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芬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病人血压和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85例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10mg/d,A组,n=45)和氨氯地平(10mg/d)加阿托伐他汀组(20mg/d,B组,n=40),连续药物治疗3月.观察给药前后两组病人血压的变化,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甘油三酯(TG)浓度.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阿托伐他汀给药3月后,B组病人血清TC、LDL-C及TG浓度均显著降低,而HDL-C 明显增高(P<0.05).药物治疗3月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B组血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LVMI均明显降低,B组病人LVMI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及抑制左心室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影响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病人左心室重塑的过程.
作者:江炬;彭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是一例运用自我放松训练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一名准备结婚的男士出现焦虑情绪的所致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该来访者是一个未婚成功男士,在结婚前很焦虑,因为对方是一名离婚妇女,又有一个小孩.在与该来访者进行协商的基础之上,首先引导来访者实施自我放松训练,缓解了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其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逐渐改变不合理观念,形成新的认知模式.经过面对面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目标,并对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秀军;王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长期以来,压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早期病理生理学角度的研究,到近年力学因素的研究,发展至新的生物学技术的研究,逐步完善了压疮形成的机制,为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重度骨性III类患者手术治疗与正畸掩饰性治疗的不同疗效.实验方法:选取手术治疗骨性III类12名和掩饰性治疗骨性III类患者13名,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和咬合关系,以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上下颌骨与牙齿位置,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结束后咀嚼功能的改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面型的改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骨性III类患者,手术治疗是其好的治疗方法,但掩饰性正畸治疗患者也能获得较满意的咀嚼功能和面型.
作者:孟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士作为从事医疗服务的特殊职业,承担着解除患者病痛、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手术室护士作为其中一支专业队伍,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医疗环境,职业工作性质等对医护人员的侵害,为了消除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我们医护人员有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作者:郭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有效的抗凝、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再发心梗的机率.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48例(对照组),同时选择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和护理52例(实验组),观察两组病人再发心梗情况结果.结果:实验组再发心梗7例,对照组再发心梗15例,实验组再发心梗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抗凝,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再发心梗的发生,可使病人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常雅琴;岳庆丽;杨华;周国强;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与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002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B超检查和血尿酸检测.无颈部动脉斑块患者181人,有颈部动脉斑块患者821人(其中1个斑块者325例,2个斑块者320例,3个及其以上斑块者176例).对血尿酸升高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及3个以上斑块组尿酸升高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酸升高与颈部血管斑块形成有关,主要表现在颈部血管斑块达到3个或以上时尿酸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察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5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光敏感度、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图仪进行视网膜血流检测,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血流量、血液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和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1.7%,(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
作者:魏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影响子宫收缩, 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 给产妇带来恐惧和痛苦, 也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除给产妇带来身体的病痛外,还往往给产妇造成一定的精神及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因此, 作为产科医护人员, 必须掌握处理产后尿潴留的正确方法, 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为总结临床经验, 现将本院产科从2003年以来对分娩和剖腹产的尿潴留患者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小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女,46岁,因胃肠功能不适前来就诊.半年前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病人思虑过度出现腹胀、呃气、食欲减退,遂到综合医院消化科、中医院等反复就诊.曾做胃镜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服用各种中药、西药,症状未见好转,半年来体重下降10kg,常感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睡眠差、性欲减退,后不能胜任正常工作.
作者:孙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因心力衰竭病人反复住院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总结了71例心力衰竭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下降,从而使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伴有肺偱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 2水肿、 3颈静脉怒张、4肝大.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死.极易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作用越来越大.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71例心力衰竭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丹;戴文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响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研究.选择6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通过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从中选择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结果:从COX模型分析中可见,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骨折移位程度和年龄,而骨折块大小、骨折块是否粉碎对预后影响不明显,性别和有无合并损伤对预后并无影响.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不仅要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同时应尽可能将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复位.必要时应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刘祖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上多表现为胸痛、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也可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下述2例患者,因其症状不典型,均在院外误诊误治,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莫晓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0年间收治的17例闭合性睾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13例手术治疗的病例中,1例因睾丸破裂严重而行睾丸切除,3例出现精液异常及性功能障碍,4例伤侧睾丸小于对侧.4例保守治疗病例中发生伤侧睾丸萎缩2例.结论:超声和CT检查是诊断闭合性睾丸损伤的重要手段,闭合性睾丸损伤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保守治疗睾丸萎缩率高.
作者:石忠谋;韦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栽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结论: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90例CHF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 45~88(平均 61.61±14.9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培哚普利组(P组)、缬沙坦组(V组)和联合治疗组(P+V组)各30例,疗程为24周.于治疗前、后比较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BNP、血钾、尿素氮、肌酐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心率均减慢(P均<0.05),动态血压监测白天与夜晚血压均下降(P均<0.0001),P+V组与P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LVMI(P均<0.01)和血浆NT-proBNP(P均<0.0001)均降低,P+V组与P、V组比较LVMI下降更明显(P<0.005,P<0.05),NT-proBNP下降更明显(P均<0.05).血钾较治疗前升高(P均<0.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组与V组、P+V组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血尿素氮(P<0.05)和血肌酐(P<0.01) 均降低,组间比较血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V组、P+V组与P组比较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独治疗相比,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抑制及逆转CHF患者的左心室重塑,降低血浆NT-proBNP,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代琳琳;杨喜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这一人群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疲劳,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止、疏导化解和解除,长年累月,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影响心身健康,希望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包括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自己引起重视予以关注,积极预防和消除,让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精力充沛,充满热情耐心地为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作者:徐玉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致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8例药物流产患者行B超监测法,监测宫内残留物情况,探讨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所致宫内残留物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宫腔内异常团块状回声47例;未发现明显团块,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欠清晰9例;未见明显异常回声2例.结论:B超监测不仅可清晰地显示宫内是否有残留,及残留物大小、形态,还可显示残留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目前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较为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宾阳县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状况,为制定卫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宾阳县芦圩镇重性精神病患者,通过制作统一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及其家属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男女性别患病率无明显差异;患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0-65岁中老年人,88.2%为已婚对象;96.66%职业为农民;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分别占38.26%,44.70%; 家庭经济贫困占51.28%;82.12%患者类型为精神分裂症;家庭遗传史中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调查时期调查对象病情稳定者占66.02%,病情不稳定者占33.98%;家庭支持持续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稳定具有促进作用(P<0.01),反之,放弃治疗,则不利患者病情稳定(P<0.01).患者得到社会的支持,如得到民政部门残疾生活补贴,参加医保,治疗经费有了一定的保障,对病情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P<0.01).结论:加强社区重性精神病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秀霞;胡燕美;黄忠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部门,为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通过科室自查与护理部、感染办随机抽查,通过各种监测查找原因,分析总结、及时整改.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对策及工作流程,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结论:只有加强手术科室对感染控制工作的高度认识,积极控制感染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
作者:成巧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