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系统精神病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张建惠;刘政疆

关键词:系统, 精神病院, 医院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乌鲁木齐市, 医疗制度, 市场经济, 人民医院, 改革影响, 专科, 卫生, 民政, 福利, 调查
摘要:为了比较民政、卫生两个不同系统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在市场经济、医疗制度改革影响下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和乌鲁木齐精神病福利医院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和正常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73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的父母和73名正常青少年学生(对照组)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倾向偏爱、过分保护、拒绝和否认.结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多方面问题,可能对精神障碍的发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伍洁云;陆惠红;刘广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尿道内药物灌注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观察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又称前列腺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前列腺炎,近年来研究发现,NBP患者合并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CT)是常见病菌,我院采用四腔双囊导管进行尿道内药物灌注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慧;龙媛媛;柳青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防治

    目的:调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50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眼内炎的发生,术中前房污染是常见的发病原因,及时、彻底的前房冲洗注药术是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结论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逐渐普遍应用,应重视感染性眼内炎的防治.

    作者:梁剑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髓鞘碱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对34例脑出血和48例脑梗死患者与2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加心酶联法测定.结果:脑出血、脑梗死组24小时内及3周时血清和脑脊液中MBP、NSE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并且出血较梗死增高更为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高于轻中度者(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血清和脑脊液中MBP、NSE明显升高,病情严重者升高更为显著.

    作者:孙素珍;李淑英;卢红;刘麦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配合

    利用微波热能使组织凝固后面行肝切除称为微波固化肝切除术[1].我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4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良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少儿寻常痤疮健康教育的防治作用

    自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对60例少儿寻常痤疮患者就诊时采取健康教育,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齐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尤斯洛(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30例报道

    目的:观察尤斯洛(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探讨尤期洛(斑蝥素)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作用机制.方法:门诊观察30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斑蝥素能有效治疗尖锐湿疣,一疗程治愈率达90%,有效率为100%.斑蝥素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也远较5-氟尿嘧啶乳膏为高(P<0.01),结论:用斑蝥素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简便,有效,不受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影响,治愈率达90%以上.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骨折非住院治疗病人的心理支持

    骨折是指外伤或骨骼疾病引起的骨的连续性中断.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病情有轻有重,对于一般轻微的骨折,不需要住院只在门诊治疗同样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由于骨折给病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以及骨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愈合,由此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

    作者:梁月妹;李素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氯氮平致遗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89例

    氯氮平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而无或很少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很少或无迟发性运动障碍[1].故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但氯氮平的其它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氯氮平所致遗尿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军;苗夕枝;华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了解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病例来自长期住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10例,住院时间2年或2年以上,其诊断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按照抑郁症状临床主要表现形式,采用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方式,对具有临床抑郁症状患者进行逐一归类,统计分析其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1%,抑郁症主要表现形式为兴趣减少,情绪低,自我评价过低及自杀言行.提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不容忽视,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汤启芳;吕兴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 %和78 %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1周及2周后,米氮平组HAMD 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紊乱因子分的减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是头昏、嗜睡等,与帕罗西汀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且有改善焦虑及睡眠作用.

    作者:彭江发;许玉梅;朴胜斌;李学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住院环境实施对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住院环境实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于两种不同的住院环境实施中进行治疗,一组为开放式病区(45人),另一组为封闭式病区(45人).分别于治疗前和出院后1、3、6、9、12个月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两组病人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在开放式住院环境实施(即开放式病区)中治疗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封闭式病区的病人.结论:住院环境实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功能的恢复确有影响,提倡精神病医院应该从封闭式住院环境实施逐渐向适度开放或完全开放的住院环境实施转换.

    作者:何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利培酮临床应用研究

    利培酮(Risperidone)系苯丙异恶唑(Benzisoxazole)的衍生物,是一种非典型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的5-HT2受体的双重拮抗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利培酮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在缓解运动障碍,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方面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其他的精神障碍亦有效,副作用轻微,且依从性好.现将利培酮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罗荣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风患者早期功能训练与康复护理

    中风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降低,但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

    作者:张怀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副及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药物副反应.对两组共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结果:两组PAN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奎的平组生活质量除生活条件维度外,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均高于氯丙嗪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奎的平组副反应少.结论:奎的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奎的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副反应少.

    作者:周升宝;孙晓丹;李延民;李志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性抑郁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老年性抑郁症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主要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上)的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已成为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严重的抑郁症中有15%可自杀而亡.也就是说,抑郁症既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危及病人的生命.做好这类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于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作者:付国华;穆聪;陈庄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高热患者的护理

    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的减弱,发热已成为许多疾病伴有的一个共同症状.患者体温在上升阶段,常伴有肤色干燥苍白,身体发抖等.体温升高处于相对持续阶段时,皮肤变潮红,患者出现口渴、呼吸、脉搏、心率增快.体温下降阶段,患者开始出汗,直至大汗淋漓.因此,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高热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徐秀香;苏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孕症患者心理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治疗辅予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本院1997年1月至2001年2月女性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不孕症治疗同时辅予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不孕症治疗,随访三年,对两组患者受孕率、治疗时间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能在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高的受孕机率,研究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孕症治疗辅予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受孕机率,在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高的受孕机率,对维持正常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秋月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胃管持续滴入矿泉水与小剂量胰岛素泵入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15例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对15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采取经胃管持续滴入矿泉水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双重补液,其中矿泉水与生理盐水之比为2~3:1,以及小剂量胰岛素4~6单位每小时泵入进行抢救,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化指标恢复及时,疗效可靠.

    作者:袁宝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作者:鑫喆喆;潘守池;韩红;田凤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