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凤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各医院病员数目逐年增加,使医院感染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徐灵;王静华;徐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专业课中,大家都知道,临床营养学可以称得上一个新兴的科目,同时,也属于医学与临床实践知识的科目.其特征为内容很难,而且广泛的应用于医学方面.教学难度也比较不容易,所以在这篇文章我们将讲解有关升高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的有关知识.
作者:汪妤平;张佩;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通过护理人员的安全干预措施,减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的机率.方法:对1853 例65 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归纳和分析.结果:跌倒1 例,坠床1 例,褥疮1 例.结论: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入院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少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志娟;王佳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B 超及CT 检查女性盆腔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 年10 月--2011 年12 月72 例女性盆腔病变患者的B 超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2 例患者均经手术、病埋证实,观察比较B 超与CT 检查的准确率.结果:B 超对于所有盆腔病变均可检出,检出率100%,但与病理结果诊断比较,盆腔良性病变符合33 例,符合率71.74%,盆腔恶性病变符合20 例,符合率76.92%,CT 对所有盆腔病变均可检出,检出率100%,但与病理结果诊断比较,盆腔良性病变符合42 例,符合率91.30%,盆腔恶性病变符合25 例,符合率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与CT 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点,B 超可作为盆腔疾病筛查的首先,而CT 较B 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可进一步对疾病的定性与定位作出准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建明;李方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 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故加强ICP 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现将本院自1988 年初至1999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ICP 患者53 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学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晚期需进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对患者术前的焦虑和手术后的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00-2012 年对尿毒症患者进行的肾移植手术120 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术前常规三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记录患者术前心率,睡眠,血压和焦虑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脉搏和睡眠情况均较对照组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尿毒肾移植手术患者给予术前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阎春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目前医院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探索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时间的督查结果反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护理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护士提供安全的职业环境,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
作者:金飞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2011 年的123 例颅脑术后昏迷3 天以上患者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28 例,占22.76%(38/123),因肺部感染死亡6 例,占死亡原因16.22%(6/37).结论: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显得异常重要,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欧枝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红霉素静滴治疗感染性疾病较为普遍,但严重的胃肠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对红霉素胃肠反应发生的机制及防治措施,在临床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现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此作一概述.
作者:杨增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6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24h 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 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类型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109 例,发生率为65.66%.其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多,占39.44%,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扑等也常出现,而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对其病因及诱因的治疗比抗心律失常更重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不是佳办法.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远外侧入路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手术视野开阔 ,显露清楚[1] ,我科自 2006 年 1 月开始采用经远外侧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 ,16 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后获得满意效果 ,通过对 16 例患者的围术期系统护理的一些体会 ,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 年3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96 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不良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2周及4 周VA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 周及4 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肛窦炎 (anal cryptitis)是指肛门齿线部的肛隐窝炎症性病变.常引起肛周脓肿,为肛门感染的常见病症,常并发肛乳头炎.本人用直肠给药法+肛门坐浴+微波理疗治疗肛窦炎30 例,并与直肠给药法+肛门坐浴治疗的20 例作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疗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抑郁症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1 年11 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20例,均在使用Peg-IFN-α2a 进行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抑郁症给予S-腺苷蛋氨酸进行口服治疗,观察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的ZDS 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t=10.25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S-腺苷蛋氨酸治疗在使用干扰素所产生的抑郁症方面具有比较确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参考治疗.
作者:赵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提高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收集在本院肾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尿酸血症肾病的73 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3 例患者中,平均病程15.2 年,平均年龄58 岁.其中有痛风家族史12 例.有痛风结节26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 例,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8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2 例,蛋白尿58 例,血尿56 例,低比重尿50 例,尿路结石42 例.治疗上,所有病例急性期均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其中15 例用了秋水仙碱.慢性期62 例用别嘌呤醇降尿酸,46 例用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用替米沙坦降血压,有肾功能不全时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16 例终达尿毒症,给予血液透析.结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上升,控制高尿酸血症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关键.
作者:曾淑云;朱耀;何兰芬;叶影芳;朱华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和材料学的发展,肿瘤靶向治疗理论和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靶向治疗是在特定的导向机制作用下,药物被输送到特定的器官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给药方式,它克服了传统给药方式的不足,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1].主动靶向是一种主要的靶向技术,它是通过药物与肿瘤细胞的特定部位或分子特异性结合实现药物的靶向定位的方式.
作者:晁旭;崔亚亚;史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 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6 例单节段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变性突出的髓核组织,以达到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结果:优23 例,良2 例,可1 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洪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 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两者能互为辅佐,相得益彰,减少脑血栓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8676 例18-40 孕周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每例胎儿均采取经侧脑室、丘脑、小脑平面横切,必要时加以矢状或冠状切面,重点观察胎头形状,颅骨环和脑内结构(大脑、大脑廉、侧脑室、第三脑室、丘脑、透明隔腔、小脑、小脑蚓部、后颅窝池),同时观察脊柱的矢状和横切面,测量双顶径、头围、侧脑室宽度、后颅窝池宽度.结果:8676 例胎儿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2 例,彩超检出30 例,漏诊2 例.结论:彩超显示胎头形状异常、颅骨异常、脑室系统异常、脑中线结构异常、脑实质及血管异常是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主要依据.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顽皮的童年不断走向成熟的自我的历程,深层次提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原因及自己对心理咨询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展现出一个自信、开朗、幸福、努力、快乐的自我,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的我.
作者:郑善尚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