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
目的:观察复方参淮粉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用氯氮平治疗分裂症致流涎副反应患者根据流涎程度轻重按分层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服用复方参淮粉,对照组予空白处理,流涎程度按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流涎项0-4分5级评分法评定,每例观察4周,分别于服氯氮平出现流涎时及处理2周末、4周末进行对流涎程度的评定进而判断疗效,流涎程度减至0为治愈,减2分以上为显著好转,减1分为有效,未减分或加重为无效.结果:试验组共34例,治愈13例,治愈率38.24%,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差异比较经秩和检验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复方参淮粉能较好地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副反应,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甘记兴;温益雄;梁光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又称前列腺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前列腺炎,近年来研究发现,NBP患者合并复发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CT)是常见病菌,我院采用四腔双囊导管进行尿道内药物灌注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慧;龙媛媛;柳青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验证瑞美隆(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3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瑞美隆治疗.采用HAMD、CGI评定疗效,采用TESS、体检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在完成6周治疗的31例患者中,瑞美隆的有效率为93.6%,治愈率为74.2%.主要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和嗜睡. 结论:瑞美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作者:董松玉;高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8例,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19~63岁,其中19~29岁者5例,30~39岁者20例,40~49岁者23例,50~59岁者8例,60岁以上者2例;病程短1h,长2d;农民22例,工人24例,职员12例.全部病人均有腰部扭伤史,腰部疼痛剧烈,表情紧张,不敢活动.
作者:龚予建;皇甫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院是优抚医院,收治对象为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伤残军人住院疗养不仅需要精心的治疗,同时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工工作既是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又是护士工作的延伸和补充.[1]护工解决住院伤残军人的实际困难,并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但在临床工作中,护工的服务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研究通过调查住院伤残军人对护工服务的需求,护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更好的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工的积极性,为伤残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徐建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定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作者:鑫喆喆;潘守池;韩红;田凤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尤斯洛(斑蝥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探讨尤期洛(斑蝥素)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作用机制.方法:门诊观察30例尖锐湿疣患者,局部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斑蝥素能有效治疗尖锐湿疣,一疗程治愈率达90%,有效率为100%.斑蝥素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也远较5-氟尿嘧啶乳膏为高(P<0.01),结论:用斑蝥素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简便,有效,不受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影响,治愈率达90%以上.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病人的住院过程中它贯穿始终并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它的效果评价可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指标的量化评定、患者的主观体验、满意度及护理目标实现状况来综合、动态评价.而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的因素有护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的认知程度.
作者:许玉芳;王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行脑立体定向--情绪环路阻断术治疗,探讨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前、后数字化视频脑电图的关系.方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情绪环路阻断术(双侧扣带回、内囊前肢及杏仁核毁损术),术前、术后、半年后复诊时行脑电图检查,比较其变化.根据随访的疗效结果分析与脑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1~3年随访,有效为79.6%,显效为51.8%,无效为20.4%.术后复查脑电图34例,其中19例,占57.7%,基本波率好转,调频调幅改善,慢波减少,刺激症减少或消失.结论:术前脑电图检查,参考脑电活动,对选择手术方法与靶点、调整对靶点毁损灶制作的程度,提高手术疗效,有参考价值.
作者:钟志慧;刘伟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Malin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综合征(肌肉强直、运动不能、木僵、缄默、构音或吞咽困难)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流涎、血压不稳、心动过速、体温增高),可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肾衰,死亡率约20%~30%[1].
作者:程明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统计经过TC治疗的家庭成员的操守时间,了解戒毒效果并初步分析TC治疗的原理.方法:通过对TC家庭成员再次入院的询问,小组活动调查,部分保持联系的成员的信息反馈,家庭回访等方式调查出院后的操守时间.结果:TC成员重返社会操守时间达3个月有92人次,达半年以上有53人次.结论:TC通过药物、行为、心理、社会等治疗方法能帮助和改变一个人,故而其戒毒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龚云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的减弱,发热已成为许多疾病伴有的一个共同症状.患者体温在上升阶段,常伴有肤色干燥苍白,身体发抖等.体温升高处于相对持续阶段时,皮肤变潮红,患者出现口渴、呼吸、脉搏、心率增快.体温下降阶段,患者开始出汗,直至大汗淋漓.因此,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高热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徐秀香;苏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促进未来医院临床的合理用药.方法:在网络管理系统中增设合理用药的预警、查询、不良反应提示与分析、经济学统计功能,对合理用药实施实时监控与帮助.结果与结论:未来医院计算机网络实现以上功能可较大程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减少药物资源浪费.
作者:成伟;唐璇;王安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利用微波热能使组织凝固后面行肝切除称为微波固化肝切除术[1].我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微波固化加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4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良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的疾病,往往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后期出现多种并发症,肾功能损害就是为常见而且治疗费用昂贵、预后较差的一种并发症.有关截瘫并发肾功能损害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报道,本文就这一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张维明;马泽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了解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病例来自长期住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10例,住院时间2年或2年以上,其诊断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按照抑郁症状临床主要表现形式,采用临床观察及问卷调查方式,对具有临床抑郁症状患者进行逐一归类,统计分析其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1%,抑郁症主要表现形式为兴趣减少,情绪低,自我评价过低及自杀言行.提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不容忽视,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汤启芳;吕兴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瞳孔状态下应用削梨法超声乳化的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应用削梨法超声乳化技术对69例(78只眼)小瞳孔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结果:无虹膜后粘连63只眼,术后全部瞳孔恢复原状;15只眼分离粘连机化膜后应用削梨法进行超声乳化,术后13只眼基本恢复圆瞳孔,2只眼瞳孔不规则.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43只眼(55.13%),矫正视力≥0.5者61只眼(78.21%).结论:削梨法受瞳孔大小的限制较小,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不失为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好办法.
作者:黄汉平;易小灵;朱勇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168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与相同数量的健康女性进行比较.结果GQOLI-74显示护士在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两维度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AS、SDS量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土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整体生活质量有所降低.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压力,采取多方面干预.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陈琳;孙丽娟;卢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住院环境实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于两种不同的住院环境实施中进行治疗,一组为开放式病区(45人),另一组为封闭式病区(45人).分别于治疗前和出院后1、3、6、9、12个月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两组病人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在开放式住院环境实施(即开放式病区)中治疗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封闭式病区的病人.结论:住院环境实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功能的恢复确有影响,提倡精神病医院应该从封闭式住院环境实施逐渐向适度开放或完全开放的住院环境实施转换.
作者:何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利培酮(Risperidone)系苯丙异恶唑(Benzisoxazole)的衍生物,是一种非典型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的5-HT2受体的双重拮抗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利培酮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在缓解运动障碍,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方面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其他的精神障碍亦有效,副作用轻微,且依从性好.现将利培酮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罗荣连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