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李强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血肿, 外伤, CT动态监测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与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有一定相关性.我院2006~2011 年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98 例,其中14 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现回顾分析如下.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中药饮片质量的基本要素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后的制成品.中药饮片处于中药行业的中心地位,其质量的优劣是中医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以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实现,笔者提出中药饮片质量的基本要素与广大同行探讨,从而促进我院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

    作者:田辉;童晓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73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操作及护理要点.结果:73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中一次穿刺成功68 例,失败5 例,成功率 93.2%.其中2 例因血管模糊、滑未穿刺成功,1 例因退针芯时将外套管一起退出,1 例因刺入血管后壁未送管成功.1 例并发导管堵塞.结论:彻底消毒,妥善固定,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证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使用的关键.

    作者:王贤美;熊丽霞;张美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冠心病便秘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 年5 月~2010 年3 月收治的冠心病便秘患者98 例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98 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1 个月后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者65 例,占66.3%;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好转、偶有便秘者24 例,占24.5%;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9 例,占9.2%.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便秘引起的冠心病加重,便秘护理效果理想.结论:对冠心病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护理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可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极少见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是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中,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相互间有细蒂相连成串,形似葡萄.

    作者:杨爱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临床研究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用噻托溴铵(思力华)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在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期间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 例,分为A,B 两组.A 组吸人思力华,B 组给予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何凤麟;高进程;邹章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性肾病73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提高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收集在本院肾内科住院并确诊为高尿酸血症肾病的73 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3 例患者中,平均病程15.2 年,平均年龄58 岁.其中有痛风家族史12 例.有痛风结节26 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 例,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8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2 例,蛋白尿58 例,血尿56 例,低比重尿50 例,尿路结石42 例.治疗上,所有病例急性期均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其中15 例用了秋水仙碱.慢性期62 例用别嘌呤醇降尿酸,46 例用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用替米沙坦降血压,有肾功能不全时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16 例终达尿毒症,给予血液透析.结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上升,控制高尿酸血症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关键.

    作者:曾淑云;朱耀;何兰芬;叶影芳;朱华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理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中使用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门诊PCOS 所致排卵障碍的不孕患者中随机选取150 例,分成2 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 例,2 组患者都经过二甲双胍+达英-35 调内分泌治疗3 个周期后,使用来曲唑促进排卵,并且观察其精神状态同时进行评分,另外对治疗组进行心理治疗.结果:治疗前的2 组患者都患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倾向,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经心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抑郁或焦虑症状的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率方面,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熟卵泡的排卵率、妊娠率、出现率方面,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方法既经济,又方便、简单,对于PCOS 所致排卵障碍不孕而言,经心理治疗后的流产率低,妊娠率、排卵率高.

    作者:陈西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60例疗效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我院自2006年6月应用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0 例,宫颈糜烂22例(轻度10例,中度12例),宫颈息肉15例,宫颈纳氏囊肿3例,重度宫颈糜烂合并肥大2例,宫颈CINⅠ10例,CINⅡ8例,随机分为两组,60 例患者采用LEEP 刀治疗.

    作者: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远外侧入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远外侧入路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及腹外侧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手术视野开阔 ,显露清楚[1] ,我科自 2006 年 1 月开始采用经远外侧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 ,16 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术后获得满意效果 ,通过对 16 例患者的围术期系统护理的一些体会 ,报告如下:

    作者:高瑞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一般调查问卷、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定200 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常模组(P<0.01).结论: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与常模相比生活质量较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等.

    作者:邱碧秀;姜秀荣;方海燕;王平;江林红;魏丽萍;于秀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药物注射治疗后的手术问题分析

    目的: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接受药物注射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 年2 月份至2012年2 月份收治的21 例接受药物治疗但未痊愈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寻药物注射治疗后引发的手术问题;结果:21 例患者在注射治疗后均未治愈,其中1 例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睾丸萎缩,2 例患者为医源性隐睾,疗前双侧睾丸均在阴囊内,接受3次药物注射后右侧睾丸发生萎缩,位移至外环处,无法推入阴囊;结论:药物注射疗法的疗效不稳定,易于引发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风险.因而,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优的方法是施行手术疗法,一般选取疝囊高位接扎术.

    作者:晏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七氟醚麻醉与异丙芬、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至2011年6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40 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诱导时间比观察组缩短,PACU 停留时间和睁眼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和30min 时降低.观察组诱导期胸壁强直3 例,咳嗽2 例,对照组分别为2 例,4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注射点疼痛,观察组为38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CU 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醚麻醉或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复合的方式虽具有平稳定血液动力学,但有明显的术后疼痛,七氟醚虽诱导迅速,但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故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的利弊,依据患者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以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刘喜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8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便减少急性脑梗塞病患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更好地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的技术水平.方法:对81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病患的人数为40例,对照组病患的人数为41 例.病患采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服用,在对照组中给予常规的治疗,另外,治疗组还应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外加30 毫克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静滴,每天需两次,总共需要滴注持续两周.后,分别对比较以及对照组实施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病患经过药物依达拉奉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治疗效果、自理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过对照组;且两组对比的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依法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也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抗氧剂及自由基的清除剂,对病患的脑神经起到修复、保护的作用;此外其还可抑制炎症的反应、对人体损伤较小,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应在临床领域加以普及应用[1].

    作者:何善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6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MDI 值和PDI 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MDI 值和PDI 值均优于对照组 (均P

    作者:张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其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如何治疗NAFLD已经成为众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者:薛蕾;宓余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孤独症患儿临床检测结果报道

    患儿四岁,男性,在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诊断为孤独症,ABC 量表评分76 分,临床表现为不与人沟通,说话不看人,有简单的语言,多动,喜欢爬高,喜欢抖动双手.临床检测:脑MRI 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异常信号,双侧侧脑室体后部脑室旁白质为著.串联质朴、气象质谱正常,脑电图正常,总IGE1030,免疫球蛋白IGA0.17,IGG4.6.食物不耐受检测显示牛奶、鸡蛋高度不耐受,黄豆、虾中度不耐受.

    作者:王霞;张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信息化中的药品供应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应用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的方法.方法:讨论系统二次开发及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结果:应结合实际问题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重视基础数据维护,统一工作流程,作好操作培训.结论: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完成药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医院药品管理水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要不断进行完善.

    作者:李玉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 年3 月~2011 年3 月收治的96 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不良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2周及4 周VA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 周及4 周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减轻其呼吸困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腰穿针带慕丝线应用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腰穿针带慕丝线应用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2010 年01 月~2012 年01 月我科使用腰穿针带慕丝线及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3 例.结果 103 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5min,术后6h 进食,术后24~48h 出院,无并发症,随访3 个月~1 年,无复发.结论 腰穿针带慕丝线应用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恢复快、微创等优点.

    作者:张晓华;黄素碧;王静;李静;杨旭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坏疽性脓皮病1例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mus,PG)是一种少见病,以皮肤坏死、潜行性溃疡为特点,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器官被累及的慢性疾病,PG 的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我们采用激素冲击联合雷公藤多甙及沙利度胺治疗1 例PG,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李玉良;陈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