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俐娜
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时期[1].是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启蒙阶段,是规范护理行为的关键时期,在护士培养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近几年,我国的护理教育经历了以中专教育为主体转向了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体的阶段[3],护理本科生凭借出色的综合护理能力工作于临床第一线.对于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量本科生不断进入临床实习,对于如何把这些本科生培养成新型的人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下文中把护理本科护士实习生简称为本科护生.现将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和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的对策.
作者:黄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床边紧急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保证手术成功.方法:对我院CCU15例在床边紧急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做好球囊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及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14例在床边紧急手术成功,1例因患者自身血管畸形在床边手术失败而后进导管室在X线下重新穿刺手术成功,护理配合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总结手术配合经验,提出全面、细致的手术配合,正确使用反搏机是保证抢救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代芳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现实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狭窄病变22 处,3 例为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长度为3~10 mm,平均为7 mm,其中6 处狭窄长度超过10 mm.实行自膨式及球囊膨胀式支架置入,使用脑保护装置保护伞12 例.结果:20 例患者22处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置入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变段动脉残余狭窄程度小于20%,与治疗前相比较,管腔狭窄明显改善.同时再造影的实质期可见脑组织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改善.置入后临床随访6~24 个月,经颅超声多普勒随访结果示狭窄部位血流通畅,支架内未见内膜过度增生,无主要分支血管的闭塞.结论: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安全、疗效明显,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应江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4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4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肺部感染和心衰得到有效的控制,42例虽有胸闷、气短,但生命体征平稳而出院,2例死亡.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控制感染情况,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主要保证.
作者:郭荣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生基础护理技能实习准入考试中存在的心理状态及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护理技能考试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7名护生的考试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有121名护生在考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占64.36%.主要原因是护生担心考试成绩不及格会影响实习,自身紧张、缺乏自信,监考教师陌生严肃及考场氛围紧张特殊等.结论: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及结果,加强护生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训练,以及考前模拟考核训练,可以减轻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考试中的紧张情绪,减少考试焦虑.
作者:邹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通过多次基层官兵巡诊实践,积累了基层部队常见皮肤病的防治经验,现将几种夏季常见皮肤病的发病类型及防治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即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造成的疾病.囊虫引起的继发性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癫痫性脑囊虫病人头颅CT或MRL显示病灶完全钙化,癫痫症状仍然顽固难除.而且癫痫型发病率很高,占脑囊虫病的50-60﹪,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有之,其发作形式多为大发作,而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也较为常见,往往反复发作,很少自动停止.一般抗癫痫药物难以控制,我院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传统的西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1〉,头颅CT或MRL显示病灶完全钙化,血清囊虫抗体CYT阴转时,癫痫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效果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大的减少了家庭及社会负担.现将穴位埋线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胸腺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2周,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和氯雷他定片,连续4周;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和氯雷他定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湿疹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葛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研究深入,在发病机理,分类,治疗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作者:赵利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定期洁治对口腔正畸固定中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68例口腔正畸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统一使用雅皓乳膏刷牙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每餐后刷牙不少于3分钟,而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定期洁治,干预6个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定期洁治能够有效降低固定矫治治疗导致的牙周组织的反应,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作者:王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妇产科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妇产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以更好地胜任妇产科的护理工作.
作者:张玉桃;邓凤;梁振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修复治疗,而研究组则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积极的矫治后,其研究组患者中优22例,良10例,优良率达100.00%;对照组患者中优10例,良9例,优良率达59.38%;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0、13.90,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t =0.98,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克服了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面形和咬牙合关系,获得符合生理功能、满足美学要求的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针对急性重症心肌炎及其严重的并发症,除了行常规的内科治疗以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介入及其他辅助技术协助治疗,如呼吸机正压通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等.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就需相应护理工作的配合.因此,我科护理人员总结出一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常规,对促进疾病康复,减轻病人的痛苦起到很大帮助.
作者:马书红;赵向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写作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整群分层取样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写作训练治疗,每周5次,每次1小时,时间三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积极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在消极因素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结论:写作训练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社会能力.
作者:刘玉兰;宋欣欣;武春建;张永东;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为门诊GERD患者的诊断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426例患者进行RDQ调查,得分≥12分者诊断为GERD;同时以胃镜检查、PPI试验和24小时食管pH监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RDQ的诊断价值.结果:应用胃镜检查,行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以及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为GERD的患者112例(26.29%),诊断率明显高于应用RDQ评分的诊断率,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DQ作为初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是易行有效的方法,具有的长远的研究价值,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鲁豫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重要措施.但间断NIPPV在COPD的应用方面尚无实验证据,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间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探讨其在COPD治疗中的价值,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磷水平评价NIPPV对患者电解质的影响.
作者:韩亚静;闫长青;姚红霞;王素英;张文清;李立新;刘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我院2011年起开放床位1100张,手术室设手术床16张,日手术量40台左右,每天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已改过去在手术室内部处理器械的流程,与供应室链接,两个科室一体化管理.对手术器械实施全过程控制,流程合理,一体化规范,手术室和供应室的有效管理是预防热源反应,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同时把手术室护士从繁杂事务中彻底解脱,专心配合手术,提高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现将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郑颖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患腰肌劳损3年,近来腰痛明显,于2012-4-6开始敷用藏药奇正消痛贴膏,效果较好.第二天换药时见局部泛红、稍痒,未介意,继续敷用.第三天出现皮肤红肿,大、小水泡,有的水泡被挠破,并出现糜烂面,同时患处伴有明显瘙痒,急来卫生所治疗.本所考虑药物过敏所致,嘱其停止敷药,给予碘伏消毒,用注射器抽取水泡内渗出液,醋酸氟轻松软膏外涂,并口服氯雷他啶片,抗过敏治疗.第四天瘙痒症状减轻,水泡减少,而糜烂面加重.为防治感染,用碘伏消毒后,再涂百多邦软膏,并每日换药一次.第七天后,局部干燥,糜烂处结痂,瘙痒症状消失.
作者:余飞;赵岳;马艳军;朱娟;郑喜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ICU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8月-2012年2月间我院ICU鼻饲患者病例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CU鼻饲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注意.
作者:刘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广泛流行,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且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的多脏器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但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或饮食治疗不合理,常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所以必须使患者认识到控制饮食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饮食营养则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好办法.
作者: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