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
目的通过前瞻性系统调查瘫痪病人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医院感染对瘫痪病人转归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前瞻性调查.2000年1月~200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224例瘫痪病人.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0人(68例次),感染率24.59%;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首位;感染在入院后2wk内发生率高;与瘫痪肌力程度密切相关;≥60岁者发生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者;感染严重影响到瘫痪病人的预后.结论瘫痪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瘫痪肌力程度、卧床时间长、侵入性治疗、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作者:蔡毅;吴映曼;邢柏;张贵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20岁,主诉多种食物过敏10年.1988年进食1个桃子后15min即出现唇舌发痒,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全身大片风团,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经平卧休息和输液等处理后好转.1989年,进食李子后又出现上述症状,但俏轻,未用输液即自行缓解.10年间病人先后食用桃子、李子、杏子、苹果、樱桃、扁豆、西红柿等多种水果、蔬菜后出现全身风团、腹痛、呕吐等症状,共20余次.药物过敏史(一).
作者:钱峰;付朝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体防御机制中任何一种功能不全或缺失,均能导致宿主对感染抵抗力的降低而发生相应的感染,称之为免疫缺损者感染,或高感受性宿主的感染.
作者:徐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等位特异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突变的方法.方法设计与rpoB基因突变后的碱基配对的引物用于扩增突变基因,建立AS-PCR检测rpoB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58株结核菌进行了检测.结果AS-PCR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相关基因rpoB的敏感性为77.3%,特异性达91.7%.AS-PCR检测rpoB基因,有1628A→T、1657C→T,G和1673C→T突变分别占耐利福平结核菌株的18.2%,22.7%和36.4%.检测rpoB突变与MIC测定RFP耐药率和PCR-SSCP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6.2%和74.1%.检测试验可在3~4h内完成.结论AS-PCR方法是检测结核菌耐利福平基因突变的敏感和快速方法,可在临床实验室使用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朱中元;王海波;陈英兰;谢勇;刘建兵;林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阴道使用结合性雌二醇软膏(CE)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妇女30例,经阴道给药后第22~28d进行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结果经阴道给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01).用药后血中性激素(E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01).B超对用药前后子宫内膜进行比较有增厚(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结合性雌二醇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症状体征改善快,病人使用方便,局部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可省去了口服药物带来的肝肾功能的负担及有可能出现的子宫内膜增厚、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舒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20岁,因发热2wk伴咳嗽、咳红色血丝痰2d入院,过去未发现心脏病病史.入院时查血压120/70mmHg,体温36.8度,呼吸22次/min,全身皮肤未见皮诊及出血点,颈静脉无怒张,以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可触及震颤,心率66次/min,律整,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IV/6收缩期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
作者:詹莉;陆士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成功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358例患者分氨甲喋呤(MTX)分次给药(A组),天花粉肌肉注射(B组)进行比较.结果B组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较短,治疗成功率高(P<0.01),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王粉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89年我们在作埃尔托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同时,也把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同时进行分型,结果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也可被某些型别的噬菌体裂解,为此我们将1986~2001年从各类标本中分离所得的284株非O1群霍乱弧菌和9株拟态弧菌用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噬菌体进行分型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贤芳;唐振柱;龚健;陈敏莉;余尚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防感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器官重量法、小鼠碳粒廓清法和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溶血素测定法分别观察防感袋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防感袋能明显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能明显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防感袋能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李昇刚;杨晓峰;宿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31KD蛋白片(rSj31-b)的免疫诊断价植.方法表达并纯化rSj31-b,用免疫印迹方法(EITB)检测纯化的rSj-b的免疫活性,以rSj31-b~ELISA分别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及正常人的血清.结果纯化的重组Sj31-b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用其rSj31-b-ELISA检测52份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及83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应用的天然抗原SEA(可溶性虫卵抗原)差异无显著性.检测治疗12个月后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阴转率85.0%,明显优于SEA-ELISA.结论rSj31-b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植,可替代SEA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诊断.
作者:黄跃龙;易新元;罗秀菊;曾宪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夜市大排挡饮食业迅速发展,尽管夜市小吃给广大群众就餐带来了经济实惠和方便,但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不可忽视的卫生问题,致使肠道传染病时有流行.为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我们于2001年6月,对邹城市153个餐饮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监督监测.
作者:袁彩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射频电流对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治疗,其中14例为安装起搏器后出现的难治性房扑或房颤,男9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8岁.结果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成功率为99.2%(130/131),随访3.2±0.6(1~5)年,有1例AVRT复发,复发率0.8%(1/131),并发症发生率0.8%(1/131).植入起搏器患者在放电过程中有2例出现感知过度,停止放电后起搏器感知恢复正常.术后所有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功能正常,电极阻抗无明显改变.结论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植入起搏器患者行RFCA亦安全、可行.
作者:吴明;张敬文;林劲;李新明;王天松;苏哲坦;吉田弘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海南热带地区开展腹膜透析主要的并发症及其对腹膜透析的影响,以达到有效防治,提高透析效率,延长透析生存率.方法把近21年来,我院168例腹膜透析患者,按时间及透析装置不同分为:Ⅰ组(直管道组),Ⅱ组(0型管道组),Ⅲ组(双联管道组);并对其腹膜炎、隧道口炎、隧道炎的发生情况及转归、透析存活率进行研究及对比.结果O型管道组及双联管道组腹膜炎、隧道口炎、隧道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直管道组(Ⅱ组与Ⅰ组比较、Ⅲ组与Ⅰ组比较P值均<0.01),透析生存率明显高于直管组.结论在海南热带地区,腹透管出口方向朝侧面,是预防隧道口炎、隧道炎、腹膜炎的有效手段;使用O型管道或双联管道也会使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是热带地区开展腹膜透析,特别是家庭腹膜透析的良好装置.
作者:陈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甘泰康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参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护肝试验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甘泰康给小鼠灌胃30天后,第31天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0.1%CCl4植物油溶液0.1ml/10g@bw,禁食20h后采血,测血清ALT、AST、GST、TP、ALB、CHOL、TG、GLU、CHE、MDA及肝组织MDA、G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甘泰康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ALT、AS、GST、TG升高,可明显对抗由CCl4引起的血清ALB、GLU下降,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内MDA含量,对血清TP、CHOL、CHE、MDA及肝组织GST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甘泰康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保护肝细胞膜、增强机体的解毒、排毒功能有关.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胡余明;周月婵;丘丰;臧雪冰;聂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我们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干扰素加2%利多卡因在疣体基底部封闭局麻后进行碳化治疗30例,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2例出现瘢痕增生,我们采用曲安奈德加2%利多卡因注射瘢痕疙瘩内及其底部,10d注射1次,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卢明谦;蔡志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部以山区丘陵为主,西部以湖区为主,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6.4.~17℃,年降水量1200~1500mm,年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有利于蚊媒的孽生和繁殖.全市辖6县、市、三区、二个县级国营农场,总人口524万,其中农业人口425万,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境内有洞庭湖集湘、资、沅、澧四水后汇入长江.
作者:孙珞;何华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海南省卫生行业十多年所取得的省科技成果,分析海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方法通过对海南省建省以来的省科技进步奖的授奖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海南省卫生行业的获奖成果的学科分布、等级分布、地域分布及获奖总数进行分析.结果海南卫生行业从建省至2000年,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2项,四等奖83项;卫生行业每年荻奖科技成果占全部获奖成果的比例从1990年的14.63%上升到2000年的47.37%,高达到1999年的51.28%;其获奖科技成果在基础、预防与临床三大学科的分布分别为7.29%、11.92%和80.79%.结论海南的卫生事业自建省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病和具有海南特色的热带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发展不均衡且资源配置尚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何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信息化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药品监督信息化管理,对于加强药品生产、经营、用药等监督管理,保证药品技术监督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及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为药品监督管理服务,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服务的方向,统筹规划,积极引导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用药单位参与药品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建立一个由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药品检验、研究、生产、经营、用药单位组成的社会性、开放性网络.
作者:林明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9年钦州市发生的26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疫情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钦州市乙脑发病时间为4~8月份,发病高峰为6~7月份,共发病265例,发病率为8.46/10万,病死66例,病死率为24.91%,好发年龄为1~6岁.结论根据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采取灭蚊、防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对易感人群进行应急乙型脑炎疫苗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措施可以控制乙型脑炎流行.
作者:黄秀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三亚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发病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环境及居民碘营养水平分析.结果甲亢患病率为2.5‰,沿海、丘陵、山区无显著性差异.加碘前甲亢住院病例稳定在24.2~30.4/10万,加碘后逐年上升,1998年达到高峰后又逐年下降至加碘前水平.病例对照发现家庭收入、食碘盐、海产品、家庭生活事件、感染为危险因素.水碘均值为14.81μgL,尿碘中位数在87.07~235.8μg/L之间.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后造成碘性甲亢的发生是存在的,但是暂时性的,非持续性的.部分户碘盐含碘量过高也会诱发碘性甲亢的发生.
作者:陈志勇;郑家耿;徐大修;林竹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