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许昌市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

张巧红;尧怀志;谢云玲

关键词:狂犬病, 流行病学, 特征
摘要:目的 了解许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死亡或病人为儿童时,由了解情况的病人家属代答.结果 2006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4例,发病率为0.31/10万,所有狂犬病例均为犬伤引起,农民和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比例低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犬只管理争对犬只的免疫;促进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疫苗的接种以及抗血清的使用;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科学防治狂犬病.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学校内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某小学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水痘在学校内爆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茂名市区某小学2006年一起水痘爆发的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11月24日~12月6日茂名市区低埒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流疫情,共发生病例29例,罹患率2.27%;病例呈明显聚集在学前1班,所有病例均未接种水痘疫苗,并且明显集中在某个预防接种工作薄弱的居委,该居委儿童持证率仅17.4%,接种水痘接种率仅8.7%.结论 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低,免疫空白儿童聚集和传染源的引入是学校内易发生水痘爆发流行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玉;方正杰;吴晓英;陈慧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阳江市某城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城区的女性性工作者(FSW)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行为危险水平和梅毒、艾滋痛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FSW分布的场所类型和地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场所和街道内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样检测梅毒和HIV.结果 87.4%访谈对象的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在近1个月有39.57%的FSW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7.72%的FSW梅毒抗体TRUST阳性;35.79%的FSW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只有84.21%的FSW发现自己染上性病后会停止接待客人.结论 阳江市城区的FSW性病感粢率较高,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行为普遍;在性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应是我们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集的门诊45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8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 323例(占70.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351例(占76.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213例(占46.5%).结论 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舍理用药.

    作者:林燕;黄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联合治疗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MRSA医院感染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3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中,111例为MRSA感染,占8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92.79%;MRSA感染者病死率迭14.41%.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福平相对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有较强耐药性.结论 严密监控神经外科MRSA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来;练丽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脂蛋白(a)的变化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0例原发性NS患者与2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脂及脂蛋白a,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NS患者血清TC、TG、LDL-c、LP(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N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代谢紊乱.

    作者:王海安;董卫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6年慈溪市疟疾监测分析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慈溪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1989年全市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每年均有外源性病例发生,且发病率有回升现象,现将2006年疟疾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杭鹤云;范飞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州市2006年登革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基因分析

    目的 对广州地区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5'末端非缟码区的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针对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设计引物,进行RT-PCR反应,将阳性结果测序并绘制基因树.结果 在检测的78份血清中,检测出阳性血清23份,共获得4个代表性序列.结论 通过绘制基因树分析,不支持登革病毒已本地化.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力云;伍业健;刘远;鲁恩洁;李向忠;董智强;狄飙;王鸣;杨智聪;吴新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3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5~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列表登记的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局部点眼、有伪膜者去除伪膜,全身用药等积极有效的抗痛素、抗炎、营养角膜等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328例患者经治疗5~14d治愈320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97.6%.结论 采用抗病素药物局部点眼,或全身用药,局部点抗生素眼水及营养角膜眼水等是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的佳方法.

    作者:邢清曼;毛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实验研究列联表资料的SPSS分析

    在临床实验研究与基础实验研究中,所分析的指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定量指标,有时也转化成定性资料进行分析.这些定性资料或由定量资料转化而来的定性资料,一般都整理成列联表形式,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做出合理的解释.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季节性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RV)性腹泻发病的季节性.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小榄某医院2003~2006年轮状病毒性腹泻病人入院住院时间.结果 456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人入院高峰时点为12月11日,高峰期为11月8日一次年1月24日.男女性入院高峰时点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榄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年龄分布为0~6岁.其中6~36个月占82.5%,为高发年龄段.

    作者:麦毅忠;王小群;杨德恒;麦泳贤;何翠玲;黄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国热带医学》稿约(2006年网上)/《中国热带医学》稿约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口市514例中学生营养状况与血脂水平关系的调查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海口市514例12~15岁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1及B100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者共143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为83例、57例和3例;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为58例和45例.营养不良者血清脂质变化不显著,超重儿和肥胖儿血清脂质各成份含量均发生明显改变,与正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异常检出率也高于正常者的两倍以上.结论 超重者和肥胖者与高脂蛋白血症发生存在相互关系.

    作者:邱辅佑;冯学冠;黄慈花;李巍景;陈广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食品中氯霉素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ELISA检测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ELISA检测法和酶标读数仪定量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结果 氯霉素含量为0.05~0.20μg/kg之间,CV%为2.5%~5%,回收率为85.0%~110.0%,标准曲线r=-0.992~-0.999.结论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柳其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常导致基本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

    作者:龙艳;朱国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蚊虫防治技术新进展

    蚊虫防治技术种类繁多,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技术的作用原理、使用方式不同,对不同蚊种的杀灭活性亦有差别.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蚊虫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陈辉华;陈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酮钠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王康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胃的了解化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病例60例,病例以低年龄组为主,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病例的63.3%.结论 化州市麻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强2岁和4岁适龄儿童麻疹的复种工作,提高麻疹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作者:黄玉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9例女患者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是外阴和尿道临近肛门,常受粪便、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同时女性尿道短而直,易致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尿感反复发作对病人影响很大,为了解尿感反复发作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他病因,指导以后的诊治,现对49例做过尿离心镜检、细菌培养、抗酸菌检查的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莲;李艳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