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吕志强;李海刚;张蔚;曾弘;曾韵洁;沈溪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因素.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2例NSCLC组织中MMP-2、TIMP-2、NOS(1,2,3)、COX-2、CD44v6、CEA、VEGF、VEGF-C、VEGFR-3等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7%.单因素显示MMP-2、TIMP-2、CD44v6、VEGF、VEGF-C、VEGFR-3与NSCLC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OS(1,2,3)、COX-2和CEA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2、CD44v6、VEGF、VEGF-C、VEGFR-3与NSCLC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r分别0.2737、0.3940、0.3395、0.2587和0.3822). 结论 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MMP-2、TIMP-2、CD44v6、VEGF、VEGF-C和VEGFR-3.尤其是MMP-2、CD44v6、VEGF、VEGF-C和VEGFR-3,更可能是NSCL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愈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愈后的关系. 方法应用培养法和免疫层析法,对156例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愈合不良的妇女和 130例宫颈炎物理治疗后愈合正常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结果愈合不良组156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64例,阳性率为41.0% ;沙眼衣原体51例 ,阳性率为32.7 % ;同时检测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10例,阳性率为6.4 % .愈合正常组130例宫颈分泌物中检测出解脲支原体23例,阳性率为17.7 %,沙眼衣原体3例 ,阳性率为2.3 %;同时检测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0例.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 . 结论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的愈合与宫颈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关, 物理治疗前应重视对病原体的检查,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静;郭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血清特异性IgE水平. 方法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测试系统对6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IgE检测. 结果吸入性血清过敏原总IgE阳性率为64.67%,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依次为尘螨、粉螨、屋尘螨、桑树、梧桐、杨树;食入性血清过敏原总IgE阳性率为69.12%,常见的过敏原为牛奶、鱼、蛋白、虾、蟹;大部份患者对两种以上的过敏原过敏. 结论 IVT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病因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曾碧冰;李俊杰;李丹;袁景桃;黎德燕;张静;陈桂平;谢彩娇;陈可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86例耐药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与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耐药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表现特点及其疗效. 方法对86例耐药肺结核病人(Ⅰ组)的X线表现与同期不耐药的肺结核79例(Ⅱ组)的胸部X线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病人病变部位无明显不同. 耐药肺结核病人胸部病灶播散程度、空洞形成、纤维化程度及毁损肺发生率比初治肺结核高.Ⅰ组病人病情进展重于Ⅱ组,治疗效果Ⅰ组不明显,而Ⅱ组明显. 结论耐药肺结核胸部X线表现病情严重,活动灶明显,治疗效果差.

    作者:梁肇和;王秀丽;张乐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SE和MBP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了解神经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 方法选择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例健康自愿者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NSE和MBP.并分别评定入组第1d及第7周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结果患者组NSE和MB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PANSS总分减分率呈负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可能存在神经系统损伤,且损伤程度可能与疗效有关.

    作者:潘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100 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其中治疗组50 例, 对照组50例. 结果治疗组的中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率分别为44%和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和24%(P<0.05);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 Vs 66%,P=0.044);治疗组的贫血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10% Vs 22%),但未取得统计学差异(P=0.10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66% Vs 60%,P=0.534),但是治疗组的临床获益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 Vs 58%,P=0.009) . 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化疗辅助用药.

    作者:彭杰文;梁汉霖;张俊凯;萧剑军;张朝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江门市近10年疟疾监测及防治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江门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疟疾病人个案表确定病例性质和发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媒介监测以半通宵人诱法,然后将捕获的按蚊进行种群鉴定和解剖. 结果 1995~2004年江门市报告疟疾627例,年发病率在0.024/万~0.668/万之间;十年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587例,平均每年检出58.7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占66.67 %,本省居民占 33.33 %.通过职业分析,从事砍伐、打石和种养等职业患病率高.近十年间日疟是江门市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在10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6种按蚊,未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用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及传疟媒介获得良好效果,可作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 结论江门市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疟疾流行以散发或输入为主,主要对病例的早治疗和疫点的早处理,以阻断疟疾在江门市的传播.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用尼群地平与其加石淋通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尼群地平加石淋通;对照组20例,单采用尼群地平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达96.8%, 治疗组收缩压显著下降,平均下降40mmHg、舒张压下降16mmHg,下降幅度较单用尼群地平组显著. 结论尼群地平与石淋通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疗效较单用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海华;黄宝明;黄慕嫦;林锦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昆山市蚊蝇抗药性调查

    化学杀虫剂是杀灭蚊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和消灭虫媒传染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广泛大量使用,导致了蚊蝇抗药性的产生,给除害灭病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及时掌握昆山市蚊蝇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指导合理用药,延缓抗性的产生,制订有效的防制对策,于2005年进行了蚊蝇抗药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缪金华;陈学良;马桢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农村群体腹泻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本起农村腹泻暴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对事故现场供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住户集中询问,采集水样及病人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查,做总结分析. 结果全村有15户 34人发病,罹患率10. 40%,发病户数占总户数的23.08%.高位水塔水及管网末梢水 2份水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均严重超标,并检出邻单胞杆菌. 结论此为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的暴发事件.

    作者:朱红;杨来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检验及耐药性分析

    流感嗜血杆菌(以下简称Hi)是一种重要的病原菌,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较常见病原菌,由于该菌生长营养要求较高,需要x因子和v因子,而且受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的干扰,临床检出率往往偏低.我们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加入lsovitex因子促进Hi的生长,并在该培养基中加入万古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大大的提高了Hi的检出率,并对21株Hi进行了产β-内酰胺酶及耐药性检测分析,其报告如下.

    作者:姜钧惠;王文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对劳教人员应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在琼山监狱的劳教人员中实施DOTS策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 方法在2002~2004年琼山监狱劳教人员中采取普查和因症就诊相结合的病人发现方式,并对确诊的96例肺结核病人,实行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管理,并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2002~2004年监狱劳教人员中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3.9%,复治涂阳治愈率为83.3%;涂阳病人规律服药率96.7%,涂阴病人规律服药率94.3%. 结论对琼山监狱劳教人员中的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陈奕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Survivin基因研究进展

    在肿瘤的特异性表达基因中,Survivin基因以其表达特异性强,并与肿瘤放、化疗中的耐药性密切相关而倍受关注.本文综合阐述了Survivin结构、功能、与肿瘤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所起作用的新发展.

    作者:马志超;符生苗;蔡俊宏;陈鑫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口服心律平与慢心律治疗室性早搏的比较

    目的比较心律平、慢心律治疗高危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81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心律平治疗组42例及慢心律治疗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心电图、心脏泵血功能变化. 结果心律平组有效率为59.5%,慢心律组为56.4%,两者无差异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P-R间期、QRS间期、HR差异有显著性(P<0.05),Q-Tc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及死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口服心律平300~600mg/d、慢心律450~600mg/d治疗高危室性早搏均有效、安全,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岳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宝安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宝安区新安街道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质量,促进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规范化. 方法对室内空气(教室、睡房)、物体表面(餐具、水龙头、门把手、课桌、玩具)、工作人员手、紫外线灯、灭菌棉签、使用中消毒剂采样检测,后作检测分析. 结果空气、物体表面、手、紫外线、灭菌棉签、使用中消毒剂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86.6%、70.5%、88.8%、100.0%、98.2%. 结论宝安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管理,规范托幼机构消毒工作.

    作者:马智超;张震文;张新东;余家麟;叶少辉;周小峰;魏祖光;黄振宇;吴泰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误食猫豆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的调查疑似误食猫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及实验室检查. 结果猫豆毒苷定性检测呈阳性,证实为一起因进食猫豆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 结论进食猫豆前须经过去毒处理.

    作者:吴献国;刘思强;黄念先;郭息平;王坤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调查分析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目前,AIDS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作者:石美云;杨立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氯胺酮的临床应用

    氯胺酮(Ketamine ket)是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于1936年合成,由Domino等于1965年首次引入临床使用.ket因其具有遗忘作用,镇痛效能强,毒性较低,在麻醉药中一直享有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静脉麻醉药,在全身麻醉中已被广泛使用.随着这些年对ket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全身麻醉作用以外的其它临床应用逐渐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现将其全麻作用以外其它用途简述如下.

    作者:王学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患儿的病因及诊断.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符合Fuo诊断标准患儿52例. 结果 52例中明确诊断48例,未能确诊4例.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31例(64.6%),风湿性疾病12例(25.0%),恶性肿瘤3例(6.3%),其他疾病2例. 结论大多数Fuo患儿通过临床经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是本组Fuo的主要病因.

    作者:张国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病例术后生存一年及以上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运用FACT-B量表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自填式问卷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测评. 结果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术后体育锻炼、患者受教育程度、临床情况、目前的工作情况、患病年龄、是否放疗等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论开展乳腺癌早诊早治,提供临床及术后康复指导,有利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柯爱武;汪敏;周海滨;彭绩;聂绍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雨花区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掌握长沙市雨花区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消毒质量情况,查找消毒薄弱环节,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雨花区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结果两种医疗机构消毒总合格率为76.8%,其中村卫生室为68.1%,个体诊所为85.6%,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雨花区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消毒工作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尤其是村卫生室消毒效果更差,应切实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监督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