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趋势及耐药性分析

张桔红;王佩芬;张凌玲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趋势,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AMS 60全自动微生物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2002年~2006年分离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2年的10.8%上升到2006年的19.6%,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却在不断下降,其中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由2003年的60.0%下降到2006年的27.0%.2006年分离株只对特治星保持中度敏感(65.0%).对其它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6.0%~100.0%之间,且出现了许多全耐药株.分离株主要来自神经脑外科,外科ICU和呼吸内科病人,多见于脑部和肺部疾病患者.以老年、危重和意外伤抢救患者为主要易感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90.3%.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技术的应用,交叉感染,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多重耐药是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缩短住院日,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预防交叉感染的管理是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脏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慢性肾脏疾病常合并有低钠血症,严重的低钠血症不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也可加重肾脏的损害.现就2001~2005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重度低钠血症40例进行分析.

    作者:梁海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3~2006年海盐县部分人群HIV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3~2006年海盐倒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自愿检测者、强制检测者、羁押人员、公共场所人业人员血样标本开展HIV抗体检测.结果 4年间共检测血样4 853份,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6人),其中2003年检出HIV抗体阳性例数0,2004年阳性例数1,2005年阳性例数为1(该例与2004年阳性例为同一人).2006年阳性例数为5.其中自愿检测者阳性人数为3人,强制检测者阳性人数为2人,羁押人员阳性人数为1人,公共场所人业人员阳性人数为0.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为主(66.7%),外省流动人口居多(83.3%).结论 近4年海盐县HIV感染者正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和人群监测力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感染的上升蔓延势头.

    作者:周晓红;陈鸣芳;沈珠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02例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症状.患儿气道对刺激物有高反应性.

    作者:常惠玲;吴沛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国南方地区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

    目的 研究中国南方地区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子特征.方法 从Genebank中下载中国南方地区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16株代表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5.0进行核酸同源性分析,用MEGA 3.1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链区和轻键区连接肤的序列为LRERRR-KR,与动物分离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和东南亚地区人禽流感病毒的连接肽相比,减少1个碱性氨基酸;共有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抗原决定簇位点有其独特的特征.基因进化树表明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位于单一的进化簇,与动物来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同源性高.结论 中国南方3株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分子特征一致,有其显著的独有特点.提示候鸟或其他扩散因素在高致病性H5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配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房师松;何建凡;程小雯;吕星;逯建华;张顺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湖北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梁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 确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死亡.患者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有健康禽接触史.实验室检测鼻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灌洗物均分离出禽流感病毒H5N1,下呼吸道灌洗物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结论 存在感染来源不明的人禽流感病例,需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和进一步研究人禽流感有关危险因素.

    作者:官旭华;张险峰;张瑜;刘公平;袁方玉;霍细香;邢学森;彭延;向妮娟;余宏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SYBR Green I荧光PCR检测登革热病毒基因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SYBR Green I荧光PCR快速检测登革热病毒的方法.方法 以通用引物对标准株提取物和血清样本进行耵-PCR扩增,同时以SYBR Green I标记进行实时PCR扩增,分析其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 标准毒株的扩增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测序结果显示实验结果序列与标准株序列一致.实验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都较高.结论 SYBR Green I荧光PCR检测登革热病毒的方法是一个快速、准确检测登革热的方法,但它更适用于早期传染病监测.

    作者:王佃鹏;朱玉兰;吴兵;金玉娟;黄宗炎;徐云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褥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是产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高,产褥感染发生率已明显降低.

    作者:龙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囊虫病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选择抗囊药物治疗佳的疗效模式.方法 采用3种药物,6种疗法对脑囊虫病1 146例进行分析.结果 吡喹酮杀虫效果可靠,但在体内产生强烈的反应.阿苯达唑使囊尾蚴在脑组织内缓慢死亡,不引起强烈反应,联合用药效果佳.结论 增加药物剂量和延长疗程,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是提高治愈率的佳选择.

    作者:王维真;王琳;杨淑芳;毛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海南红岭农场中小学生氟斑牙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红岭农场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为改水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调查红岭农场1 200名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28.6%.调查22个饮用水源,有3个水源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0.6倍.其中饮用三口高氟井水单位的学生患病率(59.6%)明显高于其它单位的学生患病率(17.0%),说明学生患氟斑牙与饮用这三口高氛井水密切相关.接触高氟水时间越长,氟斑牙患病率越高.结论 红岭农场中小学生发生氟斑牙的病因主要是长期饮用高氟水所致,应重视饮水安全,加强监管,提高防范意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徐德洲;郑期优;杨建立;赵永兴;王秋英;周国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和产科处理.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AST、ALT值均>500U/L,AST/ALT比值>1,血清总胆红素均TBIL>171μmol/L,疑血酶原活度PTA<40%,逐渐出现肝性脑病.经皮肝穿刺病理诊断4例.抢救成功13例,孕产妇死亡9例.死亡率40.9%,死因为产后出血、DIC、产褥感染、肝性脑病.剖宫产17例(外院术后转入2例),顺产4例(外院产后转入1例),死胎1例.新生儿窒息率50%(9/18).结论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死亡率高,在孕前、孕期应检查并治疗病毒性肝炎,避免诱因,及早识别并诊断,行人工肝系统等综合治疗并及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映桃;刘益芬;王晓仪;陈敦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2例报告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对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1,2],现对十堰市2006年确诊的2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玉;郭鄂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西酮钠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头孢西酮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0.2mol/L的磷酸二氢钾:乙腈=85:15;检测波长为28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 头孢西酮钠在0.0804~0.294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低检限为0.02ng,本方法的重复性与精密性良好(RSD%=0.23%,n=6)经专属性试验,可知杂质峰与主峰分离良好,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分离度均大于3.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西酮钠原料药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王康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物咨询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确诊的高血压患者经药物咨询进行治疗患者(观察组)和常规治疗患者(对照组)各80例,3个月后考察两组患者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纳入研究前现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佳者分别为20%及21.2%,两组无明显差异,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佳者分别上升至42.5%及57.6%,对照组分别为22.5%及23.7%,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1个月及3个月时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开展包括药物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让药师成为药物治疗的服务主体,在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唐蕾;崔颖鹏;胡俊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

    目的 探讨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2月,23例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舍手术.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得到随诊,时间9个月~8年,平均5年,20例脊柱背部疼痛、发热等症状消失,1例残留有腰5神经根性疼痛,优良率95%.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酮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杆菌2例,其它混合感染者2例,普通培养无菌者5例.X光片检查提示:20例骨性融合,1倒假关节形成,融合率95%.术后ESR平均23mm/h(术前60mm/h),C-反应蛋白降致正常.结论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可通过敏感药物治疗加前或后路病灶清徐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科;沈宁江;林明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引起低钠血症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住院286例肺结核略血患者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钠血症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30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8±3)mmol/L,22倒出现临床症状,血清为(116±8)mmol/L;恶心、呕吐12例,肌无力8例,肌痉挛7例,精神错乱6例,嗜睡6例,抽搐5例,昏迷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论 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应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变化,注意低钠血症发生,以便及时纠正,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笃运;苏林光;贾杰;吴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成人及小儿心脏检查时多切面仔细观察心室腔和心包腔内有无肿块及检测肿块所致的血流梗阻和病理变化.结果 超声诊断心脏肿瘤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6例,其中左房粘液瘤13例、右房粘液瘤1例、右室横纹肌瘤1例、右房淋巴瘤1例.声像图特征:在心房、心室腔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或中强回声肿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肿瘤的可靠方法,对于肿瘤定位,评估继发性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世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免费救治4 201例晚期血吸虫病人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荆州市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免费救治后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分年度输入晚期血吸虫病人档案,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4~2006年度经湖北省累计核定晚期血吸虫病人8 292人(含复治病人),实际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4 201人,临床分型以腹水型多,连续3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平均受治率为96.43%,人均复治2.04人次,临床好转和临床治愈率为91.58%.结论 在疲区实施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时,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救治效果,保持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治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董娟;彭孝武;王加松;袁梅枝;何亮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肾微血管病变糖尿病HbA1c与mALR水平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早期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73例经临床确诊为有早期肾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及数据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成正比.结论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微血管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栾静;金海甲;刘飞;杨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胃的了解化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病例60例,病例以低年龄组为主,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病例的63.3%.结论 化州市麻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强2岁和4岁适龄儿童麻疹的复种工作,提高麻疹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作者:黄玉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阳江市某城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城区的女性性工作者(FSW)对艾滋病知识认知、行为危险水平和梅毒、艾滋痛感染状况,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FSW分布的场所类型和地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场所和街道内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样检测梅毒和HIV.结果 87.4%访谈对象的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在近1个月有39.57%的FSW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7.72%的FSW梅毒抗体TRUST阳性;35.79%的FSW在过去一年内出现过性病相关症状,只有84.21%的FSW发现自己染上性病后会停止接待客人.结论 阳江市城区的FSW性病感粢率较高,传播性病和艾滋病的行为普遍;在性乱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应是我们干预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