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湘玲
目的探讨无确诊条件下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 方法把具有PTE 临床表现而又缺乏其他合理临床解释的36例高度疑诊PTE患者,给予肝素诊断性治疗. 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0例,治愈率为83.33%,好转2例,好转率为5.56%,无效4例,无效率占11.11%. 结论在无确诊条件下,对高度疑诊PTE患者,行肝素诊断性治疗,也可诊断PTE.
作者:陈钰;梁勇;梁梅;甘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液用于麻醉与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比较. 方法 8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瑞芬太尼(R组,n=36),芬太尼(F组,n=44),两组分别按0.5~1μg/kg静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2.0~2.5mg/kg异丙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异丙酚总用量、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呼吸循环变化. 结果两组起效时间、HR、SpO2、MA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中F组异丙酚追加量及总用量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留观时间也显著长于R组(P 《0.01).R组镇痛效果较F组满意(P《0.05),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较F组低,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两组相似. 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与芬太尼药效、安全性相似,但镇痛效果较满意、苏醒快、留观时间短,特别适用于门诊手术.
作者:吴多志;Lee Tat Leang;梁敏;孙蒙;周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 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 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作者:林宏波;林伟波;池建源;李惠莲;许妙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遗传、药物与化妆品、氧自由基、微生物的影响、情绪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1].
作者:谢志杰;郑志昂;李毓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BV各基因型与DNA水平及HBeAg关系,分析不同基因型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方法对108例HBV-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HBV-DNA定量检测、ELISA法检测HBeAg及肝功能检查后综合分析. 结果基因分型为B型29例,C型51例,混合型16例,D型4例和未分型8例;C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6.87±1.55)log值和74.51%,明显高于B型的(5.32±1.04)log值和44.83%(P《0.01);C型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分别为49.0%、17.6%、13.7%,明显高于B型的41.4%、6.9%和3.4%(P《0.05);乙型肝炎病人中C型ALT、AST、TBIL和γG水平及发病年龄等均高于B型(P《0.05). 结论广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型HBV-DNA水平显著高于B型,B基因型HBeAg阳性率较C基因型高.C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
作者:区映研;杨海红;曾文铤;朱科伦;马佩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上海市南汇区淋巴丝虫病防治效果,为今后的丝虫病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病原学、免疫学方法对本地居民、儿童、流动人口、历史慢丝病患者、原微丝蚴血症阳性者等对象进行监测,并同时进行蚊媒监测. 结果在丝虫病全面普查普治阶段,微丝蚴率高达1.48%;在重点查治阶段,微丝蚴率高达0.95%;在丝虫病基本消灭阶段,微丝蚴率为0,于1981年宣布基本消灭后,微丝蚴率高为0.02%,1996年通过消除丝虫病的市级审评;巩固监测阶段,微丝蚴率为0,且各类对象免疫学检测阳性率均很低,蚊媒监测均未发现幼丝虫. 结论南汇区已达到消除淋巴丝虫病的标准,传播已经阻断,结果显示丝虫病消除成果巩固.
作者:宋海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析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图书馆(科、室)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图书室增强信息服务意识,开发网上信息资源,为卫生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医学文献信息服务的设想.
作者:黄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天然Treg细胞能够控制免疫反应的强度,减轻组织损伤从而对宿主有利,然而,天然Treg细胞也同时对保护性免疫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感染持续化.本文主要就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时天然Treg细胞与效应性细胞之间的平衡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为控制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郑文振;吴昌辉;吴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人禽流感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状况,探索提高其防护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方法. 方法 2005年11~12月对茂名市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加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35名家禽密切接触人群,54.0%的人知道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认为密切接触能传播的占40.0%,空气能传播的占10.2%,进食病禽能传播的占5.9%,53.3%的人从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结论家禽密切接触人群对人禽流感的危机意识较淡薄,采取正确防护行为率较低,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许桂锋;孙立梅;李波;黎亚广;侯春霞;王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摸清东营市食物中毒的原因,探讨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制订防治措施,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水平,我们收集了东营市1984~2004年的食物中毒事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张秀英;刘爱国;丁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控制策略.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完整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溃疡资料72例进行分析. 结果 72例细菌培养共检出细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57株,占63.3%,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23株,占25.6%,酵母样真菌10株,占11.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是常见致病菌.绝大多数G-杆菌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含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峻.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肠球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已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结论糖尿病足溃疡以G-杆菌感染居多,耐药情况严峻,强调应重视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率.
作者:杨毅华;黄俊珊;詹巧玲;林超;辜红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期不少见,由于常被原发或继发疾病所掩盖,如未能及时发现及妥善处理均可能加重致影响新生儿脑正常发育和脑功能损害.我们通过对高危儿血糖测定,监测血糖水平变化,早期发现并及时纠正糖紊乱,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对2000年3月~2005年11月入住我科的血糖异常患儿进行分析.
作者:傅海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海洋是地球上资源丰富的领域,海洋生物是抗病毒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十几年来,已从不同的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了许多结构新颖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海洋生物抗病毒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倪学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亦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问题. 临床特点是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易冲动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戴宪国;刘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纳络酮作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目前己逐渐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我们近3年应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芳;张丽华;邓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市初中生伤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抽取海口、三亚、文昌、儋州等4个城市31所初中5353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调查问卷组织学生集体自填匿名调查. 结果调查14种伤害行为,初中学生学习压力重、骑车违规、孤独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占前三位,分别为67.8%、61.5%、50.7%.不同类型城市、学校、年级、性别,学生伤害行为发生率有差异.骑车违规、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等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普通初中高于重点初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 其中步行违规、非安全游泳县级市高于地区市;学习压力重、失眠、自杀意念、离家意念等故意伤害行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斗殴除外). 结论海南省城市初中生存在着多种伤害危险行为,学习压力重、骑车违规、孤独等行为发生率高,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青少年伤害预防保健意识.
作者:李永忠;王红美;杨斌;王朝影;李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的抗原表型特征,并评价Hp抗原表型分型对临床诊治意义. 方法以确诊感染Hp的132例胃肠疾病患者和20例无症状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抗体谱,分析相应的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 A)、尿素酶( Urease)、鞭毛蛋白(Flagellin)及外膜蛋白(OMP)表达情况. 结果 Hp I型的感染率PU组(88.89%)、GC组(93.33%)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35%)和CG组(51.85%)(P《0.005).小分子量OMP的检出率GC组(100.00%)和CG组(60.4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25%)和PU组(33.33%)(P《0.05). 结论 Hp I型菌株比II型菌株致病力强更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小分子量OMP可以作为胃癌及胃癌高发人群筛选的一种标志抗原;免疫印迹法是一种特异、敏感、可靠的确诊Hp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来智;张银辉;张小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在辖区内随机抽取一个街(镇、乡),分别在2~5岁、6~8岁、12~15岁、30~39岁组人群各约30人,采手指血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街道与乡镇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84.00%和1:1002与76.47%和1:986(P》0.05);GMT水平以30~39组为高;麻疹疫苗预防阶段人群的GMT明显低于自然感染麻疹阶段的人群GMT(P《0.05). 结论雨花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低,未能形成免疫屏障,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补种.
作者:邓婷;吴铁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培养方法,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抗原特异性. 方法小鼠皮损组织处获得的无鞭毛体(Al)、由前鞭毛体转化来的无鞭毛体(Ap)、J774.G8巨噬细胞来源的无鞭毛体(Aj)置于改良后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pH 4.6、33℃条件下培养,取培养物光镜下观察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结果三种不同来源无鞭毛体体外培养物光镜检查形态相似,均与纯培养获得的无鞭毛体一样.与无鞭毛体特异性蛋白P-8和P-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三种不同来源的无鞭毛体均出现阳性,且浓度与部位相似.而前鞭毛体与抗P-8 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呈弱阳性反应,与抗P-4单克隆抗体呈阴性反应.相反,GP-46/M-2 McAb与前鞭毛体染色呈强阳性反应,与无鞭毛体仅呈弱阳性反应. 结论在33℃条件下,用改良的Schneider's Drosophila培养基进行无鞭毛体体外培养获得成功.用阶段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可鉴定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
作者:王华民;Soong Lynn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P)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55.9%(38/68),气管切开组NP发生率73.7%(28/68)(P<0.001),昏迷时间对照,并发NP组明显延长,平均分别为27.39及4.04d(P<0.001). 结论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昏迷时间、气管切开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信永;马煜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