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草药致药性肝病96例临床分析

周世明;贾杰

关键词:中草药, 药物性肝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草药致药物性肝病的临床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994~2003年中草药致药物性肝病96例,分析损肝中草药数量及种类、基础疾病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10年来发病例数逐年增加,损肝中草药大多数是中草药汤剂(56.25%),其次是民间草药汤剂(14.58%),平均发病时间是32.82d,1月内发病的占76.04%,2个月内的占80.21%,96例中无症状者占23.96%,有症状者占76.04%.结论合理应用中草药,以及服用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细胞百白破和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接种副反应观察

    为了解全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DTwP)和无细胞百白破三联制剂(DtaP)的接种副反应情况,于2003年9月~2004年1月在新泰市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对106名3~12月龄儿童分别接种DTwP和DtaP,观察其接种副反应.

    作者:耿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脱髓鞘脑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脱髓鞘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半数病前有感染史,中青年多发,精神异常及意识障碍多见,脑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治愈好转率达91.7%.结论临床表现多变,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黄仕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及丽珠得乐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97例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97例内镜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活动性溃疡,予奥美拉唑、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痢特灵连用2周.结果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为95.7%,病人依从性好,疼痛消失快,副作用小.结论奥美拉唑等四联疗法疗效好,症状消失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家武;戴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医药必须重视并应用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价方法的规范化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在获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及科研水平.如何从现有大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资料中获取循证医学所需的佳证据,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使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更加客观化、标准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是必须加强设计规范严谨的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二是乔建立系统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大力开展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由此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作者:张永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及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因堵管或脱管或无名动脉出血而致窒息死亡的发生.方法对从1998年6月至2003年9月行气管切开术的346例患者,依其气管切开以上气道是否阻塞(包括医源性及病变自身),患者年龄、精神状态及自救能力进行安全性分类,共分为危险类(包括永久性和暂时性)和相对危险类安全类3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危险类17例,其中永久性危险类12例,暂时危险类5例;相对危险类169例;安全类160例;采取相应措施后,住院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套管脱落、脱管、无名动脉出血致窒息死亡发生.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窒息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刘少飞;王豪;邱华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膀胱冲洗方法的改进与疗效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膀胱结石、膀胱出血、膀胱肿瘤等疾病术前术后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是持续膀胱冲洗.传统方法中,我们采用开放式输液吊瓶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瓶中存在致热源,易污染,使患者常出现尿路感染及更换频繁易致气栓形成、凝血阻塞的情况.

    作者:张晓蓉;刘闽;薛秀琴;褚小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痛泻要方治疗因口服二甲双胍片引起消化道症状30例

    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大量病人口服二甲胍片以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使肌肉组织无氧酵解增加,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拮抗抗胰岛因子;减少葡萄糖经消化道吸收,结果使血糖降低.此外,其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1].但本品使用后85%的病人均出现胃肠道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2].其中一部分病人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自行中途停药,从而影响到血糖的控制.笔者以<景岳全书>中的痛泻要方为主方,随证加减,标本兼固,对缓解因口服二甲双胍片而引起的副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符燕;王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州市狂犬病新发疫源地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狂犬病新发疫源地的流行特征、动物传染源的感染状况及其在狂犬病流行中的作用等.方法在温州市狂犬病新发疫源地,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疫区动物作病理学解剖和脑组织镜检观察等.结果2000年12月发生温州市首例狂犬病病例;其动物传染源来自狂犬病新发疫源地;动物传染源为犬和猫;从犬中检出Negri小体;犬中虽存在Negri小体,但并未发病,而呈隐性感染.结论温州市为狂犬病新发疫源地;检测动物Negri小体有助于狂犬病临床诊断和确定人间狂犬病疫情,并可监测动物中狂犬病流行,对预测狂犬病发病趋势和人狂犬病防制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祖木;李剑敏;杨曙光;卢汝透;章显传;朱立言;朱启建;山若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用作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近年来研究表明,PSA也存在于女性体内,并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PSA在逻辑性一和女性中存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海珊;唐支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硝唑联合头孢拉定并烤灯照射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压疮(俗称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的溃疡和坏死.用0.2%甲硝唑液配合头孢拉定粉剂外敷及局部烤灯照射治疗Ⅱ~Ⅳ期压疮,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眩晕患者脑MRA及二维三七桂利嗪疗效的观察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见的症状,粥样动脉硬化和颈椎病是影响椎基动脉系统血流的主要原因.基底动脉环(WILLIS氏环)是侧支循环系统,但其先天异常者约占半数左右,当脑血供障碍时,常不能提供良好的代偿作用.

    作者:陆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计算机辅助教学用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构思

    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为适应新世纪教改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现代化势在必行,现论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改革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的一些构思.

    作者:张冬梅;潘卫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军团菌的研究近况

    军团病(Legionnaires'Disease)是近30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引起,以肺部感染伴全身多系统损伤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无肺炎的急性自限性流感样疾病.1976年首次暴发流行于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退伍军人军团会议的人员中而得名,至今共发现42个菌种64个血清型[1],其中至少有19种与人类疾病有关[2].目前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该病的报道,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军区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之列.我国自1982年首次发现军团菌肺炎以来,各地时有局部暴发流行及散发病例的报道[3],而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军团菌肺炎占重要的比例,其亚临床感染也广泛存在,如云南、北京、广西等部分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达13.5%~48.8%[4-6].由于军团病可导致人类严重疾病和构成潜在流行的威胁,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现就军团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李翠云;唐振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邹城市中小学生贫血现状调查及对生长影响的探讨

    了解邹城市中小学生贫血存在状况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9~10月对邹城市4 22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宋士祥;郑来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阶段性执行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阶段性执行的成效.方法通过对海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总结分析,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2001~2003年海南省投入结防经费81.5万元,资金总到位率为48.2%.共发现了8374例涂阳肺结核病人.涂阳病人总治愈率达94.7%.结论海南省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认真贯彻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继续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海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作者: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房颤时出现长R-R间歇的分析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人们对房颤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我们从40例房颤患者中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观察其长R-R间歇,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正确认识长R-R间歇的问题.

    作者:陈丽敏;李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胸腺肽增强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索胸腺肽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分为单针和多针狂犬疫苗免疫方案.单针免疫是用狂犬疫苗1支加胸腺肽1针免疫;多针免疫按常规五针免疫程序(即0、3、7、14、28d各注射1针),加胸腺肽组按三针免疫程序(即0、7、28d各注射1针),实验小白鼠每只均以狂犬病疫苗0.2ml与胸腺肽混合后肌肉注射.结果单针免疫加入胸腺肽(2mg/只)后抗体效价高且抗体产生时间早,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疫苗组(P<0.01).而且加入胸腺肽(6mg/只)后免疫三针可达到五针常规疫苗免疫效果.结论胸腺肽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佐剂可减少免疫次数.

    作者:史秀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71株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出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分离出的真菌用API 20C AUX鉴定,用ATBFUNGUS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371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228株、热带念珠菌73株、光滑念珠菌38株、近平滑念珠菌12株、无名酵母菌6株、新型隐球菌3株、平常念珠菌3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371株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总的敏感率分别为92%、97%、96%、57%、63%、69%.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对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高,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这三种抗菌药仍然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崔颖鹏;叶曼曼;陈冬梅;卢秀芬;曾燕;建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献血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对健康献血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筛查.方法对2003年2~7月收集的103份EDTA抗凝外周血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pp65抗原血症检测,同时以ELISA法检测其中的86份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结果 103份标本中共有10份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71%;ELISA法检测86份标本CMV-IgM抗体全部阴性,CMV-IgG抗体56例阳性,阳性率为62%(56/86),10份pp65抗原阳性的标本中,CMV-IgG阳性9例.结论 pp65抗原是检测CMV感染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而检测CMV-IgM、CMV-IgG不能预测CMV的活动性感染,因此对需要输注全血、成分血的免疫力低下或各种移植病人,应进行CMVpp65抗原的检测.

    作者:刘洪莉;刘衍春;刘毅;唐荣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澄迈县性传播疾病(STD)病人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对899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及其外周皮损作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Ca).对疑似各种性病如梅毒(Sr)、淋病(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尖锐湿疣(CA)、生殖器疱疹(GH)等进行检测.结果 899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检查出Ca感来者177例,感染率为19.7%(177/899).其中女性为35.9%(121/337),男性为10%(56/562).结论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及其外周皮损念珠感染常见,尤其合并uu感染率高.

    作者:梁红玲;梁明贯;吴钟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