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陈琳;孙丽娟;卢彩霞

关键词:综合医院护士,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16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结果:GQOLI-74显示护士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两维度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AS、SDS量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整体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压力,采取多方面干预,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梅外用治疗鸡眼

    鸡眼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于足底前端影响行走,笔者采用乌梅外用治疗鸡眼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乌梅30g,去核、烘干研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软膏状、备用.将鸡眼处用热水浸泡烫洗10分钟,擦干.

    作者:姜爱玲;陈玉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儿胃穿孔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8例胃穿孔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胃穿孔新生儿皆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致胃壁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郎文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夜合叶浓缩剂颗粒与安坦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夜合叶浓缩剂颗粒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开放性随机对照治疗研究.夜合叶组(治疗组)50例,安坦组(对照组)50例,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Sampson)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定治疗前后比值的变化,并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夜合叶组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在头一个月内比不上安坦组,但随着疗程延长,其疗效明显优于安坦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说明治疗组不影响原抗精神病药的疗效.结论:夜合叶浓缩剂颗粒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是肯定的,可以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外在形象.

    作者:温益雄;黄英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测评.将SDS评定≥50分者作为研究组,SDS评定<50分者为对照组,比较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特点及主要症状.研究组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前再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64例患者中,伴发抑郁者21例,占32.8%.这些病人具有年轻、文化程度高的特点,并以肌强直为主要症状的病人伴发抑郁机率高.经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作者:赵爱玲;黄秀兰;文佳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头针治疗远期脑血栓后遗症15例分析

    近几年关于头针治疗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后遗症已有肯定的疗效,尤其对近期病例效果尤佳.我院对2001年收治的15例急性发病后经药物治疗,但不能恢复的远期脑血栓后遗症,实施头针治疗,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下岗人员焦虑和抑郁的调查

    目的:了解下岗人员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沈阳市铁西区109名下岗人员进行调查,量表均值用t检验同我国常模及组间比较.结果:男性下岗人员的SAS评分高于国家常模,SDS评分较常模低;女性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家常模.结论:下岗人员多会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何俊鹏;宋震;胡景红;张健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去骨瓣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32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原因.方法:对我科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发生的32例迟发性硬膜下积液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共32例,40侧,占同期去骨减压病人的18.1%.结论:迟发性硬膜下积液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率很高(18.1%),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去骨瓣减压以后,压力填塞效应消失,脑肿胀脑水肿消退,脑脊液循环受阻等有关,其发生率比一般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该类重病人的康复,需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学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视血片染色镜检复查工作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自动血液检验仪器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也己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时间快速的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复检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血片染色镜检.为此就仪器无法取代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周雪艳;纪东辉;褚帮勇;陈佩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72例药疹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近些年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我科在1998~2002年收治药疹患者共72例,占皮肤科住院患者1/5,为对药疹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有一基本了解,以利更合理地进行诊治,就此我们对皮肤科的药疹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女大学生骨密度与运动习惯关系的调查

    女性增龄、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快速骨量丢失,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青少年时期是大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应从青少年开始.然而,因节食、运动不足等,年轻女性骨密度有低下倾向.我们在健康教育的同时进行了女大学生骨密度与运动习惯的调查,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

    作者:陈香芬;陈冲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建立康复基地是精神病人综合康复的发展方向

    目的:探讨能够使绝大多数精神病人在得到全面康复后,尽快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生活和工作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方法:在病人入院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先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行为能力、情绪与兴趣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经过以上综合康复措施的训练,以自愿和选派的形式,将一些病情稳定身体素质好,有特长的康复病人选送到康复基地.在那里负责生活管理、环境保洁、农田耕作、畜牧养殖、果园、菜园、林地管理、制酒等多项工作,并辅以多种娱乐活动.结果:康复基地的建立,不但改善了病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使病人的脑力和体力得到了锻炼,延缓衰退,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康复基地的建立,实现了产品自足、创收、节余、扩大再生产,改善疗养环境,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结论:建立康复基地可以加快病人痊愈的进程,调动病人参与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建立康复基地可以解决床位短缺问题,同时解决精神病人康复后的再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王艳萍;袁春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了解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7例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例腕部切割伤神经血管吻合术后通过护士的精心观察和护理,结果各项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腕部切割伤伴主要神经血管损伤后易发生手指关节麻木,如不及时救治,甚至缺血坏死,护理不当就会引起伤残.因此术后的护理十分关键,只有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患肢血液循环正常,通过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作者:彭爱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我院近四年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1999年-2002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的年用药金额及治疗日数(DDDs)逐年提高,2002年各种抗精神病药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1999年的2.2倍和1.37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年用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其构成比也相应增加,其中氯氮平的DDDs始终列第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年用药金额和DDDs也逐年提高,但其构成比逐年下降.结论:精神病的患病人数在逐年增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逐渐成为首选,价廉物美的氯氮平仍为目前使用为广泛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汪卫华;赵勇;瞿发林;王焕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奎硫平组剂量范围25~800mg/d,利培酮组剂量范围0 5~6mg/d,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为66.7%,利培酮的有效率为70%,两药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奎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其中震颤、静坐不能、肌强直等EPS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利培酮组(P<0.01).未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经期过长或过短),泌乳、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副作用.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某些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而少,尤其适用对锥体反应和催乳素敏感患者使用.是一种有效、耐受性好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潘苗;张三强;冯矾国;赵峥;姚丰菊;王长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冶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西酞普兰治疗各种抑郁障碍34例,疗程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总有效率为91 2%,临床痊愈率为59 4%.一周以上即可起效,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

    作者:廖春平;高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大特点.其致残者有中枢性偏瘫以及言语、认知、心理等障碍,以中枢性偏瘫为主.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异常的痉挛模式,头部轻度旋转,面朝向健侧,患侧上肢屈肌痉挛呈挎篮子状,躯干肌痉挛,患侧下肢伸肌痉挛,迈步时呈踮脚、向外摆动划圈的步态.针对这一特点,我院康复科采取一系列康复手段治疗脑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荣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查与心理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术)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LC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测试调查,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LC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论:加强LC患者的心理诱导对术后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姚琳;李春生;杨国周;吴丽荣;李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预防支气管痉挛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与常规方法预防支气管痉挛的效果.方法:择期手术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配至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试验Ⅰ组与常规方法对照Ⅱ组,实施操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Ⅰ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Ⅱ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可减轻全麻患者围麻醉期气管刺激反应,明显增强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延长拔管时间.

    作者:周江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对'新抗精神病药容易诱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目的:澄清新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的关系,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调查全院住院精神病人中的糠尿病患病情况及其与新抗精神病药与糖尿病的关系.选择作者所在病房作为试点,对此类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在应用抗精神病药后,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5/599=7.51%.服用新抗精神病药者似乎机会较多.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都能正确对待问题.结论:即使抗精神病药有一些诱发糖尿病的可能,也不可因噎废食而停药:我们应该在治好精神病的基础上,同时做好糖尿病的控制.

    作者:卞淑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α-细辛脑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α-细辛脑注射液是一种新型中药针剂,具有消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和镇静作用.为了观察该药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对21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除哮喘持续状态),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α-细辛脑治疗,现就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付营;孙峰苹;冯国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