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4株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蒋金芬;王美琴;刘军

关键词:非发酵菌, 耐药性, 抗生素
摘要:目的了解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点,延缓和减少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产生,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1999年1月~12月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的214株非发酵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的942株细菌中214株为非发酵菌,占22.72%,其在痰液、脓液和分泌液标本中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哪39.40%、21.69%和19.77%.药敏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头孢一代的耐药率为95.79%,对阿莫西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5.70%、66.82%.结论非发酵菌占临床检出菌株的比例较高,从分布来看,以痰液中所占比较较高,其次为脓液.非发酵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缺损者感染

    人体防御机制中任何一种功能不全或缺失,均能导致宿主对感染抵抗力的降低而发生相应的感染,称之为免疫缺损者感染,或高感受性宿主的感染.

    作者:徐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琼山市医院、个体诊所医疗器械HBsAg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可通过医疗器械与人体各组织接触而造成医源性感染.因此,防止和控制医疗器械的污染极为重要,为了解我市医疗器械HBsAg的污染状况,按卫生部颁发<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于1996年对我市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医疗器械进行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符气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田县2001年肺结核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了解该县肺结核三间分布情况,制定防治策略.方法根据我县疫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组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下乡调查.结果人群分布;年龄患病大多在20~79岁年龄之间,占总患病数91.2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居多,占肺结核患病数81.46%.地区分布:该县18个乡镇均有发病,以均溪镇发病高,占总发病数21.95%.时间分布:以3~9月份居多,占86.34%.

    作者:林其汉;苏水生;林乐群;张英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甘泰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目的观察甘泰康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参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护肝试验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甘泰康给小鼠灌胃30天后,第31天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0.1%CCl4植物油溶液0.1ml/10g@bw,禁食20h后采血,测血清ALT、AST、GST、TP、ALB、CHOL、TG、GLU、CHE、MDA及肝组织MDA、G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甘泰康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ALT、AS、GST、TG升高,可明显对抗由CCl4引起的血清ALB、GLU下降,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内MDA含量,对血清TP、CHOL、CHE、MDA及肝组织GST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甘泰康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保护肝细胞膜、增强机体的解毒、排毒功能有关.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胡余明;周月婵;丘丰;臧雪冰;聂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沿江镇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效果评价

    目的为控制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方法领导重视,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举办知识讲座培训班,发动群众灭鼠,积极开展EHF疫苗的免疫接种.结果通过知识培训,EHF防制知识回答正确率提高了49.2%.EHF疫苗的接种人数比干预前提高了许多倍.EHF发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4.2%.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但今后健康教育任务仍十分艰巨.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瘫痪病人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及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前瞻性系统调查瘫痪病人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医院感染对瘫痪病人转归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调查.2000年1月~200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224例瘫痪病人.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0人(68例次),感染率24.59%;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首位;感染在入院后2wk内发生率高;与瘫痪肌力程度密切相关;≥60岁者发生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者;感染严重影响到瘫痪病人的预后.结论瘫痪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瘫痪肌力程度、卧床时间长、侵入性治疗、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作者:蔡毅;吴映曼;邢柏;张贵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建立并评价等位特异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突变的方法.方法设计与rpoB基因突变后的碱基配对的引物用于扩增突变基因,建立AS-PCR检测rpoB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58株结核菌进行了检测.结果AS-PCR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相关基因rpoB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达91.7%.AS-PCR检测rpoB基因,有1628A→T、1657C→T,G和1673C→T突变分别占耐利福平结核菌株的18.2%,22.7%和36.4%.检测rpoB突变与MIC测定RFP耐药率和PCR-SSCP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2%和74.1%.检测试验可在3~4h内完成.结论AS-PCR方法是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基因突变的敏感和快速方法,可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朱中元;王海波;陈英兰;谢勇;刘建兵;林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两个日本血吸虫成虫新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目的克隆并分析日本血吸虫(Sj)新的抗原基因,为血吸虫病疫苗研制提供有效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用日本吸虫肝门型童虫表膜抗原(SjHmAg)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并对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通过互联网对测序获得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并预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结果经3轮筛选,获10个阳性克隆,其插入的Sj成虫cDNA片段大小自0.6~3.0kb不等.对其中3个阳性克隆测序的结果显示,两个为新基因片段,SjHml、SjHm2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Y118085,AY124772,分别编码79、66个氨基酸.、SjHml蛋白为跨膜蛋白,含1个跨膜区,1个N-肉豆蔻酰化位点.SjHm2蛋白为一个非跨膜蛋白,含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结论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段可能为编码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基因片段.

    作者:罗秀菊;王敏;易新元;曾宪芳;章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卡介苗素、小施尔康、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小施尔康、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6%.结论三者联合治疗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游佳;向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亚市全民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发病态势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三亚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发病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环境及居民碘营养水平分析.结果甲亢患病率为2.5‰,沿海、丘陵、山区无显著性差异.加碘前甲亢住院病例稳定在24.2~30.4/10万,加碘后逐年上升,1998年达到高峰后又逐年下降至加碘前水平.病例对照发现家庭收入、食碘盐、海产品、家庭生活事件、感染为危险因素.水碘均值为14.81μgL,尿碘中位数在87.07~235.8μg/L之间.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后造成碘性甲亢的发生是存在的,但是暂时性的,非持续性的.部分户碘盐含碘量过高也会诱发碘性甲亢的发生.

    作者:陈志勇;郑家耿;徐大修;林竹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南省2001年流动人口疟疾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省流动人口在2001年患疟疾情况.方法将各市县对外来和本地流动人口进行登记,血检的上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2001年,由于海南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流动人口尤其是外省民工骤增.使流动人口疟疾从2000年的774例上升到2001年853例.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贵州六省(区),主要分布在我省的琼中、保亭、白沙、乐东、东方、五指山、昌江、万宁八市县,感染疟疾例数占外来人口疟疾感染病例的96.34%.结论加强海南省疟疾区的流动人口尤其是进入高、中疟区的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仍然是海南省疟疾防治的重点之一.

    作者:李才旭;蔡红林;朱其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南省黎族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综合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黎族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方法在黎族村庄发放宣传材料、播放VCD,在性活跃人群开展专题小组讨论及同伴教育,免费提供避孕套,在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培训乡村医生和村干部.结果干预后黎族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分别提高10.66和10.68个百分点,认同避孕套预防作用提高12.79个百分点,用过避孕套的仅有12.50%;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31.30%上升到90.90%,其中39.39%的相关知识来源于该项目培训;流动人口避孕套使用率和固定性伴率分别从39.83%和47.86%上升到58.40%和72.69%;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提高6.50~22.90个百分点;结论在黎族人群中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作者:杜建伟;陈言;林明和;潘文利;符艳;陈明洁;范邦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局部使用雌二醇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阴道使用结合性雌二醇软膏(CE)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妇女30例,经阴道给药后第22~28d进行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结果经阴道给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01).用药后血中性激素(E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01).B超对用药前后子宫内膜进行比较有增厚(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结合性雌二醇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症状体征改善快,病人使用方便,局部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可省去了口服药物带来的肝肾功能的负担及有可能出现的子宫内膜增厚、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舒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南省旅游区宾馆放置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海南省旅游人群艾滋病、性病预防态度、性行为特征及避孕套使用水平,为全省旅游人群艾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旅游区宾馆放置避孕套和艾滋病宣传材料,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检查使用情况,统计相应的使用率.结果一般客房避孕套消耗率和使用率分别为19.61%和4.38%.性活跃期人群女客房避孕套消耗率为99.11%,显著高于男客房的78.86%和男女客房的68.87%(P<0.01).男女和男客房避孕套使用率分别为22.58%和19.02%,显著高于女客房的0.59%.男客房消耗男性宣传材料为女性材料的4.2倍,女客房消耗女性材料为男性材料的5.6倍,男女士混住客房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是17.61%和18.34%.结论在旅游区宾馆客房放置避孕套和宣传材料可显著提高游客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具有在全省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明和;杜建伟;陈言;曾劝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GM(1,1)模型在预测流脑流行趋势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远安县流脑流行趋势模型,对流脑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掌握流行动态,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远安县1982~199、1984~1999、1986~1999年三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选择优GM(1,1)模型进行流脑发病预测;结果流脑流行趋势GM(1,1)模型以1986~1999年组为优,其模型为Y=-4.8474e-0.4696t+8.6506,精度检验结果显示:C=0.04,P=1.00,平均误差率为4.06%,模型判为优,可用于流脑流行趋势预测;应用该模型预测我县2000~、2002~、204~、2006~年流脑发病率将分别降至0.1085/10万、0.0679/10万、0.0424/10万、0.0265/10万:结论我县长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今后几年里流脑发病率将持续下降,但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流脑的预防控制工作,否则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度上升;建模资料的选择与GM(1,1)模型预测精度和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刘世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现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的人力资源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参改.方法设计海南省中医护理人员人力资源表,以邮寄方式发放问卷,用统计学软件EPI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20岁占46.02%,30岁占28.88%;省级中医院40岁以上占31.55%,各市县中医院40岁以上占21.85%;学历全省无一护理本科生,大专生27人,占5.38%,无学历14人,占2.79%;职务: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的比例为75.17:7.5:1;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的比例为115.5:79.5:30:1.全省78.75%的护士未参加继续教育,5.78%的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结论海南省中医护理队伍年轻化,职称、学历偏低,继续教育机会少,因此提高海南省中医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综合素质迫在眉捷.

    作者:李丽花;王武军;王逸;毛玉兰;谢小蔓;黄玉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海南省卫生科技成果的回顾与分析

    目的回顾海南省卫生行业十多年所取得的省科技成果,分析海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方法通过对海南省建省以来的省科技进步奖的授奖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海南省卫生行业的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等级分布、地域分布及获奖总数进行分析.结果海南卫生行业从建省至2000年,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2项,四等奖83项;卫生行业每年荻奖科技成果占全部获奖成果的比例从1990年的14.63%上升到2000年的47.37%,高达到1999年的51.28%;其获奖科技成果在基础、预防与临床三大学科的分布分别为7.29%、11.92%和80.79%.结论海南的卫生事业自建省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病和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发展不均衡且资源配置尚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何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ESWL治疗合并肾囊肿的肾结石42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ESWL治疗合并肾囊肿的肾结石疗效分析,探讨ESWL对肾囊肿的影响.方法分析肾结石合并肾囊肿的B超表现,决定无水酒精灌注治疗肾囊肿和ESWL治疗肾结石的先后顺序;冲击入路肩胛下角线、腋后线、腋中线、腋前线,如需冲击1000次以上,需重新调整冲击的方向,限制肾随呼吸的运动,尽可能使肾囊肿免受直接的冲击.结果15例无水酒精治疗后1次ESWL治疗结石排净14例,2次排净1例,27例未行无水酒精治疗1次排净25例,2次排净2例,术后无肾囊肿破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ESWL治疗合并肾囊肿的肾结石和单纯性肾结石(348例,排净316例)比较,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肾囊肿在术前经和未经无水酒精治疗比较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肾囊肿的存在并未影响ESW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作者:陈昌权;曾秀妹;张秋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亚市520例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及结果分析

    目的筛查热带地区儿童佝偻病发生情况.方法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BALP升高者443例,占85%,其中中重升高者212例,占47.9%.(2)BALP中重度升高者的身高的增长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升高组,P值小于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本地区佝偻病发生率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林兰金;符亚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随着新型无中枢神经(CNS)抑制性过敏药的广泛应用,对慢性荨麻诊(CU)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进展,近年来我所采用新三联疗法治疗CU,获高效低副作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