(17/161)及7.5%(12/161);Aba分布居前3位依次为ICU占30.4%(49/161)、呼吸内科占16.1%(26/161)和神经内科占13.7%(22/161);其对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亚胺培南11.8%、美诺培南8.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沙星的耐药率均小于50.0%,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0%以上.结论 Aba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Aba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及美诺培南是治疗该菌感染为有效的药物.

    作者:薛红漫;李红玉;苏文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建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让广大农民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概况,掌握有关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本底资料,根据《中国(云南)农村饮用水与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实施方案》,于2006年8~10月,开展了建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艳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肠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特性,以指导临床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肠球菌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种,K-B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琼脂稀释筛检平板法筛检万古霉素耐药株(VRE)与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株(HLAR).结果 医院感染肠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其次是屎肠球菌,两者共占92.9%.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道、下呼吸道、皮肤伤口、腹腔和血液.全部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导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侵袭性诊疗操作、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混合感染发生率64.3%,病死率45.6%.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90%.VRE与HLAR检出率分别为3.6%、71.4%.结论 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肠球菌常见,主要引起泌尿道、下呼吸道感染,且混合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糖肽类抗生素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锋;张永标;张扣兴;李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云南玉溪市居民死亡率与期望寿命分析

    目的 了解玉溪市居民期望寿命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坝区、半山区、山区县、乡(镇)分层,对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死亡的居民入户调查并照对前几次的普查资料,用简略寿命表[1]进行预期寿命计算.结果 玉溪市2005、1989、1981和1975年平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3.59、68.55、67.21和62.01岁;2005年平均期望寿命男性为72.23岁,女性75.97岁;2005年比1975年升高11.58岁,30年平均上升0.40岁.山区少教民族为主的兴蒙、里山、通红甸、青龙厂、泣江和腰街镇2003~2005年男性与女性分别相差5.83、4.75、7.50、6.43、5.47和5.25岁;纳古镇、通红甸乡2003~2005年人年均纯收入分别为6 472元和1 739元,期望寿命为72.63岁和73.06岁.结论 玉溪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为主的山区乡镇男性与女性期望寿命差距较大;平均收入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期望寿命的绝对因素.缩小男性与女性期望寿命差距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波;黄正美;李六九;范芝宏;杨太专;李永艳;邢兰燕;瞿媛;赵微;郑应莲;王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亚市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情况,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海南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和《海南省重点人群尿碘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生产厂家与批发销售店合格碘盐为98.98%,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3.54%,非碘盐食用率为34.03%,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61.1μg/L,育龄妇女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4.58%,不合格碘盐4.17%,食用非碘盐31.25%.结论 三亚地区非碘盐冲销同题依然存在,在部分地区育龄妇女的碘营养水平还未达到适宜水平,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仍十分严峻.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集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和鉴定,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发生食物中毒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及患病学生肛拭子64份、食堂制作的食品34份和食堂用水1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进行致病菌检测,食堂用水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3份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3份患病学生肛拭子和4份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副溶血性孤菌污杂食物而引起.

    作者:苏华瑜;陈雅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实验研究列联表资料的SPSS分析

    在临床实验研究与基础实验研究中,所分析的指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定量指标,有时也转化成定性资料进行分析.这些定性资料或由定量资料转化而来的定性资料,一般都整理成列联表形式,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做出合理的解释.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柳州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程度和行为状况,为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工地管理人员的配合下,深入工地.通过一对一或自行填写问卷的方法,收集建筑工地农民工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信息.结果 农民工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传播途径的认识中,母婴传播知晓率较低;而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较高,但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调查对象中,有配偶外的性伴人数占有一定的比例(约20%),而安全套使用人数较少,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结论 还须加强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减少高危行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

    作者:蒋琦莲;柳元;陈启玲;韦启后;俸卫东;蒙晓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及职业病防治现状调查

    目的 掌握广西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和登记记录的方法,对广西所有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应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设备336台,密封源576枚,放射性活度2 349TBq,放射性核素主要有60Co、37Cs和131I等13种,密封源以其它分类应用的枚数据多,占总枚教的69.8%.广西放射工作场所外照射剂量合格率为92.7%,放射工作人员总数为6 015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分别占人员总数的16.9%和83.1%,持证率分别为88.3%和88.3%;医疗卫生行业和非医疗卫生行业工作人员分别占人员总数的93.1%和6.9%.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7mSv,按剂量分布人计,<2mSv和≥2mSv的人员分剐占实检测总人数的96.4%和3.6%;未检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病新病例.结论 丢失放射性密封源是同位素应用的大安全隐患,应重点加强监管.应加大量检测的监督执法力度,应加强对射线装置其它类、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分类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管理和防护技术研究,以降低其受照剂量.

    作者:陆有荣;李侯健;刘昌时;陆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慈溪市2001~2005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为了解慈溪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提高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我们于2001~2005年连续对慈溪市市级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医疗单位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飞能;徐菊英;方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亚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三亚市农村学生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10间乡镇中学和4间乡镇中心小学的在校学生共12 650人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 三亚市农村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4.70%处于较高水平,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营养过剩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结论 应加强学生营养教育,平衡膳食,使其获得良好营养,尽快改善健康状况.

    作者:陈莲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上海市南汇区慢性丝虫病人社区管理和照料方法探讨

    目的 了解慢性丝虫患者的现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关怀照料工作,提高慢丝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WHO关于消除丝虫病的目标之一.方法 慢性丝虫患者治疗用海群生作病原治疗,同时给予弹力绑带;对慢性丝虫病人用血清学和病原学进行监测,阳性均为0;每年对慢丝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治疗,并建立档案.结果 慢性丝虫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橡皮肿、鞘膜积液以及乳糜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就业和婚姻,且慢丝病人大都经济条件差,生活贫困,是真正的弱势群体,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结论 应提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导的慢丝病人照料和关怀工作,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做好各项治疗、照料和关怀工作,提高慢丝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海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124例CNS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2例血培养细菌阳性标本中,分离出124株CNS(占68.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6株(37.1%),溶血葡萄球菌27株(21.8%)和腐生葡萄球菌13株(10.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75.0%.MRCNS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 CNS已成为新生儿血液感染第一位的病原菌,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望春;叶晓涛;黄衍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鸽脑磷脂软胶囊改善人体记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鸽脑磷脂软胶囊对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104名战士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检测.将受试者按记忆商高低分成均衡的两组,每组52人.随机选择一组为实验组口服试样(每日3次,每次2粒),另一组为对照组服用等量的安慰剂,连续服用30d.结果 试验后实验组MQ为95.5±9.8,比服用前的84.2±11.8有明显提高,也与对照组MQ 85.8±11.6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鸽脑磷脂软胶囊对改善人体记忆有一定效果.

    作者:王琼瑶;阮征;李俊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物咨询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经药物咨询进行治疗患者(观察组)和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组)各80例,3个月后考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纳入研究前现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者分别为20%及21.2%,两组无明显差异,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佳者分别上升至42.5%及57.6%,对照组分别为22.5%及23.7%,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1个月及3个月时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开展包括药物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让药师成为药物治疗的服务主体,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蕾;崔颖鹏;胡俊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湖北省2001~2005年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正确评价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今后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湖北省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配置现状以及与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的关系分析.结果 随着结核痛专职人员数量、综合业务素质的逐年增加,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也相应提高;山区、丘陵、平原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依次由高至低,与其每50万人口中、高级职称人数多少顺序一致;目前湖北省结核病专职人员数量基本符合要求,但综合业务素质、专业配置比例尚有待进一步加强与优化.结论 为确保湖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专职人员数量、中高级职称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或充实病人督导管理、健康促进专业的工作人员,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

    作者:杨成凤;侯双翼;赵丁源;谌启芳;罗军民;刘勋;王小靖;肖爱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羁押人员HTV感染状况及行为学调查

    目的 了解羁押人员HIV感染现状以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 381名羁押人员的人群特征以及HI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费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发现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1.26‰;注射吸毒、性乱、有偿供血史的分别占2.18%、30.28%、0.59%.结论 羁押人员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措施.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夏岚;许寒冰;俞志祥;夏利明;沈伟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3名健康体检者的高血压认知情况、知识的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563名中有58.7%了解高血压知识及危险因素;有55.9%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采取预防措施的只有33.2%;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占41.6%,医务人员只占15.8%;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需求中,预防措施、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占前三位;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是发放宣传资料.结论 体检人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不足,有待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体检人员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王海花;李红姗;符策玉;符颖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2~2006年丹东市女性肺癌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丹东市女性肺癌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为女性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丹东市市辖区范围内2002~2006年肿瘤登记报告年分析表,获取女性肺癌发病资料,对本地区女性肺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6年丹东市女性肺癌总发病率为46/10万;总标化率为14.25/10万;发病率波动在30.94/10万~53.80/10万;标化率波动在21.63/10万~43.7/10万.结论 丹东市近几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略呈上升趋势.考虑与环境因素、被动吸烟、烹调油烟过大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过少等因素有关.

    作者:常征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普宁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

    目的 监测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为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按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1-2000进行监测.评价标准,按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689664-1996进行评价.每年分四个季度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各进行一次监测.结果 2年总检合格率旅店业明显高于文化娱乐场所(χ2=8.64,P<0.05).年度间合格率有显著增长,其中旅店业(χ2=8.11,P<0.05),文化娱乐场所(χ2=6.24,P<0.05).季度间合格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旅店业中(χ2=19.56,P<0.01),文化娱乐场所中(χ2=8.54,P<0.05).市直辖区与镇辖区也有较大的区别,旅店业(χ2=22.38,P<0.01),文化娱乐场所(χ2=10.40,P<0.01).不同性质企业之间合格率也有所不同,旅店业(χ2=9.67.P<0.01),文化娱乐场所(χ2=7.59,P<0.05).结论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经质量分析,证明了通过监测和管理可使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能够为业主提供因时因地做好消毒卫生工作的理论依据,指导其搞好空气卫生质量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优质环境.

    作者:林庆光;李雪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集的门诊45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8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 323例(占70.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351例(占76.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213例(占46.5%).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舍理用药.

    作者:林燕;黄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AMS 6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2002年~2006年分离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2年的10.8%上升到2006年的19.6%,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却在不断下降,其中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由2003年的60.0%下降到2006年的27.0%.2006年分离株只对特治星保持中度敏感(65.0%).对其它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6.0%~100.0%之间,且出现了许多全耐药株.分离株主要来自神经脑外科,外科ICU和呼吸内科病人,多见于脑部和肺部疾病患者.以老年、危重和意外伤抢救患者为主要易感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0.3%.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技术的应用,交叉感染,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缩短住院日,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桔红;王佩芬;张凌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血睾酮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血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有致孕史的男性,根据吸烟量和烟龄分为A、B、C 3组,检测精液参数(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睾酮水平.结果 精子密度、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A、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子前向运动率B、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酮水平A、B组无明显差异,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可抑制睾丸的睾酮合成,对精液参数及睾酮合成有不良影响,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

    作者:房磊臣;刘嫱;陈雪银;徐雯;苟欣;黄元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献血者的调查

    目的 对6种不同类型献血者人数和血液检测情况作比较,探讨安全的献血类型.方法 对31 129名献血者血液五项指标作检测,把献血者分为三组六种类型,对每组献血者的人数和检测指标不合格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六种类型的献血者中,固定献血者的血液五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低(1.5%).结论 自愿的、无偿的、固定的献血者是安全的献血者,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从而满足临床用血和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作者:孙家志;陈辉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IGF-Ⅰ的生物学活性及其调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个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素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调节过程,即有自身及其受体,结合蛋白的调控,又有受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调控下多激素参与的调节,还受到基因水平的调节,如P53基因调控.

    作者:戴文鑫;吴智勇;罗百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卵巢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初铂类抗癌药问世以来,卵巢癌的疗效,尤其是近期效果,有较明显的改观.

    作者:陈瑾;张树荣;乐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种,治疗手段多样化,没有特异性.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82%.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本文特对窄谱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成国;樊翌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多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预后差别很大,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了解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对ACS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这些因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方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蚊虫防治技术新进展

    蚊虫防治技术种类繁多,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技术的作用原理、使用方式不同,对不同蚊种的杀灭活性亦有差别.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蚊虫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陈辉华;陈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3D法)对临床送检的加2份标本(其中结核病患者标本330份,非结核病患者标本72份)进行结棱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与BACTE TB 460系统(Bactec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L-J法)进行比较.结果 330份结核病患者标本中,3D法、Bactec法和L-J法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42.1%、43.9%和31.2%;初分离平均阳性时间为16.1d、12.8d和25.6d,平均药敏时间12.9d、12.4d和22.4d,总报告时间分别为29d、25.2d和48d.3D法在阳性分离率和平均报告时间均明显优于改良罗氏法(P<0.05)、与Bactec法相近(P>0.05).3种方法污染率分别为4.0%、6.2%和3.5%;3D法低于Bactec法(P<0.05)、与L-J法相近(P>0.05).3D法与Bactec法和L-J法药敏总符合率分别为97.28%和94.79%.在72份非结核病人标本中,3种方法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具有阳性分离率高、快速、污染率低、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方法.

    作者:廖光付;蓝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酮钠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王康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疱疹排毒汤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生殖器疱疹是因种种原因导致局部抵抗力降低,感染单纯疱疹Ⅱ型病毒所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本病的特点是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旦传染,由于长期不能治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于本病,西药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办法,所以运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作者:陆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应急能力研究进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是多方面的,不仅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公众心理恐惧,甚至导致社会混乱、经济衰退,威胁国家安全[1].

    作者:易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输血面临的风险与安全输血的对策

    如何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是每个输血工作者和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检测技术存在局限性.临床输血存在输血指征过宽,输血免疫学副作用等.为消除不安全的血液,控制输血风险,提出相应对策.应从低危险性献血者中采集血液,严格筛查血液,临床合理用血,建立健全输血医疗文书,输血前告知等.通过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可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目的.

    作者:武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6年网上)/《中国热带医学》稿约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