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桂
目的:对采取介入治疗时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临床患者病例资料524例,对与患者的沟通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予以回顾性分析,对沟通技巧进行总结.结果:通过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以及同年龄段的患者所采取的沟通方式也会存在差异.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对患者的恢复得到促进.结论:学会倾听,懂得包容理解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医护人员应对其予以注意.
作者: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了加强产科护理的医疗安全,提出了包括产科护理操作,护患沟通,新生儿护理等容易出现隐患的环节,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路俊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西比灵胶囊和肠溶阿斯匹林片.均治疗一疗程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胶囊和活血祛瘀化痰中药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是较好方法.
作者:吴芳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终治愈出院125例,死亡3例.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小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沟通是指将自己的的主观意识传递给对方并且让对方接受,而且接受并了解对方的过程.医护人员要想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呼吸内科大多数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从而在手术后地治疗当中引起暂时性的失声.由于治疗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引起暂时性失声,不仅会给治疗造成了阻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要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护患之间的沟通应用是不能少的.
作者:杨艾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我们全体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如手术时间、术后体位......近几年,此方面有大量的报道,在此对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敬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种植牙手术配合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是确保种植牙成功的关键环节.方法:根据种植牙的手术特点,采用正确、规范化的护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特点,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正确、规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手术成功.结论:种植牙手术的成功与良好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是分不开的.
作者:杨丽;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足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一直是临床治疗学的疑难病.针灸、理疗、中药贴敷、封闭收效甚微,西医用手术疗法切除骨刺,仍不能根治.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疗效十分显著,并能彻底根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华;周红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72例老年COPD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后,显效65例(90.3%),有效4例(5.6%),无效3例(4.2%),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结论:通过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减轻了家庭负担.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卫生队是基层部队的医疗保障单位,担负着和平时期官兵身心保健工作和战时上伤病员的收容、救治与后送任务.在基层部队的医疗工作中,笔者常遇到很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特别是不合理使用、滥用抗生素情况,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甚至不利于官兵的健康.本文就基层部队卫生队常见的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邱志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中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偏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对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若遇到医生和护士之间对患者的解释不一致,易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中主要目标及责任是促进当今社会防制因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力手段,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活动.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将社区护士在卫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焕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陕西省渭南市中学生痤疮的患病现况并作精神状态分析.方法:2012年4~6月期间对渭南市5所中学的中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778份,有效问卷741份(占95.2%).患痤疮者387例,患病率为52.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5.8%;女性患病率为49.2%.调查中学生平时对待生活的态度了解心理因素,表明精神紧张的人群更易患痤疮.结论:痤疮不仅是皮肤病,更是一种与精神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
作者:李冰;胡昌珍;王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梅花针叩刺拔火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于疱疹点采用梅花针叩刺,并辅以拔火罐,针灸围刺等方法;结果:68例患者中,经一次治疗疼痛明显缓解60例,经三次治疗痊愈5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结论:梅花针叩刺拔火罐为主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新医改背景下药师审方中循证药学理念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在当前新医改背景下,分析总结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对循证药学理念的运用情况.结果:药师在审方工作中运用循证药学理念可有效提高循证意识、药物安全与疗效评价意识及药师经济意识.结论:药师审方工作中应用循证药学理念可有效提高药师的综合素质,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邵惠玲;刘树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我院妇科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100例,随机把她们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术前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而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无人工流产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孕妇的疼痛、减少术中孕妇的出血量,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石俐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护理员、警察、监狱管理人员等,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就医务人员而言,工作中常见的HIV暴露源包括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从外表无法辨别,却具有传染性;另外,因艾滋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病人常到各科(内科、外科、皮肤科、口腔科等)就医,就诊时不易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所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那么,宣传和普及关于艾滋病的知识,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HIV职业暴露,但事实表明,工作中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情况出现.如果不幸发生HIV职业暴露,,首先不要恐慌,应立即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在一系列过程中,需要注意替被暴露者保密.在多年的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当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类似的病例,也相应跟踪做了很多的HIV抗体筛查.我们深深地感到大部分病例的忧郁和恐惧,他(她)们十分担心自己的状况,经常主动采血化验,次数过频,周期过长.人为造成很多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从艾滋病病毒的生物学性质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角度,阐述HIV的临床检测路径和抗体产生的时间,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积极理智的应对HIV职业暴露,降低危害程度,保护医务人员健康.
作者:佟静;佟凤芝;刘贺;王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湿疹的临床症状,探讨湿疹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01至2011-08于我院皮肤科治疗湿疹的老年患者153名,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03例接受系统性湿疹护理治疗的患者为TG组,另外40例普通护理患者为OG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压疮以及治疗状况.结果:TG组患者未发生压疮例数为40例,占39.22%,OG组患者为8例占19.51%.两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46.34%,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治疗和皮肤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心理护理,系统而良好的护理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结肠旷置回肠乙状结肠端侧吻合术的治疗体会.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42例经过STC病人实施了结肠旷置回肠乙状结肠端侧吻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顺利,便秘改善效果满意.结论:结肠旷置回肠乙状结肠端侧吻合术式治疗STC,手术难度较低,安全性较高,是设计较为合理、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案.
作者:陈玉强;常艳;胡广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以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48例精神病患者通过随机性原则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另一组则予以一般的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分别观察分析.结果:观察量表评分,对照组较实验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运用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小儿惊厥患者进行及时的观察、检测、研究、治疗,对其产生的原因、症状以及临床护理、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分析活动是从本院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惊厥症状患者的原始病例信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共计180例.根据临床反映小儿惊厥患者一般伴有短时的抽搐,眼球出现上翻,牙口紧闭,有时出现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有的患者出现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检测、脑脊液检测、脑电图及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找到发病原因.结果:按照发病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中类型,高热患者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共有51例;颅内出血(ICH)共有患者24例;癫痫患者20例;伤口感染患者11例;低血钙患者8例;低血糖患者2例;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结论:通过对180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诊断、治疗,发现引起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多为小儿高热所致,占35.5%,其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所致占28.3%、颅内出血所致占13.3%、癫痫所致占11.1%、伤口感染所致5.5%、低血钙所致4.4%、低血糖所致占1.1%.从临床分析看,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患病,且小儿惊厥在初期是不易被发现的,因此需要对小儿身体状况进行密切观察.
作者: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