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张衍军;马照红;周长梅;王宝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行为干预,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行为干预,研究结束时分别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复发率和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X2=4.29,p<0.05 X2=8.95,p<0.005).实验组积极、消极应对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2.24,p<0.05.t=-2.46,p<0.05).实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2.25~2.92,p<0.05~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活动矫治器与TN托槽联合矫治替牙期前牙90°扭转的临床分析

    前牙90°扭转在临床上是并不多见的错(牙合)畸形,前牙90°扭转不但妨碍了口腔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也妨碍了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对口腔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颜面的美观等影响较大.活动矫治器与TN托槽联合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90°扭转是利用活动矫治器的双曲唇弓上用釉质粘接剂粘贴的TN托槽做结扎加力,达到扭转牙的正位排齐.

    作者:刘静;张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吗氯贝胺与阿米替林对躯体化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吗氯贝胺(MCL)与阿米替林(AML)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号CCMD-3诊断标准的躯体障碍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应用MCL(30例)或MAL(30例)治疗6周,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作用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CL与AML对躯体化障碍均有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CL副反应明显少于AML(P<0.01).结论:MCl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而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精神科护士的情商培养

    情感智商(EQ)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博士Daniel Goleman(丹尼尔.葛尔曼)于1996年提出的.大陆学者苗国栋于1998年将其概念的五种成分摘译到国外医学杂志.Goleman认为,情商的高低不但影响一个人生活与事业的成功,也影响一个人的健康[1].鉴于情商的这些作用及特征,近几年己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精神科护士情感智商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作者:李作诊;杜桂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用带气囊气管内导管行胸膜腔闭氏引流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内导管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及方法带气囊的气管内导管选用美国KENDALL HEALTH-CARE PRODUCTS CO. ADIVISION OF THE KENDALLCOMPANY MANSFIELD,MA,公司产品,内径为6.5mm,外径为7.5mm的单腔支气管导管,前端带有防漏套囊,套囊内可注水或气30ml,前端呈斜形,带有侧孔.使用时按常规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置入气管内导管,确定有气体引出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使其充盈,然后向外牵拉引流管至不能拉出为止,外侧用胶布粘贴固定,使引流管不易向胸腔内滑入.引流完毕需要拔管时,将气囊内液体抽出即可轻易拔出.

    作者:姜宏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2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颈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前列腺增生伴有膀胱颈纤维化的病例采取前列腺增生部切除加膀胱颈成形及经尿道电切治疗并与未经处理的30例作对照.结果:32例中4例发生膀胱颈狭窄,而对照组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发生膀胱颈狭窄.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纤维化,膀胱颈成形术是必须的,经尿道电切应取代开放手术.

    作者:张可勇;魏宝珠;卢增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氯霉素在26例痔瘘术后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近2年来,我科应用1%氯霉素外用液治疗痔瘘术后延缓愈合创面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军;张吉胜;杨玉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海洛因对依赖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DSM-Ⅳ药物依赖诊断标准自愿戒毒者治疗前、后与正常人群外周静脉血中单胺神经递质进行对照研究.抽取病人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治疗前、后比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NE含量低,有统计学差异;依赖者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外周静脉血中的E含量高,且有统计学差异.静脉注射和烫吸者治疗前、后NE、E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洛因对依赖者外周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有影响,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对神经递质系统有显著的影响,并与用毒和戒断的临床症状相联系.

    作者:殷彬;臧德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声像图确定的脂肪肝血脂水平观察

    本文对54例B超确定的脂肪肝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脂测定,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血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血糖(GLU)、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

    作者:李静;李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春季养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的护理

    自1999-2002年,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2~80岁.现将本组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静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68例抑郁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34例)与阿米替林(34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六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总疗效相似(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AMA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副反应量表TESS示第7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第14天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28天始,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相近.但帕罗西汀减分率明显大于阿米替林组,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

    作者:徐进;杨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妊娠、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产妇的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关[1].分娩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产妇采取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护理,能保证其在产时精力充沛、情绪稳定、体力充足,可缩短产程,减少产科干预率,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这对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围产儿病率和产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曹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病人死亡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探计降低精神病人住院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建院20年来在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人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年间共死亡54人,死亡率为1.43%,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分别是躯体疾病(38.9%)、猝死(24.1%),恶性综合征(14.8%).结论:躯体疾病是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亚农;韦盛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提高农村出生低体重儿存活率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索提高农村出生低体重儿存活率的措施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基层保健机构建立农村高危妊娠转诊、会诊、抢救中心和新生儿专科,对出生低体重儿重点监护.从2002~2003年重点监护以后,与2000~2001年比较两纽出生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并发症的病死率、全市婴儿死亡率,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设立新生儿专科前,收住出生低体重儿42例:胎龄28~38周,体重1.0~2.0kg.设立新生儿专科以来,2002~2003年期间,我院收住出生低体重儿142例,胎龄27~28周,体重在0.9~2.0kg.显示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构成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出生低体重儿住院存活率由原来54.76%提高到97.18%;全市婴儿死亡率由原来16.67%降至14.46%.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保健机构设立农村高危妊娠转诊中心,配套设立新生儿专科,建立重症监护,加强医护人员专科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出生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对降低婴儿死亡率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苏娟;周婵;何卡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扩张皮片在大面积游离植皮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拓展大面积游离植皮术的皮肤来源,减少供皮区的创伤.方法:采用微创切口于胸背部皮下浅层置入600~1 000ml的大型扩张器,间断注入生理盐水,超量灌注行皮肤扩张.注水完成1个月后视受区创面切取扩张皮肤,修剪为全厚或厚中厚皮片植入,供皮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1999年以来,采用本术式治疗手、面、颈等部位的大面积瘢痕患者共32例,植皮成活面积平均为97.94%,供皮区切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随访24例,平均时间为10个月,22例皮片收缩面积低于5%,皮片色泽及质地较佳,2例4个月时收缩面积为30%左右.结论:扩张皮肤用作游离植皮,其成活率及成活后的生物学性质较传统植皮差别不大,对需大面积植皮而供皮区相对局限、供皮区创面不易愈合的瘢痕患者尤其试用.大型扩张器微创切口置入,刀口裂开机率低.

    作者:赵延勇;李岑;庄洪兴;杨庆华;蒋海越;蒋文杰;胡晓根;刘暾;全玉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与心里创伤,所以为了减轻人流术中疼痛,预防病发症发生,我院自1999年2月~2001年2月间以异丙酚、酚太尼联合麻醉,笑气吸入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取得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大大降低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琳;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0例住院复退军人精神病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住院复退军人精神病死亡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0例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死亡病例中40-50岁之间占70%;70年代退伍的占76 6%.在院死亡13例中死于躯体疾病的占77%;假出院期间死亡17例中自杀死亡的占65%.结论:死亡原因与精神疾病种类无关,与伴发躯疾病有关,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作者:张英美;褚惠英;陈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误诊为子宫穿孔一例

    1临床资料于某,女,30岁,G2P1.因停经50天伴恶心呕吐10天,来我站就诊.体格检查:青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心肺(一).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软,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区轻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B超示:宫腔内见3cm×3cm×3cm大小胚胎光团,即诊断为宫内妊娠,化验尿hCG(+).征得患者同意,行人工流产术.手术顺利,吸出物为绒毛及蜕膜组织约25g,符合妊娠天数.术后10分钟,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恶心呕吐,呈休克状.查体:脉搏98次/分,细弱,血压11/6kpa,腹平坦,肌紧张(+),下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侧为甚,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10.0×109/L,Hb110g/L,N0.68,L0.32,PLT212×109/L,考虑为子宫穿孔,于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于海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LPO、红细胞膜SOD的影响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及红细胞膜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1Og静点,每日一次,共14天,并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LPO、红细胞膜SOD的水平.结果:14天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浆LPO显著降低,而红细胞膜SOD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FDP可以降低AMI患者的血浆LPO,升高红细胞膜SOD的水平,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玲;徐洪国;王延玲;焦学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暗示疗法治疗神经症的护理体会

    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由于其发病多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好,导致病程迁延.而成功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往往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把暗示疗法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下面我把工作中遇到的三个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翠萍;邢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