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目的对照乳腺良恶性肿块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特点,总结彩超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GE LOGIQ-500、ATL HDI-3000、Acuson Sequoia-512全数字化彩超诊断仪,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乳腺肿块的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恶性肿块血流检出率高,肿块内血管数目增多.频谱多普勒显示:良恶性肿块阻力指数(RI)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峰值流速(PSV)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可为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郑晓莉;张秋元;黄曼维;陈文;李春丹;邝永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海南岛属蛇伤高发区.毒蛇咬伤是危重急性外伤性疾病,处理不当或延误治疗,易导致不良后果.现对我院收治2例毒蛇咬伤死亡病例进行报道,以资借鉴.
作者:朱其聪;符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介绍毒鼠强食物中毒的急救体会.方法采取清水洗胃、氢氧化铝凝胶保护消化道黏膜、安定控制抽搐、能量合剂保护心肌等措施.结果全部恢复.结论本次急救成功,一是抢救措施得力,一是毒鼠强剂量低.
作者:张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盆腔静脉栓塞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发生于围产期、剖腹产后及盆腔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简称HRT)中也有发生,静脉栓塞的形成是凝血与抗凝血、血栓形成及抗血栓形成之间的平衡失调所致.产科妊娠期间,由于血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时,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故产妇较易出现血栓形成.各种妊娠与分娩的并发症均可进一步促使血栓栓塞性改变的发生.盆腔静脉栓塞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而危及患者生命,栓塞部位和时间与临床的诊断、抗凝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有一定关系.
作者:晏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配合全省全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寻找适合大面积防治人体肠道寄生虫病的方法.方法应用不同的组织方式进行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地区较未进行地区居民自觉服药驱治率的防治寄生虫病知识提高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民族素质,以小的投入,获得极好的防治寄生虫病的效果.
作者:赵旭东;李莹;蔺西萌;黄倩;韩庆霞;李辉;王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咸阳市学生常见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与1995年咸阳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学生龋患率2000年比1995年下降13.5个百分点;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较1995年分别下降2.5,3.1,1.1个百分点;肥胖患病率较1995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视力低下率较1995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结论学生常见病防治应纳入教育和卫生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专项经费的落实,并加强防治人员培训.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尖锐湿疣(CA)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以性活跃年龄组20~40岁为高,婴幼儿少见,但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我科近10年来先后收治8岁以下婴幼儿尖锐湿疣患者22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建英;孙达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对肝癌施行肝叶切除术共628例,其中565例患者的肝脏创面处理改用对拢缝合,效果满意.
作者:段珊;郭志明;杨甲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和文昌市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1995~1999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1999年,两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年均死亡率为303.29/10万;死因顺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在城市居民的死因顺位中居第5位,在农村居第4位.结论心脑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是该省居民的主要死因,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作者:陈言;陈春杏;邢诒介;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瑞金地处江西东南边镜,面积2 448km2,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673.4mm,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相对湿度79.6%,这些自然环境为蚊媒提供了良好的孳生繁殖条件,成为疟疾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英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于1989~1997年9年间共收治肺结核患者4 304人,其中并发糖尿病2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者占6.55%.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效伟;焦晓磊;贾利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与子宫恶性疾病有关的症状,近代文献报告其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1.5%~13.5%,为了解其原因,我们对近10年来在我院妇科就诊的绝经后子宫出血78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琼珊;朱新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检测手段及治疗.方法对22例经尿CMV-DNA PCR及血清CMV-IgM ELISA测定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尿CMV-DNA PCR阳性14例,血清CMV-IgM ELISA阳性22例,两者均阳性9例,患儿母血清CMV-IgM阳性20例.肝肿大19例,黄疸15例,脾肿大10例,咳嗽、气促8例,抽搐1例,小头畸形1例.所有的病例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以肝脏损害多见,CMV-感染的母亲是小儿CNV感染的重要来源.用PCR检测尿中CMV-DNA和用EUSA检测血清中CMV-IgM是诊断CMV感染的常用方法.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效果好.
作者:张笃飞;冯小伟;郭德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传染病.随着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传统抗生素作用有限.我院于1995~1999年应用头孢曲松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施玉梅;陆志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的状况,为加强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0年进入疟区的流动人口的血检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流动人口发病数占全省疟疾病人数由1996年的34.45%(1241/3602)上升至2000年的48.38%(774/1600);流动人口的血检阳性率比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高,分别为3.00%和1.71%.结论流动人口的疟疾是影响当前海南控制疟疾的主要问题,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作者:蔡红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11年来文昌市HIV感染情况分析,掌握ADIS的流行规律 ,为市政府制定AIDS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1~2001年文昌市到泰国探亲人员(在泰居留超过3个月)回程经海口时,由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血检查及在医院留医病人中的疑似AIDS者采血检查.结果 11年来接到报告的HIV共11人,其中后来又去泰国3人,发病并死亡5人,另有3人留居文昌.男性9人,女性2人.其中20~50岁感染者共7人,占总感染人数的63.64%地区分布:7个乡镇有HIV,占乡镇数的28%;感染方式:性传播9人,母婴传播1人,不详1人.结论文昌市HIV传播开始进入增长期,加强对AIDS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邢诒介;冯昌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及探讨对策.方法对湛江市赤坎区27个集体食堂进行卫生学调查及抽样检验.结果食堂基础设施缺少率为:熟食间92.59%、洗消间88.89%、粗加工间51.85%、糕点间44%、备餐间18.52%、仓库7.4%.糕点、食具和盛器、熟食刀、熟食砧板合格率分别为81.16%、88.25%、45.45%、23.1%,学校食堂的食具盛器合格率明显低于其它类食堂的合格率(P<0.01).食堂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96.3%.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和培训证率、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55%、76.67%.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存在污染.结论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强化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增加对食堂糕点、熟食刀、砧板等的抽检,加大执法力度.食堂要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熟食刀、砧板和盛器的消毒.
作者:黄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性,32岁,于2001年11月4日入院,初步诊断妊娠34wk2/0 LOA妊娠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wk前曾到诊所打针,否认不洁性生活史.近2wk因双下肢碰撞后起瘀斑及肉眼血尿就诊.入院后查体:T36.8℃,P88/min,R20/min,BP13.0/9.0kpa(98/68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膨隆、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84cm,胎心140次/min,胎方位LOA,胎心监护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溃疡,无硬结.肛查:宫口未开.
作者:李克英;李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病例的特点.方法对首次住本中心的82例海洛因依赖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8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5.9±4.5)岁.以个体户或待业人员居多,占74.4%.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60%.97.60%的吸毒史在3年以内,平均(14.32±7.79)月.平均日吸毒量(1.37±0.71)g.吸毒方式:8.54%放在香烟内吸,89.02%烫吸,2.44%静脉注射.主要用丁丙诺啡替代递减法脱瘾,近期疗效较满意,平均住院(8.63±1.69)d.结论出院后短期复吸率高,当务之急是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广泛开展吸毒危害的宣传教育、实行全面综合治理和加强康复机构的建设.
作者:占达飞;黄进弟;陈川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按蚊种类及生态习性与湘北地区疟疾发病关系。方法 通过人、牛房、野外栖息场所及通宵观察所捕的所有雌性按蚊逐个鉴定,结合幼虫形态及单管饲养成蚊产卵作卵型鉴定确定蚊种:观察按蚊季节消长、寿命及叮人频率与疟疾发病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条件环境中捕获的成蚊、幼虫、卵,经鉴定为中华按蚊类群种,仅山区为少量贵阳按蚊,按蚊季节消长、叮人频率与疟疾规律基本相符;中华按蚊人血指数为2.1%,按蚊平均寿命长于间日疟孢子增殖期。结论 中华按蚊是湘北地区目前唯一的间日疟媒介蚊种。
作者:徐晓初;李业平;姚海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