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李治敏;张立群;潘伟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 依普黄酮, 治疗, 预防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并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以依普黄酮+补钙疗法;对照组52倒,以单纯补钙疗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88.2%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对照组51.9%怠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普黄酮能有效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许昌市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许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死亡或病人为儿童时,由了解情况的病人家属代答.结果 2006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4例,发病率为0.31/10万,所有狂犬病例均为犬伤引起,农民和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比例低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犬只管理争对犬只的免疫;促进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疫苗的接种以及抗血清的使用;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科学防治狂犬病.

    作者:张巧红;尧怀志;谢云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羁押人员HTV感染状况及行为学调查

    目的 了解羁押人员HIV感染现状以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 381名羁押人员的人群特征以及HI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费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发现H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1.26‰;注射吸毒、性乱、有偿供血史的分别占2.18%、30.28%、0.59%.结论 羁押人员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措施.

    作者:薛黎坚;王文明;夏岚;许寒冰;俞志祥;夏利明;沈伟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肢原(PCⅢ)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检测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HA、LN、Ⅳ-C、PCⅢ的含量.结果 慢性乙肝病患者轻、中、重度病人血清中HA、LN、Ⅳ-C、PCⅢ4项指标含量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肝硬化病人的4项指标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结论 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上述4项指标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作者:林英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在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3D法)对临床送检的加2份标本(其中结核病患者标本330份,非结核病患者标本72份)进行结棱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与BACTE TB 460系统(Bactec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L-J法)进行比较.结果 330份结核病患者标本中,3D法、Bactec法和L-J法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42.1%、43.9%和31.2%;初分离平均阳性时间为16.1d、12.8d和25.6d,平均药敏时间12.9d、12.4d和22.4d,总报告时间分别为29d、25.2d和48d.3D法在阳性分离率和平均报告时间均明显优于改良罗氏法(P<0.05)、与Bactec法相近(P>0.05).3种方法污染率分别为4.0%、6.2%和3.5%;3D法低于Bactec法(P<0.05)、与L-J法相近(P>0.05).3D法与Bactec法和L-J法药敏总符合率分别为97.28%和94.79%.在72份非结核病人标本中,3种方法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BacT/ALERT 3D全自动培养仪检测分枝杆菌具有阳性分离率高、快速、污染率低、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检测分枝杆菌的方法.

    作者:廖光付;蓝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市三种血清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登革热Ⅰ型(DEV-Ⅰ)、Ⅱ型(DEV-Ⅱ)与Ⅳ型(DEV-Ⅳ)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间收治的5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一般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等无明显差异;DEV-Ⅰ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肝损害发生率高;DEV-Ⅱ型患者的器官损害多见,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皮疹及腔道出血,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比率高;DEV-Ⅳ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器官损害少见.结论 DEV-Ⅱ型患者的病情重,DEV-Ⅰ型次之,DEV-Ⅳ型轻.

    作者:王建;洪文昕;张复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并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以依普黄酮+补钙疗法;对照组52倒,以单纯补钙疗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88.2%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对照组51.9%怠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普黄酮能有效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作者:李治敏;张立群;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类型献血者的调查

    目的 对6种不同类型献血者人数和血液检测情况作比较,探讨安全的献血类型.方法 对31 129名献血者血液五项指标作检测,把献血者分为三组六种类型,对每组献血者的人数和检测指标不合格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六种类型的献血者中,固定献血者的血液五项检测指标阳性率低(1.5%).结论 自愿的、无偿的、固定的献血者是安全的献血者,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从而满足临床用血和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作者:孙家志;陈辉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目的 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2月,23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舍手术.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得到随诊,时间9个月~8年,平均5年,20例脊柱背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消失,1例残留有腰5神经根性疼痛,优良率95%.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酮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杆菌2例,其它混合感染者2例,普通培养无菌者5例.X光片检查提示:20例骨性融合,1倒假关节形成,融合率95%.术后ESR平均23mm/h(术前60mm/h),C-反应蛋白降致正常.结论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可通过敏感药物治疗加前或后路病灶清徐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科;沈宁江;林明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63例(12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药四子补益胶囊,观察治疗后患者视力、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造影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眼底好转改变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中治疗后单纯型视力提高比增殖型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较西医单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优越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害.

    作者:杨新岩;谢静华;赵艳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6年慈溪市疟疾监测分析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慈溪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1989年全市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每年均有外源性病例发生,且发病率有回升现象,现将2006年疟疾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杭鹤云;范飞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02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症状.患儿气道对刺激物有高反应性.

    作者:常惠玲;吴沛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艾滋病人CD4+ T淋巴细胞Th1/Th2漂移

    目的 建立CD4+ 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研究艾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Th1/Th2平衡漂移.方法 胞外CD分子染色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相结合,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 T淋巴细胞的Th1/Th2亚群百分比.结果 艾滋病人Th1型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阶梯状上升趋势,其与治疗时间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741.但无统计学意义(r=0.741,P=0.057);Th2细胞百分比的均值在治疗过程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与治疗时同在68周内的回归系数为0.847,有统计学意义(r=0.847,P=0.016).结论 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能监测CD4+ T淋巴细胞Th1/Th2亚群漂移,对了解艾滋病人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晓辉;冯铁建;石向东;陈琳;罗贤如;柯跃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种,治疗手段多样化,没有特异性.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82%.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本文特对窄谱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成国;樊翌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9例女患者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是外阴和尿道临近肛门,常受粪便、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同时女性尿道短而直,易致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尿感反复发作对病人影响很大,为了解尿感反复发作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他病因,指导以后的诊治,现对49例做过尿离心镜检、细菌培养、抗酸菌检查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莲;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内皮素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内皮素对肾血流及蛋白尿的影响,探讨内皮素、肾血流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性肾病模型,动态观察不同病期大鼠血压、肾皮质血流、肾内皮素及24h尿蛋白量的变化,并将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肾皮质内皮素升高发生在尿蛋白升高之前,随内皮素的升高,尿蛋白漏出量也随之增高,两者显著相关.内皮素可导致肾皮质血流的减少,在蛋白尿高峰期及高峰期后,减少的肾皮质血流可加重尿蛋白的发展,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肾皮质ET的异常增加是导致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一,肾血流量减少可加重蛋白尿的产生.

    作者:宋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常导致基本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

    作者:龙艳;朱国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慈溪市2001~2005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为了解慈溪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提高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我们于2001~2005年连续对慈溪市市级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医疗单位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飞能;徐菊英;方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各乡镇场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进行登记、血检、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乐东县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病例从2003年的467例上升至2004年的530例,升幅为13.49%.流动人口疟疾感染主要分布于乐中、尖峰、千家、抱由、保国、保显等乡镇场,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区).疟痰感染呈季节性和职业分布.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是乐东县疟防工作的重点.

    作者:黄垂波;吉文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3~2006年临沂市正常人群百白破免疫水平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临沂市正常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下简称百白破)免疫水平,评价临沂市的百白破免疫效果,制定有效免疫规划.方法 根据临沂市区域划分特点,选取兰山、郯城、沂水、莒南、平邑、蒙阴6个县区作为采血点,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行测定.结果 白喉抗体阳性率6个县区均在90%以上,抗体阳性率在6个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T均明显高于保护水平;百日咳抗体阳性率在6个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百日咳免疫GMT<1:320,低于保护水平,保护率仅为20.26%;破伤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6地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破伤风抗体CMT均明显高于保护水平.结论 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均已达到可控制发病水平.百日咳免疫效果不甚理想.

    作者:夏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南宁市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疗与疾控机构共同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方法 根据工作职责和单位优势,分别评价疾控机构组织发动、制定计划和培训人员、检查以及医疗机构发现、治疗和管理病人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在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查痰率和治愈率上,共同实施项目高于独立完成项目的疾控机构.结论 共同实施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葛利辉;赵亚玲;邓其军;黄家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