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棠;魏春方;刘杰
目的:提高精神科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精神科医疗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采取一系列有效地防范措施.结果:风险管理提高了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减少了医疗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沛彩;郭沛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2011年起开放床位1100张,手术室设手术床16张,日手术量40台左右,每天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已改过去在手术室内部处理器械的流程,与供应室链接,两个科室一体化管理.对手术器械实施全过程控制,流程合理,一体化规范,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有效管理是预防热源反应,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同时把手术室护士从繁杂事务中彻底解脱,专心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现将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郑颖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甲亢与糖尿病同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因自身免疫异常再加上环境、情绪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当糖尿病和甲亢发生于同一机体时,两种疾病会互相叠加,互相影响,使病情加重.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加速,可导致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加重.同时,内源性儿茶酚胺作用增强,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另外,高代谢状态使胰岛素的分解加速,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导致胰岛素储备有限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利用减少,机体产生能量障碍,使甲亢的消耗症状更趋明显[1].由于病情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2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我们实施了相应的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的个体差异,提出了准确的护理问题,给予了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陶新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并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以2009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10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特点以及诊断过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心律失常的患者主要是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异位心律失常次之,而导致小儿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中,非心源性心律失常多于心源性心律失常,而属于非心源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感染性疾病的因素占据首位.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本组100例患者痊愈的为89例,好转的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类型很多,找对病因、对症治疗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关键.
作者:付茂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通常我们都会给患者留置胃管,用于灌注食物及药物等.一般普通的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留置胃管时间不长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堵管,此时如果用灌注器不能将堵塞处疏通,就只能选择拔除胃管再重新置管,但对于患者来说这不仅增加了痛苦而且加重了经济负担.通过临床工作实践我发现5毫升注射器对于胃管堵塞患者可以起到疏通作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庄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二级医院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为将护士的压力控制到佳水平,保持护士的心理健康、改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郧西县三所二级医院220名护士(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220名调查对象中(1)护士在护理专业、工作量时间分配两个方面的工作压力随着护龄的增长有增强的趋势.(2)护士在总体工作压力、护理专业方面的压力、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都是高的,而护士长在总体工作压力、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小,科护士长在护理专业方面压力小.(3)月收入在500-1000的护士与月收入在1000-2000、2000-3000收入层的护士,在护理专业方面的工作压力感受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收入存在差异的护士对护理工作本身的压力感受存在显著的差异.(4)工作压力在各个学历层次具有普遍性,各个学历的护士都存在较高的压力.结论:护士的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影响护士压力的因素呈现多元化;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应对方式并通过各种引导形式,使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将压力控制在佳水平,保持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何桂兰;程东斌;李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围术期心理干预联合舒芬太尼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在妇科微创手术患者应用的效果,探讨其在术后镇痛应用的价值.方法:ASA 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心理干预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PCIA方法术后镇痛,国产舒芬太尼100ug/100ml,负荷量2ml,背景输注量2ml/h,PCA剂量2ml,锁定时间15分钟.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由专人为患者行围术期心理干预.术后1、4、12、24h记录血压、脉搏、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病人静息情况下视觉模拟评分(VAS)、24小时病人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舒芬太尼消耗量、病人对镇痛满意度.结果:A组术后1、4、12h的VAS明显低于B组(P<0.05);病人PCA总次数、总有效次数、舒芬太尼消耗量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病人对镇痛满意度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舒芬太尼PCIA术后镇痛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有心理镇痛效应.这种心理镇痛效应可明显提高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并明显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作者:岳忠勇;隋王素梅;逄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笔者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女性直径<2 cm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在51例患者中,30例表现为肿瘤结节,24例出现簇样钙化;12例出现小致密影;7例局部结构紊乱;2例单支导管扩张.结论:诊断早期乳腺癌除了重视特征性征象、簇样钙化、毛刺状结节外,还应重视小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单支导管扩张等间接征象.
作者:马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下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为院收治的6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了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鼻内镜检查,鼻腔内无异常分泌物,窦口引流好.随访6个月~2年,症状均消失,鼻腔干净,无复发.结论:采用尖牙窝、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卢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的疗效,探讨该药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意识障碍、呕吐、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呕吐、意识障碍、病理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络酮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合并脑炎疗效明显,能够及时有效地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孔建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是由于寒冷合成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者可继发肺出血和多脏器功能损害[1].本病是我国新生儿期常见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多由早产、窒息、感染、喂养及保温不当等原因引起,大约95%的病例发生在出生后的48小时之内.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硬肿症患儿3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局部按摩,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职院校迅猛发展,规范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目前的首要任务,探索一种有别于本科教育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相应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护理专业如何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出合格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医学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高职高专医护专业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其它临床课程的基础.而免疫学理论相对独立,名词概念新颖陌生,内容抽象,特别是学术界对分子水平的理论不断研究和深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断渗入教材,使学生觉得初次接触免疫学知识,学习较为困难.
作者:杨如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急诊留观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效、方便、快捷的洗手方法.方法:3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快干消毒剂洗手法和六步洗手法两组,操作3名患者后,记录所用时间,并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快干手消毒剂洗手法合格率100%,效果显著高于六步洗手法50%,;且所用时间、病原菌明显少于六步洗手法,.结论:;快干消毒剂洗手法是一种高效、方便的洗手法.在突发、紧急、连续操作等情况下更为实用.
作者:梁肖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观察40例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和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血管得到保护,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景大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急性软组织挫伤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58例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愈伤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芬必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3例(79.3%),有效4例(13.8%),无效2例(6.9%),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愈伤灵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达到尽快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且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霍美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能使单眼过熟期白内障患者植入人工晶体,与健眼达到双眼单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黏弹剂压迫前囊,不让液化皮质进入前房,先植入晶体,再剪除前囊膜;压迫前囊后采用开罐法等.结果:本组选取的30例手术中有28例手术取得了成功,还有2例患者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悬韧带断裂、其晶状体严重脱位,因此,无法在一期内完整植入人工晶体.排除2眼由于未能及时植入人工晶体裸眼视力较差外,其余22例脱残,6例脱盲.结论:掌握过熟期白内障特点,掌握手术操作关键,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而手术的关键仍在于成功破囊及保持后囊膜的完整.
作者:韦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健身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体质特征,了解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受试对象分为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和中重度高血压组.按照体质监测标准测试形态学及派生的体质指标,同时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6名受检对象中,轻度高血压检出人数为119人,检出率为19.6%;中重高血压检出人数为115人,检出率为18.9%.形态指标测试发现,除身高外,其他指标轻度高血压与中重度高血压组均高于正常血压组;问卷调查显示:正常、轻度高血压与中重度高血压组中能正确说出高血压运动处方的分别为13.49%、20.14%和27.51%,其中74.83%的人不知道如何控制运动强度.结论:中老年运动健身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仍然很高;不同血压水平人群间的体质存在明显差异,在中老年健身人群中对高血压运动处方的认识严重不足.
作者:龚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分析侨校来自大陆的内招生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外国外招生学习临床基础课程诊断学和内科学的学习特点,探讨和研究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杨晶;张明亚;刘璠娜;黄思敏;冯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ADR) 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和相应的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集的84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肤过敏、药物热常见,其中皮肤过敏有38例占45.24%,药物热有17例占20.24%.本组ADR共涉及30个品种,其中以生脉、红花、痰热清3种注射剂诱发的不良反应为多,共27例占32.14%.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潘苗;王欣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即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造成的疾病.囊虫引起的继发性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癫痫性脑囊虫病人头颅CT或MRL显示病灶完全钙化,癫痫症状仍然顽固难除.而且癫痫型发病率很高,占脑囊虫病的50-60﹪,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有之,其发作形式多为大发作,而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也较为常见,往往反复发作,很少自动停止.一般抗癫痫药物难以控制,我院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传统的西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1〉,头颅CT或MRL显示病灶完全钙化,血清囊虫抗体CYT阴转时,癫痫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效果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大的减少了家庭及社会负担.现将穴位埋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