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付营;孙峰苹;冯国栋
目的:探讨能够使绝大多数精神病人在得到全面康复后,尽快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生活和工作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方法:在病人入院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先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行为能力、情绪与兴趣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经过以上综合康复措施的训练,以自愿和选派的形式,将一些病情稳定身体素质好,有特长的康复病人选送到康复基地.在那里负责生活管理、环境保洁、农田耕作、畜牧养殖、果园、菜园、林地管理、制酒等多项工作,并辅以多种娱乐活动.结果:康复基地的建立,不但改善了病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使病人的脑力和体力得到了锻炼,延缓衰退,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康复基地的建立,实现了产品自足、创收、节余、扩大再生产,改善疗养环境,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结论:建立康复基地可以加快病人痊愈的进程,调动病人参与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建立康复基地可以解决床位短缺问题,同时解决精神病人康复后的再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王艳萍;袁春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术)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LC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测试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LC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加强LC患者的心理诱导对术后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姚琳;李春生;杨国周;吴丽荣;李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山区白内障扶贫复明手术.方法:采用改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2675只眼白内障施行复明手术.结果:术后第一天矫正视力0.3者57只眼(2 13%),0.5~0.8者1 829只眼(68.37%),≥0 9者509只眼(19.03%).角膜水肿71只眼(2.65%),后囊膜破裂致玻璃体脱出87只眼(3.25%),全部均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结论:采用改良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做到开源节流,既能使更多的贫困患者接受复明手术,又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黄汉平;易小灵;朱勇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大特点.其致残者有中枢性偏瘫以及言语、认知、心理等障碍,以中枢性偏瘫为主.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异常的痉挛模式,头部轻度旋转,面朝向健侧,患侧上肢屈肌痉挛呈挎篮子状,躯干肌痉挛,患侧下肢伸肌痉挛,迈步时呈踮脚、向外摆动划圈的步态.针对这一特点,我院康复科采取一系列康复手段治疗脑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荣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为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方法对医疗机构和居民进行传染病疫情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38 81%,居民漏报率为60.67%,个体诊所为严重,既不填写传染病登记本,也不报告疫情.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伤寒、痢疾、林病、肝炎.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的漏报,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许爱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2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的年用药金额及治疗日数(DDDs)逐年提高,2002年各种抗精神病药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1999年的2.2倍和1.37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年用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其构成比也相应增加,其中氯氮平的DDDs始终列第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年用药金额和DDDs也逐年提高,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精神病的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逐渐成为首选,价廉物美的氯氮平仍为目前使用为广泛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汪卫华;赵勇;瞿发林;王焕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测评.将SDS评定≥50分者作为研究组,SDS评定<50分者为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特点及主要症状.研究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前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64例患者中,伴发抑郁者21例,占32.8%.这些病人具有年轻、文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以肌强直为主要症状的病人伴发抑郁机率高.经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作者:赵爱玲;黄秀兰;文佳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澄清新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的关系,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调查全院住院精神病人中的糠尿病患病情况及其与新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的关系.选择作者所在病房作为试点,对此类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在应用抗精神病药后,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5/599=7.51%.服用新抗精神病药者似乎机会较多.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都能正确对待问题.结论:即使抗精神病药有一些诱发糖尿病的可能,也不可因噎废食而停药:我们应该在治好精神病的基础上,同时做好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卞淑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年龄段2014名体检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组(Ⅰ组30~39岁,592人;Ⅱ组40~49岁,648人;Ⅲ组50~82岁,774人),按拟定观察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个年龄段组P-R间期、Q-T间期,均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快心律失常、慢心律失常、ST-T改变,Ⅰ、Ⅱ组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定期健康检查、描记心电图,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老年人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晓红;羊镇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鸡眼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于足底前端影响行走,笔者采用乌梅外用治疗鸡眼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乌梅30g,去核、烘干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软膏状、备用.将鸡眼处用热水浸泡烫洗10分钟,擦干.
作者:姜爱玲;陈玉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7例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例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通过护士的精心观察和护理,结果各项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腕部切割伤伴主要神经血管损伤后易发生手指关节麻木,如不及时救治,甚至缺血坏死,护理不当就会引起伤残.因此术后的护理十分关键,只有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患肢血液循环正常,通过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作者:彭爱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16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结果:GQOLI-74显示护士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两维度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AS、SDS量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整体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压力,采取多方面干预,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孙丽娟;卢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8例胃穿孔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胃穿孔新生儿皆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致胃壁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郎文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冶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各种抑郁障碍34例,疗程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总有效率为91 2%,临床痊愈率为59 4%.一周以上即可起效,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
作者:廖春平;高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病人家庭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首发精神病人的主要照护者114人,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人.对干预组使施家庭护理需求调查,据需求给予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卫生宣教.于患者出院后半年,对两组照护者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稳定情况做随访调查.结果:干预组的主要照护者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病人坚持服药至出院后半年者,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半年复发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按需求给予护理干预,不仅能使首发精神病人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照护,减少复发,且其主要照护者自身心理健康亦得了到改善,从而更好的发挥了家庭护理在社区中的良好作用.
作者:封晓朋;高汝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近些年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科在1998~2002年收治药疹患者共72例,占皮肤科住院患者1/5,为对药疹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有一基本了解,以利更合理地进行诊治,就此我们对皮肤科的药疹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几年关于头针治疗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后遗症已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近期病例效果尤佳.我院对2001年收治的15例急性发病后经药物治疗,但不能恢复的远期脑血栓后遗症,实施头针治疗,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氟哌啶醇与氯丙嚎静滴治疗急性激越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伴有急性激越的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氟哌啶醇及氯丙嗪组治疗,以简明精神量表中的激越因子分及是否能自理生活作为衡量激越状态的标准.结果:氟哌啶醇组安全性高于氯丙嗪组,而总有效率两者无明显差异,两者副反应发生率相仿.结论:氟哌啶醇安全性高于氯丙嗪.
作者:陈美凤;刘德星;林建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自动血液检验仪器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也己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时间快速的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复检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血片染色镜检.为此就仪器无法取代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周雪艳;纪东辉;褚帮勇;陈佩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52例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氯丙咪嗪、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5个月,头2个月为积极治疗期,后3个月为自由治疗期.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x2检验,t检验.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积极治疗期末痊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94,P<0.005),自由治疗期末痊愈差异有更大的统计学意义(x2=26.64,P<0.005).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总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6,P>0.2);积极治疗期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4,P<0.001):自由治疗期末,两组差异有更大的统计学意义(t=12.66,P<0.001).结论:二重辨证施治对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有普遍卓越的痊愈功效和痊愈巩固功效,应积极推广.开放式心理病房可作为强迫症含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者二重辨证施治的医疗平台.
作者:陈光敏;林举达;胡连新;许甘霖;陆兰;林桂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