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1株结核菌耐药性分析

王兆发

关键词:结核菌, 耐药性分析, 结核病治疗, 传染病, 抗结核药物, 人民健康, 耐药菌株, 治愈率, 死亡率, 危害, 管理
摘要: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死亡率占传染病的首位,虽然结核病治疗有办法,并且有较高的治愈率,但是由于近年来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世界范围的结核病耐药菌株增加,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明显困难.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取2002年1~12月手术切口感染分泌物阳性标本137例,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Microscan Wat RA way-40系统鉴定及做药敏试验.结果137株病原菌分属于10个种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检出率高;药敏结果显示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有多重与交叉耐药性,万古霉素对G+仍保持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结论手术切口病原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应努力加以预防与控制.

    作者:林平;金彩云;吴钟琪;倪时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倍能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倍能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多中心、开放性肺部、腹腔、尿路等急重型细菌感染28例.结果倍能临床有效率达96.4%,细菌清除率为100.0%.体外药敏显示倍能与泰能相似,明显优于头孢他啶.结论倍能用于治疗肺部、腹腔、尿路等严重细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贾杰;苏林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3年12例新生儿期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男10例,女2例,就诊时出生7~75d,平均45d,术前均经泛影葡胺口服及灌肠造影确诊后行Ladd术,附加阑尾切除术.结果本组1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行粘连松解术,其余11例无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本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并发急性肠扭转所致高位十二指肠的梗阻.主要临床特点是反复间断性胆汁性呕吐,口服和灌肠的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Ladd式手术是本病手术治疗的佳选择,且效果满意.

    作者:黄伟炜;伍海鹰;李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泰市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教育历来发达,高考录取率十几年来一直位居山东省县(区)级前列.中学生在校就餐人数达16 000人,中学食堂卫生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为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我们于2002年9月对刚刚开学不久的39所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

    作者:韩富强;吴艳;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后囊混浊的细胞生化机制及防治现状

    随着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普遍开展,后囊混浊(PCO)术后5年发生率可达43%[1],明显影响视力.术后时间久,患者年龄较小,则发生率高.有报道儿童PCO发生率几乎达100%.现已普遍公认,术后后囊混浊与晶体上皮细胞移行,增殖,纤维化及合成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晓琴;胡义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杨桃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研究地杨桃(Sebastiania chamaelea)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地杨桃中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通过计算机检索,对照质谱库图谱鉴定挥发油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3,7-二甲基-6辛酮、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和n-棕榈酸,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0.86%、19.95%和12.12%,三者占其总量的62.93%.结论提取的地杨桃挥发油具有药用性,为进一步药用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郭玲;梁振益;林连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髓室底穿孔修复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35例髓室底穿孔患牙修复的3年临床观察,总结Dycal[Dycal的主要成分为Ca(OH)2]+玻璃离子水门汀(CIC)对于此类患牙的疗效.方法穿孔部位用Dycal垫底,GIC修复,常规牙髓治疗,观察3年疗效.结果 3年修复的成功率为71.4%,有效率为91.4%.结论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可以把Dycal+GIC作为一种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方法.

    作者:黄莺;吴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讨胎儿宫内窘迫(IFD)的主要原因,判断胎儿生理病理状态和预后.方法对28例经产后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二维灰阶超声(2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法诊断脐带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心率、胎动异常是判断胎儿有无缺氧和缺氧程度的主要指标;脐带、羊水异常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应用CDFI超声产前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100%,应用二维灰阶超声产前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89%.结论 CDFI超声较2DE监测本病快捷、准确和直观,测量简单,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提高胎儿质量、预防和降低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莉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Excel中的统计函数在结核病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更多,但是由于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支持,形成程序才能发挥其作用,这样对于广大没有受过计算机专门培训的结核病防治人员来说用来就十分吃力,为了方便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在统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现向大家介绍常用的易学易用的不用学编序就能够使用的电子表格系统(即Excel),Excel 2000是美国微软公司office 2000套装办公软件的组体之一,它含各类函数200多个,具有简单易学、使用方便、结果精确的特点,适合各级防治人员使用.

    作者:杨世芹;张景林;韩雪;朱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吸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寄生虫所致疾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血吸虫病(schistoxomiasis)是仅次于疟疾的危害人类健康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全球有2亿人受感染,约6亿人生活于疫区,年死亡人数多达数十万.

    作者:张冉;易新元;曾宪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紫外线辐射对受精蛔虫卵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辐射对受精蛔虫卵发育的影响.方法自然沉淀法收集受精蛔虫卵,用紫外线辐射不同时间后恒温培养.结果紫外线辐射时间越长对受精蛔虫卵发育影响越明显,400μW·min/cm2,5~10min即能杀死受精蛔虫卵.结论紫外线辐射明显影响蛔虫受精卵的发育,可用来净化蠕虫卵污染食物、预防食物源性蛔虫感染.

    作者:彭飞;刘年猛;冯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杂志2004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02年海口市口腔医疗机构消毒调查报告

    目的为了解海口市口腔医院机构消毒灭菌情况,加强口腔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7间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和79间个体牙科的有关样品,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结果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合格率100.00%,口腔专科医院合格率87.50%,个体牙科诊所合格率77.34%.结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今后应加大对个体牙科诊所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个体牙科诊所的消毒质量管理.

    作者:林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深圳市宝安区丝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对策

    目的总结和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自建国以来丝虫病流行特征和70年代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采取传播媒介防制,消灭传染源,全民服用海群生药盐,查治微丝蚴血症者,防、治结合等综合性措施.结果查明该区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病原为班氏丝虫.1977~1985年普查共调查流行区54 560人,占人口数的66.04%(54 560/82 620),查出微丝蚴血症者999人,微丝蚴率为1.83%.经过大力防治,该区于1985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8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丝虫病防治措施有效,效果显著.

    作者:钟璋平;马智超;邱定海;蓝燕;叶少辉;余家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存活时间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存活时间,分析其培养虫血的感染活力.方法采用Tragers等常规体外培养方法,待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原虫率达到15%~20%时,吸取含虫血于保存液置4℃贮存,以后每天吸取少量虫血培养,24h观察原虫生长情况.结果恶性疟原虫血4℃贮存2d疟原虫减虫率80.6%,10d几乎为100%;11d已未发现疟原虫.结论估算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在体外4℃贮存,存活时间不超过11d.

    作者:符式刚;邢奇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990~2002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麻疹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0~2002年疫情报表和统计局人口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在13年中麻疹发病病例数为641例,平均发病率为5.62/10万,发病的高峰季节为3~6月,0~10岁及20~25岁为重点发病对象,全区各镇均有病例发生.结论婴儿麻疹疫苗接种应提前到6月龄.对儿童、学生和外来青工开展麻疹强化免疫.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做好疫点处理.

    作者:李海秀;陈静浓;林娜佳;叶雪莲;谢翠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祝贺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揭阳市影响二次供水水质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影响我市二次供水水质的卫生学因素.方法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进行检验,按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水样180份,合格173份,合格率96.11%.其中地上型蓄水池的水样100份,合格98份,合格率为98%;地下型蓄水池的水样80份,合格75份,合格率93.75%.结论蓄水池的结构不符合卫生要求及蓄水池的卫生管理不善均是影响二次供水水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小珠;刘赛琴;沈少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北京海淀城郊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城郊宿主动物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分析宿主动物带毒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夜夹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应用RT-PCR扩增M片段部分序列检测宿主带病毒率,根据检测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SPSS(9.0)软件分析宿主动物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238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0.59%.其次为小家鼠,占25.21%.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褐家鼠为14.29%,小家鼠为0.就褐家鼠而言,尽管成鼠阳性率高于幼鼠,雄鼠阳性率高于雌鼠,但成鼠和幼鼠间、雌鼠和雄鼠间带毒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扩增阳性鼠和扩增阴性鼠体重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宿主感染危险因素重要的鼠个体因素尤其是体重.结论北京市海淀区城郊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采样点的鼠密度与带毒率非正相关,但二者可能存在更复杂的关系.

    作者:左曙青;吴晓明;孙培源;张泮河;王炳才;汤芳;敦哲;蔡伟;刘啟;江佳富;曹务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1980~1997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1980~1997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往返于区内外疟疾流行区的工地和农林矿场等的流动人口进行血检,疟原虫阳性者,给于根治.结果 1980~1997年共血检流动人口881 187人,阳性率为2.82%,其中发热病人阳性率为4.35%,占阳性病例总数96.56%;而外出回归人群阳性数则占病例总数80.51%.结论在抓好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中,关键是重点做好外出疟疾高发区的工地与农林矿场等地回归的发热病人的疟疾监测.

    作者:李凤文;王愧芳;李锦辉;林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