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梁叶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TWIST基因, 肿瘤干细胞, 侵袭, 转移
摘要:Twist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II类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它影响细胞的凋亡、参与上皮-间质转转化(EMT)、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有重要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据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耐药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指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紧张和应对互动健康教育对减轻耳鼻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术后患者疼痛减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手术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健康教育为基础的护理,分别在术后8 h、24 h、48 h应用Mcgill疼痛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8 h、24 h、48 h的Mcgill疼痛调查问卷评分为(125.11±10.56)分、(115.64±9.78)分、(99.24±10.34)分,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137.52±12.22)分、(129.24±10.22)分、(115.73±13.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会缓解,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的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的疼痛(P<0.05).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以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为理论基础的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

    作者:陈晓红;黄霞;吴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与ISCR1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保菌Ⅰ类整合子与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我院1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8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法扩增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基因盒、ISCR1、ISCR1可变区.Ⅰ类整合基因盒和ISCR1可变区的PCR产物分别用HinfⅠ、RasⅠ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 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79例Ⅰ类整合酶,67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6种类型;59例ISCR1阳性,其中9例ISCR1可变区阳性.在89株多重耐药铜绿中,检出41例Ⅰ类整合酶,36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10种类型;9例ISCR1阳性,其中4例ISCR1可变区阳性.有8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和ISCR1可变区结构.结论 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子和ISCR1分布较广.

    作者:吴奎海;伍启康;李炜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质网应激与肾脏纤维化

    内质网应激是机体对各种病理生理刺激的一种自身应答机制,适度的内质网应激可以恢复内质网稳态以维持细胞生存;而持久或严重的内质网应激则可能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造成器官损害.研究已证实内质网应激与多种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急性肾小管-间质损害、肾脏衰老、肾间质纤维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主要对内质网应激在肾脏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邹朝霞;李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运动训练对COPD-OSAS重叠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O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收治的单纯COPD患者72例以及单纯OSAS患者60例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彩超检测OS患者IMT.对OS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运动训练,比较各组间及OS患者治疗前后的ET-1、NO浓度、IM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S组患者的ET-1水平明显高于OSAS组和COPD组,NO水平明显低于OSAS组和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SAS组和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HI的OS患者中ET-1水平比较,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水平比较,三组均有明显差异,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组患者治疗后的ET-1、IM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内皮功能紊乱且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厚,较单纯COPD、OSAS患者ET-1、IMT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下降,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OS患者经无创呼吸机联合运动训练治疗,内皮功能紊乱可改善,并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作者:黄洁;李承红;石奕;陈实;张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Twist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II类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它影响细胞的凋亡、参与上皮-间质转转化(EMT)、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有重要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据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耐药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指导.

    作者:梁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即刻、延期种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即刻、延期种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牙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上颌前部单牙种植修复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单牙种植修复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即刻种植,n=43)和B组(延期种植,n=35).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全冠修复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以及全冠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情况.结果 A组患者种植成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7.67%(42/43)、9.30%(4/43),B组分别为94.29%(33/35)、11.43%(4/3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全冠修复后3个月、6个月的PES评分分别为(12.21±1.30)分、(12.31±0.80)分,均高于B组(10.09±1.24)分、(11.42±0.92)分,(P<0.05);两组患者全冠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MB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前部单牙患者行即刻种植修复及延期种植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种植成功率与良好术后软组织稳定性,前者术后早期的美观度高,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张文娟;肖霞;曹伟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期推量放射和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同期推量放射和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同期推量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7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序贯治疗患者7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2.4%(55/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7%(3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31.6%、11.8%,均高于对照组的34.2%、19.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肿瘤体积、原发病灶和转移情况、放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 同期推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肿瘤体积、原发病灶和转移情况、放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刘刚;张秀亮;张亚男;刘金艳;刘希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手术治疗 食管胸中下段癌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胸腹腔镜下行Ivor-Lewis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Ivor-Lewis组50例于胸腹腔镜下经胸、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胃代食管右胸内吻合术,同期McKeown组42例于胸腹腔镜下经胸、腹、颈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复发转移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Ivor-Lewi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2.5±36.7)min,短于McKeown组的(326.4±55.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85172.3±20338.4)元,高于McKeown组的(70838.1±21153.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0%,低于McKeown组的4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Ivor-Lewis组3例出现转移,5例死亡,一年生存率为90.0%;McKeown组2例出现转移,3例死亡,一年生存率为92.9%,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Lewis术式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癌清扫彻底、分期明确,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均优于McKeown术,但手术费用相对略高,总体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孙勇攀;梅宏;许川;唐洪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灯盏花乙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灯盏花乙素为灯盏细辛活性成分之一,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循环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对灯盏花乙素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范娅丹;韩江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预防同期放化疗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同期放化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预防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同期放化疗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医科达加速器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剂量控制在56~66 Gy之间,观察组放疗期间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放疗前、完成放疗DT 20 Gy、40 Gy、放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及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8.33%、3.34%,均低于对照组28.33%、6.67%;完成放疗40 Gy及放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5.24±2.67)ng/mL、(5.59±2.16)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2.08)ng/mL、(6.43±2.35)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放疗DT 20 Gy、40 Gy及放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分别为(40.15±10.68)ng/L、(43.15±12.59)ng/L、(44.15±11.46)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6±11.07)ng/L、(50.49±11.73)ng/L、(52.85±13.0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降低同期放化疗肺癌患者放疗后血清TGF-β1和lL-6水平,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锐;刘静;刘阳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细胞保存时间对红细胞输注前后Hb变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保存时间红细胞对输注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2年3月5日至2015年11月4日期间全部有红细胞输注记录,且符合入选标准的997袋血液,分析保存时间同输血前后Hb变化关系.结果 红细胞保存期从1~5周的输血前后变化依次为(14±8)g/L、(14±9)g/L、(14±10)g/L、(14±10)g/L、(14±9)g/L,不同保存时间红细胞输血前后Hb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2=-0.0001,P>0.05).结论 对于短期内以提高Hb为目的的红细胞输注,保存时间对输血效果的影响较小.

    作者:于帅;黄用文;林梦霞;吴月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站式杂交技术在多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左侧胸壁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风总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采用分站式杂交技术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1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后期介入治疗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患者冠状动脉吻合口通畅.围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随访3~23个月,平均(14.0±8.8)个月,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满意,长期的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作者:姜明泽;曹建军;陈浩;刘伟;王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D-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影像冠状动脉CT成像(3D-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2015年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年龄35~82岁,体质量指数(BMI)<30㎏/cm2,心率均<80次/min,行3D-CCTA检查,得到VR、MIP、MPR图像.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冠状动脉15段分法,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狭窄情况进行统计,计算3D-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3D-CCTA与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50例患者3D-CCTA检查共有640个可评价节段,其中,150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CAG共评价冠状动脉656段,其中,143段有不同程度狭窄,3D-CCTA和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符合者共127段,两者均诊断为正常者共478段.3D-CCTA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为92.3%、96.3%、88.3%和97.6%,正确率为94.5%.结论 3D-C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较大的优势,与CAG一致性较高.

    作者:弥龙;李小华;王军;姚远;刘旭东;涂蓉;施玉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女性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患者腹腔镜术后Trocar部位疝(TSH)发生的原因、类型、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例腹腔镜术后TS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为早发型TSH,采用疝内容物还纳单纯修补术治疗;4例为迟发型TSH,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 TSH发生因素复杂,老年女性患者为高危人群,临床上以早发型和迟发型多见,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结束时全层关闭Trocar部位切口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作者:何涛;崔洁;李军;周海宁;李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具有神经生长因子缓释功能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膜片的制备及其对PC12细胞神经分化的研究

    目的 制备一种可缓慢释放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神经组织工程的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的方式,将NGF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混合,再将其倒入圆形玻璃器皿中,形成一个表面和内部都含有NGF的PHA膜,并将纯的PHA膜和浸泡干燥的PHA膜(粘附NGF的PHA膜)作为对照.将上述三种膜分别进行微观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水接触角和NGF体外释放的检测.后,在连续培养6 d后,观察三种膜对PC12细胞的神经分化影响.结果 相对于两个对照组,负载NGF的PHA膜表面形貌更起伏粗糙,有明显的蛋白粘附,也具有佳的亲水性.同时,负载NGF的PHA膜能连续6天释放出稳定的且有活性的NGF,浓度大于100 ng/mL.负载NGF的PHA膜上的PC12细胞分化明显,在培养第3天时出现神经样细胞的分化表型,长出了轴突,而第6天邻近的几个PC12细胞的轴突相互接触并形成类似神经网结构;其他对照组没有明显现象.结论 成功利用生物材料PHA制备出一种具有NGF缓释功能的生物高分子膜片,并可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细胞表型分化.

    作者:陈曦;高力;雷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6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3.03%、6.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患儿获益更明显.

    作者:金瑄;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与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目的 了解本院中老年体检者的心血管疾病(CVD)状况,探讨社会经济地位(SES)与CVD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本院10073名>40岁的中老年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SES复合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ES因子(职业、文化程度、收入)及SES复合指标与CVD[高血压、冠心病(CHD)和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调整年龄后,SES是CVD患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男性而言,与无业者相比,其他职业高血压、CVD的患病风险增高;对于女性而言,其他职业高血压、CHD、CVD的患病风险降低.当文化程度增高时,男性高血压和CVD的风险增高,但CHD和脑卒中的风险降低,女性的高血压、CHD、脑卒中和CVD的风险均降低.随着个人年收入的增高,男性与女性的高血压、CHD、脑卒中和CVD的风险均增高.SES复合指标为中级和高级的男性与女性的CVD总的风险均增高,OR值分别为:男性中级1.17,95%CI:(1.06~1.29),高级1.33,95%CI:(1.11~1.59);女性中级1.14,95%CI:(0.99~1.31),1.27,95%CI:(1.00~1.61),其中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结论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不同,高SES有更高的CVD患病风险.

    作者:陈进星;周斌;刘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汕尾地区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与诊断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汕尾地区孕妇对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月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75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将313例对DS产前筛查与诊断认知程度佳者纳入观察组,余162例认知不佳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影响DS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认知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475例孕妇对DS及DS筛查知晓率分别为84.84%、83.79%;观察组孕妇通过医生了解DS者250例,占79.87%;观察组孕妇高中以上学历者占61.66%、月人均收入≥4000元者占43.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3%和2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孕妇其对DS产前筛查与诊断认知程度越高.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是影响唐氏综合征筛查与诊断认知的主要因素,应当加强对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低的孕妇的健康教育,并且重视医务人员对孕妇的健康教育.

    作者:文习君;庄惠琴;杨东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氧气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氧气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持续雾化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先沙丁胺醇雾化、后布地奈德雾化的方法治疗,疗程3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d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脉率、呼吸频率、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两组患者的脉率、SpO2、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雾化吸入药物种类不同先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伟镇;林泽怀;朱国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48例为病例组,其中出血性脑卒中36例,缺血性脑卒中112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2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所有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并比较不同HCY水平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关系.结果 148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69例、52例与27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23.28±7.24)μmol/L和(22.34±8.46)μmol/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6±4.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2,P<0.05);重度、中度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43.02±10.36)μmol/L、(29.12±10.21)μmol/L和(18.82±9.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1,P<0.05);HCY水平等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72,P<0.01);HCY(+++)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为37.78%,明显高于HCY(++)组的20.41%和HCY(+)组的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预后.

    作者:李伟;袁方;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