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林雁嘉;林雯;李勇忠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尿道炎, 宫颈炎, 加替沙星
摘要:目的 观察加瞢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沙眼衣原体(CT)或和解脲脲原体(Uu)所感粢的非淋菌性尿道(官颈)炎患者162例采用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每次0.4g,连续14d,总结其疗效.结果 162例患者痊愈率为69.1%,总有效率为84%,CT和Uu的病原体感染清除率分别为83.5%和84.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结论 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安全性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宁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

    目的 监测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为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按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18204.1-2000进行监测.评价标准,按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689664-1996进行评价.每年分四个季度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各进行一次监测.结果 2年总检合格率旅店业明显高于文化娱乐场所(χ2=8.64,P<0.05).年度间合格率有显著增长,其中旅店业(χ2=8.11,P<0.05),文化娱乐场所(χ2=6.24,P<0.05).季度间合格率有明显的差异,在旅店业中(χ2=19.56,P<0.01),文化娱乐场所中(χ2=8.54,P<0.05).市直辖区与镇辖区也有较大的区别,旅店业(χ2=22.38,P<0.01),文化娱乐场所(χ2=10.40,P<0.01).不同性质企业之间合格率也有所不同,旅店业(χ2=9.67.P<0.01),文化娱乐场所(χ2=7.59,P<0.05).结论 公共场所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经质量分析,证明了通过监测和管理可使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能够为业主提供因时因地做好消毒卫生工作的理论依据,指导其搞好空气卫生质量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优质环境.

    作者:林庆光;李雪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深圳白领女性HPV感染调查及其亚型分布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特殊女性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厦其亚型分布,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类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技术对深圳某银行系统1 276名女性员工进行HPV检查,并对HPV亚型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276名女性员工共检出HPV阳性者94例,阳性率为7.37%,在被测的23个HPV亚型中,18个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高危亚型HPV阳性率为6.35%,5个低危亚型HPV阳性率为1.02%;高危型中16型多,占2.74%,其次为33型,占1.18%;94例HPV阳性者中,发生Ⅱ度或Ⅱ度以上宫颈糜烂者有8例,均为HPV高危型感染,无低危型感染者.结论 调查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相对较低,但由于高危型与宫颈糜烂发病关系密切,加强HPV检查对有效降低该人群宫颈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广洲;姜萍;张冰凌;曹明清;鲁晓欢;杨树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膏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科自2001~2005年12月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中药内服和外熏洗及疗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2年5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完全随访,骨折愈合,3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肯定.结论 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美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为指导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413例住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4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者占首位,共145例(35.1%);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共107例(25.9%);高血压肾病78例(18.9%);梗阻性肾痛44例(10.7%);慢性肾盂肾炎8例(1.9%);先天遗传性肾病6例(1.5%);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病等25例(6.1%).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的构成比例与现有的文献资料有差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明显上升.梗阻性肾病在海南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

    作者:叶凤;梁海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宁波市2006年江北区不同年龄段百白破抗体水平分析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是严重危害人群,尤其是儿童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没有疫苗预防的年代,全世界每年约有6 000万儿童患百日咳,每年死亡人数50~100万人,白喉和破伤风的危害更为严重.

    作者:赵凤敏;吴锋;刘庆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并评价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以依普黄酮+补钙疗法;对照组52倒,以单纯补钙疗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88.2%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对照组51.9%怠者症状明显减轻,骨密度增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普黄酮能有效的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作者:李治敏;张立群;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联合治疗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多态性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SA)的基因多态性分型特征,为控制感染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利用一条10bp随机引物,建立随机引物多态性(RAPD)分析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44株MRSA进行基因分型的研究.结果 44株MRSA中有30株产生RAPD指纹图谱,经电泳得到2~8条片段,可分为5个型,其中Ⅲ型菌株占50%.结论 通过RAPD分型研究,可了解MRSA的基因型流行特征,为控制感染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作者:崔颖鹏;徐鸿绪;唐蕾;肖明锋;姜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泌尿生殖遣非淋菌性尿道炎者(NGU)支原体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厂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638份男性泌尿生殖道NGU标本中共检出253株支原体,阳性丰39.7%,其中解脲脲原体(Uu)205株,占81.0%,人型支原体(Mh)8株,占3.2%,UU合并Mh阳性40株(份),占15.8%.检出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丰低,均为10.8%.对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53.0%、52.6%和50.6%.结论 支原体已成为男性NGU的主要病原体并以Uu为主,已有多重耐药株的出现,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文广;陈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3~2006年海盐县部分人群HIV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3~2006年海盐倒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自愿检测者、强制检测者、羁押人员、公共场所人业人员血样标本开展HIV抗体检测.结果 4年间共检测血样4 853份,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6人),其中2003年检出HIV抗体阳性例数0,2004年阳性例数1,2005年阳性例数为1(该例与2004年阳性例为同一人).2006年阳性例数为5.其中自愿检测者阳性人数为3人,强制检测者阳性人数为2人,羁押人员阳性人数为1人,公共场所人业人员阳性人数为0.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为主(66.7%),外省流动人口居多(83.3%).结论 近4年海盐县HIV感染者正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和人群监测力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上升蔓延势头.

    作者:周晓红;陈鸣芳;沈珠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阳江市某城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城区的女性性工作者(FSW)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行为危险水平和梅毒、艾滋痛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FSW分布的场所类型和地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场所和街道内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样检测梅毒和HIV.结果 87.4%访谈对象的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在近1个月有39.57%的FSW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7.72%的FSW梅毒抗体TRUST阳性;35.79%的FSW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只有84.21%的FSW发现自己染上性病后会停止接待客人.结论 阳江市城区的FSW性病感粢率较高,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行为普遍;在性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应是我们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2~2006年丹东市女性肺癌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丹东市女性肺癌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为女性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丹东市市辖区范围内2002~2006年肿瘤登记报告年分析表,获取女性肺癌发病资料,对本地区女性肺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6年丹东市女性肺癌总发病率为46/10万;总标化率为14.25/10万;发病率波动在30.94/10万~53.80/10万;标化率波动在21.63/10万~43.7/10万.结论 丹东市近几年女性肺癌发病率略呈上升趋势.考虑与环境因素、被动吸烟、烹调油烟过大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过少等因素有关.

    作者:常征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第1周20mg/d,餐中服,第2周30mg/d,对皮损无好转的患者第3周以后40mg/d,病情痊愈或明显好转后,每周减10mg/d,维持量10mg/d,维持2~4周.同时外用迪银霜,每日2~3次.对照组服用郁金银屑片,4片/次,3次/d,连服8周,外用药同治疗组.用药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疗效指导用药,并记录不良反应,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8用后,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5.56%和51.1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用药后早1周见效,第4周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时照组用药后早3周见效,第6周皮损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有效、安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军秀;韩杰;陈艳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住院286例肺结核略血患者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钠血症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30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8±3)mmol/L,22倒出现临床症状,血清为(116±8)mmol/L;恶心、呕吐12例,肌无力8例,肌痉挛7例,精神错乱6例,嗜睡6例,抽搐5例,昏迷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论 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应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变化,注意低钠血症发生,以便及时纠正,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笃运;苏林光;贾杰;吴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内皮素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内皮素对肾血流及蛋白尿的影响,探讨内皮素、肾血流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性肾病模型,动态观察不同病期大鼠血压、肾皮质血流、肾内皮素及24h尿蛋白量的变化,并将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肾皮质内皮素升高发生在尿蛋白升高之前,随内皮素的升高,尿蛋白漏出量也随之增高,两者显著相关.内皮素可导致肾皮质血流的减少,在蛋白尿高峰期及高峰期后,减少的肾皮质血流可加重尿蛋白的发展,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肾皮质ET的异常增加是导致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一,肾血流量减少可加重蛋白尿的产生.

    作者:宋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IGF-Ⅰ的生物学活性及其调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个体的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素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调节过程,即有自身及其受体,结合蛋白的调控,又有受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调控下多激素参与的调节,还受到基因水平的调节,如P53基因调控.

    作者:戴文鑫;吴智勇;罗百灵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集体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和鉴定,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发生食物中毒学校的食堂工作人员及患病学生肛拭子64份、食堂制作的食品34份和食堂用水1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进行致病菌检测,食堂用水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3份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3份患病学生肛拭子和4份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副溶血性孤菌污杂食物而引起.

    作者:苏华瑜;陈雅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地区溃疡性结肠炎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及病例特点.方法 调查1996年1月~2006年9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UC的海南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和转归.结果 筛选出UC患者共105例.其中男女之比为1.76:1.年龄为8~83岁(平均48±15.2)岁.患者以轻度(47.62%),中度(39.05%)为主.临床类型主要为初发型(40.00%),慢性复发型(47.62%).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治疗以SASP/5-ASA为主.内科治疗有效(90.48%),外科手术治疗(2.86%),死亡(0.95%).结论 海南UC老年患者较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均多,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病情轻,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见,以SASP/5-ASA治疗为主.

    作者:陈益耀;吴克利;陈轶;符思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治疗与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社会能力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常导致基本的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

    作者:龙艳;朱国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提高对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小儿恙虫病63例,其中26例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