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低钾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易卫平;卢文标;崔华中;邓利芝;徐小莉;林小荣;李炯;冯欣衡

关键词:老年人, 哮喘, 低钾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因哮喘急性发作的老年及青壮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6例,合并低钾血症者20例,发生率高达43.5%,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其中,病情重、病程长并发率明显高于病情轻、病程短者(P<0.01).多种原因导致低钾,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潜在危险性大,应及时有效补钾.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现状和成因. 方法对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WHO QOL-BREF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35~60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84.9%,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年龄、文化程度、丈夫关系、孕产次数、亲友支持、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知识、慢性病等有相关性.结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具有发生率高和年龄趋前的流行特点,给社区妇女带来身心困扰和影响其生存质量.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的生存质量.

    作者:练坚贞;甘达强;程颖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Sjcb2 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表达情况.方法用PCR技术从已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BC SK+/Sjcb2中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重组入克隆载体pUCm-T.再将Sjcb2基因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PCR、双酶切和DNA序列鉴定后,运用电穿孔技术将重组体pcDNA3.1(+)/Sjcb2转染He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成功扩增出Sjcb2基因片段并构建DNA疫苗;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Sjcb2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作者:胡永轩;肖建华;黄家芳;杨秋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NA干扰及其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特定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目前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变得日益重要.RNA干扰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能高效特异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目的基因表达沉默.RNA干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在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基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筛选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 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烈;杨来智;张银辉;谭明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诊断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贵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作者:李丽;周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鼻咽癌远处转移与血小板总数变化的关系分析

    鼻咽癌远处转移发生率高,死亡者中远处转移率高达45%~60%左右[1],可见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影响鼻咽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因素是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尤其是N分期,活检方式对鼻咽癌的远处转移也有影响[2].为了全面探讨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因素,以便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案,回顾分析48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出现远处转移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强;陈显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比较

    目的比较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效果. 方法分别利用PCR法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Dot-blot法比较,PCR法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结论PCR与Dot-blot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的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由于PCR法更为敏感、快捷,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董伯振;李向阳;符林春;周红燕;朱宇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口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海口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取得成效的原因. 方法对1992~2001年海口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0 6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96例,其中涂阳病人503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50.50%,肺结核病人年均登记率为20/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从1992年的80.64%和64.71%提高至2001年的93.88%和85.71%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1.24%和80.90%,愈后5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69%和3.33%. 结论10年来海口市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显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今后海口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光吾;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操作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MSCT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操作因素.方法应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对6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成像质量,并分析操作中病人心脏或呼吸本身状态及造影剂使用情况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67例中,2例因药物控制心率无效而放弃检查,2例因心房纤颤、3例因呼吸位移造成成像模糊,余60例成像可用诊断评估.20例冠状动脉无异常,异常40例共检出软斑块钙化及狭窄等异常185处.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稳定的心率,规则的心律及呼吸控制直接相关.对比剂浓度与剂量,注射速度、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方法也与成像质量有关.

    作者:陈晶;韩向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广西鼠疫疫区的啮齿动物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疫区啮齿动物种类、构成及密度情况. 方法采用布笼法捕获啮齿动物,对捕获的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计算鼠密度. 结果该地区(隆林县和西林县)啮齿动物有2目3科10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属于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作者:梁江明;曾竣;周树武;林新勤;韦锦平;陈达宗;廖生华;王利荣;宁代杰;林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梅县儿童计划免疫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梅县儿童建卡、建证情况及本地外出流动人口儿童的人数等基本情况. 方法由各镇计育办提供2002年10月1日~2004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名单与计划免疫建卡名单进行核对. 结果计育实际出生9 549人,计划免疫建卡6 523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68.30%,外出流动人口儿童3027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31.70%.结论加强外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陈复才;黄建平;古旭珍;李彩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90例,用4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丽珠赛乐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d.对照组90例,单用葛根素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与丽珠赛乐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高州市近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疫情报表、2000~2005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高州市2000~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000~2005年狂犬病个案例流行特征为: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结论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联合防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感染和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培宇;许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学生营养平衡米膳食佳模式矿物质营养评价

    目的论证营养平衡米膳食、改善中学生的钙、铁、锌、硒营养状况.方法采用称重法作三天膳食调查,调查了中国平衡米膳食佳模式. 结果中学生的Ca、Fe、Zn、Se全部达DRIs标准. 结论中学生营养平衡米膳食佳模式每人每日TE摄入量分别为Ca 1345mg、Fe 21.52mg、Zn 24.51mg、Se 168.07μg,比原来普通稻米膳食的Ca523mg、Fe 10.72mg、Zn 10.91mg、Se 58.07μg高,这是全面改善学生营养.则中国营养平衡米膳食Ca、Fe、Zn、Se全部达到DRIs标准.建议在中学生中推广食用中国营养平衡米膳食佳模式.

    作者:林岳程;刘振熙;徐建华;苏碧华;林长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心律失常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提高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心律失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肺心病因下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加重并发生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115例情况.全部病例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行连续动态心电监护.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及与肺部感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力衰竭及合并症如冠心病、肺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总结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与转归的关系. 结果本组以室上性心律失常为多见,共103例,室性激动异常、传导阻滞及多种心律失常并存均可见;缺O2、CO2储留、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等均与心律失常明显相关.抗心律失常治疗以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及纠正内环境紊乱为主,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辅.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室上性心律失常为多见,积极纠正缺O2和CO2储留、防治感染为纠正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何端满;陈尊杰;吴素芳;熊建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0~2005年皮肤科门诊的63例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仅进行激光治疗(激光组)和激光治疗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二周复查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1~3月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孕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使疣体较非妊娠者更易复发,激光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能有效控制其复发.激光联合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3个月痊愈率达96.7%,对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继续妊娠.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体外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两种支原体感染及其体外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对其中280例支原体阳性者标本同时进行耐药性检测,并依药敏结果选用药治疗,此为观察组;对另200例支原体阳性者未行耐药性检测,只凭临床和经验用药,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480例支原体阳性者中检出单纯Uu占78.13%,Uu加Mh者占21.04%,单Mh仅占0.83%.支原体体外耐药率高的前4位抗生素分别是环丙沙星(53.6%)、司氟沙星(42.8%),罗红霉素(38.6%)、氧氟沙星(27.8%),治疗观察组280例患者治愈率达96%,对照组200例治愈率仅达64%. 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加Mh次之,单纯Mh感染较少;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检测支原体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方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河南商丘市2000~2005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商丘市2000~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2003~2005年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商丘市2000~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28例,全部均为间日疟,平均年发病率为2.09/万,2003~2005年疟疾发病比上年分别增加23.00倍、7.04倍和3.17倍.位于东部地区的永城和夏邑两县市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3.68%(963/1 028).青壮年发病为主,10~50岁发病623例,占发病总数的60.6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7:1.学生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54%和67.70%.夏秋季节发病为著,8~10月发病占总数的78.21%,其中9月发病290例,占28.21%.结论商丘市部分县市近3年疟疾疫情快速回升,应当加强各项疟疾防治措施,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作者:张红卫;苏云普;周广超;刘颖;许汴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00例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患者初步分析

    目的探索血清谷氨酰转肽酶(r-GT)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奥林巴斯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运用酶动力学法进行血清r-GT含量的测定.随机顺序定100例r-GT>50U/L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血清r-GT>50U/L的病例中,肝癌27例,占27%;胆囊癌5例,占5%;胰腺癌4例,占4%;肝硬化6例,占6%;急性肝炎15例,占15%;慢性肝炎14例,占14%;胆囊炎7例,占7%;胆石症8例,占8%;其他14例,占14%.结论血清r-GT含量的明显升高,对肝胆系统实质性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血清r-GT含量的轻中度升高,结合ALT的含量,这对肝胆系统炎症的诊断和疗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潘崖;符新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