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南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分析

黄垂波;吉文东

关键词:流动人口, 疟疾感染
摘要:目的 了解乐东县2004年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各乡镇场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进行登记、血检、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乐东县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病例从2003年的467例上升至2004年的530例,升幅为13.49%.流动人口疟疾感染主要分布于乐中、尖峰、千家、抱由、保国、保显等乡镇场,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区).疟痰感染呈季节性和职业分布.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是乐东县疟防工作的重点.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建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让广大农民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概况,掌握有关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本底资料,根据《中国(云南)农村饮用水与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实施方案》,于2006年8~10月,开展了建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钱艳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余姚市2000~2006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余姚市2000~2006年麻疹患者血清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 2000~2006年头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49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11例,阳性率42.37%.冬春季阳性率高,麻疹IgM抗体阳性小年龄为3个月12d,大为42岁,主要集中在小于8月龄组.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常住人口.结论 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病例的快速确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建议重点对流动人口加强管理,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适时开展流动儿童的强化免疫.

    作者:黄大利;胡向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柳州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认知程度和行为状况,为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工地管理人员的配合下,深入工地.通过一对一或自行填写问卷的方法,收集建筑工地农民工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信息.结果 农民工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传播途径的认识中,母婴传播知晓率较低;而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较高,但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调查对象中,有配偶外的性伴人数占有一定的比例(约20%),而安全套使用人数较少,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结论 还须加强对建筑工地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减少高危行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

    作者:蒋琦莲;柳元;陈启玲;韦启后;俸卫东;蒙晓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卵巢癌铂类药物化疗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初铂类抗癌药问世以来,卵巢癌的疗效,尤其是近期效果,有较明显的改观.

    作者:陈瑾;张树荣;乐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细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院重症监护中心(ICU)细菌检出率、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在254份检出细菌阳性标本中共培养出287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25株(78.4%),革兰阳性球菌41株(14.3%),念珠菌21株(7.3%),检出菌来自呼吸道标本占63.4%,其他标本各占5%左右;细菌检出占构成比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9.5%、肺炎克雷伯菌16.7%、大肠埃希菌14.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88.2%、70.0%和11.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6%和65.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0.2%;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81.3%,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为3.2%.结论 ICU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主导地位,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嗜麦牙窄食单胞菌除外),产ESBLS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阿齐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

    作者:吴多荣;韩小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三亚市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情况,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海南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和《海南省重点人群尿碘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生产厂家与批发销售店合格碘盐为98.98%,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3.54%,非碘盐食用率为34.03%,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61.1μg/L,育龄妇女合格碘盐食用率为64.58%,不合格碘盐4.17%,食用非碘盐31.25%.结论 三亚地区非碘盐冲销同题依然存在,在部分地区育龄妇女的碘营养水平还未达到适宜水平,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仍十分严峻.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头孢呋辛钠的氨解研究

    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的氨解机理和产物.方法 运用半制备型HPLC分离提纯降解产物,以波谱方法(UV,IR,HRFABMS,EIMS,ESIMS,1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对其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得到头孢呋辛钠的氨解产物并推测了降解机理.结论 该氨解产物为首次得到.

    作者:陈兆坤;胡昌勤;沈永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种,治疗手段多样化,没有特异性.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治愈率达82%.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因子影响.本文特对窄谱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成国;樊翌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酮钠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王康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3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年5~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列表登记的32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局部点眼、有伪膜者去除伪膜,全身用药等积极有效的抗痛素、抗炎、营养角膜等治疗措施.结果 本组328例患者经治疗5~14d治愈320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97.6%.结论 采用抗病素药物局部点眼,或全身用药,局部点抗生素眼水及营养角膜眼水等是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的佳方法.

    作者:邢清曼;毛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蚊虫防治技术新进展

    蚊虫防治技术种类繁多,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种技术的作用原理、使用方式不同,对不同蚊种的杀灭活性亦有差别.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蚊虫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陈辉华;陈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对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1,2],现对十堰市2006年确诊的2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玉;郭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口市514例中学生营养状况与血脂水平关系的调查

    目的 探讨营养状况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海口市514例12~15岁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1及B100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者共143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分别为83例、57例和3例;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为58例和45例.营养不良者血清脂质变化不显著,超重儿和肥胖儿血清脂质各成份含量均发生明显改变,与正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异常检出率也高于正常者的两倍以上.结论 超重者和肥胖者与高脂蛋白血症发生存在相互关系.

    作者:邱辅佑;冯学冠;黄慈花;李巍景;陈广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6年慈溪市疟疾监测分析

    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慈溪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1989年全市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每年均有外源性病例发生,且发病率有回升现象,现将2006年疟疾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杭鹤云;范飞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分析(附12例报告)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慢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应用庆大霉素溶液缓慢灌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全身用药.结果 随访3个月~10年,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仅1例植骨术后近期复发,后经灌洗,骨髓炎被控制,1例内踝骨髓炎分泌物时间较长,经清创钻孔、换药治愈.结论 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关键措施.消除死腔,引流通畅,保持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保持局部成骨活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军;刘玉光;曾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脏TNF-α变化及地塞米松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脏的变化和意义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SO组)、地塞米松处理组(DXM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脏TNF-α蛋白的表达,并测定PaO2、肺湿/干重(W/D)、血清淀粉酶(AMS)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现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 ANT组PaO2下降,W/D、AMS及血清TNF-α、IL-6明显升高,肺脏TNF-α蛋白表达上调,光镜下胰腺和肺脏明显损伤,地塞米松组INF-α蛋白在肺脏的表达和IL-6的产生以及组织的损伤程度均低于其他组,而PaO2高于其他组.结论 TNF-α参与了大鼠ANP时肺组织的损伤,地塞米松对ANP时肺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下调的TNF-α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作者:赵光荣;雷明盛;高绪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mii,Aba)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住院病人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按当年度CLSI的标准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分离出161株Aba,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泌物及血,分别占68.9%(111/161)、10.6%(17/161)及7.5%(12/161);Aba分布居前3位依次为ICU占30.4%(49/161)、呼吸内科占16.1%(26/161)和神经内科占13.7%(22/161);其对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亚胺培南11.8%、美诺培南8.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沙星的耐药率均小于50.0%,而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0%以上.结论 Aba院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Aba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及美诺培南是治疗该菌感染为有效的药物.

    作者:薛红漫;李红玉;苏文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囊虫病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选择抗囊药物治疗佳的疗效模式.方法 采用3种药物,6种疗法对脑囊虫病1 146例进行分析.结果 吡喹酮杀虫效果可靠,但在体内产生强烈的反应.阿苯达唑使囊尾蚴在脑组织内缓慢死亡,不引起强烈反应,联合用药效果佳.结论 增加药物剂量和延长疗程,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是提高治愈率的佳选择.

    作者:王维真;王琳;杨淑芳;毛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聚类分析在艾滋病中医望诊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艾滋病中医望诊检查分类中的应用,为艾滋病的中医诊断和筛检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驻马店市、开封市、南阳市及商丘4个地区抽取艾滋病服药病人550名及对照454名,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艾滋病的中医望诊主要症状可以聚为四类,第一类主要有姿态、舌病、舌态等;第二类为舌下脉络;第三类为舌形;第四类为牙齿.结论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望诊信息进行较好的中医证型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艳丽;孙长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