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TSC系统治疗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15例效果观察

饶官华;龙伟艳;邹尤宝;郑守鑫;杨蔚峰;陈秀秉

关键词:内镜吻合夹系统, 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 内镜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吻合夹(OTSC)系统治疗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OTSC系统治疗的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OTSC在反复非曲张静脉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止血效果明显,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不良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不良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情绪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东方市中医院急诊科82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9月采用Zung量表对其不良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然后比较不同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社会支持程度及职业倦怠感护理人员的评估结果,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护理人员不良情绪的关系.结果 82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Zung量表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高,且年龄较高、护龄较长、文化程度较低、职称较低、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及职业倦怠感较强的护理人员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年龄较低、护龄较短、文化程度较高、职称较高、社会支持程度较高及职业倦怠感较轻的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社会支持程度及职业倦怠感是护理人员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不良情绪状态较为明显,且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社会支持程度及职业倦怠感等均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钟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近端胃癌腹腔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进展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92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与行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224例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手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更短,住院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塞等发生率及死亡率较开腹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较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以及体位、气腹等原因,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也较高.

    作者:张桂英;陈小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前后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PCI治疗的120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单支病变47例、双支病变43例、三支病变30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住院心衰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并分析三种指标在AMI患者PCI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209.81±38.49)mg/L]、IMA[(89.51±18.74)U/mL]、H-FABP[(26.75±4.72)μg/L],均高于对照组[(148.26±22.74)mg/L、(45.39±10.25)U/mL、(3.21±0.69)μg/L(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的AMI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H-FABP水平在术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MA在术后24 h升高,后逐渐降低;血清Lp-PLA2水平在术后72 h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升高明显,并且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尿石清合剂对下焦湿热型尿路结石患者上尿路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石清合剂对下焦湿热型尿路结石患者上尿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尿路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尿石清合剂,对照组给予尿石通丸,空白组术后不予排石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肾盂压力,治疗前后的尿量变化,以及血清离子(Mg2+、Ca2+、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草酸和枸橼酸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肾盂压力为(12.8±2.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5)mmHg和空白组的(6.2±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量为(2645±725)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5±755)mL和空白组的(1935±7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g2+、SCr、BUN、枸橼酸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三组患者的Ca2+、P、草酸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P术后加服尿石清合剂可显著提高肾盂压力,增加尿量,改善血清各离子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黄新凯;赖海标;钟喨;黄智锋;曾晔;吴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安列克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安列克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于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安列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宫腔球囊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h、24 h出血量分别为(326.5±105.9)mL、(258.5±87.3)mL、(409.4±112.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7.8±164.6)mL、(420.1±126.8)mL、(511.6±186.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刘琦;方华英;符绿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复方胆囊炎胶囊对比格犬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 考察比格犬以灌胃给药接受过量受试物复方胆囊炎胶囊后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取8只检疫合格的健康Beagle犬,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受试物组6只和溶媒对照组2只,雌雄各半,雌性无孕.受试物组给予复方胆囊炎混悬液,单次给药剂量为6250 mg/kg,24 h内给药两次,累计给药剂量为12500 mg/kg.溶媒对照组以相同给药频率给予同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给药后对受试动物进行症状观察,并检测其心电、体温、体重、血液生化、血凝、血液细胞学和尿常规等指标,在观察期结束后进行大体剖检观察.结果 受试物组4只动物在给药后出现短暂的干呕症状,其余未见异常.受试物组剩余动物及对照组动物未见明显毒性症状.将受试物组动物的心电、体温、体质量、血液生化、血凝、血液细胞学和尿常规等指标进行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结束后麻醉放血处死动物,经大体剖检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复方胆囊炎胶囊对Beagle犬灌胃给药急性毒性试验是临床上人拟用量的130倍,给药后未见明显的毒性症状.

    作者:林师亮;黄裕昌;符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US分类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在鉴别诊断大径≤10 mm乳腺微小病灶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行乳腺手术的99例患者共113个大径≤10 mm的乳腺微小病灶进行BI-RADS-U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后对其进行调整,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联合调整前后诊断效能.结果 联合UE评分对BI-RADS-US分类进行调整,联合调整前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8%、82.1%、64.9%,均低于调整后的82.3%、92.3%、77.0%,但两者比较只有诊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联合BI-RADS-US分类能提高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能力.

    作者:周俊宇;沈理;刘岚;陆殿元;赵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临床上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内质网应激是一种生理反应,反映的是细胞对应激进行抵抗的现象,但是,过度的应激能够损害细胞.本文叙述了内质网应激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肝细胞凋亡等四部分内容,并提及了炎性反应,主要阐述内质网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曹洁;姚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中频脉冲电疗干预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中频脉冲电疗干预对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与观察组(在早期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频脉冲电疗法),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胀[(1.73±0.30)分vs(2.16±0.27)分]、自发排便[(1.28±0.46)分vs(1.93±0.31)分]、排便费力程度[(1.22±0.37)分vs(1.77±0.39)分]以及粪便形状评分[(1.61±0.39)分vs(1.99±0.36)分]均明显降低,排便时间[(15.3±4.5)min vs(23.2±4.1)min]明显缩短,便秘的发生率(10.0%vs 22.5%)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生活质量的各项目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护理干预基础上及早实施中频脉冲电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症状,减少便秘发生率,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MiR-150在大鼠垂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50(miR-150)在大鼠垂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垂体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5周龄Fischer344雌性大鼠20只,按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n=10)与观察组(垂体瘤组,n=10).观察组大鼠皮下埋置10 mg雌激素缓释泵诱导垂体瘤模型,对照组小鼠皮下埋置生理盐水缓释泵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取垂体瘤组织及正常垂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150的表达.培养正常的大鼠垂体细胞,用miR-150 mimics和miR-150 mimics control分别转染正常的垂体细胞,并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组织中miR-150的表达量为(0.39±0.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50 mimics的正常垂体细胞增殖(1.16±0.11),相对于转染miR-150 mimics control的(1.82±0.13)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0在垂体瘤中表达下调,其可能调控垂体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垂体瘤的发生.

    作者:王义彪;赵建农;王鹏程;刘小丘;彭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检查凭借其实时、无创、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要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的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病变领域中的应用做出较为完备的阐述.

    作者:任恬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开胸或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胸腔镜和开胸亚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接受开胸亚肺叶切除术(开胸组),105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随访至术后18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死亡、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肺癌病理分型、分期、直径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37±12)min vs(149±9)min]、住院时间[(11±3)d vs(15±2)d]、失血量[(186±22)mL vs(212±12)mL]明显短于或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胸腔镜组全因死亡人数(9例)少于开胸组(19例),胸腔镜组肺癌致死例数(6例)少于开胸组(1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总人数、局部复发人数、远处复发人数、心脏、肺部和其他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而且减少了全因死亡例数和肺癌致死例数.

    作者:林吉兴;梁朝阳;王柏霖;王钰琦;王云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对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广东同江医院诊治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73例,其中37例为良性病灶,42例为恶性病灶,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微小肿块的病变形态、边缘、曲线类型,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形态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7%(36/42)、54.1%(20/37)、70.9%(56/79)、0.264、1.867;以ADC为标准,乳腺微小肿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3.3%(35/42)、83.8%(31/37)、83.5%(66/79)、0.199、5.142;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灵敏度低于Fisher评分,高于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Fisher评分和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小肿块患者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黄正旺;王岩;苏仕炜;郑晓昀;王文新;常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阈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血小板输注的阈值及输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因肝癌介入术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阈值[(10~20)×109/L(A组)、(20~30)×109/L(B组)、(30~40)×109/L(C组)、(40~50)×109/L(D组)]四组患者输注不同剂量血小板(1 U、2 U)后介入术后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功能、肝功能的差异.结果 不同输注阈值的患者输注1 U血小板后术后1 d和3 d的PLT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功能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I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阈值的患者输注2 U血小板后术后1 d、3 d PLT计数和PTA、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 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PT、FIG、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阈值输注2U血小板后术后1d、3dPLT计数比输注1U血小板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和INR仅在阈值为(10-20)×109/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阈值建议是<20×109/L,且输注量为2 U;当输注阈值>20×109/L时输注1 U或者不输注.

    作者:王淑英;闫梦迪;车洪智;张杨丽;毕盛;叶艳菲;刘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东莞市某镇街三类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东莞市某镇街三类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东莞市某镇街962例性病门诊就诊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性病高危人群(性病门诊男性患者和女性性服务工作者)462例,外来务工人员286例和健康体检人员214例,检测不同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并分析性病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62例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梅毒感染率为4.89%,其中性病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为8.01%,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3.15%和一般人群的0.47%,且外来务工人群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梅毒感染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病门诊高危人群的梅毒感染率高,其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与梅毒感染有关,应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强梅毒知识的宣教.

    作者:陈泽伟;王金媚;黄换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在椎体成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在椎体成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于邯郸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四科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116例(126个椎体),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将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治疗后30个月对患者进行VAS评分.根据X线检查及CT检查,观察伤椎复位情况及椎体内骨水泥充盈、渗漏情况.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及伤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3天、治疗后30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4±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定向注射技术既能够保证术后的止痛效果,还降低了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渗发生的概率,同时降低了骨水泥注射的有效量.

    作者:武雷;栗凯华;李瑞平;安文涛;陈志东;张志斌;刘恩;刘勇;李建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IE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头针疗法,疗程均为90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PDI及MDI评分分别为(43.56±12.34)分、(62.39±15.28)分和(33.98±11.14)分、(43.52±10.34)分,均较治疗前的(25.17±11.48)分、(34.81±9.68)分和(26.15±9.53)分、(35.13±12.26)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PDI及M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运动的发育,对患儿预后的改善有利.

    作者:付仕强;邓小梅;张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VEGF及微血管密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VEGF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VEGF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开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研究,同时选择5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术后病理证实)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织的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表达情况,并且对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为73.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45.00%,且高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MV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TNM分期为Ⅲ期者、中低分化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者、分化程度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表达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VEGF及MVD在NSCLC组织中均高表达,其在NSCL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朝清;刘丽;吴定滨;付春利;许锦文;潘永康;李丽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芬太尼预防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预防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全麻手术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躁动发生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6±2.6)分和21.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3.1)分和4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周传华;梁鉴华;李连杰;周立;张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IL-33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和呼吸机脱机率以评价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IL-6、IL-8、IL-3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的脱机率为56.41%,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为(232.46±32.7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48±25.3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33水平分别为(39.73±18.26)pg/mL、(73.50±21.32)pg/mL和(182.56±49.35)pg/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24±32.09)pg/mL、(107.68±20.17)pg/mL和(253.12±62.3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ARDS能够提高患者1个月的存活率与脱机率,其可能通过改善患者支气管肺泡换气功能与直接抽吸减少局部炎症物质的聚集与分泌,从而起到调节机体抗炎免疫的作用.

    作者:郭敏军;黄君庭;江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