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指征及其母婴死亡率分析

李春梅

关键词:剖宫产指征, 母婴病死率, 关系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剖宫产母婴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96~1998年产科分娩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996~1998年的剖宫产率分别13.3%、19.0%、22.6%,围产期围产儿病死率分别为11.6%、10.0%、8.6%,无孕产妇死亡.结论我院的剖宫产率上升控制较为合理,剖宫产指征的相对放宽,有助于降低母婴病死率.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原性

    目的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的模拟表位,对其免疫学活性予以鉴定.方法用粗提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的抗体IgG作配体筛选噬菌体12肽库,随机挑取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克隆,Dot-ELISA检测其特异性:用混和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3次,攻击感染后45d剖杀,计数虫荷.结果经三轮筛选,特异噬菌体得到富集,挑取的11个噬菌体克隆经Dot-ELISA鉴定均与67kD抗原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混合噬菌体克隆的免疫血清可识别67kD抗原,并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效果.结论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抗原的模拟表位,这些表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作者:袁仕善;易新元;曾宪芳;王敏;张顺科;Larry McReynolds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儿童哮喘,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9例哮喘患儿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45例研究组除采用一般治疗外,还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制剂,比较哮喘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哮喘发作次数差异不明显(t=0.16,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发作次数减少( 研究组t=10.7,对照组t=5.39,P<0.01)而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3.9,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x2=5.54,P<0.05).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性别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t=0.01,治疗后t=0.09,P>0.05 ),说明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治疗哮喘其疗效无性别差异.研究组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明显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精神反应明显好转,体重增速明显 ,对过敏原的易感性明显下降,病情及症状较轻,病程明显缩短,重度及急性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介苗素、维生素AD、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满意,值得推荐.

    作者:赵凯;向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干预疟疾流行的研究

    目的探索江苏省疟疾高发地区健康教育干预疟疾流行的效果.方法实验点实行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与对照点同时实施相同的防治措施,在不同人群中进行KAP调查和疫情监测,以掌握居民的疟防知识水平、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疫情控制程度等变化情况.结果当地居民的防疟知识掌握率、防疟态度正确率和防疟行为良好率分别从干预前的27.51%、43.96%和50.39%提高到干预后的83.48%、92.95%和93.83%;对防治疟疾是社区的大家的共同责任及发热接受血检率等指标分别从干预前的20.22%和49.26%提高至干预后的75.37%和80.42%;露宿习惯从干预前的经常露宿率占39.55%下降至干预后的7.85%;疟疾发病率从干预前的57.54/万下降至干预后的23.81/万.结论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疟疾的流行,其效果确实,可作为疟疾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萍;金小林;高琪;顾亚萍;王伟明;周华云;李菊林;沈宝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区的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为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南太平洋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此为慢性病,丝虫之成虫寄生于淋巴管或淋巴结,长达10~18年之久,致淋巴循环受阻塞而形成象皮病.根据微丝蚴在人体末梢血液之出现时间,分为日间及夜间之周期型与亚周期型.媒介多达40余种.防治方法主要赖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预期以现有的药物可于2020年消灭全球之淋巴丝虫病.本文将班氏丝虫、马未丝虫及帝汶丝虫发现之经过,微丝蚴定期性,病媒蚊种及防治原则,作了相当完整的综述.笔者曾在文中所提及的多数国家实地防治丝虫病.

    作者:周钦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体及其亚类检测考核血吸虫病疗效的研究进展

    从常规粪检虫卵到免疫学诊断以及近年来DNA 探针技术和PCR 技术的应用,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经历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作者:黄跃龙;易新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79年6月~2001年6月收治漫性肺心病20例,经过常规强心利尿治疗效果不理想,改用卡托普利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尊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用PAN分光光度法检测土壤和降尘中铜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铜的快速分光光度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土壤和环境化学中各种形态铜的特点分析以及环境中铜的污染的调查分析.方法本法是根据pH8.0~ 9.3时,Cu(Ⅱ)-PAN和PMPBA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TX-100存在时生成红色复合物的原理而建立起来的测定铜的快速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结果在大吸收波长550nm处, 红色Cu(Ⅱ)-PAN-TX-100-PMPBA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为1.90×105L/(mol*cm),检测限为1 ngCu/ml.该系统在0~0.4μgCu(Ⅱ)/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结论用本法测得结果与用原子吸收法验证的结果非常吻合,以本方法测定土壤和降尘颗粒样品中总铜是可行的.

    作者:邹晓春;朱艺成;尹江伟;肖锦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外来传染源控制对策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消灭地区外来传染源的控制对策.方法在荆门市(1990年已达到部颁消灭血吸虫病标准).选择与外地血吸虫病重疫区相邻的李市镇永久、彭河、刘淌3个村进行研究,通过实施血防健康教育;设立疫情观察哨,管理流动人、畜;开展人、畜的病情监测;开展钉螺的信息调查等综合防治措施两年,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的人畜患病情况.结果流动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1.89%下降到0.63%,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6.34%下降至1.02%,钉螺面积一直为0.结论在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采取以血防健康教育、管理流动人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消灭血吸虫病地区控制外来传染源效果显著,对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复意义重大.

    作者:丁兆军;王官松;戴裕海;万木兰;袁天秀;黄泽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分析

    尖锐湿疣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病, 治疗上多采取外科(外括手术、激光、冷冻、腐蚀等)方法或同时联合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干扰素和阿昔洛韦等,但疗效不一,且易于复发.为观察国产注射用更昔洛韦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 我们对本市一些临床医院的门诊病例试用新型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革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初议

    乡镇卫生院管理是当前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改革中的难点之一.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是乡镇卫生院停滞不前、举步艰难的症结所在.若要改变这种窘迫状况,只有加大改革力度才是唯一的出路.本文将重点剖析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适应乡镇卫生院生存发展的管理方式,使其尽快走出低谷和困境.

    作者:辜明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裸花紫珠片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对动物的急性、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大耐受量(MTD).长期毒性试验,大鼠分为2.5g*kg-1及1.25g*kg-1给药组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28d.于第28d及停药后7d观察大鼠的饮食、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各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学检查等指标.结果灌胃给药的MTD>60g*kg-1.各组无动物死亡,动物外观、体重增长、摄食量、血象、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各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学检查未见改变.结论裸花紫珠片临床口服用药安全范围较大.

    作者:曾祥周;符健;邝少轶;王世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影响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为了解影响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因素以及探讨如何加强对饮食业餐具消毒工作的管理.方法采用现场卫生调查和采集消毒后的餐具检测其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消毒方法、不同规模单位及不同类型餐具的消毒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要加大从业人员卫生培训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力度及制订合理科学的消毒程序,才能保征餐具的消毒效果.

    作者:姜瑞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儿童心脏神经症的相关诱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神经症的发病诱因.方法对近5年收治入院的28名患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①年龄; ②性别;③性格;④平素体质;⑤学习成绩;⑥被家人关注的程度.同时选择性别及年龄相近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对照组.结果发现心脏神经症多见于7~12岁儿童,女性多于男性,性格偏于内向、平时身体较好、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上等、家长对其身体状况表现得过于关注.结论学龄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疾病缺乏正确的体验和认识,平时学习紧张,易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性格内向者尤甚,而家长对患儿的过于关注加重了患儿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加重了思想负担,使症状加重.

    作者:于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江门市1991~2001年中秋月饼卫生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江门市中秋月饼卫生质量情况.方法[ CX 对全市8个卫生防疫站1991~2001年上报的月饼卫生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年来全市共监测月饼样品32 314份,合格30 687份,总合格率95.0%.从低的1992年90.2%提高到2001年的98.1%.不同品种以莲蓉类和豆沙类月饼合格率为高,分别为96.5%和95.4%;低为伍仁类月饼91.9%.经卡方检验,不同品种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11年年来全市月饼产品卫生质量良好.

    作者:杨祥璧;蒋耀琪;杨家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脉动真空灭菌柜对凡士林纱布灭菌效果观察

    无菌凡士林纱布是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外科用物品.由于凡士林是一种油剂,蒸气不易渗透,盛装油纱的容器又是密闭的,这样给消毒灭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凡士林纱布是采用干热法灭菌,因此法存在耗电量大、时间长、造成灭菌物变黄变质等许多问题.我院现在采用脉动真空灭菌柜对凡士林纱布进行灭菌.为了解凡士林油纱重叠、厚度层数多少与灭菌的效果的关系,我们对脉动真空灭菌柜进行凡士林纱布菌的效果作了一些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口市幼儿血铅水平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海口市3~5岁儿童的血铅水平并分析其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集600名3~5岁幼儿的血样并作血铅测定 .同时,以问卷形式通过被抽查幼儿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调查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海口市3~5岁幼儿的血铅平均值为108.6μg/L,已达到Ⅱ级中毒水平.其中 ,男女性幼儿的血铅平均值分别为115.8μg/L和107.5μg/L.结论海口市幼儿血铅水平偏高,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应积极开展铅中毒防治工作.

    作者:于传龙;曹艳红;马永忠;陈莲玉;吴柳坚;戚其平;姚孝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重症蓖麻子中毒抢救成功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5岁,因神志不清1.5h、抽搐1h入院. 1.5h前家人发现患儿与其表兄一起伏在桌子上,周围有散落的蓖麻子(后患儿承认系服用蓖袜子),唤之不应,呕吐2次,入院后0.5h 后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唇发绀,口吐白沫.

    作者:潘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肿块超声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82例甲状腺肿块声像图特点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多数为混合性或实质性肿块及囊性肿块,内实质部分粗糙或沙粒状钙化回声团块.腺瘤及结节以多发性为主,恶性则以单发为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甲状腺癌血流阻力指数(RI)较高,多大于0.7,动脉流速亦增高.结论运用高频技术和CDFI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是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茆小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1010例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标准化急性中毒登记表,了解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现状.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并在1998年1月到2001年12月对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已开发的急性中毒信息管理软件对1010例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10例急性中毒病例中以镇静催眠药物急性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年龄以20~45岁为急性中毒第一位高发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 ;职业以失业人员为第一位职业类别;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96.83%);毒物明确(鉴定)率仅16.04%.结论预防急性中毒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13~45岁的女性以及失业人群,并应注意管理好安眠类药物,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检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作者:宋维;吕诗荣;丁庆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剖宫产指征及其母婴死亡率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剖宫产母婴死亡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996~1998年产科分娩的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996~1998年的剖宫产率分别13.3%、19.0%、22.6%,围产期围产儿病死率分别为11.6%、10.0%、8.6%,无孕产妇死亡.结论我院的剖宫产率上升控制较为合理,剖宫产指征的相对放宽,有助于降低母婴病死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