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婧彤;蔺楷
目的:观察与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出饮食、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合理建议,以期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56 例慢型乙型肝炎患者,分治疗组98 例和对照组58 例,治疗组给予12 周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如宣传疾病知识、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善心态、规范用药等),同时对其遵医行为、肝功能情况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得以明显改善且肝功能恢复良好(P<0.05).结论: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对提高疾病知晓率,规范患者行为至关重要,从而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勇;梁胜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图书与档案一体化是新的管理模式,国内外早有实例.图书与档案的诸多相似之处是一体化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目前医院图书与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弊端,并从图书、档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图书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
作者:韩娜;边荣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层流手术室的二年科学管理方法论述,预防交叉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方法 通过回顾普通手术室与层流净化手术室实施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普通手术室实施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1.02%,层流净化手术室实施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0.11%,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对层流手术室的规范管理与控制,对运行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姜银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经常因跌倒所致.而老年人受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而且受伤以后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出院,康复期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于绪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植物人是一种俗称,医学上确切地称之为持续植物状态[1],是指临床中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它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脑损害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貌似清醒,但没有意识,不能与外界交流.对于植物人来说,因医院床位紧张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原因,在其病情稳定后可出院回家继续进行治疗和护理,如护理得当,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笔者现将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植物人患者,经积极规范治疗与精心护理,在持续植物状态下生存5 年的家庭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黄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ICU 住院病人转归的影响,探讨实施肠内营养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部分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情况,同时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体重、血压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实施营养之前的情况.结论:对ICU 病房重症患者,尽早启用肠内营养,进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提高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疾病转归.
作者:吴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分析我科284 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精神状态好,不同程度地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现代医学模式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璟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后1 分钟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和死因,如果复苏抢救不及时,会影响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并出现后遗症.
作者:黄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占脑损伤的13%-21%[1].其特点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颅脑损伤类型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等,严重者发生脑疝.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的意义.方法:对36 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抚触、按摩、婴儿体操、精细动作训练、粗大运动训练、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训练,有异常者及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36 例患儿显效18 例,有效1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4.44%,无效5.56%.结论:早期干预、综合训练、正确家庭康复指导和护理对脑损伤高危儿疗效显著.
作者:张惠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七氟醚麻醉与异丙芬、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至2011年6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40 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诱导时间比观察组缩短,PACU 停留时间和睁眼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和30min 时降低.观察组诱导期胸壁强直3 例,咳嗽2 例,对照组分别为2 例,4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注射点疼痛,观察组为38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CU 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醚麻醉或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复合的方式虽具有平稳定血液动力学,但有明显的术后疼痛,七氟醚虽诱导迅速,但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故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的利弊,依据患者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以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刘喜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分娩引起新生儿骨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为0.028%~0.054%,其中股骨干骨折几乎均发生在臀位剖宫产时[1],但具体发生率未见报道.本文分析了我县四所医院10 年中发生的10 例臀位剖宫产引起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病例,探讨臀位剖宫产时发生骨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程娥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收治56 例冠心病人,回顾分析其资料.结果:健康教育后的患者在疾病知识、合理饮食、合理休息与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及用药知识等方面,自我保健意识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全程的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病人和家属全程参与护理活动,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应用B-Lynch 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 年来出现的10 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0 例患者采用B-Lynch 缝合术后出血改善明显,产后42d 复查,子宫复旧良好,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所有的患者均进行1 年的随访,月经均复潮,周期经量无差异.结论:剖宫产后大出血应用B-Lynch 缝合术效果确切,且方便、简单、安全.
作者:麻筱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益晓;周江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容量复苏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应用分析.方法将51 例低血容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15例)立即予以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后再输入其他液体,对照组(n=13 例)不用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其他液体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输注后30min,60min,90min 以及120min 时的HR,MAP 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输注后5min 其MAP 开始稳定,MAP 在其30min,60min,90min,120min 较输注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容量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可迅速恢复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够较快纠正休克.
作者:赵晓蓉;贾文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由卫生部开展,在全国进行试点,旨在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惠及广大患者,并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试点,充分调动广大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我科作为试点病房之一,2011 年5 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6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MDI 值和PDI 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MDI 值和PDI 值均优于对照组 (均P
作者:张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藿香正气散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获荃、藿香、白术、法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的一首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名方.近年来,藿香正气散不同剂型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已较深入,药理方面:解痉镇痛、抗菌、抗病毒、镇吐和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临床方面:本方用于四时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特别是夏令暑湿胃肠道疾病、食物中毒等有良好作用.临床应用则更为广泛,并且超出了原来的范围.现将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广斌;庞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本文通过在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开展科研实践,从培养医科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取得成果,进一步阐述机能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旨在强调机能学课程加强科研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机能学课程体系设置、技术平台建立、机能学实验系列改革以及对实验技术人员和大学生之间互动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基础实验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证明无论实验技术人员或大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结论:在临床医科大学生低年级学习过程中机能学实验融入科研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机能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贾月霞;闫琳;周永忠;杨怡;姜怡邓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