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康市1996~2001年钩体病调查分析

陈厚荣

关键词:钩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情况, 急性传染病, 统计分析, 流行状态, 防治工作, 防治措施, 病例报告, 致病性, 山区, 人群, 灭鼠, 控制, 科学, 菌苗, 接种
摘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康市有30个乡(镇),1998年以前,北片山区8个乡(镇)每年均有钩体病发生,基本处于流行状态,其他乡(镇)无病例报告.多年来,由于我们采取了以灭鼠,人群接种钩体菌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2001年我市没有发生钩体病.为了分析我市钩体病的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6~2001年我市钩体病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增长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中老年的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有助于生命后期尽可能地减少骨丢失,这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军;江海涛;法珑珑;李国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三种方法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检标准分类Ⅰ~Ⅱ级上腹部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麻醉,静脉给药:一组40例,给予枢丹8mg;二组20 例,给予胃复安10mg;三组20例,给予氟哌利多5mg.观察三组PONV的发生率.结果 PONV发生率一组为3例(7.5%),二组7例(35%),三组7例(30%),一组与二、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枢丹较之胃复安及氟哌利多更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赵海;蔡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95例输卵管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分析及临床意义

    孕卵在宫腔以外地方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因孕卵种植位置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间质部妊娠、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以上[1].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是指孕卵在输卵管未破裂前或早期流产破损所作出的诊断.本文通过对95例输卵管妊娠的阴道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以探讨阴道超声对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

    作者:郑晓莉;李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深圳市某社办学校师生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社会办学机构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抽取五个年龄组人群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 sAg、HBeAb、HBeAg、HBeAb、HBcAb.结果 HBsAg、HBsAb、HBsAg、HBeAb 、HBcAb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5%、4.7%、5.8%、32.4%.各年龄组HBsAg、HBeAb、HBc A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HBsAb、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男女性别除HBcAb阳性率有显著差别外,其余各项血清学标志物无显著性差别.乙肝病毒五项血清标志阳性结果有10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构成比大的是HBsAb阳性(55%),其次是HBsAb和HBcAb双阳性(23%),其它八种组合模式构成比较低.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是显著的.

    作者:邱星元;曾桂盛;陈志颍;余家磷;陈静浓;李海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硬脊膜外镇痛分娩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镇痛在分娩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孕足月要求硬脊膜外镇痛分娩的产妇40例,随机选不愿行硬脊膜外镇痛的40例为对照组. 结果①两组产妇在产程中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镇痛组活跃期显著短于未镇痛组(P<0.01).③两组新生儿 Apga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镇痛组镇痛有效率100%.结论硬脊膜外镇痛可以有效地减轻分娩中的疼痛,并且可以缩短产程,而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及新生儿Apgar's评分无影响,可以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粉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通州市男青年征兵体检中性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地区1999~2001年适龄参军男青年性传播疾病(STD)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STD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01年分别发现感染STD 54例、49例、41例;总淘汰率分别为2 .50%、2.33%、2.03%,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性道德观,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邵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南省垦区百所学校学生HBsAg携带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海南垦区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携带状况,为制定防治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PHA检测.结果检测学生30 509人,检出HBsAg 2 777人,携带率为9.11%;不同单位学生的 HB sAg携带在5.97%~13.12%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x2=244.07,P<0.005);三个地区农场学生携带率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极显著性(x2=137.29,P< 0.005);男女携带率分别为9.63%和8.46%,差异有极显著性;年龄组间的差异亦有极显著性(x2=244.07,P<0.005),携带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加强对基层学校学生HBsAg的检测,推广使用乙肝疫苗以降低HBV感染率.

    作者:柴天真;黄基新;黄银凤;陈忠伟;吴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治疗肺心病7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细辛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灯盏细辛每日40ml静脉点滴15d治疗30 例肺心病患者,同时与43例未用此药的肺心病患者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灯盏细辛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灯盏细辛对于肺心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C信号转导途径调控NO和ET-1而起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毅鹏;林莉;何海武;蔡吕成;王小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骨科手术中度以上疼痛病人 ,术毕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氯诺昔康组(15例),Ⅱ组为吗啡组(15例),接受PCIA治疗 .使用一次性镇痛泵,观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布情况,完成术后镇痛24h内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以及术后24h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与Ⅱ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分布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术后24h内Ⅱ组出现副作用比Ⅰ组大(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骨科手术后PCIA 的镇痛效应与吗啡接近,且没有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

    作者:吴信真;周德华;严兴福;欧阳碧山;石震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93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现将199 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入住院并有完整资料的93例患者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报导如下.

    作者:韩建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龄胃癌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3月至2002年3月53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外科处理.结果行根治切除40例,占75.5%,姑息性切除8例,其他手术5例. 术后并发症15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病死率7.5%.结论对高龄胃癌病人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外,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的选择,完善的心肺功能检测,精细简洁的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根治性切除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杰;李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体及其亚类检测考核血吸虫病疗效的研究进展

    从常规粪检虫卵到免疫学诊断以及近年来DNA 探针技术和PCR 技术的应用,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作者:黄跃龙;易新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变化(附110例临床分析)

    颅内病变致心血管系统表现早被人们注意, 近年在临床常常遇到.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中,筛选无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病史的110例心电图报告如下.

    作者:徐骁贤;陈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隆阳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危害程度,为今后广泛深入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技术方案,改良加藤和碘液直接涂片法.结果共检查8所中小学校4 649人,检出寄生虫感染者3 276人,总感染率为70.47%,检出11种寄生虫.结论揭示隆阳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邓永元;李加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田镇2001年法定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概况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目前传染病发病动态,掌握居民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为制订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于2001年12月组织人员到大田镇开展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护理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病情来得较急,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抢救治疗及时恢复功能是治疗脑血管病的关键, 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笔者护理老年人脑血管病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

    作者:周海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儿童哮喘,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9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45例研究组除采用一般治疗外,还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制剂,比较哮喘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哮喘发作次数差异不明显(t=0.16,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发作次数减少( 研究组t=10.7,对照组t=5.39,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3.9,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x2=5.54,P<0.05).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性别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t=0.01,治疗后t=0.09,P>0.05 ),说明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治疗哮喘其疗效无性别差异.研究组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精神反应明显好转,体重增速明显 ,对过敏原的易感性明显下降,病情及症状较轻,病程明显缩短,重度及急性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满意,值得推荐.

    作者:赵凯;向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影响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为了解影响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因素以及探讨如何加强对饮食业餐具消毒工作的管理.方法采用现场卫生调查和采集消毒后的餐具检测其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消毒方法、不同规模单位及不同类型餐具的消毒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要加大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力度及制订合理科学的消毒程序,才能保征餐具的消毒效果.

    作者:姜瑞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兰坪县普米族绦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兰坪县普米族绦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开展有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结果共查114户,521人.感染者349人,感染率为67.0%,其中:感染率高的达81.4%,居全国之首.结论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表明,生食猪肝与不食生猪肝者绦虫感染差异有显著性,对该人群进行大范围驱虫治疗及开展相应移风易俗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杜尊伟;张再兴;孙晓东;郑艳梅;陶洪;张碧琼;桑大益;李增荣;杨继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洛因依赖脱瘾治疗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护理治疗的重要性 .方法采用心理护理为主要方法护理1999年164例海洛因依赖者. 结果采用心理护理治疗后脱瘾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心理护理是海洛因依赖脱瘾治疗患者护理的主要方法.

    作者:李珑;朱坚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