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显华;李春英
目的:探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经鼻蝶切除垂体瘤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对各种并发症的行之有效的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地康复.结果:经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及心理干预,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住院日,从而使患者早期康复.结论:有效的整体护理及心理干预,对促进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张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创先争优是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者从服务窗口入手,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每个党员的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中.
作者:刘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分娩对于孕产妇而言是一种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其生理、心理上均面临着强烈的应激[1].剖宫产手术作为一种不通过软产道分娩婴儿的特殊方法,是解决部分产妇因分娩困难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2].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孕妇日益增多,对剖宫产产妇来说,保持良好的情绪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如果产妇的情绪非常不稳,就回造成不利于产妇健康的恶性循环[3].因此,产妇的心理护理尤为关键,及时有效的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是剖宫产护理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就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石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三种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对比三种药物灌肠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8例秋季腹泻婴幼儿常规输液治疗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辅以蒙脱石、双黄连、金双歧药物灌肠治疗及对照组.4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腹泻、发热、呕吐等临床表现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其中3组药物灌肠治疗组分别将药物用生理盐水20-30ml混匀灌肠,每一天1次,保留至少30分钟,3~5天为1疗程.结果:婴幼儿腹泻通过辅助三种药物灌肠治疗,均明显缩短病程(P<0.01)、减少用药时间、患儿无痛苦、减少脱水的发生.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一种操作简单、家长及患儿依从度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价廉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阿仲;叶宏财;康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90例CHF患者,男63例,女27例,年龄 45~88(平均 61.61±14.97)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培哚普利组(P组)、缬沙坦组(V组)和联合治疗组(P+V组)各30例,疗程为24周.于治疗前、后比较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NT-proBNP、血钾、尿素氮、肌酐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心率均减慢(P均<0.05),动态血压监测白天与夜晚血压均下降(P均<0.0001),P+V组与P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LVMI(P均<0.01)和血浆NT-proBNP(P均<0.0001)均降低,P+V组与P、V组比较LVMI下降更明显(P<0.005,P<0.05),NT-proBNP下降更明显(P均<0.05).血钾较治疗前升高(P均<0.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组与V组、P+V组与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血尿素氮(P<0.05)和血肌酐(P<0.01) 均降低,组间比较血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V组、P+V组与P组比较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单独治疗相比,培哚普利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抑制及逆转CHF患者的左心室重塑,降低血浆NT-proBNP,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代琳琳;杨喜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术中和术后的病人,而女性同时又属于DVT高危人群之一.发病因素包括肥胖、静脉血栓史、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糖尿病、外伤、分娩等.DVT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等,严重者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可引起致命并发症--肺梗塞(PE).剖宫产产妇由于平卧时间长,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它的形成是剖宫产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症状为下肢肿胀、行走困难.北美周围血管疾病死亡病人尸检中,发现72%有DVT,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DVT的预防和护理,尤其要在DVT形成之前进行主动预防,以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人的病死率.为此,我院自2010年10月起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围产期的全程护理干预,有效预防DVT效果确定,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昌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5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脑膨出CT证实PHI诱发36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或术前伴有严重脑水肿8例,大面积脑梗死或其他7例.对不同原因所致脑膨出采取相应处理,快速关颅、CT定位行迟发性血肿清除术是解决术中大部分脑膨出的有效手段.结论: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如处理及时,预后远较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膨出理想.
作者:周强;殷延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干休所五十个老干部,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经常服用安眠药帮助睡眠.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有以下三种危害:一是可引起肝损害:长期服用镇静剂或抗抑郁药如果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要及时就诊,以鉴别是否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杨月华;郭乃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完善晚期癌症病人家居临终关怀.方法:采用家居服务模式,上门评估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指导、辅助家属做好以止痛为主,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为辅的临终关怀.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大大降低了住院费用.结论:家居临终关怀能尽量地减轻或消除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肉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让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作者:柯梅;刘连珍;王瑞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幼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简称JAS)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约占强直性脊柱炎(AS) 之百分之十,其临床表现与成人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有许多不同.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进行正规的治疗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容易使疾病的脊柱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可导致严重的功能损或关节畸形,使得各种药物及外科疗法已较难改善患者的预后.约有10%的成人AS在儿童期发病[1],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本文抽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8例JAS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封芳;朱梅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与小儿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症,是一种相对少见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儿童期感染是为常见的病因.其病理以炎症及组织纤维化导致的部分或完全性支气管病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咳嗽、喘鸣等,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肺病CT特征进行诊断.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曹淑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 借鉴国外卫生行政执法有效机制优秀的经验总是值得人们学习.学习、借鉴好的经验能让本国的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美国的卫生领域也是由多个部门负责,但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具体详细,不易形成多头执法、执法空白现象,每一领域均有相应执法部门负责监管;英国的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独立于卫生系统之外自成体系,因此卫生行政执法体系中对内部的监督到位,不易受到外界干扰,能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法国的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精炼,使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了卫生体系的作用;日本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比较发达,层层递进,环环相接,中央与地方在卫生行政执法职能方面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地方的管辖范围是以地域管辖原则而划分,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其卫生行政执法体系在职能上与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体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以上各国都有其先进的、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应虚心学习,充分吸收,为我所用,使得人民群众的卫生得到更好的保障.
作者:郑海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涉及多系统和脏器的损害.据文献记载约有10-50%患者出现心脏病变,SLE患者引发心脏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及瓣膜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杂音等,少数患者死于冠状动脉梗塞(1).其并发症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针对狼疮引发心脏疾病的患者,为使病人得到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笔者根据SLE患者心脏损害具体情况,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
作者:苏秀琴;封芳;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本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做好家庭护理指导很重要,我们主要指导他们做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饮食营养、皮疹的护理、发热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陈善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院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危,至关重要.
作者:王纯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练习提肛运动对混合痔内扎外切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人.对照组不做提肛运动,指导治疗1组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做提肛运动,治疗2组患者术后第14天开始做提肛运动,两组患者进行提肛运动的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三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3、14、28天创面疼痛、肛缘水肿和便时出血积分情况;观察3组术后6个月排便情况.结果:①术后14天三组患者在便时出血的并发症积分上,治疗1组大,较对照组、治疗2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治疗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28天三组患者创面疼痛和便时出血的并发症积分由大到小的排序是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三组的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三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6个月后排便情况和坠胀感积分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混合痔术后进行提肛运动能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便时出血、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的并发症;术后第14天开始进行提肛运动较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提肛运动效果好.
作者:翁俊杰;陈锦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1年773张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患者性别、年龄区间的处方数、用药天数、疾病种类等进行汇总,并对各药使用限定日剂量(DDD)、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共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7种,所有药品的DUI<1.联合用药的处方有2张,占0.26%.结论:我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持续改进.
作者:陈祯桢;陈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患者进行产科的子宫全切术后,全身血液的凝血参数的改变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38名患者的凝血参数,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20患者名患者,分为下肢电热脉冲按摩组和不按摩组,分别检测凝血参数,观察按摩疗效.结果:38名患者中,凝血参数平均值呈逐步上升趋势,经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参数与术前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小于0.05.20名患者中,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凝血参数明显降低,两组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产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全身凝血亢进,如不干预,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威胁生命.在麻醉术中或者手术进行中对患者下肢进行脉冲电热按摩,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
作者:窦秀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内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药物,1次/周,共2~4次,B超检测并作相关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8例,有效率73%.主要毒性为轻度消化道反应、胸痛及发热.结论: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光亮;胡春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50例先兆早产的孕妇,将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从30ml/h开始,根据疗效调整剂量,大量不超过75ml/h,孕妇的心率控制在140次/分以下,待宫缩消失后至少持续滴注12h~18h,再改用口服利托君片,同时根据孕妇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5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100%.用药后50例孕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慌、头晕等不适,但给予相应的护理后多能缓解,且无一例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及其他严重合并症,而宫缩多能得到有效抑制,妊娠周期明显延长.结论:对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对孕妇进行周密地观察和细心地护理,可以延长孕妇妊娠周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