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基因型分布

王宪灵;王缚鲲;赵博华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感染率, 师职女干部
摘要:目的 了解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科体检的588例师职女干部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对其进行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88例受检者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1.9%(70/588),其中单一感染率为8.2%,多重感染率为3.7%,检测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52型(14.6%)、58型(14.6%)、68型(14.6%)、18型(12.5%)、66型(12.5%).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40岁组4例均未感染;41~50岁组感染率为11.2%(33/294),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6型、52型、18型;51~60岁组感染率为12.8%(32/250),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8型、58型、52型;>60岁组感染率为12.5%(5/40),主要型别为HPV58型;各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亚型是HPV52、58、68型,不同年龄分布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US分类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在鉴别诊断大径≤10 mm乳腺微小病灶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行乳腺手术的99例患者共113个大径≤10 mm的乳腺微小病灶进行BI-RADS-U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评分后对其进行调整,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联合调整前后诊断效能.结果 联合UE评分对BI-RADS-US分类进行调整,联合调整前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8%、82.1%、64.9%,均低于调整后的82.3%、92.3%、77.0%,但两者比较只有诊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联合BI-RADS-US分类能提高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能力.

    作者:周俊宇;沈理;刘岚;陆殿元;赵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前后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PCI治疗的120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单支病变47例、双支病变43例、三支病变30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住院心衰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并分析三种指标在AMI患者PCI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209.81±38.49)mg/L]、IMA[(89.51±18.74)U/mL]、H-FABP[(26.75±4.72)μg/L],均高于对照组[(148.26±22.74)mg/L、(45.39±10.25)U/mL、(3.21±0.69)μg/L(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的AMI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H-FABP水平在术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MA在术后24 h升高,后逐渐降低;血清Lp-PLA2水平在术后72 h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升高明显,并且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芬太尼预防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预防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全麻手术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躁动发生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PAED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6±2.6)分和21.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3.1)分和4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儿童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周传华;梁鉴华;李连杰;周立;张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误诊一例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常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可沿着脊柱两旁或者前方向上或者向下生长,因此常见于纵隔、肾上腺和腹膜后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CT和MRI对纵隔节细胞神经瘤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和其他肿瘤病变较难区分,临床上容易误诊.

    作者:蔡仁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对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广东同江医院诊治的乳腺微小肿块患者73例,其中37例为良性病灶,42例为恶性病灶,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微小肿块的病变形态、边缘、曲线类型,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乳腺微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形态为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5.7%(36/42)、54.1%(20/37)、70.9%(56/79)、0.264、1.867;以ADC为标准,乳腺微小肿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3.3%(35/42)、83.8%(31/37)、83.5%(66/79)、0.199、5.142;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灵敏度低于Fisher评分,高于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Fisher评分和AD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微小肿块患者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诊断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黄正旺;王岩;苏仕炜;郑晓昀;王文新;常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国内地医院肿瘤患者MRSA流行状况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中国内地医院肿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查找发表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中国内地医院肿瘤患者MRSA检出率的相关文献.根据统一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Stata13.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104篇文献,符合标准14篇.医院肿瘤患者MRSA合并检出率为39.00%(25.00%~53.00%).中国南、北地区医院肿瘤患者MRSA合并检出率分别为34.00%(13.00%~55.00%)和45.00%(29.00%~61.00%),南北方不同地理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中、西部经济区域医院肿瘤患者MRSA合并检出率分别为40.00%(21.00%~59.00%)、32.00%(29.00%~61.00%)、34.00(18.00%~86.00%),在各经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中国内地医院肿瘤患者MRSA的检出率较高,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和生存的重要因素,应加强肿瘤患者MRSA的监测,降低肿瘤患者MRSA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玲;叶小华;陈思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冻融后不同时期和数目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 比较冻融后对不同时期和数目的胚胎进行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进行玻璃化冷冻并复苏培养的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共992个移植周期,均对D3卵裂期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后复苏,培养1d后进行移植.根据移植胚胎数目和桑椹胚数目分为单个胚胎移植[非桑葚胚组(移植1个非桑葚胚,n=41)、桑葚胚组(移植1个桑葚胚,n=28)]和两个胚胎移植[桑葚胚M0组(移植2个非桑椹胚,n=290)、桑葚胚M1组(移植1个非桑椹胚和1个桑葚胚,n=378)、桑葚胚M2组(移植2个桑葚胚,n=255)],分析各组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以及早产率.结果 单个胚胎移植时,桑葚胚组和非桑葚胚组的临床妊娠率(28.57%vs 29.27%)、流产率(5.00%vs 33.33%)、宫外孕率(0 vs 0)和早产率(12.50%vs 8.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胚胎移植时,随着移植桑葚胚数目的增加(桑葚胚M0组→桑葚胚M1组→桑葚胚M2组),临床妊娠率显著增加(42.41%→53.17%→6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葚胚M0组、桑葚胚M1组和桑葚胚M2组的宫外孕率(2.44%vs 3.98%vs 2.37%)、流产率(11.38%vs 10.06%vs 12.94%)和早产率(19.51%vs 17.41%vs 24.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选择D3胚胎解冻培养至桑葚胚期再行移植,能有效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不增加宫外孕、流产和早产的风险.

    作者:易艳红;董梅;黄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因素及预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2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48 h、72 h的血清肌酐,比较CIN组与非CI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良预后事件.结果 320例心肌梗死患者共发生CIN 62例(19.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尿病肾病、心源性休克及造影剂用量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IN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9.68%,明显高于非CIN组的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者的常见并发症,会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预防.

    作者:吴娟;刘文君;段康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lncRNA HOTAIR在宫颈癌组织及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HOTAIR RNA的相对表达量;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材料,应用小RNA干扰技术下调宫颈癌Hela癌细胞HOTAIR RNA表达,分别应用CCK-8实验、Wound Healing实验检测小干扰RNA下调HOTAIR表达前后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HOTAIR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9±2.12)与(4.02±1.89),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外源性小干扰RNA可显著敲低Hela细胞中HOTAIR的表达并影响其增殖和迁移(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OTAIR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宫颈上皮;HOTAIR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

    作者:叶岭;吴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上颌和下颌后牙(牙合)垫辅助矫治成人前牙反&的临床评价

    目的 比较上颌和下颌后牙(牙合)垫辅助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前牙反&的临床疗效,为轻度骨性Ⅲ类错&患者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Ⅲ类前牙反&患者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上颌&垫组和下颌&垫组各12例,&垫辅助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两组患者的SNA°、MP-S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NB°均减小,ANB°均增大,与矫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垫组比下颌&垫组上颌切牙唇倾更少(7.02°vs 8.94°),下颌切牙舌倾更多(5.13°vs 2.04°),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向远中竖直更多,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牙&垫辅助矫治前牙反&,上颌&垫更适合于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下颌Spee曲陡、下牙列拥挤度大的患者,下颌&垫更适合于上前牙直立下前牙舌倾、下颌Spee曲平、下牙列轻度拥挤的患者.

    作者:谭宇;赖文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高血压前期(PHT)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断的80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PHT诊断标准的PHT患者作为PHT组,同期血压正常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窦性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包括所有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和窦性心率震荡(HRT)参数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HRV和HRT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T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血甘油三酯、TO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NN、RMSSD、pNN50、TS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T患者中,SDNN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261,P<0.01)、收缩压(β=-0.252,P<0.01)、空腹血糖(β=-0.286,P<0.01)和血甘油三酯(β=-0.184,P<0.05);RMSSD的影响因素为收缩压(β=-0.232,P<0.05)、空腹血糖(β=-0.192,P<0.05);pNN50的影响因素为收缩压(β=-0.224,P<0.01)、空腹血糖(β=-0.224,P<0.05);TO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220,P<0.05)、收缩压(β=0.203,P<0.05)、空腹血糖(β=-0.197,P<0.05);TS的影响因素为年龄(β=-0.395,P<0.01)、收缩压(β=-0.197,P=0.01)、空腹血糖(β=-0.195,P<0.05).结论 PHT患者心脏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空腹血糖、收缩压、年龄、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蓝剑;张雪姣;钟嘉杰;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右侧输卵管妊娠8周破裂致失血性休克一例

    输卵管妊娠在所有异位妊娠中为常见,其病因为输卵管管腔或者周围组织炎症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中停留并着床发育,其结局为流产或者妊娠破裂,而在此之前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发生破裂则可导致活动性盆腔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2].

    作者:陈梅芬;刘建红;叶丽娟;潘洁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DC-SIGN固有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它既可以激活初始免疫应答,又能够抑制免疫反应,这与其表达的多种模式识别受体有关,其中DC-SIGN是C型凝集素受体的主要成员,由于它在DC的细胞粘附、迁移、激活初始T细胞、引发免疫反应及参与病原体免疫逃逸等多个方面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其功能的研究可能会为某些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DC-SIGN免疫调节机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舒煜;王家凤;武玉凤;刘畅;张志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OTSC系统治疗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15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吻合夹(OTSC)系统治疗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OTSC系统治疗的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反复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OTSC在反复非曲张静脉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止血效果明显,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干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饶官华;龙伟艳;邹尤宝;郑守鑫;杨蔚峰;陈秀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检查凭借其实时、无创、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要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的工作中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将对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病变领域中的应用做出较为完备的阐述.

    作者:任恬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功能重建术后康复煅炼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功能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煅炼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石碣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60例,均予以关节镜下一期修复,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给予常规康复)和观察组(n=30,给予个性化康复锻炼指导),疗程6个月.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HSS评分、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以及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Lysholm评分、HSS评分、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术后予以康复锻炼对术后手术疗效巩固、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获得更好肌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作者:袁志坤;罗鹰;吴小杭;李日旺;陈璟昆;彭昌贵;侯之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MP2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探讨MMP2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家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和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造模.对照组则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10周后,检测股骨头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结果 模型组的空骨陷窝率、髓腔脂肪面积和MMP2分别为(20.26±9.83)%、(236.30±34.78)μm2和6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1.05)%、(178.80±21.82)μm2和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MP2的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纪志华;贾丙申;于鹏;付昆;孟志斌;云大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自制网塞结合迷你平片在股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

    据报道,股疝占所有腹股沟区原发疝的4%[1],由于疝环小及周围缺乏弹性的组织(如耻骨上支),股疝常具有容易发生嵌顿,甚至绞窄的特点.目前对于股疝的修补分为传统的修补(如Mcvay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法.本文报道一种自制的网塞结合迷你平片对股疝行无张力修补的新方法.

    作者:李俊霖;韩少良;周长虹;唐夏玉;康鑫;唐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吴川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6年1~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FMD及血清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1.10±0.15)mm、(3.92±1.23)分,均较治疗前的(1.33±0.27)mm、(5.91±2.02)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FMD及血清NO分别为(10.41±3.45)%、(73.62±20.93)μmol/L,均较治疗前的(7.36±2.21)%、(42.13±11.43)μmol/L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内皮功能,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李裕强;林宇彪;黄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氧对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具有来源广泛、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是骨组织工程上的重要种子细胞.MSCs在体内的生理环境及植入后都是一个低氧状态,低氧是影响MSCs迁移、成骨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研究认为低氧通过调控相关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等促进MSCs向低氧处迁移,涉及的相关因子包括整合素家族、基质金属蛋白酶、Rho-GTPase家族、SDF-1α/CXCR4信号、OPN/CD44信号等.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可促进骨形成、骨修复,然而,低氧对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尚存在较大争议,低氧环境下BMP-Smads、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等成骨相关通路的变化是影响MSCs成骨分化的因素之一.本文就低氧对MSCs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黄年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